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偏安排日事迹卷五

九月丙戌〔朔〕,赐原任总兵杜松谥「武壮」。

与刘綎同战死。

抚宁侯朱国弼请先上太子、二王谥,次及死难诸臣。命礼部议奏。

礼部以太子等薨问未确,姑缓之。

靖南侯黄得功趋扬州,兴平伯高杰以兵袭仪真;太仆少卿万元吉和解之,乃罢。

初,督辅可法虑杰跋扈,故置得功仪真,阴为牵掣势。适杰锐复开、归,请可法将家眷寄扬州;得功谓督辅驻节地,非诸镇宜居,发牌争止。次日,率快骑数百由扬城往高邮,迎其宗弟黄蜚;初不备杰也。杰副将胡茂祯驰报瓜洲,谓得功图杰;杰仓皇发兵,邀得功于扬。得功素勇,杰兵莫当其锋,乃挫退。时杰又同日出奇师,乘虚捣仪真;得功兵颇伤,遂两相分拏。元吉急趋调和,督暨监臣亦先后至,谕以大义;乃解。

改新升南瑞道副使王期升管职方司郎中事。

阁臣士英意也。

丁亥,督辅可法请进兵恢复。诏以北使方行,大兵继渡未便;命详酌行。

营奉先殿。

铸「弘光」钱。

授考选博士、行人、推知等官蒋鸣玉等为科道部属等官。

戊子,命议纂史官搜罗群籍——从阁臣弘图请也。

升大理寺丞詹兆恒本寺左少卿。

改环召御史詹尔选等外衙门用。

尔选于先帝时直言,几廷杖;阁救,削籍。至是,以孤冷无援,赐环中格。

命原任御史王应斗、毛九华候边抚缺,科熊德阳候卿寺缺用。

复原任蓟辽总督赵光抃、给事中章允儒、刘廷佐、邓英、傅朝右、黄绍杰、御史王绩灿、李右谠、李日辅、吏部主事吴羽文、王三重等官。

己丑,工科左利瓦伊樾疏陈民劳吏弊。命饬行。

维樾言:『民有七害,吏有三反。长吏贪残酷罚,讼师、劣衿构衅吞逼,衙役需索,市棍侵渔,势豪逼扼,游客抽丰:此七害也。赦蠲本朝之德,而下鲜实惠:是为恩反;乡勇本守土之资,而募练无法,不任保障:是为令反;事例本权宜之术,而奉行不善,只饱私囊:是为例反。今欲安民,必先察吏。监司者,守、令之表;抚、按者,监司之主也。请敕行各抚、按厘奸剔弊,留心地方』。

署刑部朱之臣再拟六等,请命绞罪以上提问、流罪以下抚按究拟。

计大逆凌迟处死五条、绞六条、流二条、徒二条。工科左利瓦伊樾言:『逆臣一案,经侍郎朱之臣拟议,严且尽矣。然「逆」之一字,未可概施。导贼掠地攻城是逆,则偷生非逆;受贼显爵是逆,则毁形非逆;受贼半职一官是逆,则受辱非逆。伏祈别是逆、非逆两案,毋使一念贪生,与十恶不原者同名获谴』。时是其言。

革苏松巡按御史周一敬、东阳知县姚孙棐职为民;仍命追一敬赃银万两、孙棐赃银六千两,解充公费。

皆明旨所定,不由部讯。

升福建提学副使郭之奇詹事府正詹事。

阁臣铎所拟也。

琉球入贡。

湖广巡抚何腾蛟疏陈天象。命申饬内外。

腾蛟疏言:『迩来紫微垣中,光芒若隐若见。占者云:「臣工不和」。且天市垣居临艮位乃金陵分野,座中帝星时隐时显,明而微弱;主天子危疑不安。愿皇上仰承天意,酌宽严之宜,令大小臣工和衷体国,幸甚』!

