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九

宣德十年九月己巳朔 上闻伊王颙炔有疾即日遣中官率医士往视之

○夜有星大如鸡弹色青白有光起阁道南行至室宿没

○庚午以纂修实录赐监修总裁纂修等官宴于礼部

○命监察御史给事中巡视行在光禄寺厨料从行在礼科给事中李让言也

○给居庸等驿甲军月粮时甲军盛朴右等奏臣等祖父于洪武间谪戍各驿送迎使客止给冬衣布花不给月粮彼时使客稀少易为存活即今添设万全都司卫所使客络绎臣等嗣役昼夜不得休息乞照军士例给月粮养瞻从之

○给宣府等处屯牛时调操军二千八百人于宣府赤城云州雕鹗屯田俱言无牛耕种乃以河间保定诸府卫官牛五千余只给之

○免德胜关富户原籍户丁徭役时耆民翟原奏本关富户王礼保等一千四百五十七户俱系各布政司府州县取来填实京师岁久贫乏乞免原籍户下徭役供给奏下行在户部议免二丁从之

○镇守万全等处右参将都督佥事黄真奏所督地方广远操守军士数少今贼寇出没乞益兵备御 上以真参将未应径奏请益兵即令与总兵官谭广会议以闻

○辛未升行在湖广道监察御史揭稽为直隶庐州府知府行在户部郎中姚政为直隶太平府知府直隶常州府推官杨谊为江西建昌府知府由行在吏部尚书郭琎等会大臣荐举也

○增置行在户部郎中员外郎主事五员往甘州宁夏凉州庄浪兰县监督仓粮

○以齐化门外木厂矌地置花园草场隶后军都督府除大使副使各一员

○壬申赐梁王瞻<土目>乐工二十四户及乐器衣服从王奏请也

○升行在兵部职方司主事龚箎为本司郎中

○夜金星犯上将

○癸酉置六科庋阁文书之所于承天门外

○行在山西道监察御史陈祚言臣先以事逮系锦衣卫狱父隆贰连坐死狱中臣今会赦复职而父遗骸尚攒草野伏乞 圣恩矜怜允臣给假还葬乡土以尽人子之情事下行在吏部覆奏从之

○甲戌命故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柴永正子林袭为保定左卫指挥同知

○调狭西都司都指挥同知曹敏都指挥佥事杨得青于甘肃时镇守狭西右副都御史陈镒奏其互相殴骂 上以敏等职居方面不遵礼法何以表率僚属令往甘肃备御但误事必罪不宥

○行在通政使司办事吏许信奏各处吏员到部分拨各衙门办事辰入酉出动经数岁其有去家远者囊橐空竭无人供应遂致沿街丐食廉耻道丧诚可哀悯请依洪武旧制月给食米俾有所仰事下行在户部议宣德初年旱涝不常事从撙节办事吏员不支食米今四方荒歉尤甚转运艰难更当撙节 上以吏冗宜汰之命贫难不堪任事者悉罢为民堪任事而愿归省者听

○乙亥升应天府上元县知县李彬为府同知仍理本县事彬九年任满巡抚侍郎周忱等荐其廉干得民心故有是命

○北京国子监祭酒贝泰言朝廷设国子监聚天下之英贤资百司之任用廪养豊厚劝励勤至故凡在甄陶者咸思有以补报近年行在礼部奏准监生年五十岁以上者会官拣退为民是时有年及五十者虽得选留然俟至历事之日又在拣退之年穷经皓首莫酬志愿教养恩厚未答涓埃与其待老放闲孰若简贤授职况臣闻在外府州县儒学多缺教官乞命该部将此等监生考其学行可为师范者除授教职如此则无淹滞之患矣从之

○镇守洮州都督佥事李达奏军士缺马骑操请以原买下番犏牛五百只易马给军从之

○行在十三道监察御史王来等劾奏保定伯梁珤令其妻父都指挥同知钱义每遇操备诈赍制书前导以张声势 上以珤勋旧姑宥不问令改其非○夜有流星三一大如椀色赤有光出大陵入至紫微西藩一大如杯色青赤有光出羽林军西南行至浊一大如杯色青白出云中西南行至游气

○丙子书复庆王<木旃>曰承喻校尉余丁及护卫军人潭福海等赴京告府中调马造甲之事朕备烛其虚诈已寘之于法矣曾叔祖为国至亲素循礼法非此小人所能离间万冀勿以此介怀也

○命行在光禄寺厨料悉取给于外府时顺天府在城老人李英等奏往时随驾内官监孳牲食用糠麸皆取给于行在光禄寺近令臣等供应且臣等岁供光禄寺厨料及内府诸物已为困竭今增是课尤不堪命事下行在户部议糠麸仍令京府供而厨料宜悉令外府供从之

