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十一

礼部

仪制清吏司

朝会二

凡大朝之礼元日长至次日

万夀圣节皆豫月由部疏请

御殿受贺得

旨先期戒百执事至日五鼓銮仪使率官校至太和殿前陈法驾卤簿乐部率和声署陈乐悬仪制司郎中奉在京王公百官贺表入

殿内陈左楹表案内阁中书奉笔砚陈右楹案上皆退质明王公暨文武一二品官从

皇帝朝於

皇太后宫三品以下官会

午门阙下均行礼毕【仪别具】鸿胪官引王公暨一二品官入

右翼门引三品以下官入左右掖门东班由昭德门西班由

贞度门外国使臣从西班咸入就位立礼部堂官二人诣

乾清门奏请

御殿

午门鸣钟鼓领侍卫内大臣二人率豹尾班执枪侍卫十人佩刀侍卫十人立於

乾清门外礼部堂官二人立於

乾清门阶下前引大臣十人立於

太和殿後阶下祗竢导引

皇帝乘舆出

乾清门後扈内大臣二人及

御前

乾清门侍卫从礼部堂官二人恭导由

保和殿

御中和殿座侍班导从官於

殿前行三跪九叩礼不赞礼毕侍班官趋出各就班位立

驾兴礼部堂官二人暨十大臣前导後扈如初中和

韶乐作

皇帝御太和殿陞宝座导从官各就位立乐止銮仪卫官进至中阶之右三传鸣鞭阶下三鸣鞭退复位鸣赞官赞排班丹陛大乐作鸿胪官引王公百官各就拜位班齐赞进衆进赞跪衆跪赞宣表宣表官入

殿左门诣表案前奉表出大学士二人同至殿檐下宣表官正中北面跪大学士二人左右跪展表乐暂止宣表官宣讫奉表还於案复位立乐作鸣赞官赞叩兴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礼毕乐止引退复位立次引外国使臣就拜位乐作赞跪叩兴各行三跪九叩礼毕乐止引退复位立

赐羣臣坐诸王公由

殿左右门入大学士由

殿左门入就位内大臣等各就本立位均跪行一叩礼坐

赐王公以下文官三品武官二品以上暨外国使臣茶受茶及坐饮毕皆行一叩礼銮仪卫官传鸣鞭如初衆皆兴阶下三鸣鞭

驾兴中和韶乐作还宫乐止鸿胪官引王公百官各

以次退

内朝之礼元日长至次日

万夀圣节及恭遇

国家庆典内监设中和韶乐於

乾清宫檐下设丹陛大乐於

乾清门内均左右北向

皇帝御太和殿受羣臣朝贺毕乘舆还宫入至乾清宫檐下降舆中和韶乐作【乐章与外朝同後仿此】

皇帝御座乐止内监引

皇后率

贵妃

嫔具礼服诣

乾清宫

皇后就正中拜位立

贵妃

嫔稍後左右立均北面丹陛大乐作奏雝平之章行六肃三跪三拜礼毕乐止

皇后率

贵妃

嫔各回後宫内监引

皇子由东西阶升丹陛就拜位立东班西上西班东上均北面丹陛大乐作行三跪九叩礼毕乐止退立两旁北上东西面立中和韶乐作

皇帝降座乐止

皇子各退○

  盛京三大节朝贺之礼是日漏未尽内务府官诣崇政殿启扉拂拭

御座礼部官恭设香案於

殿外正中黎明将军及户礼兵刑工五部侍郎率所属官弁按旗分左右翼於丹墀内列九班班如其品奉天府尹丞治中通判京县等官从右翼协领参领视府尹暨丞降一等东班西上西班东上朝服行礼与