偏沅巡抚李干德奏获伪官。旨允献俘。

命张成福以都督佥事充山东河北总兵官。

庚寅,追削原任户部尚书李待问官。

以加派殃民也。

命故官子孙陈乞谥荫,通政司不许封进;果有德业、节义当表扬者,礼部察请。

命刑部究周铲恶款,又命锦衣卫及五城御史驱逐尚宝丞黄正宾等。

朱统■〈金类〉纠镳诸款,多诬捏;吏科都章正宸、河南道乔可聘言于左都刘宗周曰:『镳不纯』。宗周愕然问故;曰:『言有余而行不足』。宗周默然。

命省右布政一员。

旨云:『右布政空虚无事,从分火耗于左』;非王言体也。

东昌府乡绅张凤翔等擒斩伪官,复东昌等府、县。

时闯贼败于吴三桂,所在起义;东昌乡绅张凤翔及府、县绅并生民会监军职方凌駉、淮镇副将王国栋,凡擒伪府尹一人、伪州牧三人、伪县令九人、伪防御同知推官各一人。刘泽清以闻,皆命优叙。

辛卯,命撰起居注。

起升原任淮安佥事刘若金通政司参议。

壬辰,留用例推户科陆朗。

吏部尚书徐石麒疏朗通内被留,故外迁也。卒得留。

予公弘基、伯孔昭一子锦衣千户。

以迎圣母劳也。

癸巳,革湖广巡按黄澍职。

澍按楚,赃私狼籍,故纠阁臣士英以盖其贪。至是,竟批「革职」——士英意也。

升御史陈良弼、周元泰、朱国昌太仆寺少卿;予实俸,管差如故。

以定策功也。

大学士姜曰广乞休。允之;命行人护送,予驿,赐银、币俱从优。

曰广入阁,铮铮有风裁;不幸为刘泽清、朱统■〈金类〉诬诋,遂以此去。

赠故祭酒陈仁锡詹事府正詹事,谥「文庄」。

命修先帝「实录」,并纂修「玉牒」。

阁臣弘图疏言:『先帝在祚十七年,溯厥盛美,指不胜屈。陛下悼往方深,采缉邸报、搜罗见闻,正可授管南董,以成「实录」』。允之。

甲午,左都御史刘宗周乞休。允之;命驰驿回籍,给登极恩典。

宗周临行,疏言五事:一曰修圣政,无以近娱忽远猷。一曰振王纲,无以主恩伤臣纪。一曰明国是,无以邪锋危正气。一曰端治术,无以刑名先教化。一曰固邦本,无以外衅酿内忧。

户科吴适请申明祖制,以议论归言官。报闻。

适言:『顷中兴求旧,一升姜曰广于揆席、一还刘宗周于宪署,与旧冢臣张慎言同被特简。曾日月几何,三臣忽先后去。揆厥所自,皆因含沙为祟耳。身非言责,遂一言掺大臣进退;则捷幡风炽,而正直气衰。臣恐廷臣中有如三人者,渐且恋盟猿鹤;即启事未列诸臣有如三人者,益复锢梦林泉。去者日多,来者日寡;谁与共图天下事!继自今,请申明祖制,以议论归言官,毋使谗说高张,荧惑听睹;则大臣益懋于职矣』。

例转御史黄耳鼎江西南瑞道佥事。

耳鼎奉差按秦,以闯炽不敢进;故例转。

命黄斌卿移驻九江、郑鸿〔逵〕移驻镇江、黄蜚移驻芜采。

命巡按御史凌駉便宜联络北直、河南乡绅义士。

丙申,以王之纲为都督同知,充河南总兵。

丁酉,叙江北文武多年战功,加马士英少傅仍兼太子太师、进建极殿大学士,卢九德升一级,各予荫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黄得功、刘良佐各加宫衔一级,荫一子入监。

