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偏安排日事迹卷四

八月丙辰朔,日有食之。车驾祀先师孔子。

礼科都沈胤培言:『恭遇皇上传制祭先师孔子,亲聆天语,责卫臣尽职。夫朝廷之礼不同:有视朝之礼,有升殿之礼。视朝,容或面商大政,宣谕群臣。若升殿,非大朝贺,即大祀典;未闻可以传宣而有越班奏事之官也。况崇儒重道,宜尚德缓刑;何对越先师之诚未已,遽兴肃清奸宄之思!若日食之变,尤有可言。「春秋」书灾,首谨日食,大概小人凌君子之象。今之蒙气,强半在下。玄黄勇于私斗、黑白混于分歧,则意见蒙之;干进者人思跃冶、陈情者章满公交车,则利诱蒙之;而且封事不由银台,则蒙于职掌;匿名屡揭街衢,则蒙于风俗。祈皇上独揽干纲,专精斧藻;日升月恒,自今伊始』。俞之。

丁巳,命会议先臣于谦功——从吏部尚书徐石麒请也。

先是,谦子应天府尹冕,无嗣;徽人于嵩冒称谦族子,得世杭州千户奉祠,后改世锦衣卫。时御史黄澍亦由徽籍移杭籍,故为嵩后之英谋求改伯;石麒等疏,即澍草也。工科都李清、吏科都张希夏皆以为不可,议遂诎。

兵科陈子龙请优〔□〕涂仲吉、祝渊以台谏。不许。

仲吉以争黄道周,廷杖;渊以浙举人争刘宗周不当罢,被逮。故子龙荐之。

廷推户部侍郎张有誉本部尚书。允之。

命补河南巡抚及缺官,兼察规避道、府有司。

升吏科左熊维典户科都给事中。

起补易应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升礼部右侍郎王廷垣左侍郎、詹事管绍宁右侍郎。

起原任顺天巡抚杨鹗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川、湖、云、贵、广西等处。

东平伯刘泽清疏攻宪臣刘宗周。

先是,宗周疏出,都中谤纸喧传,有「吴甡等聚兵句容,合东林为不轨」语;更言「四镇方修行署,将入清君侧」。缙绅岌岌,旬日方定。越数日,泽清疏至,明己有功无罪;且言宗周若诛,即卸职——求皇上赐剑!语狂悖。上不得已,温旨谕之。

苏松巡抚彪佳请定三吴财赋。

彪佳言:『西北陷没,财赋皆仰给东南供输,非旧贯可泥。请委原任广州府推官颜俊彦与各郡绅士会议更定』。允之。

礼科袁彭年疏纠宗贡朱统■〈金类〉。报闻。

统■〈金类〉纠辅臣曰广,彭年疏驳之。通政司刘士祯亦言统■〈金类〉越奏违制,自求罢斥。俱报闻。

己未,浙江总兵王之仁请开屯金塘大榭。允之。

命优恤蓟国公吴三桂父吴襄。

襄,故总兵,留京师;李自成勒襄为书招其子三桂降,三桂不从,遂并妻祖氏、二子、一女皆被害。至是,三桂贻书刘泽清,期合兵灭闯。泽清以书闻,赠襄辽国公,谥「忠壮」,祖氏赠夫人,给祭葬。

升编修杨廷麟左庶子、刘正宗左中允。

廷麟以御史祁彪佳荐,转今职;正宗后降北,复为编修。

庚申,议起原任蓟督王永吉巡抚山东、凤督朱大典巡抚河南,命吏部堂司面奏。

以永吉现在勘议、大典尚未结案故也。

加阁臣可法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弘图太子少师、曰广太子少保并文渊阁大学士,士英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铎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予荫有差。

可法荫锦衣卫指挥佥事,余俱中书舍人。

辛酉,复召原任司礼监太监李承芳入内,还其原荫。

承芳,先帝时,以罪发南京。

壬戌,升刑部左侍郎贺世寿户部尚书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仓场。

命陷北总兵祖大寿子泽溥随陈洪范北行。

泽溥至北,留不返。

复设东厂;礼科袁彭年疏谏,镌级调外。

彭年言:『高皇时,不闻有厂也。相传文皇十八年始立东厂,命内官一人主之。此不见正史,惟大学士万安言之;亦不闻特以缉事着。嗣是一盛于成化,然西厂汪直,踰年辄罢;东厂尚铭,有罪辄黜:当时已不得称纯治矣。再盛于正德,相继用事者则邱聚、谷大用、张锐等也;初皆倚逆瑾煽虐,构八党之凶,酿十六年之祸,天下遂骚然。三盛于天启之季,逆珰之祸,几危宗社。乞陛下镌前事之失,以杜奸萌;清铨枢用舍之衡,以绝贿源』。疏奏,责以狂悖,调外。吏科、河南道俱疏救,不听。

