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骏传

杨骏字文长,弘农华陰人。少年时期即在朝廷任职,后又任高陆令、骁骑、镇军二府司马。后来因为是杨皇后之父的关系,被超常提拔,委以重任,从镇军将军迁为车骑将军,封为临晋侯。有见识的人议论说:“分封诸侯,是为了保卫王室,作王室的屏障。后妃,是为了料理祭祀,弘扬宫中教化。皇后之父始封便以临晋为侯名,临于晋室之上,这将是大乱的征兆。”尚书褚磓、郭奕都上表说杨骏心胸狭隘,不能将治理国家的重任托付给他。武帝不接受这些意见。武帝从太康以后,以为天下无事,不再留心政务,只是沉湎于酒色,开始宠信后党,请托贿赂之风公开盛行。杨骏及其弟杨珧、杨济揽尽天下大权,当时人们称之为“三杨”。

武帝病重时,没有将国家大事托付给重臣,开国功臣都已去世,朝臣惶恐不安,无计可施。而杨骏排斥公卿大臣,亲自在武帝左右伺候,并趁机随意撤换公卿,提拔自己的心腹。武帝病情稍有好转,见杨骏所用之人不当,就严肃地对杨骏说:“怎么能这样做呢!”于是给中书下诏,让召汝南王司马亮与杨骏共同辅助王室。杨骏恐怕失去权柄与宠信,从中书那里借来诏书看,并把诏书藏起来。中书监华訥恐惧,亲自找杨骏要诏书,杨骏终于不给。过了两天,武帝病危,杨皇后奏请让杨骏辅政,武帝点了点头。于是杨皇后便召中书监华訥、中书令何劭,口头传达武帝的旨意,让他们作遗诏,诏文为:“昔日伊尹吕望作辅国大臣,功勋永垂不朽;周勃霍光受命护国,为古代名臣之冠。侍中、车骑将军、行太子太保、领前将军杨骏,德厚而智高,见识明远,辅翼皇上与太子,以忠贞严肃著称于世,应做朝廷宰辅,比于商代伊尹。现以杨骏为太尉、太子太傅、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领前将军如故。设置参军六人、步兵三千人、骑兵千人,这些人移驻在前卫将军杨珧的故府。若杨骏在殿中住宿,应有人保卫,可派左右卫三部司马各二十人、殿中都尉司马十人供杨骏使用,这些卫士可以持兵器出入宫殿。”遗诏写成后,皇后与华訥、何劭共同呈给武帝,武帝看了以后不说话。过了两天,武帝死,杨骏便作为被委以后事的重臣,居住太极殿。将要入殡盖棺,六宫人员都出来举行告别仪式,而杨骏却不下殿,安排一百个武士保卫自己,不恭于朝廷,心怀不轨,从这时就开始显露了。

惠帝即位以后,晋升杨骏为太傅、大都督、假黄钺,统摄朝政,总领百官。杨骏怕皇帝左右的人说自己的坏话,便把他的外甥段广、张劭安插在惠帝周围作近侍。凡有诏命,惠帝看后呈报给太后审查,然后才能发出,杨骏知道贾后性情凶悍,难于制服,很害怕她。又培植很多亲党,使他们统领禁兵。这样一来,公卿王室都产生怨恨情绪,天下之人无不愤然。杨骏的弟弟杨珧、杨济都是有俊才的人,多次劝阻杨骏,杨骏不听,因而被废家居。杨骏不懂古代典章制度,做事动辄违背旧典。武帝死的那一年还未过完,就改了年号,议论的人都认为这违背了《春秋》所载新君在第二年才改元正式即位的规定。朝廷对这种失误有所醒悟,令史官抹去改元的记载,第二年正月再改年号。

杨骏知道自己没有美德高望,害怕不能使远近之人和睦悦服,就依照魏明帝即位时的例子,大开封赏,以取悦于群臣。杨骏为政严苛而琐碎,刚愎自用,与众人不合,冯翊太守孙楚平素与杨骏关系较好,劝诫杨骏说:“公以外戚的身份,居伊尹霍光那样的要职,掌握大权,辅助弱主,应当学习古代贤人,做事公正诚实,谦恭和顺。前代辅国重臣,在周代有周公召公,在汉代有朱虚侯东牟侯,都是皇室同姓,没有异姓大臣专朝政而能吉庆善终的。当今宗室有被皇帝亲信重用的大臣,藩王势力也在壮盛之时,而公不与他们共同参与朝政,内怀猜忌之心,外树亲私党羽,灾祸不久就会降临了。”杨骏不听。弘训宫少府蒯钦,是杨骏姑母的儿子,少年时亲密无间,刚直不阿,多次以直言冒犯杨骏,杨珧、杨济都为他担心。蒯钦说:“杨文长虽然昏聩,但也还知道一个人没有罪不能随意杀害,他一定会疏远我,我被疏而远离他,可以避免和他一起遭祸而死。不然,倾家灭族之灾就不会很远了。”