加史可法仍兼太子太师,越其杰兵部侍郎,张国维加太子太保,荫子锦衣卫佥事。其余文武内臣,加升有差。

户科倪嘉庆请开屯田,限抚标。允行。

疏言:『敌、寇两强,边腹皆削。兵少不可制敌,饷少不足养兵;求兵、饷之俱足,无如连络诸镇以自强、力讲屯田以自赡可也』。

戊戌,谥原任礼部尚书董其昌「文敏」、左副都御史张玮「清惠」。

谥旧辅臣孙承宗「文忠」、太常寺少卿鹿善继「忠节」,赐祠额「忠烈」。

升行人司副姚孙榘尚宝司丞。

己亥,命户部等衙门会议省节,以国用匮诎故也。

工科都李清言:『先帝时,何尝不因敌寇急饷,然犹以天下供天下不足;今欲以一隅赡天下有余,此必不得之数也。盖疆宇虽缩,而沿江、沿淮之费无异九边;祈敕各部察现可征钱粮通行会算,以入定出,徐俟转输』。疏奏,命会议。

户科吴适疏陈「忧勤节爱」四款。俞之。

命行人洪维翰催督钱粮。

庚子,谥原任右都御史沈子木「恭靖」、工部尚书沈儆炌「襄敏」。

礼科都沈胤培疏请其祖与父也。

升右通政王潆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东江等处。

加原任淮督路振飞右副都御史。

补原任锦衣卫指挥使刘侨管西司、余之英管街道、徐同贞等各佥书。

准牟文绶以原官充总兵,镇守荆州。

命靖南侯黄得功移驻庐州以防桐、皖,与广昌伯刘良佐合营进恢黄、汝;兴平伯高杰移驻徐、泗,进恢开、归。

追补建文死节诸臣赠谥,立庙祭京师。

文臣以方孝儒为首、武臣以徐辉祖为首。

壬寅,改青浦县知县陈爊中书舍人。

爊,常遇帝于风尘;疏请内转,允之。

升吏科都章正宸大理寺左寺丞。

正宸屡疏忤时,故迁;优之,实远之也。

御史游有伦疏陈和衷。俞之。

言『今国家遘变,正同舟遇风时也。故必人人从君国起见,事事为朝廷究心合谋而算,大与小和,内外有一体之维,师济见一心之雅;于以雪耻除凶,断不可必矣』(?)。

准王允诚以后府右都督充岳州总兵官、吴学礼以原官充前锋、署总兵官马进忠驻镇荆州。

浙江总兵王之仁请清察卫军团练,以资战守。允之。

癸卯,命闽兵留镇京口——从苏松巡抚祁彪佳言也。

福建巡按御史陆清源奏闽、粤寇横。得旨「会剿」。

畿辅旱。

工科都李清请备荆、襄,以固金陵。命督、抚饬行。