起原任蓟督丁魁楚,以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楚、豫军务,巡抚承天、郧阳等处。

魁楚,崇祯时以失机,戍。

升光禄寺丞张作楫本寺少卿。

作楫,先为兵科,以纠杨嗣昌、高起潜谪;浸升今职。后降北,为同知。

戍原任郧阳巡抚王永祚。

以弃城。

命提问原任苏松巡抚王志举。

坐贪故也。时志举已仕北为京卿矣。

癸亥,补原任吏科熊汝霖吏科右给事中。

甲子,内传催外解钱粮。

旨言:『初,遣内臣往催,因辅臣弘图、科臣罗万象等疏止。今军兴旁午,外解无几;该部严催全完,限八月中』。盖为遣内臣地也。

革原任巡按山东御史余日新职,法司提问。

以闻变先窜故也。

署刑部贺世寿拟上从贼六等条例。着再确拟。

一、为贼领兵献策、谋危社稷者,即庶僚、不宜末减。一、督、抚、总兵降贼,情罪极重,不宜列二等。一、四、五品京堂及科、道、翰林受贼要职并降贼守巡等官,不宜止于绞。一、庶官受伪命——如科、道、翰林、吏、兵等部官,又封疆大吏巡方司道闻变倡逃者,不宜止于流。一、献女、献婢媚贼及受伪官者,不宜止拟徒:皆明旨所驳也。

督辅史可法疏请各镇兵饷,以图进取。命户部速发。

可法言:『近阅诸臣条奏,但知催兵,不为计饷;天下宁有不食之兵、不饷之马,可以进取者。目前但有饷银可应,臣即躬率橐鞬,为诸镇前驱』。

逆贼张献忠破成都,僭称王。

蜀王及抚、按各官俱失所在,总兵赵光远降贼。

升礼科沈胤培太常寺少卿。

乙丑,命吏部选堪任监司、府、州、县,随四川巡按米寿图行量人地题补。

命法司提从逆张嶙然、党从雅、薛所蕴等。

从尚宝少卿程正揆言。

升尚宝少卿徐一范鸿胪寺卿。

命优恤湖广殉难举人陈万策、李开先等。

万策为从逆御史喻上猷开荐闯伪官,将用之;万策自缢,开先触墙死。

吏部右侍郎黄道周疏陈时务。俞之。

道周言:『南都定鼎,则福建、江右皆为首藩。江右之有虔镇,南携肇、广,西揭汀、漳;有事则合三省之师,不十日出鄱阳外。福建之有浦城、建阳,东连温、处,北距玉、铅;水陆所凑,在于衢州。衢州之比虔镇虽为差弱,而建瓴之势,〔虔〕、衢相等;有事则合三省之师,亦不十日出钱唐外:诚以岭南之饷接济虔镇、以岭东之饷接济福省,以两广之事权分匡赣州、衢州,则臂指形成,藩屏巩固矣。一曰〔先〕复燕京而后可都锺陵。燕京虽当残破,然畿辅人心思明如旧;可多方劝率,刻日收复:此一务也。一曰先召勤王而后可言讨贼。今神京颠覆,宜召诸侯师咸集江上,多方激厉,克诘张皇,誓期北伐:此二务也。一曰先讨闯贼而后可平群盗。凡群盗之起,皆假闯为声势。宜先大讨贼,以计潜弭群盗;则取盗兵、资贼粮,兵不患不多、饷不患不足:此三务也。一曰先理山左而后可复山右。山左、右皆古帝王都,德义所萃,决无舍四十叶天子、臣仆草■〈寇,女代攴〉理。倘得张邈、孔伷之徒奋臂其间,晋阳、蒲坂必闻风相应。山右既复,真、保自还。藉此两翼,则不烦天子待边:此四务也。一曰先靖河淮而后可定江汉。东平、汶上暴客飞〔驰〕,有司莫禁;舳舻命脉,殆尽是矣。诚索常、镇之力以佐淮、扬,诛叛魁、散群从,遴选十五以佐西讨,如是则河、淮清,而江、汉可定。由是一意以理蕲、黄,〔使蕲黄〕淮扬常为江、汉两眼:此五务也。一曰先复承天而后可收全楚。承天,楚之郢都,王气所锺;复郢而后,可以东定豫中、北取上蔡、西断入雍之道:此六务也。一曰先镇滁州而后可固江淮。滁阳,宇内奥区,贼所必趋;诚增池河兵、筑大柳城,于拥卫二都甚便:此七务也。一曰先定进取而后〔可〕议镇守。诚欲克复燕京,必先直趋关、陕;欲克复河、淮,必先直取徐、宿;欲克复荆、襄,必须探讨全蜀。进势一丈,收势五尺;尽取江、皖,沓杂瓜、仪:此八务也。一曰先树儒臣而后可用武将。儒臣致命,武臣不敢不死;儒臣立功,武臣不敢不奋。诚于风力之司,采其骨干胆识者以行三军,犹夙习耳:此九务也。行此九务,而一本于克己饬躬、省刑薄敛,先礼乐而后刑威、先仁义而后功利、先邦家而后四海,岂忧闯、献哉』!疏奏,俞之。