○行在户部奏辽东甘肃备御官员俸禄米钞中半支给今在京军官给米外余米每二石折与生绢一匹在外军官宜如京卫例从之

○丁丑重阳节赐文武百官宴

○己卯调行在刑部尚书施礼为刑部尚书升行在吏部左侍郎黄宗载为吏部尚书

○大同总兵官都督同知方政奏左副总兵都督佥事曹险隐役军伴六百人占种军田二十余处贼寇入境掳杀人马又不策应追剿 上命法司鞫俭罪坐斩特宥其死降为事官于甘肃立功

○辛巳升都指挥佥事李福李谦张荣俱署都督佥事以行在中军等都督府缺官视事故擢之

○行在户部奏各处捕鱼官员奉诏取回今光禄寺缺鱼供用宜令附近顺天等府如例办纳 上曰息民节用当今急务其缓之

○行在户部奏蓟州永平诸卫官军俸粮俱仰给于林南东店仓缘诸仓粮米海运艰苦今彼处岁熟欲将各处上纳京库绵布量运五万匹赴蓟州收贮折作俸粮庶免来年海运之劳从之

○壬午复除扈卣为山西布政司右参议提督易州山场柴炭

○革四川重庆府南川等四县茶仓时四川布政司奏四县茶课数少而仓官虚旷宜并革其课令本府徵收之

○癸未敕行在工部曰洪武永乐间各处府县岁贡彩叚工部验中方送内库且无贿嘱及包揽之弊故皆精密鲜明足称朝廷赏赉亦不虚费百姓财力近年以来徒见糜费民财而叚匹多不堪用此皆有司通同工匠侵盗易换且听人包揽解纳及至京该部该库官吏人等又从而求取贿赂一得其利遂不辨美恶悉送内库此积年之弊也今特命司礼监取洪武永乐间纻丝纱罗绫绢之类与尔工部及各布政司府县务以此为式成造其起送至京令监察御史同尔工部官辨验仍委司礼监官参视敢有漫不知省仍蹈前弊者通治以重罪不宥尔工部其榜谕各处使咸知之

○行在光禄寺卿郝郁为事称疾命行在兵部右侍郎李郁掌行在光禄寺事

○升河南卫辉府获嘉县县丞孙述为行在光禄寺寺丞述先任本寺少卿为事谪降县丞兹因寺丞缺人故有是命

○甲申升扬州卫指挥使姚麟济宁左卫指挥使戈戡俱为广东都司都指挥佥事

○升广东神电卫指挥佥事张演署都指挥佥事事巡备雷廉等卫先是广东右参议李永年言雷廉海南等卫官贪墨虐下而下复讦愎健讼僻在海滨未易控制请委都指挥一人守之至是兵部以演熟知利弊故有是命○乙酉行在吏科给事中车逊等言巡抚浙江户部右侍郎成均考察右布政使石执中佥事商盘等七人俱平常难任方面宜别用之 上以执中老成不可动余从所言

○行在光禄寺掌寺事侍郎李郁奏本寺见在牲畜数多喂养不敷欲于京城厢市坊店之家寄养俟肥腯取用 上以民畜官物必至厉民不听令送内官监收养

○湖广布政司奏所属德安府安陆等县连年旱暵人民艰食请以应运临清粮一十万石淮安粮二十万石折收豆麦杂粮储之本处以备赈恤从之

○丙戌宁化王济焕奏请全支镇国将军美壤美土□度一岁禄米从之○行在通政使司左通政周铨自保定捕蝗还言其始至时蝗势滋甚后闻清苑县有神祠一区祠旁古碑载灭蝗灵验甚悉遂率知府周监等往祷之三日蝗果灭 上以除天灾者在于修德不听铨言

○直隶六安州英山县知县贺完言书曰嘉言罔攸伏万邦咸宁切见各处官吏人等先有上书陈言者本为开陈治道及军民利病一时词语鲠直冒犯天威迁降远方及发充军为民以此人多畏罪保禄不肯进言乞取回量才擢用或仍复职役庶使下情上达 上命行在礼部议行

○戊子升行在兵部员外郎李畛行在四川道监察御史刘祯俱为行在光禄寺少卿

○实授右军都督府署都督佥事丁信为都督佥事○行在吏部主事沈中言浙江绍兴府山阴县西有小江上通金华严处下接三江海口旧引诸暨浦江义乌等处湖水以通舟楫近者水洩于临浦三叉江口致沙土淤塞乞敕有司量户差人筑临浦戚堰障诸暨等处湖水仍自小江流出则沙土冲突舟楫可通矣事下该部议行