命给河南巡按越其杰饷银十五万,为养兵屯田之本。

甲辰,追赠开国名臣李善长等十四人、正德谏臣蒋钦等十四人、天启惨死诸臣左光斗等九人各有差——从工科都李清言也。

谥已故大学士何如宠「文端」。

原任真定巡按刘宪章自疏请罪。命巡、按提问。

以京城陷,南还。

命左良玉子梦庚挂「平贼将军」印。

命江北监军少卿万元吉还太仆寺供职。

予北都死难诸臣赠谥,立庙祭京师。

文臣范景文等二十三人,武臣刘文炳等六人,内臣则王承恩、李凤翔二人。自有明二百余年,内臣无谥;有谥者,自承恩二人始。

命绅衿与齐民较田多寡,一体当差——从刑科蒋鸣玉言也。

命散左中允杨廷麟所募兵。

廷麟闻北都变,募兵勤王;以朱统■〈金类〉诬诋,罢之。

命都督杜弘域提督池、太地方。

丙午,定皇考恭皇帝陵曰「熙陵」。

升大理寺丞宗敦一右通政,起革职南吏部郎中张鼎延大理寺寺丞。

准张拱日袭封隆平侯。

加吏部郎中萧士玮太常寺少卿。

命豫督丁魁楚另用,楚抚何腾蛟并抚湖北。

丁未,命北来原任庶吉士史可程在寓侯察议。

可程,督辅可法弟;南归后,子蔚青、弟可遵与妇父韩大忠六人皆被杀。

命诸抚杨鹗、范矿、越其杰等俱速赴任;粮饷,户部即给。

吏科右熊汝霖言:『皇上御宇四阅月,用过几何人、去过几何人?今日推一督、明日推一抚,只是讨兵、讨饷,迟迟吾行,去已无及;则何不就各处兵饷通盘打算,裒多益寡,然后崇节俭以裕军需、励忧勤而鼓朝气,则一切声色货利、笔舌戈矛总销归于卧薪尝胆之内矣』。

戊申,命督臣王永吉驰赴山东,同抚臣王燮、王潆料理战守事宜。

进抚宁侯朱国弼爵保国公。

加升杨振宗一级,荫一子世锦衣百户。

旨云:「功在定策」。

命兴平伯高杰赴徐州。

加怀远侯常延龄太子太保,荫一子入监。

削拟授吏部胡江职。

己酉,升礼科左张希夏吏科都给事中。

起降原任兵部侍郎张凤翔添注左侍郎。

凤翔先任工部尚书,坐累下狱;后起降。

命奉先殿立主致祭。

礼科都沈胤培言:『殿非太庙,上宜设位,以一后配一帝』。从之。

礼部主事张采疏陈四款。俞之。

采言:『皇上正位中兴,当事事扫更;独仍设厂卫,则廷臣交章,不允。臣以为徒增一行金使耳。且厂卫皆市井无赖,安能仰体宸衷!权之所在,则利随之。夫重权莫如用人,诚奖恬抑竞、端乃鉴衡,则天下从风,况乎辇毂』!余三款,多可采。