工科右马嘉植疏言朝政。奏旨「回话」;已宥之。

嘉植言:『比者举动乖张,政事颠倒,进言指为矫激,论事指为迂疏;以献替为悖妄,以尽言为近名。臣不愿兴朝鱼水有此景象也,致令东南生气耗竭,骚然挺险,谁为皇上共守此一块土』!语皆切直。得旨:『回话』。适太后回銮故,免究。

丁卯,山东济宁州朱光、生员孙胤泰、乡民魏立芳等各疏请兵。

既而不行,命补道官而已——不能救也。

起补原任吏科庄鳌献、礼科阴润各原官。

鳌献与润,皆以建言谪。至是,起补;润后仕北。

辛未,升户科左辜朝荐礼科都给事中。

原任大学士程国祥子震初疏请恤。不允。

责以居政地时加派过多,为寇驱民也。

命淮抚严逮从逆各官光时亨等。

阁臣士英疏列时亨、钱位坤、项煜、周锺、龚鼎孳、杨枝起等故也。

皇太后至南京。

先是,辅臣士英询知太后所在,密启请令内员及裨将王之纲迎之,令李际遇等护行。及至,各官迎江干;上跪迎洪武门内,各泣下。

浙东阳、诸暨复乱。

两邑向有许都之乱;虽诱歼厥渠,然余党尚伏。适朱大典募兵勤王,以饷少,抵杭而溃;剽掠至诸暨,许党乘之。有司仓皇申奏,旋剿定。

命逮从逆御史喻上猷等。

左都刘宗周所纠也。

升原任南祭酒文安之詹事府正詹事;补修撰刘同升编修,赵士春、陈之遴各原官;升庶吉士陈于鼎编修。

壬申,起升宁夏巡抚樊一衡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川、陕等处恢剿军务。

起升编戍佥事越其杰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

以原任福府长史陶椿龄为尚宝寺卿。

赠故浙江参政杨师孔翰林院侍读学士。

改户部侍郎练国事为兵部添设左侍郎。

升太常卿朱之臣刑部右侍郎、通政使刘士祯工部右侍郎。

时原任宣大总督推户部右侍郎,闻已点;内召文选郎中王重至,云欲换本。既而,止及推晋。疏下,已点复挖,补痕宛然。阮大铖语人云:『我阻之也』。

命修西宫。

拟奉皇太后居之也。

癸酉,吏部尚书徐石麒陈铨政七款。俞之。

一〔曰〕定官制:『地狭,则员宜省;差减,则缺宜裁;事纷,则官宜备;时棘,则才宜储:此在内者当议。又督多,则官尊而费广;抚多,则力分而民诎;监多,则指繁而视乱:此在外者当议』。一曰慎破格:『风会既薄,全才已鲜,而好奖借者动求破格。不知新发之硎,光铓初露,骤试艰巨,则必锋销镡折而不可用』。一曰行久任:『宜仿前朝待况锺、刘纲诸臣遗意,外职自方面以上过两考者、或由台省外转应还朝者,地方爱戴挽留,加以京衔久任;知推部曹非历俸五年不得调,大僚亦非历俸二、三年不得调:庶心志不分,治效自奏』。一曰慎名器:『自军兴以来,用人多端;廉耻轻,则防维决。累累从逆,皆此一念;胡可有此』!一曰严起废:『用人者当于起之之日,严辨废之之因,无为不肖然灰;使人知一念不谨,遂沈永劫,庶瞿然戒矢』。一曰明保举:『国初,外吏皆由五品以上京官保任,故能守身守官。自保任法坏,京官乃有庇外吏以市交者;贪滥成风,吏治益坏。宜使在京各官各举所知开送部臣——列其名次并举主姓名,开呈御览;庶乎集思广益,不负国家』。一曰消朋党:…………乞皇上仿祖宗午朝故事,召见群臣于便殿;凡关系军国重务,与辅臣、部院面商可否,见之施为。虽欲各立门户,又何从得』。疏奏,俞之。 

苏松巡抚祁彪佳疏留镇臣黄斌卿。命兵部会议。

总兵郑鸿逵欲调斌卿于上江,以下江自辖;彪佳深惜其才可用,故请留。

督辅史可法奏将北伐。命严申纪律;如四镇纵兵淫掠,一体纠察。

甲戌,命巡抚王燮、总兵邱磊进驻东昌,不得议驻河南。

遣户科都熊维典督催浙兵饷、金花、钱粮。

升浙江副使陈昺虞太仆寺少卿。

东平伯刘泽清等再疏劾左都刘宗周。

初,泽清疏下,闻诸镇独疏、公疏,不〔一〕而足。越数日,忽下杰与泽清疏。疏言:『宗周劝往凤阳,为谋不忠。夫凤阳无城郭朝市,止有高墙。皇上新承大统,乃欲安顿烽火凶危之地;此必非宗周一人逆谋,乃姜曰广、吴甡合谋也。乞将曰广等三奸拏送法司,正其谋危君父大罪』。时督辅可法不平,诘三镇与刘泽清,皆云「不知」;遂据以入告。泽清俟可法疏下,乃言:『前具公疏,实与良佐等知会。辅臣不专虑疆事而分驳公疏,惟恐曰广等不得党胜』。又云:『臣与东林无旧隙,因江北新党数人苛求太过』。然后知公疏及甡,泽清意也。

