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五十二

珠类

五言古

拟古          【宋】朱 子

夫君沧海至赠我一箧珠谁言君行近南北万里余结作同心花缀在红罗襦防垂合欢带丽服眷微躯为君一起舞君情定何如

古乐府         【元】黄清老

君好锦绣叚妾好明月珠锦绣可为服服美令人愚不如珠夜光可以照读书

五言律

咏珠          【唐】李 峤

灿烂金舆侧玲珑玉殿隈昆池明月满合浦夜光廻彩逐灵转形随舞鳯来甘泉宫起罢花媚望风台

奉试明堂火珠      【唐】崔 曙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防月满曙后一星孤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遥知太平代国寳在名都

五言排律

省试骊珠诗       【唐】耿 湋

是日重渊下言探径寸珠龙鳞今不逆鱼目也应殊掌上星初满?中月正孤酬恩光莫及照乗色难逾欲问投人否先论按劒无傥怜希代价敢对此氷壶

赋得沈珠于渊      【唐】独孤绶

至道归淳朴明珠被弃捐失真来照乗成性却沈泉不是灵吐犹疑合浦旋岸傍随日落波底共星悬致逺终无胫怀贪遂比肩欲知恭俭德所寳在惟贤

赋得珠还合浦      【唐】邓 陟

至寳含冲粹清虚映浦湾素辉明荡漾圆彩色纷防昔逐诸侯去今随太守还影揺波里月光动水中山鱼目徒相比骊龙乍可攀愿将车饰用长得耀君顔

赋得浊水求珠      【唐】项 斯

灵魄自沈浮从来任浊流愿从深处得不向暗中投圆月时堪惜沧波路可求沙寻龙窟逺泥访蚌津幽是寳终知贵惟恩且用酬如能在公掌的不负明眸

赋得暗投明珠      【唐】崔 藩

至寳防懐袖明珠出复收向人光不定离掌势难畱皎澈虚临夜孤圆冷莹秋徐来惊月落疾转怕星流有泪甘瑕弃无媒自暗投今朝感恩处将欲报隋侯

赋得水怀珠       【唐】莫宣卿

长川含媚水波底孕灵珠素魄生苹末圆规照水隅沦涟氷彩动荡漾瑞光铺夜迥星同贯秋清岸不枯江妃思在掌海客亦忘躯合浦当还日恩威信已敷

被褐怀珠玉       【宋】黄庭坚

国士懐珠玉通津不易杠椟藏心有待褐短义难降寳唾归青简晴虹贯夜窓直言方按劒岂是故迷邦弹雀轻千仭连城买一双安知蓝缕底明月弄寒江

五言絶句

桂水五千里       【元】杨维桢

桂水五千里南风大府开象王新贡入鲛女送珠来

七言絶句

小游仙诗        【唐】曹 唐

沧海令抛即未能且缘鸾鹤立相仍蔡家新妇莫嫌少领取真珠三五升

游仙          【明】汤颖绩

挂树苍猿朗朗呼藓侵石壁字糢糊痴龙颔下珠如月照见寰中五岳图

武皇南廵旧京歌     【明】顾 璘

石壁斜临元武湖中开天府贮民图文鱼在藻承皇泽来傍龙舟夜吐珠

嘉靖宫词        【明】李 蓘

小车飞曳向元都翠羽金翘笑自扶玉蝀桥邉长日市内官争买大秦珠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五十二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一十九·彭定求
  郝子直·唐圭璋
  田间诗学卷首·钱澄之
  卷三十三·陆游
  卷191 ·佚名
  卷八·佚名
  卷四百六十二·曹学佺
  目录下·陈元龙
  卷三十·陈廷敬
  卷二百七十六·佚名
  卷九十九·佚名
  御选元诗卷五十八·康熙
  ●昆仑奴·沈泰
  附录·虞堪
  顾正红之死·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四章 冥司断案·屠隆

    〔小生上〕苦塡不满火坑。屡偿难了寃债。安得三轮尽空。化作莲花世界。自家阎罗天子。日夜为众生造业。勘磨公案。判断罪狱。不得安闲。世人造业。不论广众大庭。暗室屋漏。不论施为行事。动念举心。这裏幽隐悉知。毫发

  • 一块晦色的路碑·徐志摩

    脚步轻些,过路人!休惊动那最可爱的灵魂,如今安眠在这地下,有绛色的野草花掩护她的余烬。你且站定,在这无名的土阜边,任晚风吹弄你的衣襟,倘如这片刻的静定感动了你的悲悯,让你的泪珠圆圆的滴下——为这长眠着的美丽

  • 卷一百十五·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十五草木高松赋【奉竟陵       齐王敎作】谢 朓阅品物于幽记访丛育于秘经巡汜林之弥望识斯松之最灵挺于岩以羣茂临于水而宗生岂榆栁之比性指冥椿而等龄若夫修榦垂防乔柯飞颖望

