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江阴城守纪序

江头片壤,沾国家深仁厚泽,百有余年矣。茅檐耆老,每谈乙酉撄城事,无不痛当时殉义之烈,而议当时梗化之非也。胜国天下亡于逆闯,本朝入关讨贼,率土归仁,乃弹丸下邑、虮虱编氓,偏欲从新朝革命之余,为故国回天之举;识时命者,万万不出此。顾明季纲常节义,诚所难言;而此区区者,独能顾纲常、思节义,甘以十万人之肝脑,同膏八十日之斧钺。使当流寇横行之日,燕京如此,必将众志成城;列郡如此,何至势如破竹。由此而论,虽昧则天、命,抗王师亦有足多者。故谓之愚,则诚愚;谓之忠,则未始非忠也。菼少游戚氏殉节地,长谒阎、陈二公祠,耳其事,间访其书,乡人以事关兵燹,多所畏忌。嗟乎!乙酉之事,不忍传,实不忍不传;所当讳,实不当尽讳者也。圣朝宽大,国史褒忠,近复微臣锡以通谥、士民许以祠祭,匪曰仇之,直甚予之。若遗闻纪略等书,上诸輶轩,必收宬阁,亦何嫌何疑,而令当时轶事湮没不传耶!因不自揣,搜罗散逸,删烦去复,汇为一编;发烈士之孤忠,彰圣朝之盛德,周顽、殷义,一视同仁。阅是编者,可以风矣。

时康熙乙未孟冬月,长洲慕庐氏韩菼谨识。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十一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卷九十五 天禧四年(庚辛,1018)·李焘
  ●卷四十·徐梦莘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七·王称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佚名
  卷之四百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志卷第二 高丽史四十八·郑麟趾
  ·禀督宪左宫保季高·丁曰健
  十国春秋卷九·吴任臣
  隋河间王杨弘传·李延寿
  卷八十三·佚名
  第一章·叙论·梁启超
  43.李斯谏逐客·林汉达
  卷中·太安万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董武子·唐圭璋

      武子名耘,或名荣。疑作耘为是。卒于绍兴七年(1137)。   失调名   畴昔寻芳秘殿西。日压金铺,宫柳垂垂。

  • 卷三十八·唐圭璋

    ○沁园春寄昆山友人并自述泉石膏盲,尘土驱驰,还家鬓霜。想吟边茗碗,清风习习,醉中琴操,流水洋洋。口不雌黄,眼无青白,凫鹤从教自短长。闲居好,有溪篷钓具,林馆书床。春风宾主壶觞。坐慈竹轩中挹翠香。尽剧谈千

  • 李羣玉诗集巻中·李群玉

    今体七言长沙春望寄涔阳故人清明别后雨晴时极浦空颦一望眉湖畔春山烟防防云中逺树黒离离依防水戍闻疎鼔掩映江村见酒旗风暖艸长愁自醉行吟无处寄相思金塘路中山川楚越复吴秦蓬梗何年是住人黄叶黄花古城路秋风秋雨别家

  • 卷九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九十一韦嗣立韦嗣立字延构郑州人第进士则天时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神龙中为修文馆大学士与兄承庆代相尝於骊山构别业中宗临幸令从官赋诗自为制序因封为逍遥公睿宗时拜中书令开元中谪岳

  • 卷八十七 扬雄传第五十七·班固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不知伯侨周何别也。扬在河、汾之间,周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曰扬侯。会晋六卿争权、韩、魏、赵兴而范中行、知伯弊。当是时,逼扬侯,扬侯逃于楚巫山,因家

  • 列传第十九 王长述·魏徵

    王长述,京兆霸城人也。祖罴,魏太尉。父庆远,周淮州刺史。长述幼有仪范,年八岁 ,周太祖见而异之,曰:“王公有此孙,足为不朽。”解褐员外散骑侍郎,封长安县伯。累迁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太子舍人。长述早孤,少为祖罴所养,及罴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四十三·杨仲良