命吏部考选废籍各官及举贡生监才品堪用、愿效力危疆者,咨发督辅以补地方缺员。

乙亥,内传起升张捷吏部左侍郎——从魏国公徐弘基等请也。

捷,先以荐吕纯如,为言路攻;未几,又以私书,被发配。至是,弘基等再据刘泽清疏催请,竟起之。

大理寺少卿郭维经疏郑芝龙功。命部复议。

丙子,下从逆项煜于狱。

革原任礼部郎中周镳、工部尚书陈必谦职,命刑部提问。

朱统■〈金类〉纠辅臣曰广,并及二人也。疏下,有「乃心王室」之褒。吏科右熊汝霖、江督袁继咸皆疏雪曰广冤,士英不悦。

改兵部主事凌駉为山东巡按御史。

督辅可法荐之也。

工部尚书何应瑞言江浮大木,有助殿工。命择吉兴役。

丁丑,命修筑雒地陵园,祠官岁时致祭。

增安庆水兵五千人。

封邹存义为大兴伯,世袭。

存义,皇太后弟。国戚世封,世庙议革;部弗稽也。

命恤死节生员许琰。

琰闻先帝崩于贼,愤激;一溺、再缢,卒死。至是,以进士王曰俞言,命礼部核奏。时金坛生员王明灏亦恸哭不食死,然无为言者。

命四镇得纠有司。

从广昌伯刘良佐请也。

戊寅,命原任蓟督王永吉戴罪总督山东军务,仍同陈洪范等料理酬北事宜——从阁臣弘图等请也。

未几,刑部拟戍请;诏以永吉身为督师,国破君亡,岂止一戍!姑戴重罪任事;不效,加等。

赠原任福府长史黄秉石詹事府少詹事,荫子。

己卯,命三法司将从逆诸臣会同府部九卿、科道限三日内议奏。

兴平伯高杰、东平伯刘泽清皆疏言从伪一案,乞皇上少宽文网,收归依心;不宜鍜炼过刻。时以为二臣疏,皆从逆诸臣浼之也。

起升拾遗太仆少卿王潆右通政。

加掌锦衣卫事冯可宗都督同知。

补原任给事中马兆羲礼科、南御史成勇福建道。

转王一心、高倬各本部左侍郎。

赠原任巡按湖广御史刘熙祚太仆寺卿,谥「忠毅」;荫一子。

熙祚为张献忠所执,题诗于壁,愤骂;不屈死。

加户部郎中袁枢衔一级。

先是,铨部升枢山东佥事,户部题留;奉旨:『准留,不准加衔』。未几,复有此旨。

奉皇太后懿旨,命礼部同监臣韩赞周遴求淑女。

辛已,改补李模、张煊、李长春、杨一儁为河南等道御史。

命催山东巡抚王燮、总兵邱磊赴任,兵部侍郎左懋第、都督陈洪范渡河。

授杜光祖等锦衣卫千户;寻加指挥佥事,子孙世袭千户。

授千户者,凡三人;皆上寓淮时居停主也。

升光禄寺少卿姚思孝大理寺右少卿。

壬午,命总督丁魁楚一意剿贼,并承德巡抚事于何腾蛟(?)

应安巡抚程世昌请移驻池州。允之。

改原任大学士王应熊为兵部尚书,仍以原官总督川、湖、云、贵,专办蜀寇;赐上方剑,便宜行事。

封郑芝龙南安伯。

癸未,升尚宝司丞钱元悫为本司少卿。

革原任楚抚王扬基任,听勘。命沅抚李干德戴罪,赴督辅王应熊军前理饷。