  • 卷八百七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七十四廉州人歌【武德初顔游秦为廉州刺史时承刘黑闼初平之後风俗未安游秦抚恤之化大行邑里歌之高祖赐玺书勉劳】廉州顔有道性行同庄老爱民如赤子不杀非时草沧州百姓歌【贞观中薛大鼎为沧

  • 卷六百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三许棠许棠字文化宣州泾县人咸通十二年登进士第授泾县尉又尝为江寜丞集一卷今编诗二卷过洞庭湖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鸟高【一作飞】恒【一作应】畏坠【一作堕】帆远

  • 卷二十五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五下 【庚宋元嘉十七年魏辰太平眞君元年】春正月沮渠无讳寇魏酒泉考异【寇当作侵或作攻】考证【寇当作入】 【凉之亡也牧犍之弟无讳出奔敦煌至是寇酒泉拔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九·佚名

    正德二年八月壬申朔复除裁革山东按察司副使何琛于江西○给隰川王府镇国将军聪瀡聪潢岁禄各一千石以隰川王言其由辅国将军加封例应增给也○南京户部尚书杨廷和等奏近欲通钱法凡解户口食盐及商税鱼课钞钱赴部者必历代旧

  • 田承嗣传·刘昫

    田承嗣,平州人,世代服役于卢龙军镇,任副将。田承嗣开元末年担任军使安禄山手下的前锋兵马使,俘获斩杀奚人、契丹人,积累战功,补缺为左清道府帅,升任武卫将军。安禄山叛乱,田承嗣和张忠志等担任先锋,攻陷河洛。安禄山失败,史朝义

  • 叶应骢传·张廷玉

    叶应骢,字肃卿,鄞县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官刑部主事。和同官一起谏阻皇上南巡,被杖责三十。嘉靖初年,历官郎中。伏在朝门争辩“大礼”,再次被下狱当廷杖击。给事中潮阳陈..向来无赖。在家居住与当地知县宋元翰不能

  • 卷十三 大诰第九·孔颖达

    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三监,管、蔡、商。淮夷徐奄之属皆叛周。○监,古忏反,视也。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相谓摄政。黜,绝也。将以诛叛者之义大诰天下。○相,息亮反,注同。[疏]“武王”至“大诰”○正义曰:武王既崩,管叔、

  • 序·史洁珵

    原序清康熙.史洁珵功过格之书,其来尚已。周濂溪先生云:「正初学入德之门。」邵尧夫先生云:「可以扶经翼传。」杨龟山先生云:「指点善恶,历历醒人,读之如闻清夜钟。」朱晦翁先生云:「四书为理,此格为条,初学不可一日不置案头。」

  • 无见品第二·佚名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发是念时。四天王皆欢喜意念言:我曹亦当复以四钵奉上菩萨。如前王法奉诸佛钵。忉利天王及第六天王,皆欢喜意念言:是菩萨成佛时我曹亦当奉侍给使。减损阿须伦种增益诸天众。三千大千

  • 菩萨念佛三昧经卷第三·佚名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译  赞佛音声辩才品第五之二  时不空见复告阿难。诸佛世尊希有殊特。于阿僧祇无量诸法。决定究竟到于彼岸。故名如来应正遍知。戒定慧解脱知见等众一切法相无取著行。建胜宝幢出一大音。若有众生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復次善男子。菩薩具十種法。則得圓滿成就一食。何等為十。一者成就食時性不貪求。二者成就食時性無染著。三者隨得食時常知止足。四者恒依時食不墮非時。五

  • 卷第一百一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害生纳息第三之二颇有业不善顺苦受异熟未熟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义显己义故。谓或有说。无有中有。或复有说。虽有中有

  • 卷第十五·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十五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非问分道品第十之一有人出世。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种种因种种门种种道种种向道。今当集诸道门。有一支道二支道三支道四支道五支道六支道七支道八支道九支

  • 竹友集·谢薖

    宋代诗文别集。10卷。谢薖撰。本集所附绍兴二十二年(1152)苗昌言题跋称:作者与其兄谢逸“有文集合三十卷”。除去谢逸《溪堂集》20卷,则此集应为10卷。清人王士禛《居易录》称,他所见到的此书10卷中有诗7卷、杂文3卷,

  • 泥丸李祖师女宗双修宝筏·沈太虚

    1卷。清沈一柄(太虚)撰,撰年不详。此书阐述男女禀赋之不同,女子练功之法门。先述女子练功宜从止念、调心始;次述女子以血为本,其性偏阴,若不借按摩以行气机,则易酿成痰凝血瘀之病而功更难行,故详述女子按摩练功之操作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