○夜月犯天关星

○己丑瓦剌顺宁王脱欢等遣使臣月鲁卜花等贡马及貂鼠青鼠皮赐宴于礼部及赐彩币等物有差

○庚寅升高邮卫指挥使汤节为江西都司都指挥同知调府军前卫指挥使朱礼于安庆卫行在金吾右卫指挥使张海于高邮卫驰驿之任

○命都督佥事丁信镇守江西九江府既启行闻凉州有警遂召还

○四川龙州宣抚司以瑞麦来献有一茎六穗七穗者 上以所在旱蝗相望独此瑞麦何以免民之饥乎其令天下自今凡若此类毋献

○辛卯 上御奉天门谓兵部臣曰外方遣使赴京朝贡尔等移文沿边各都司卫所整搠军马摆队守门务要整齐严谨以备不虞若怠惰误事者必罪不贷

○夜有星大如杯色赤有光出十二诸国秦星南行至浊

○壬辰命故辽东都指挥佥事张林子暹袭为金吾左卫指挥同知金吾左卫指挥使萧通子廉羽林前卫指挥佥事金贵子旺俱袭职

○行在户部奏湖广衡州府仓粮六十四万余石恐年久陈腐欲令量存衡州卫官军二年支用外余令附近茶陵诸卫官军关作俸粮及散与衡州属县饥民俟秋成偿官从之○行在礼部奏天下岁贡生员例从行在翰林院考试中式者送南北国子监读书初不中者仍发原籍住廪肄业以待复试再不中者发充吏役提调官教官如例责状犯在赦前者免责状从之

○行在兵科给事中朱纯往万全都司查理军伍还上便宜六事一宣府沿边地方东至龙门关西至西阳和口相距六七百里自总兵官都督谭广到彼相度地势深沟高垒贼知有备不敢轻犯如赤城一带地方东抵独石城西抵龙门关其平险远近无异宣府而先后诸将略不究心乞如宣府等处开筑沟垒以为保障一独石开平东连韭菜冲西接氊帽山南通犹儿峪北临草野皆贼人出没之所而守城军士多羸老稚弱难以备御乞选智勇头目分领精兵往戍以足守备一赤城雕鹗云州独石等堡其备御官军皆于万全都司选拨屈指俟代莫肯安心效力乞将各堡立卫拨军挈家往守以安其心一沿边夜不收及守墩军士无分寒暑昼夜瞭望比之守备勤劳特甚其中贫难居多妻子无从仰给乞量加粮赏以恤其私一赤城雕鹗云州三堡站驿俱无印记凡遇飞报使臣往来止凭白头关文应付虽有伪冒无从稽验乞铸给印记以防其弊一各处巡按御史陆路止乘驴匹其巡按边方者或遇警报与总兵镇守等官会议不无迟误乞与马匹以便其行 上命该部详议以闻

○儹运粮储总兵官及各处巡抚侍郎与廷臣会议军民利益及正统元年合行事宜上闻一运粮官军兑运各处民粮赴京者量加耗米以地之远近为差湖广江西浙江每米一石加耗六斗南直隶五斗江北直隶四斗徐州三斗五升山东河南二斗五升民运至瓜州淮安兑运者正粮尖斛耗粮平斛耗粮以三分为率二分与米一分以物折之民愿自运者于临清收受一正统元年运粮四百万石京仓收十之四通州十之六一各处置立济农义仓收贮赈济米及诸色种子令州县正官提督遇有凶札依旧制及时给散秋成偿官每季具数申部不许侵欺及他用违者治罪一临清徐州淮安仓粮各差监察御史一员监收一山东河南湖广江西运粮官军今岁存留本处操备及他役者正统元年悉仍运粮一松江府近因少米徵收黄豆一万石比运到京多有湿烂宜依时直改收绵布解京一运粮官军每岁止关行粮二石各仓收粮多有势豪无藉之徒通同仓官攒典诳诱民财宜令巡仓巡按监察御史伺察究治一瓜州风浪险恶舟难久泊宜令民就高阜囤米听兑一淮安清江浦淮河口及济宁至东昌运河浅滞宜加<锍-釒>浚一徐州吕梁洪原引睢水入焉今睢水过隋堤会汴入淮各洪浅狭宜于凤池口或归德州新堤处设闸复引睢水以济各洪一沙湾张秋运河旧引黄河支流自金龙口入焉今年久沙聚河水壅塞而运河几绝宜加<锍-釒>凿一彰德河往时东入卫河至临清与运河会今北流入滹沱而卫河亦浅宜障而东之一运粮总兵官及巡抚官岁以八月赴京议事 上以所议皆当从之