起升为民福建右布政申绍芳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督饷江北;原任左佥都王志道为户部右侍郎。升两广总督沈犹龙为兵部添设右侍郎,升应天府丞郭维经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命文武不许荐举以开幸门,非言官不得上奏以摇朝政。

起升削籍给事中瞿式耜应天府府丞。

式耜坐会推钱谦益,处。

原任登抚陶朗先子学瞻上疏乞恩。不允。

朗先,曾以赃处。

乙酉,怀宁侯孙维藩子惟诚乞恤。不许。

维藩与故辅陈演等俱被闯杀。

追论先朝桃红坝功,加淮抚田仰兵部尚书,荫一子锦衣卫佥事世袭。

仰,家居十七年。至是,追论,冒予升荫;辅臣士英庇之也。

内传起升阮大铖兵部添设右侍郎——从安远侯柳祚昌言也。

阁臣士英因荐大铖,丛议;至是,忽因祚昌荐传升。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二 恩幸·李百药
  卷九 钦宗·王夫之
  卷十五·王夫之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七十·乾隆
  玉堂漫笔·陆深
  卷之二十二·佚名
  卷之五百七·佚名
  ●辽方镇年表序·吴廷燮
  第一九二清单(第一九一号之粘付)一一四○六—二·佚名
  ●续吴先贤赞卷之六·刘凤
  卷六十三·张守节
  宦者传论·欧阳修
  陈宜中传·脱脱
  卷四十五典礼二·冯煦
  127.陶渊明不折腰·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浚·唐圭璋

      浚,潞州(今山西省长治)人。   期夜月   金钩花绶系双月。腰肢软低折。揎皓腕,萦绣结。轻盈宛转,妙若凤鸾飞越。无别。香檀急扣转清切。翻纤手飘瞥。催画鼓,追月色管,锵洋雅奏,尚与众音为节。   当时妙选舞袖,慧性雅

  • 第十四出 狡脱·李渔

    〖三犯月儿高〗(老旦道妆上)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奴家邹氏,自从那日逃禅之后,且喜俗子另觅婚姻,不来缠扰,终朝打坐参禅,渐觉六根清净。闻得他聘了一位何小姐,也是宦室之女。未曾过门的时节,我替那女子

  • 第三章 仙翁指敎·屠隆

    【夜行船】〔外扮司马子微上〕家在天台华顶上。丹台名姓。烟霞骨相。碧落千寻。红霞百丈。听一派僊音嘹喨。金幢绣柱响斿铃。帝许名山住福庭。顶上眞人时章现。夜深朗诵蕋珠经。贫道覆姓司马。名承祯。字