京师同○直省三大节朝贺之礼於行礼公所恭设

万夀龙亭於正中南向设香案於亭南将军总督巡抚提督学政率所属官弁文东武西於阶下列班行礼分驻之提镇道府州县率僚属行礼与省会同

凡常朝之礼先期由鸿胪寺奏请

御殿得

旨戒百执事至日各入陈设如仪鸿胪官引王公由午门左右门入

太和门左右门引百官由

午门左右掖门入

昭德门

贞度门各就立位鸿胪卿二人鸣赞官二人诣乾清门请

驾前导

皇帝御太和殿受朝谢

恩官暨见朝辞朝各官以次出班就拜位行礼外国

使臣之以时至者行礼亦如之礼毕

皇帝还宫余仪与大朝同若常朝日

皇帝不御殿王公会

太和门阶上百官会

阙下左右门之南若

皇帝行幸驻跸王公百官均会

午门前王公於

阙下百官於

阙门之南咸朝服按朝班东西列坐如仪纠仪用御史二人吏部礼部司官各二人坐班首御史二人吏部礼部司官各二人坐班末东班西面西班东面皆北上每月左右翼王公分单日双日常服列坐月朔及月之十日二十日王公分翼暨八旗武官咸补服列坐班位均如常朝元日

万夀圣节均七日上元节三日上三旗四品以上官

太和门外五品以下暨下五旗官於

午门外咸朝服列坐亦如之

盛京文武官遇月朔及每旬五日咸朝服会崇政殿八旗朝堂前按班列坐班视三大节皆东西面北上与

京师同

御门听政之礼先期内阁得

旨传知各部院官至日黎明咸集竢侍卫传

旨宣入乃鱼贯以进

皇帝陞座记注官由西阶升翰林科道至西阶下咸就位立部院奏事官由东阶升尚书一人奉疏折旋而西余入就位西面跪奉疏者至正中北面进诣黄案前跪恭设於案兴少退趋至左楹转入班跪奏某事毕兴少退循东阶左降其次各班依序进奏如前仪吏部引

见各部院属官毕退内阁侍读学士二人升东阶诣案前跪奉奏疏退降阶翰林科道暨侍卫皆退大学士学士升自东阶以次跪

御榻之左西面北上记注官进立

御榻之右满内阁学士一人奉折本至黄案前北面

跪奏每奏一事

皇帝降旨大学士学士承

旨讫兴由东阶降记注官由西阶降

皇帝还宫皆退

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十一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二·列传第七十·张廷玉
  ◎裁镇将·陈贞慧
  卷之二百四十·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五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三·佚名
  卷之一百十五·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七·佚名
  四九○ 两江总督高晋奏查缴《字贯》等书并续解违碍书籍折·佚名
  卷十三·佚名
  一九三 拾遗丁·周作人
  马仙鴘传·姚思廉
  萧陶苏斡传·脱脱
  卷十下·沈枢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方干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二玄英集        别集类一【唐】提要【臣】等谨案玄英集八卷唐方干撰干字雄飞新定人章八元之外孙干以诗名於江南咸通中一举不第遂遯迹会稽殁後宰相张文蔚请追赐名儒沦落者及第凡十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四十四·杨仲良

      仁宗皇帝   马政   天圣四年九月戊申,三司请市籴刍粟,上因问辅臣诸坊监牧马几何[1],王曾对曰:『当今比五代马多数倍,计刍秣费,岁不下百万,盖措置利害失其要。若以陕西蕃部人中马立定数,余听民间市易,二三年间,必大蕃息,

  • 第五十六回 番僧授术天子宣淫 嬖侍擅权丞相受祸·蔡东藩

      却说哈麻兄弟,得脱脱荐引,复召回重用,适顺帝厌心国事,寻乐解忧,哈麻遂引进一个番僧,日侍左右;这番僧无他技能,只有一种演揲儿法,独得秘传。什么叫做演揲儿?译作华文,乃是大喜乐的意义。大喜乐三字,尚是含糊,小子从《元史》上

  •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三·王祎

    【唐明宗皇帝李亶天成元年 吴睿帝顺义六年 南汉髙祖皇帝白龙二年 吴越王钱镠寳贞元年 楚王马殷 南平王髙季兴 闽王王延翰 契丹太宗皇帝徳光天显元年】春正月唐朱友谦入朝【以通鉴脩】甲子唐魏王继岌以皇后教杀

  • 卷二十·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二十   宋 陈均 撰神宗皇帝【起乙夘熈寜八年止庚申元丰二年】乙夘熈寜八年春正月京东分东西路雨木冰治防狱改窜郑侠初议保甲养马如周