○巡抚狭西行在户部右侍郎李新奏甘肃诸边用兵之际其粮储仰给于西安等府但山路险远挽运艰难且有番寇抢掠之患今先于近边庆阳等府仓内转运五十万石于甘肃却以西安等府税粮补足其数从之○癸巳行在十三道监察御史陶镛等劾奏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武进伯朱冕都督谭广方政黄贞毛翔都指挥唐铭等私役边军办纳月钱 上皆宥之令改过自新

○甲午行在户科都给事中卜祯等劾奏巡抚河南山西兵部右侍郎于谦被镇守都督韩僖攻发其过自知罪状显著故不依期来朝盖欲假公务以济己私当正其罪 上以谦巡抚尽心不可罪特宥之

○行在鸿胪寺左少卿张隆奏臣先与镇守蓟州等处总兵官都督王彧议沿边人马岁费粮料二十二万石有奇宜令军民于林南东店二仓转运六万八千石赴边仓备用今彧以军方修筑城堡请令民丁独运 上以边储国家重务仍令军民兼运○茅山华阳洞灵官汤希文奏乞如龙虎山大岳太和山例给道童八十九人度牒以备焚修从之

○行在兵科给事中邓仑奉使大同回言军情三事一大同设草场每岁收草一百七十余万束以备军用惟令本府委官收放更代不常为弊不一请设官以专理之庶无侵欺一永宁隆庆诸卫官军俸粮每月于宣府通州关支相去近者百余里远者三四百里山坂崎岖挽运艰苦粮米不能悉致多将低价贸易布钞以此军食不足请于宣府粮多仓分转运赴粮少卫分收贮支给仍运京仓米于隆庆卫供应为便一口外自岔道抵宣府驿传马匹传致命令飞报军情送迎使客昼夜不息宜量加料草仍令巡按监察御史点视其有饲秣不如法者罪之事下行在户部集议请添设大同草场官攒铸降印信永宁隆庆诸卫俸粮移于附近怀来昌平诸仓关支驿马加料豆宜如所请 上悉从之

○乙未升开平卫指挥使杨洪为都指挥佥事加赐金织衣一袭钞三千贯以获虏寇功也

○丁酉顺天府奏十月初一日例于本府儒学行乡饮酒礼缘值斋戒请移于初二日举行从之

○夜有流星二一大如杯色赤有光出入谷西北行至北斗杓一大如杯色青白出弧矢东行至近浊

○戊戌升行在中军都督府右都督任礼为左都督往狭西选调官军赴凉州备御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六 慶曆五年(乙酉,1045)·李焘
  卷九十八 乾興元年(壬戌,1022)·李焘
  名山藏卷之六十八·何乔远
  卷之二百五十七·佚名
  三十八 江宁织造曹寅奏刊刻全唐诗集摺·佚名
  钦定元史语解卷二十一·佚名
  贞观·周绍良
  王献之传·房玄龄
  赵郡王高琛传(附高睿传)·李百药
  提要·王应麟
  卷一百十八·佚名
  选举三·徐松
  乐三·徐松
  卷六十六·纪昀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郝子直·唐圭璋

      子直,南渡初人。参喜迁莺按语。   喜迁莺   风云际会。自军兴勋业,唯公屈指。中镝红心,骄虏胆丧。中正已回天意。采石扶危鏖战,激励熊罴乘势。震天地,沮金狄百万,元颜诛毙。   英卫。摅红气,寰海共欣,雪恨亡胡岁。

  • 施岳·唐圭璋

      岳字仲山,号梅川。吴(今苏州)人。   水龙吟   翠鳌涌出沧溟,影横栈壁迷烟墅。楼台对起,阑干重凭,山川自古。梁苑平芜,汴堤疏柳,几番晴雨。看天低四远,江空万里,登临处、分吴楚。   两岸花飞絮舞。度春风、满城箫鼓。

  • 列传第十六 孙搴 陈元康 杜弼·李百药

    孙搴,字彦举,乐安人也。少厉志勤学,自检校御史再迁国子助教。太保崔光引修国史,频历行台郎,以文才着称。崔祖螭反,搴预焉,逃于王元景家,遇赦乃出。孙腾以宗情荐之,未被知也。会高祖西讨,登风陵,命中外府司马李义深、相府城局李士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佚名

