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宋大事记讲义宋 吕中 撰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五

宋大事记讲义

史评类

提要

臣等谨案:《宋大事记讲义》二十三卷,宋吕中撰。中字时可,晋江人,淳佑中进士,官国子监丞,兼崇政殿说书,徙肇庆教授。其书卷一论三篇,卷二卷三纪宋太祖事,卷四卷五记太宗事,而卷五今缺,卷六至卷七记真宗事,卷八至卷十二记仁宗事,卷十三记英宗事,卷十四至十七记神宗事,卷十八至二十记哲宗事,卷二十一至二十二记徽宗事,卷二十三记钦宗事。事以类叙,间加论断,凡政事制度及百官贤否,俱载于编论中。所议选举、资格及茶盐改制诸条,颇切宋时稗政。又所载铨选之罢常参、任子之多裁汰、三司之有二司、税茶之易刍粮,皆《宋史》各志及马端临《文献通考》所未备者。至朋党诸人事实及议新法诸人,辨论亦与《宋史》列传多有异同,并足资史学之参证。前有兴国军教授刘实甫序,谓水心以其师讲贯之素,发明我朝圣君贤相之心,则是书乃中平日讲论稿本,叶适等为之编次云。乾隆四十六年三月恭校上。

总纂官 臣纪昀 臣陆锡熊 臣孙士毅

总校官 臣陆费墀

宋大事记讲义原序

予顷游胶庠,有同舎示一编书曰:“此止斋水心之徒以其师讲贯之素,发明我朝圣君贤相之心,所以措之事业,垂亿万年无疆之休者,其槩可见也。”是书年以记大事,一朝之事类之,随朝分类,随事通释,考求源委,显微阐幽,言近而指逺也。大抵论朝廷必归之君心,论官僚必归之宰辅,论良法必归于美意,敌国外患必归于自治,其国食其实者,审其根酌其流者,涤其源也。至于论治体之寛严,谓建隆尚严也,自李文靖焚四方利害之言,所以积而为庆厯嘉佑之缓势。仁祖尚寛也,自范文正公天章阁一疏不行,所以激而为熙丰之急政,且谓王荆公之变法,即范文正公之遗意。文正主于立国,荆公主于利国,使文正之说遍行,则荆公之口可塞,惟文正公之言不遍行于庆厯,故荆公之学乃遍用于熙丰。神宗鋭然有为之志不遇范仲淹而遇王安石,此世道升降之 也。至于祈天永命保民长世之基,则以祖宗之仁意常在于纪纲整肃之中,而纪纲不出于仁意流行之外,故治体似寛柔而实凝,制度似烦密而实正,国势似缓弱而实久,虽中更新法之毒乱,兵革之慿陵,权奸之剥丧,贪酷之夺攘,敢于怨吏而不忍雠吾君,敢于吁天而不忍叛吾国,于是天心之仁爱亦睠睠而不忍释实甫,敛衣端诵,纔竟艺祖皇帝一编,已屡掩卷而三叹也。嗟夫!厌乱之民思治,玩治之民思乱,排患难之胶轕者以安为危,不期于质朴而自不能不淳也;习太平之见闻者,以危为安,不期于奢丽而自不能不薄也。思治而一于质朴者,圣人出而万物覩矣;思乱而竞于奢丽者,虽圣人亦必百倍其功而后可挽也。然则艺祖皇帝之阖辟造化,所以使人人一心事事一寔者,何其盛哉!夫当世道之极变而通之,惟卓然思所以更新者,靡一事一物之可因仍也,故世非承平不得以承平之事为比夸言。庆厯、元佑于非庆厯、元佑之世者,非愚则谀。抑又尝拜观艺祖皇帝问赵普曰:“天下何物最大?”普对曰:“道理最长。”此尧舜之问稷契之对也。我朝所以理学昌明者,其论已兆于此,而国家延洪休所以超轶汉唐者,徒恃有此义理耳!舍义理而言治,非知言者也。此书之作,其有本乎?书肆请以刻梓,且求序之,因书于首编,如此抑嵇叔夜有云野人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疎矣。愚则不敢,惟愿与学者审其是而已。淳佑丁未上元前一日,廸功郎前兴国军军学教授刘实甫序。

猜你喜欢
  卷五十六·志第八·历五·宋濂
  卷七十五 志五十·赵尔巽
  东都事略卷九十二·王称
  第四十三回 秘大丧还宫立幼主 诛元舅登殿滥封侯·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五·徐乾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七·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四十一·佚名
  通志卷一百四十九·郑樵
  通志卷四十七·郑樵
  卷二十五·傅恒
  卷一百五·阿桂
  卷四十九·佚名
  汤松·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七十二·彭定求

        卷472_1 【奉陪吕使君楼上夜看花】段弘古   城上芳园花满枝,城头太守夜看时。   为报林中高举烛,感人情思欲题诗。   卷472_2 【所居寺院凉夜书情,呈上吕和叔温郎中】何元上   庾公念病宜清暑,遣向僧家