  • 何偃传·沈约

    何偃,字仲弘,庐江人。司空何尚之的二儿子。州里征召他为辟议曹从事,举荐他为秀才,任命他为中军参军及临川王刘义庆平西府主簿。又征召他任太子洗马,未接受。元嘉十九年(442),何偃任丹陽丞,升任太子中舍人、中书郎、太子中庶

  • 第二十章 日俄战争和东三省·吕思勉

    当一九〇三年之时,日俄战争,业已迫于眉睫了。此时亦有主张我国应加入日本方面的。然(一)中国兵力,能帮助日本的地方很少。(二)而海陆万里,处处可以攻击,倘使加入,无论如何,是不会全胜的。那么,日本即获胜利,亦变为半胜了。而议和之

  • 卷八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八十八礼部四十七祭祀九品官家庙国朝品官庙制未定于是权仿朱子祠堂之制奉高曾祖祢四世之主亦以四仲之月祭之又加腊日忌日之祭与夫岁时俗节之荐享至若庶人得奉其祖父母父母之祀已有着令而其时享于

  • 瞿宝文·周诒春

    瞿宝文 字耕孙。年三十岁。生于上海。已婚。永久通信处。上海彩衣街一百三十六号。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光緖三十二年。以官费游美。入耶路大学。习矿业工程。宣统元年。得学士学位。入哥仑比亚大学。习矿业及经济

  • 卷五十 经解第二十六·郑玄

    (陆曰:“郑云《经解》者,以其记六艺政教得失。解,音隹买反,徐胡卖反,一音蟹。)[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经解》者,以其记六义政教之得失也,此于《别录》属《通论》。”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观其风俗,则知其所以教

  • 春秋稗疏卷一·王夫之

    岳州王夫之撰隐公春王正月 以夏时冠周月之説朱子辨胡氏之非详矣且以经文求之言正月而系之王则明此正月乃周天子所颁之正月公羊氏言王者孰谓谓文王也説虽迂谬亦以明改正授时惟革命之王定其名实而正月之文自周颁矣若夫

  •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攝淨義品第二之九   聽者.謂說法師說正法要安處聽者令住恭敬無倒聽聞。問.何故安處。答.謂或由一   因.或乃至十。一因者所謂恭敬聽聞正法現證利益及安樂故.此中或

  • 身观经·佚名

    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是身有肌肤髓血肉。含满屎溺。自视身见何等好。常有九孔恶病。常不净常流。可足惭。常与冤家合。为至老死。亦与病俱。何以不恶。身

  • 中观论疏卷第五(本)·吉藏

    释吉藏撰六种品第五所以有此品来者。佛随虚妄众生种种异说。或作五阴之名。或标六种之称。而意在破我。令我见息法亦不留。滞教之人不领无我但取著于法。上已破其迷五。今复除其惑六故说此品。二者诸方等经历法开道。

  • 乾隆贵州通志·鄂尔泰

    贵州地方志。清鄂尔泰(1677—1745)总裁,靖道谟、杜诠纂修。四十六卷。尔泰有《(雍正续修)云南通志》已著录。诠,曾官仁怀知县。贵州通志前有数修,因有疏漏,鄂尔泰奉诏,邀靖道谟、杜诠于乾隆六年(1741)重修成书,八十万字。分

  • 画继补遗·庄肃

    画史著作。南宋庄肃撰。此书是邓椿《画继》的续补,故称《画继补遗》。于元大德二年(1298)成书。辑 录南宋绍兴元年(1131)至德祐元年(1275) 间画家八十四人小传,分上、下两卷,上卷 记缙绅、僧道、士庶,下卷记画院众工。《

  • 秘书监志·王士点

    十一卷。一名《秘书志》。元代政书。元王士点、商企翁同编。士点字继志,东平 (今属山东)人。翰林承旨五构次子,官至秘书监著作郎,另撰有《禁扁》。企翁字继伯,曹州 (今山东荷泽)人,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商廷之孙,官至秘

  • 毛诗名物解·蔡卞

    二十卷。北宋蔡卞撰。蔡卞(约1048-约1117)字元度,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县)人。蔡京弟,王安石婿。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官至观文殿学士。卒赠太傅,谥文正。《毛诗名物解》有《释天》二卷,《释百谷》、《释草》、《释木》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