首页 / 正文

第一章 我国民族发展的回顾

少年人的思想,总是往前进的。只有已老衰的人,才恋恋于已往。然则一个民族,亦当向前迈进,何必回顾已往的事呢?然而要前进,必先了解现状;而要了解现状,则非追溯到既往不可。现在是决不能解释现在的。这话,在第一编第一章中,业已说过了。然则我民族已往的发展,又何能不一回顾呢?

外国有人说:“中华民国,是世界上的怪物。”因为世界非无大国,而其起源都较晚;古代亦非无大国,然而到现在,都早已灭亡了。团结数万万的大民族,建立一个世界上第一等的大国;而文明进步,在世界上亦称第一等;这是地球之上,中华民国之外,再没有第二个国家的。我国民族,能成就如此伟大的事业,这岂是偶然的事呢?我们试一回顾已往的发展:

当公元前三千年以前,我国民族,栖息于黄河流域的时代,已经有高度的文化了。这就是传说上所谓巢、燧、羲、农之世。当这时代,我民族的疆域,还不甚大。与我同栖息于神州大陆之上的民族很多。其后黄帝起于河北。黄帝一族的武力,似乎特别强盛。东征西讨,许多异民族,都为我所慑服了,然而这一族,也不是专恃武力的,同时亦有较高度的文化。此时我国民族,行封建政体。凡封建所及之处,即是我国民族足迹所及之处。星罗棋布于大陆之上,各据一定地点,再行向外发展。武力文化,同时并用。至于战国之末,而神州大陆之上,可以称为国家的,都因竞争而卒并于一。至此,而我国为一大国的基础定;我民族融合神州诸民族,而形成一大民族的基础亦定。

秦、汉以后,中国本部之地,既已统一了,乃再行向外发展。其中汉、唐时代,是我国民族,以政治之力,征服异民族的。五胡乱华,以及辽、金、元、清的时代,则不免反受异族的蹂躏。但因我国文化程度之高,异族虽一时凭借武力,荐居吾国,卒仍不能不为我所同化。此诸族者,当其荐居中国之时,亦能向外拓展,大耀威棱。这并非他们有此能力,实在还是利用我国的国力的。所以还只算得我民族的事业。当此时代,我国力之所至,西逾葱岭,东穷大海,南包后印度半岛,北抵西伯利亚的南部。亚洲的地理,若依自然的形势,分为五区,则其中部及东部,实在是隶属于我国的。我国今日,本部以外的疆域,都戡定于此时代之中。这是说国力所及。至于人民的足迹,则其所至较此尤远。地球之上,几于无一处不达到。现在南洋、美洲,都有很多的华侨。便是西伯利亚,西至欧洲,亦都有华人流寓。其形势,亦从这时代已开其端。注1006虽然政治之力,尚未能及于此诸地方,这是我民族不尚武力的结果。最后的胜利,本未必属于武力,我民族自然发展所及之处,真要论民族自决,恐未必终处于异族羁轭之下的。若论内部的文化,则我国当此时代,有很完密的政治制度,很精深的学术,很灿烂的文明,都为异族所取法。不但已同化于我的民族,深受吾国文化之赐,即尚未同化于我的民族,其沐浴吾国文化的恩惠,亦自不少,如朝鲜、日本、安南等,都是其最显著的。这实在是我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世界最大的贡献。

世界的文明,一起源于美洲,一起源于亚洲的东部,一起源于亚洲南部的大半岛。而一起源于亚、欧、非三洲之交。除西半球的文明,因距旧世界太远,为孤立的发达,未能大发扬其光辉外,其印度半岛的文化,当公元一世纪至七世纪之世,即与我国的文化相接触、相融合的,当其接触融合之时,彼此都保持平和的关系,绝无侵掠压迫的事实发生。乃至最近四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化,和西洋的文化接触,就大不然了。他们的文化,是挟着武力而来的;而且辅之以经济之力。我民族遂大受其压迫。土地日蹙,生计日窘,不但无从发展,几乎要做人家发展的牺牲了。然而这只是一时的现象。须知一种文化的转变,是必须要经过相当的时间的。其体段大,而其固有的文化根柢深的,其转变自不如浅演的小民族之易。然而其变化大的,其成就亦大。我国民族,现在正当变化以求适应于新环境的时候。一旦大功告成,其能大有造于世界,是可以豫决的。到这时代,我民族的发展,就更其不可限量了。我国民族,是向不以侵略压迫为事的。我国而能有所贡献于世界,一定是世界的福音。所以我国民族的发展,和我国民对于世界的使命,两个问题,可以合而为一。

然则我国民对于世界的使命安在呢?请看下章。

【注释】

注1006 1 中国人发现西半球,见第三编第二十二章。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二 张融周颙·萧子显
  志第二十二 百官中·魏徵
  卷六十一·志第三十·刑法志上·脱脱
  卷三百七 列传九十四·赵尔巽
  卷一四九 梁紀五·司马光
  卷四百六十五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卷二百六十八 熙寧八年(乙卯,1075)·李焘
  唐鉴卷二十二·范祖禹
  卷之八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三·佚名
  卷之五百八十一·佚名
  ●卷一·朱彭寿
  汉纪五十九 孝献皇帝壬建安十九年(甲午、214)·司马光
  卷二十四·佚名
  附录一 收回上海会审公廨暂行章程·胡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稼轩词 二·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千峰云起,骤雨

  • 卷十二·唐圭璋

    【刘敏中:词作149首】○木兰花慢晓过卢沟上卢沟一望,正红日、破霜寒。尽渺渺飞烟,葱葱佳气,东海西山。依稀玉楼飞动,道五云深处是天关。柳外弓戈万骑,花边剑履千官。寒窗萤雪一生酸。富贵几曾看。问今日谁