殿中中郎孟观、李肇,平素不被杨骏尊重,暗地罗织杨骏图谋颠覆社稷的罪名。贾后欲干预政事,因害怕杨骏而没有达到目的,又不肯以妇道侍奉太后。黄门董猛,从惠帝做太子时即作寺人监,在东宫侍奉贾后。贾后图谋废太后,秘密与董猛通消息。董猛又与孟观、李肇相勾结。贾后又令李肇通报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让他联合各藩王军队讨伐杨骏。司马亮说:“杨骏的凶暴行为,会使他很快灭亡,不值得忧虑。”李肇又通报楚王司马玮,司马玮同意这个计划,于是请求入朝。杨骏平素就怕司马玮,早就想把他召回朝中,以预防他搞变乱,因而听任司马玮入朝。

司马玮到京城以后,孟观李肇就上奏惠帝,让他夜间下诏书,宫内外戒严,派使者奉诏书废黜杨骏,让他保持侯爵回府第。东安公司马繇率领殿中卫士四百人讨伐杨骏。段广跪在地上为杨骏求情说:“杨骏受过先帝的恩,尽心辅政。而且是个无儿子的孤老头儿,岂有谋反之理?望陛下详察。”惠帝没有回答。

当时杨骏住在曹爽的故府,在武库以南,听到宫中有变,召集众官商议对策。太傅主簿朱振劝杨骏说:“现在宫中有变,目的可得而知,必是宦官们为贾后设计谋,将不利于公。应放火烧了云龙门向他们示威,让他们交出制造事端的首恶分子,打开万春门,引出东宫及外营兵为援,公亲自带着皇太子,入宫索取奸人,殿中将会震惊,必然斩杀奸人送出首级,这样才能免于遭难。”杨骏平素就怯弱,此时犹豫不决,却说:“云龙门是魏明帝建造的大工程,怎能一下子烧掉呢!”侍中傅祗夜里告诉杨骏,请他与武茂一起进入云龙门,以观察宫中事态。傅礻氐又对群僚们说:“宫中不能无人照料。”起身揖拜而去,于是群僚们都走开了。

接着殿中兵出来,烧了杨骏府第,又令弓弩手上到阁楼上向杨骏府中射箭,杨骏的卫兵都不能出来。杨骏逃到马棚里,被士兵用戟杀死。孟观等受了贾后的密令,诛杀杨骏的亲戚党羽,于是杨骏的亲戚党羽都诛灭三族,被杀的达数千人。贾后又令李肇焚烧杨骏家中的书信文件,不愿意让天下人知道武帝给杨骏的顾命诏书。杨骏被杀后,没有人敢收尸,只有太傅舍人巴西人阎纂安葬了他。

当初杨骏征召高士孙登,送给他一床布被。孙登在门前将布被截断,大叫道:“斫斫刺刺。”过了十天,诈称病死,到这时孙登的话果然应验了。惠帝永熙年间(290),温县有个像疯子一样的人,编造些歌谣写出来,歌词是:“光光文长,大戟为墙。毒药虽行,戟还自伤。”杨骏居内府时,常用戟自卫。

永宁初年(301),惠帝下诏说:“舅氏失为臣之道,宗族毁灭,甥舅之情,甚伤我心。现以踼亭侯杨超为奉朝请、骑都尉,以慰藉孝亲之情。”

猜你喜欢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焦竑
  东都事略卷一百一·王称
  闽海纪要卷之下·夏琳
  第十九回 三国志乱纷纷五十余载·黄士衡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七·佚名
  卷之一百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二十五·佚名
  卷之七百四十·佚名
  九畹史论·翟蔼
  一三七六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卷二十五·高士奇
  ·谕各社家长·丁曰健
  卢文纪传·薛居正
  卷九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宰·唐圭璋

      黄宰,不知其名,与韩元吉同时人。   酹江月   寿韩元吉   三光五岳,孕乾坤英彩,非金非玉。赫赫岩岩真相种,来驾横空仙鹄。十万儿童,和丰堂下,齐指梅山祝。黑头难老,岁寒苍桧修竹。   须信自有家传,中庸一卷,是长生真

  • 伊川击壤集卷之四·邵雍

    天津新居成谢府尹王君贶尚书 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邵子52岁)嘉佑壬寅岁,新巢始僝功。仍分道德里,更近帝王宫。槛仰端门峻,轩迎两观雄。窗虚响瀍涧,台迥璨伊嵩。好景尤难得,昌辰岂易逢?无才济天下,有分乐年丰。水竹腹心里,莺花渊