    正德二年春正月乙亥朔日食 上不御殿免文武群臣贺视朝如常仪○丁丑 宣宗章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游泰祭 景陵○太监李荣传旨以内官监太监黄准往凤阳奉侍 皇陵兼守备地方倪文调南京司礼监太监以御马监左监丞

  • 卷之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二章商人·佚名

    第一杂货商货底簿锦兴号货底簿(丙午年)曾炉锦兴货底仔在计价八折,此乃二比面言,各无反悔是也。批明为据。丙午六月二十日市一四○成文包八三八.八二角九○三元毛十九支一.七○角十一二号龙十六斤一.七一元四○振明林义玉五四

  • 殷太师比干公墓识语·林献堂

    殷太师比干公墓,在汲郡——今河南卫辉府,去城西北十五里。周武王封其墓有铜盘铭,孔子有书「殷比干墓」四字。唐太宗贞观十九年,迫封太师,谥忠烈。历朝致祭,俱载祀典。墓东南地七顷五十亩,系前代相传供祭,今汲

  • 李瞣传·李延寿

    李讠斤,字元盛,小名叫真奴,范阳人。他的曾祖父李产和李产的儿子李绩,两代人都闻名于慕容氏政权。他的父亲李崇,是冯跋的吏部尚书、石城太守。太武帝到和龙,李崇率领十多个郡归降。太武帝非常尊重他,称他为李公。李崇曾任北幽

  • 梁纪十六 高祖武皇帝十六太清元年(丁卯、547)·司马光

    梁纪十六 梁武帝太清元年(丁卯,公元547年) [1]春,正月朔,日有食之,不尽如钩。 [1]春季,正月朔(初一),发生日偏食,未被遮尽的太阳象钩一样。 [2]壬寅,荆州刺史庐陵威王续卒。以湘东王绎为都督荆·雍等九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续素贪

  • 卷四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四十七训将士一康熙十年辛亥十月壬辰上谕宁古塔将军巴海曰朕向闻尔贤能今侍朕左右朕益知尔矣飞牙喀赫哲虽已降服然其性暴戾当善为防之

  • 卷二百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三十九人物志一百十九循吏传四【汉军镶红旗 汉军正蓝旗 汉军镶蓝旗】汉军镶红旗外任官王清彦王清彦字亮辰汉军镶红旗人顺治初授湖广耒阳县知县丁父忧起复九年补任直隶大名府魏县年少

  • 无厚篇·邓析

    天于人,无厚也。君于民,无厚也。父于子,无厚也。兄于弟,无厚也。何以言之?天不能屏勃厉之气,全夭折之人,使为善之民必寿,此于民无厚也。凡民有穿窬为盗者,有诈伪相迷者,此皆生于不足,起于贫穷,而君必执法诛之,此于民无厚也。尧舜位

  • 孟子説卷六·张栻

    宋 张栻 着告子上告子曰性犹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爲仁义犹以柳爲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柳之性而以爲桮棬乎将戕贼柳而后以爲桮棬也如将戕贼柳而以爲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爲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有太极则有

  • 卷第二十四·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二十四   [宋碑]郢州大阳山坚禅师在灵泉。入室。灵泉问云。你从什么处来 师云。僧堂里来 泉云。你为什么不筑著露柱。师于言下省悟。有僧问。如何是玄旨 师云。壁上挂钱财。问

  • 卷第三上·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三上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教主释迦牟尼佛本纪第一之三上转法轮序曰。说法度人。如来出世之大要。人有利钝。则法有顿渐。故闻法之人无不悟入。犹夫医王应病与药。药能合宜。则病无不愈。疏不云乎。今

  • 海国闻见录·陈伦炯

    中外交通著作。清陈伦炯撰。二卷。伦炯字资斋,福建同安人。官浙江提督。任炯父陈昂康熙二十年从施入台湾。少从其父,熟谙海道形势,及袭父荫,任澎湖副将、台澎镇总兵官,又为浙江宁波水师提督,皆滨海地, 雍正八年(1730)

  • 南楚新闻·尉迟枢

    唐尉迟枢撰。一卷。作者事迹不详。此书记故事十七则,文字简短,共约七百字。有薛昭纬“悔不当初学治银”诗、荆南米贵、孙晖走马、李更名、百粤人食蟆虾等故事,可资谈助。独有李泌故事九则,其中以诗讽杨国忠,富有趣味

  • 风雨中忆萧红·丁玲

    散文《风雨中忆萧红》作于1942年4月25日,是丁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前继杂文《"三八"节有感》之后写下的最后一篇以个人絮语方式披露自我心迹的作品.一个多月前,她于三八节清晨写就杂文《"三八"节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