      仁宗皇帝   募兵 减兵附   宝元元年,赵元昊反。   二年八月,知原州[1]、六宅使郭志高请部均募置弓箭手五十人,从之。   康定元年正月癸未[2],诏陕西转运使明镐往鄜州、同州、河中府点募强壮以备边。   二

  • 第六十八回 窦桂娘密谋除逆 尚结赞狡计劫盟·蔡东藩

      却说田希鉴既被拿住,无可辩罪,即由史万岁牵入帐后,将他勒死,诸将相顾失色,还有何心饮酒。李晟顾语诸将道:“我奉天子命,来此诛逆,诸君无罪,何妨痛饮数杯。”诸将按定了神,勉尽两三觥,便即起座告别。晟即同入城,揭示希鉴罪状,

  • 卷之三百九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五月庚戌谕内阁保年等奏旗营兵丁聚血■乣要挟滋闹请将该管各官分别议处并自请察议一摺本年四月闲广州正蓝旗闲散钟汝拔因在街抢夺衣服经巡防营统带知县李家焯拏获。交协领等领回究办旋经谭钟麟咨

  • 卷之三百六十三·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三月。壬申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辛丑皆如之。起居注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张之洞、据电奏恳将朝廷规画大端。凡饬知北洋事并饬南洋知之等语

  • 第四十三章 北宋的积弱·吕思勉

    五代末年,偏方割据诸国,多微弱不振。契丹则是新兴之国,气完力厚的,颇不容易对付,所以宋太祖要厚集其力以对付他。契丹的立国,是合部族、州县、属国三部分而成的。属国仅有事时量借兵粮,州县亦仅有益于财赋,辽朝的汉兵,名为五

  • 永昌·周绍良

    №永昌001【盖】大唐故亡宫三品人金氏之柩【志文】亡宫三品婕妤,十一月廿六日亡,十二月廿二日斩草,一月十三日葬。文。婕妤位三品,年六十四,不知何姓氏。淑贞姝□,预良家之选;令德柔婉,视列卿之秩。恩宠斯洽,仁

  • 第三十三章 宋和辽夏的关系·吕思勉

    宋自仁宗以前,和辽、夏的关系,已见第三十一章。神宗时,对辽还保守和平,对夏则又开兵衅。夏元昊死于一〇五一年,子谅祚立。十六年而死。子秉常立,年方三岁。是年,宋鄜(fū)州注511将种谔袭取绥州。明年,为神宗元年,夏人请还前此所

  • 卷七·佚名

    释初品中佛世界愿【经】愿受无量诸佛世界。【论】诸菩萨见诸佛世界无量严净,发种种愿。有佛世界都无众苦,乃至无三恶之名者;菩萨见已,自发愿言:“我作佛时,世界无众苦,乃至无三恶之名,亦当如是。”有佛世界七

  •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七·佚名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 制译  无染著陀罗尼品第十三  尔时世尊。告具寿舍利子。今有法门。名无染著陀罗尼。是诸菩萨所修行法。过去菩萨之所受持。是菩萨母。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子。白佛言。世尊。陀罗尼者。是何句

  • 宗镜录卷第四十八·延寿

    夫三性法门。该通万法。于第八识。何性所摄。约有几位。答。论云。诸有漏种。与异熟识体无别故。无记性摄。因果俱有善等性故。亦名善等。诸无漏种。非异熟识。性所摄故。因果俱是善性摄故。唯名为善。释云。此有漏种

  •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五(末)·慧沼

    论第六 论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信。杂集论中略标同此。境.业少异彼云。显扬说境相似。俱云于有体.有德.有能。且就有体不说唯言。不尔信缘过.未等法岂有体耶。因果.自性正同此论。彼云忍可.清净.希望为体。显扬略果。五蕴

  • 卷十四·彭绍升

    居士传十四李樊牛于商郑马陆李传李山龙冯翊人。唐初官监门校尉。武德中暴亡。而胸微热。家人伺之。寻苏。自言死後有吏摄至一王府。庭中有囚数千。皆枷锁北面立。王坐高牀。侍卫甚盛。山龙既至阶下。王问曰。汝平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