  • 卷十七·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十七嘉善曹庭栋编雪溪集主铚字性之汝隂人昭素之后也博学有才识常同子正荐于朝视秩史官给札奏御时秦桧柄国忤其意遂遭摈斥尝居庐山结诗社后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着有默记国老谈苑侍儿小名

  • 五代史记序·欧阳修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自生民以来,一治一乱,旋相消长,未有去仁而兴、积仁而亡者。甚哉,五代不仁之极也,其祸败之复,殄灭剥丧之威,亦其效耳。夫国之所以存者以有民,民之所以生者以有君。方是时,上之人以惨

  • ●靖康稗史之三·确庵耐庵

      开封府状笺证   ○白札事目   ▲一、伏详令旨,契勘见在皇子、亲王,告称二十八人,来目祇是十四人,更羼入濮、燕、越三王,又未详名、岁,当府难得点验,就即原目人数,分书详目,尚漏实干人,即便遣发此告者过邓珪,付来亲王妃目

  • 第六十三回 承遗祚藩王登极 发逆案奸贼伏诛·蔡东藩

      却说金兵既退,张邦昌尚尸位如故,吕好问语邦昌道:“相公真欲为帝么?还是权宜行事,徐图他策么?”邦昌失色道:“这是何说?”好问道:“相公阅历已久,应晓得中国人情,彼时金兵压境,无可奈何,今强虏北去,何人肯拥戴相公?为相公计,当即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六 宗室传六·纪昀

    宗室传唐 【六】○唐六代宗诸子德宗诸子顺宗诸子宪宗诸子穆宗诸子敬宗诸子文宗诸子武宗诸子宣宗诸子懿宗诸子僖宗诸子昭宗诸子△代宗诸子昭靖太子邈 睦王述代宗二十子睿真皇后生德宗皇帝崔妃生邈贞懿皇后生迥十七王

  • 卷五·佚名

    其后鸡儿年,合塔斤等十一部落,于阿勒灰不剌阿地面聚会商议,欲立札木合做君,于是众部落共杀马设誓讫,顺额ㄝ古涅河。至于刊沐连河洲的地行,将札木合立做了皇帝,欲攻成吉思与王罕。被豁罗剌思种的人豁里歹,到古连勒古地面,告与成

  • 汉纪二十一 孝元皇帝下永光三年(庚辰、前41)·司马光

    汉纪二十一 汉元帝永光三年(庚辰,公元前41年) [1]春,二月,冯奉世还京师,更为左将军,赐爵关内侯。 [1]春季,二月,冯奉世回长安,调任左将军,封关内侯。 [2]三月,立皇子康为济阳王。 [2]三月,元帝赐封皇子刘康当济阳王。 [3]夏,四月,平

  • 恰克图市约·佚名

    第一条 恰克图互市于中国初无利益,大皇帝普爱众生,不忍尔国小民困窘,又因尔萨那特衙门吁请,是以允行,若复失和,罔再希冀开市。第二条 中国与尔国货物,原系两边商人自相定价。尔国商人应由尔国严加管束。彼此货物交易后,各令

  • 原序·陆陇其

    或有问于余者曰陆稼书先生所著有以问学录名者何义也余应之曰先生服膺考亭素矣于四书讲义与困勉录不既彰彰乎兹编之作仍以尊考亭也曰自尊德性道问学并见于中庸而世之言教者谓考亭主于道问学象山主于尊德性之说果然乎曰

  • 内篇·大宗师第六·庄子

    [题解]《大宗师》以义名篇。“大宗师”的“大”就是老子的“强为之名曰大”的“大”。大在这里指道。“宗”就是老子说的“为万物之宗”的“宗”,即是万物的主宰。“师”是天地万物所效法。所以,《大宗

  • 无羊·佚名

    --牧歌中的诗意【原文】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淳①。尔羊来思,其角濈濈(2)。尔牛来思,其角湿湿③或降于阿④,或饮于池,或寝或讹⑤尔牧来思,何蓑何笠(6),或负其猴(7)。三十维物(8),尔牲则具。尔牧

  • 存在、僧、僧羯磨·太虚

    ──三十五年八月在焦山中国佛教会会务训练班讲──主席、各机关代表、各来宾、各教职员、各学员!今天在焦山与各学员见面,很是欢喜!但我近来因病了几年,现在还不能大声多讲话;但在这难得聚会的机缘,又不愿错过,所以扼要的讲

  •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马王品第四十五(一)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彼城中有婆罗门。名曰摩醯提利。善明外道经术。天文.地术靡不贯练。世间所可周旋之法。悉皆明了。彼婆

  • 蜗触蛮三国争地记·虫天逸史

    长篇小说。清末虫天逸史撰。十六回。撰者真实姓名无考。是书富有寓言故事性,凡国名、人名皆以虫名命之。所叙三国之纷争,又直接影射中日俄三国自日俄战争迄光绪末年事。蜗牛国喻指中国,触国即日本,蛮国即沙俄。书中所写事

  • 远山堂曲品·祁彪佳

    戏曲论著。明祁彪佳著。系受吕天成《曲品》的启发,并就吕氏《曲品》加以扩展而成。将所收传奇分为妙、雅、逸、艳、能、具六品;另有杂调一类,专收弋阳诸腔剧目。每剧各加短评。现存残稿收传奇剧目四百六十七种,属于逸、

  • 大乘宝要义论·佚名

    凡十卷。作者不详。北宋法护、惟净等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系有关大乘教徒实践法门之经说集。初为归敬颂,次论人身难得、胜行难成、正法难闻,故劝人发菩提心,信奉正教。此外,并述及大悲、五种行、在家菩萨行、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