  • 鲤跳·徐志摩

    那天你走近一道小溪,我说“我抱你过去,”你说“不”;“那我总得搀你,”你又说“不”。“你先过去,”你说,“这水多丽!”“我愿意做一尾鱼,一支草,在风光里

  • 卷一 五十首·赵崇祚

    温助教庭筠 五十首菩萨蛮十四首 更漏子六首 归国遥二首 酒泉子四首 定西番三首 杨柳枝八首 南歌子七首 河渎神三首 女冠子二首 玉胡蝶一首菩萨蛮 温助教庭筠其一小山重迭金明灭,鬓云欲度香顋雪。懒起画蛾眉,

  • 四集卷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十八古今体一百四十七首【甲午二】新正恭奉皇太后幸御园之作撰辰晓出凤城垣烟市镫棚景物繁甲午今年新甲子【是日甲子】春舆此日驻春园璇霄瑞气霏银粟【同云密布已霏稷雪益盼优霈不宁】姬室徽

  • 卷二百二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二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一百二 黄希旦 性慵 性慵人事拙思向远山居欲得是非少先宜来往疎善邻惟水竹良友秪琴书冷淡生涯外逍遥一室虚 颐真亭 剪去旧蒿莱开亭养圣胎闭关虚室白隐几

  •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涌幢小品卷之十六·朱国祯

    圣表先师四十九表。至援神契所志。苌弘所谈。姑布子卿所称。老莱弟子所识。荀卿、司马迁所述。并未一及须髯。汉文翁刻遗像。与唐大观元年所刻吴道子画像。孙淮海先生跋其须髯皆不甚盛。然则今之所刻殆亦太失其真矣。

  • 光绪三年·佚名

    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奏筹议台湾事宜折(正月十六日)福建巡抚丁日昌奏巡查台湾南路凤山恒春等处折(正月二十八日)闽浙总督何璟等奏据情陈奏琉球职贡日本梗阻折(五月十四日)军机处寄闽浙总督何璟等上谕(五月十四日)大学士直隶总

  •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一 醇贤亲王的一生·溥仪

    公元一九○六年,即清朝光绪三十二年的旧历正月十四,我出生于北京的醇王府。我的祖父奕讠瞏,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初封郡王,后晋亲王,死后谥法“贤”,所以后来称做醇贤亲王。我的父亲载沣,是祖父的第五子,因为第一和

  • 项羽本纪第七·司马迁

    解惠全 张德萍 译注【说明】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

  • 第二十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下之社会形态(下)【在五胡及北朝】·钱穆

    北方初起的情形,和南方差不多,又加上一个种族的复杂问题。 一、五胡时代的情况五胡时代,田租的收纳,依然是八二乃至六四。 慕容皝以牧牛给贫家田于苑中,公收其八,二分入私。有牛无地者,亦田苑中,公收

  • 卷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四旗分志四八旗佐领四【正黄旗满洲佐领】正黄旗满洲佐领上【一参领至三参领】正黄旗满洲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十九第二参领下佐领十八第三参领下佐领十九第四参领下佐领十九第五参

  • 薛永黍·周诒春

    薛永黍 年二十七岁。生于福建金门。兄永石永岱。业商。未婚。初学于菲律宾。及福州英华书院。宣统二年。自费游美。入提顿学校。及威斯林学校。宣统三年。入米西根大学。习教育。民国四年。得学士学位。为世界会书记

  • 大雅·文王之什·佚名

    文王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

  • 论语解卷一·张栻

    宋 张栻 撰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逺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贵于时习程子曰时复防绎浃洽于中也言学者之于义理当时防绎其端绪而涵泳之也浃洽于中故说说者油然内慊也有朋自逺方来则己之善

  • 卷十九·普济

      南岳下十一世石霜圆禅师法嗣杨歧方会禅师袁州杨歧方会禅师,郡之宜春冷氏子。少警敏,及冠,不事笔砚,系名征商,课最坐不职。乃宵遁入瑞州九峰,恍若旧游,眷不忍去,遂落发。每阅经,心融神会,能折节扣参老宿。慈明自南源徙道吾石

  • 卷第四·永觉元贤

    继灯录卷第四 鼓山嗣祖沙门 元贤 辑 临济宗 南岳下二十一世 万寿仁禅师法嗣 杭州径山南石文琇禅师 苏之昆山李氏子。出家邑之绍隆院,尝问法要於虎丘行中禅师,得言外旨。 洪武五年,住苏州普门。 开堂日,僧问:“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