  • 卷三百二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二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龙洲集中上范秘监二首郡大当涂古分符得少蓬威如乌府在令与绣衣同铃阁防书外花村卖剑中少需抚摩意来作玉堂翁畴昔经行路黄山更一过天涯知已少嵗晚客

  • 卷三十六·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三十六平湖沈季友编宋吴山道人括异志曰三山曽先生陟尝寓馆于海盐陈氏七载有道人自吴山来谓曰子思乡之切何不暂归乃剪纸为马令合眼上马以水噀之其疾如风嘱曰汝归不可乆留湏防到家门户如旧妻令入

  • 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八·赵尔巽

      ◎忠义五   王淑元高延祉 黄为锦 瑞麟曹燮培 杨映河等   刘继祖翟登峨等 刘作肃 沈衍庆李仁元 李福培王恩绶   李右文从弟载文 李榞 陈肖仪万成 袁祖德李大均   于松 尚那布李淮 唐治锺普塘等 林源恩唐德

  • 太宗文皇帝宝训序·杨士奇

    朕闻之夏书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周人之诗亦云诒厥孙谋以燕翼子盖祖宗所深谋至虑创建法制岂独以资一世之用哉固将遗后之人于无穷焉传说告其君监于先王成宪其求无愆亦望守其祖宗之法也皇祖太宗文皇帝圣德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万历十九年四月丙申朔上亲享 太庙○是日大学士申时行等题辽东副总兵李平胡等报称虏紏众入犯即先期出边捣剿斩获二百余级仰见 圣武布昭将士用命谨将塘报先行进呈○御史樊玉衡条陈屯马数款一豫派劄先行各州县将原徵马

  • 卷之三百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十八·佚名

      顺治二年。乙酉。闰六月。辛巳朔。以故明大理寺右寺丞王邦柱为光禄寺少卿  ○登莱巡抚陈锦疏言东省文武乡绅初以惧乱南逃近皆络绎回籍。请分别南窜月日。系未归顺以前者准给故业仍听荐用其在归顺后者似应酌议

  • ●后鉴录上·谢蕡

    刑部等衙门题为献俘事。该钦差监督军务御马监太监陆誾,提督军务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陆完,提督军务太子少保、都察院右都御史彭泽,平贼将军提督军务总兵官、咸宁侯仇钺,各将生擒反贼赵鐩、庞文宣等绑献。 正德七年十

  • 今献备遗卷九·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黄福黄福字如锡东莱昌邑人也洪武甲子以乡举入太学初授项城县簿厯升龙江左卫经厯上书论国大计髙皇帝奇其才升工部右侍郎特见信用永乐初治齐黄离间之罪李景隆于上前指福为奸臣福厉声言臣罪应死但目为奸则非

  • 江阳王元继传·李延寿

    献文帝将南平王元霄的第二个儿子继、字世仁的作为江阳王吐根的后嗣。袭爵为江阳王。宣武帝时,元继任青州刺史,他随便把别人家的女儿拉来给自己的家僮当妻子,又强让好人家的女子当奴婢,因而被御史弹劾,免除官爵。  当灵太

  • 卷九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九十四歌颂三十四【词臣二十六】万夀无疆赋【有序】翰 林 院 庶 吉 士【臣】李如璐【臣】闻衡正阶平允矣皇王气象日华云烂焕乎天地文章盖参赞经纶合三才而建极斯禄位名夀亘万古而常新

  • 春秋大全卷九·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庄公下【壬僖王寅三年】十有五年【齐桓七晋缗二十六衞惠二十一蔡哀十六郑厉二十二曹庄二十三陈宣十四杞共二宋桓三秦武十九楚文十一】春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左传春复会焉齐始霸也谷梁传复同会

  • 卷三十二·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三十二钱塘程川撰易三十二系辞上传五问理与数曰有是理便有是气有是气便有是数盖数乃是分界限处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是自然如

  • 第六十卦:《节卦》·佚名

    节:亨,苦节不可,贞。【白话】《节卦》象征节制:节制可致亨通;但过分的节制也不可以的,应当持正、适中。《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白话】《象辞》说:《泽卦》的卦象是兑(泽)下坎(水)上为泽上有水

  •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欧阳竟无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復告諸菩薩大衆言。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隨衆生根器所宜略   說如來少分境界。何以故.諸佛世尊爲諸衆生無智作惡.計我我所.執著於身.顛倒疑   惑.邪見分别.與諸結縛.恆共相應.隨生死流.遠如來

  • 卷六·彭绍升

    居士传六竟陵文宣王传竟陵文宣王萧子良者。字云英。齐武帝第二子也。宋顺帝昇明三年为会稽太守。督五郡。封闻喜公。自孝武时徵求急速。以郡县迟缓。始遣台使。自此公役劳扰。齐既受禅。文宣尽陈其弊。请罢之。建元二

  • 灌园集·吕南公

    宋代诗文别集。吕南公撰。《直斋书录解题》卷17著录此书为30卷。绍兴十二年(1142)符行中为本集所写的序称:“先生姓吕氏,讳南公,字次儒。其子郁亦有学问,能世其家,收拾先生遗稿编成三十卷。”但刊板久佚,故书亦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