  • 第三折·佚名

    (正末扮张忄敝古上,云)老汉张忄敝古是也。幼年间在开封府做着个五衙都首领,如今老了也,多亏包待制大人可怜见,着老汉柴市里讨柴,米市里讨米,养济着老汉,过其终身。有这瓦窑村盆罐赵小弟子孩儿,常在俺处寄卖家火,许了俺一个夜盆

  • 二集卷十五·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十五古今体七十八首【庚午二】恭奉皇太后西廵瞻礼五台发轫京师即目得句廵方指西晋行令发春旗洒路前旬雨省耕二月时觐光来岳牧观俗切畴咨治理思臻厚慈宁愿祝厘芳郊供揽结旭景渐舒迟排日成新什

  • 卷一百五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五十二珠类五言古拟古          【宋】朱 子夫君沧海至赠我一箧珠谁言君行近南北万里余结作同心花缀在红罗襦防垂合欢带丽服眷微躯为君一起舞君情定何如古乐府   

  • 卷二·蔡正孙

    杜子美朱文公云:“作诗须先看李、杜,如士人治本经然。本既立,方可及苏、黄以次诸家诗。”又曰:“杜诗初年甚精细,晚年旷逸不可当。”又《跋集注杜诗》云:“杜诗佳处,有在用事造语之外者。惟虚心讽

  • 一八三 在上海迎接解放·周作人

    一月廿六日走出了老虎桥,在近地的马骥良君家住宿一夜,可是刚吃过晚饭,马君听了友人的劝,忽然决定连夜趁车赶往上海去了,我遂独自占领他的大床,酣眠了一夜。第二天午前尤君走来找我,乃于下午同了尤君父子乘公共汽车到了下关,那

  •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司马迁

    支菊生 译注【说明】本篇记述汉代名将李广的生平事迹。李广是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英雄。他一生与匈奴战斗七十余次,常常以少胜多,险中取胜,以致匈奴人闻名丧胆,称之为“飞将军”,“避之数岁”。李广又是

  • 野史无文卷二十本(阙)·郑达

    本朝灾祥(阙)

  • 兵二·徐松

    乡兵义勇保甲。仁宗庆历二年二月,简河北路强壮劲勇者刺手背,为义勇指挥。 三月,诏简河东弓手有武勇者不刺面,为义勇指挥;陕西弓手为保捷指挥。 四月,诏:「河北教阅义勇指挥,令番休于家,其(堕)[惰]游不业农者,听其家长告官,重行科

  • 景公以晏子乘弊车驽马使梁丘据遗之三返不受第二十五·晏婴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任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召晏子。

  • 詩經卷之八  朱熹集傳·朱熹

      頌四。頌者、宗廟之樂歌。大序所謂、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蓋頌與容、古字通用。故序以此言之。周頌三十一篇、多周公所定、而亦或有康王以後之詩。魯頌四篇、商頌五篇、因亦以類附焉。凡五巻。

  • 第11章 效特牲·戴圣

    南郊祭天只用一头牛犊,而祭祀社援却要用牛、羊、永三牲。天子巡守,来到诸侯之国,诸侯招待天子进膳也是用一头牛犊,而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宴却是牛,羊、采具备。因为牛犊尚不失童贞,这表明是以诚实为贵。所以天子不吃怀孕的牛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分别聲聞辟支佛品第二十九   問曰.是十善業道但是生人天因緣.更有餘利益耶。答曰.有.   所有聲聞乘 辟支佛大乘 皆以十善道 而爲大利益。   凡出生死因緣唯

  • 全陈文·严可均

    《全陈文》是清人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集,18卷,代乾嘉年间学者严可均之力辑成《全陈文》一册,成历来研究陈代文学之必备资料。

  • 淡新凤三县简明总括图册·佚名

    本书(一册一五二面九一、二○○字)不分卷,合辑清季淡水、新竹、凤山三县「简明总括图册」而成。盖光绪十一年台湾着手建省,需用浩繁;巡抚刘铭传鉴于台湾民间「隐田。特多,因奏准「量丈田亩、清查赋税」以增加收入,并借以建立

  • 茶录·冯时可

    明代茶书,冯时可撰,1卷。冯时可,字敏卿,号元成,松江华亭(治今上海)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累官湖广参政,所至有政声,尤以著述为天下所重。撰有《易说》、《诗意》、《左氏释》、《左氏讨》、《上池杂识》、《雨航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