以旱,命修省。

庚戌,开事例佐工。

除旧纳中书等杂职外,有部院司务、乙榜准贡等,皆新例也。

辛亥,革浙江巡抚黄鸣俊、安抚御史左光先职;光先仍追赃提问。降巡按御史任天成级,调外。

先是,许都攻东阳,知县姚孙棐启门迎;鸣俊、天成欲纠之,光先以同里解释。及阁臣士英荐阮大铖,为光先疏侵,心恨。至是,坐以贿庇贪,革职提问;鸣俊、天成亦坐累。

革原任吏部侍郎吕大器职,擢太常寺少卿李沾都察院堂上官。

沾言大器怀挟异心,阻挠定策故也。

命南归河北、北直、山东、秦、晋各官绅,文臣赴吏部、武臣赴兵部酌用。

实授卢鼎总兵官,镇守武昌。

命礼部发单公议诸应谥者,无得滥徇。

差尚宝司丞李之椿往浙直催趱光禄寺钱粮。

命察原任左都刘宗周所劾台员。

除魏管、李植等外,又及傅景星、苏京向北——皆在差南归,为黄耳鼎代辨者。

命从逆诸臣不得蒙举。

先是,刘泽清疏荐从逆黄国琦、施凤仪等,已奉俞旨。至是,御史胡时亨疏纠国琦实受伪吏科,不可借题授职,羞朝廷而辱班序。上俞之。

命保举换授诸宗室回籍。

命副将以下皆骑马。

时营卫各官横行,金扇高舆,阗咽道途;职方王期升请禁之。

壬子,命刑部提问革职御史黄澍。

楚藩中尉朱盛浓承士英意,言其毁制辱宗、赃秽狼籍也。

起补葛寅亮太常寺卿。

准德清、归安等漕白蠲折。

原任詹事雷跃龙自疏请罪。命下法司究拟。

跃龙,以国变南归。

命追原任福建巡抚朱一冯赃银。

一冯富而吝,镇臣高杰劾之;至是,又以挟资渡江,命江南、北抚臣严追。

御史沈宸荃疏战守兵饷事宜。命部覆行。

言『今之大计,无过战守兵饷数者。献踞西蜀,荆、襄之兵无能轻出;敌向东省,江、淮之兵未能即移。且器甲备乎?储糈裕乎?将有李、郭、宗、岳其人乎?则战未可遽言,且先言守耳。然至于兵以不任战者充数,何如募之、精之,当百、当十。各府、州、县近各练乡勇,可以固圉江、楚。运不北上,则运军有余;闻江北有北上班军,今亦不北上做工。宜练以实伍,所云「战不足,以守或胜」者也。若饷,难言之。现入六百余万,而淮、徐四镇及督师岁饷业至二百四十万;至于江、楚各镇督抚及京师营兵等岁饷,岂下淮、徐哉!此开屯养兵之政,今日宜酌举也。若皇上服御、工作可止或减,以为兵民两裕地者,惟祈以节俭倡之而已』。

癸丑,命曹州道袁枢、沂州道郭正中三日赴任;如违,拏究。

时北兵向山东,正中留京师,日具条陈;枢以任子升监司,复谋留部。东平伯刘泽清言:『北兵已至沂州,正中恋长安何为!若枢抽税浒墅关,奉先帝旨察奏;今公然回部、公然监司,又公然题留。孰云浒墅之钱不灵,封疆至贱;已卖北方,何当又卖南方』!疏奏,当国惮之,故勒限赴任。

礼科都沈胤培奏:恭皇帝专庙未成,宜奉位宫中中小殿,以皇妣孝诚太后配,二先后俱祔姑享。从之。

甲寅,命奉差户科左罗万象回奏;以疏止内臣催粮,致额解不前也。

后回奏到,罚俸一年。

命催豫抚越其杰、豫按陈潜夫到任。

荫孟津监生王镛、王无党世锦衣卫指挥。

皆辅臣铎子弟,以从驾渡河荫。

改总兵李成栋镇徐州、李世春镇泗州;加贺胤昌中军都督佥事充总兵,镇扬州。

下从逆梁兆阳于法司。

减故辅周延儒赃银三万两。

吏部尚书徐石麒乞休。允之;仍予驰驿,给覃恩例。

石麒以外转科臣陆朗为所纠,然时情日换,已欲另用一番人矣;遂乞休。初,石麒纠朗,侵及内臣;及予告,阁臣知内臣恨之,拟旨甚峻。上曰:『冢臣犹冢子也,当以优礼遣耳』。遂得温旨。后北兵抵嘉兴,石麒豫作遗笔,以郡完毁卜身存亡。城破,自缢;二仆祖敏、李成亦随缢。

命禁诸臣拜客、宴会,专理各衙门诸务。

吏部侍郎张捷署部事(原本,此条附在下卷十月标题行下,而不系以日。今按十月事迹,以乙卯起,正与本月甲寅尽朔相接;中间无所隔,要当是此两日间事——盖一面允徐去、一面命张署也。但下月既不系日,未便凭虚加载;故割附于此)。  

猜你喜欢
  卷九十·志第六十六·兵二卫所·张廷玉
  卷八十六·志第六十二·河渠四·张廷玉
  卷一百十九 景祐三年(丙子,1036)·李焘
  ●卷二百十七·徐梦莘
  第四十四回 受主知三老承顾命 逢君恶八竖逞谗言·蔡东藩
  卷第五十一·徐鼒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六·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艺文八·阿桂
  提要·佚名
  卷三十三·佚名
   第六章 哈佛大学·林语堂
  令狐整传·令狐德棻
  ●庸吏庸言上卷·刘衡
  卷一百十·佚名
  序·姚士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词选本编·王闿运

    ○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飘飘有凌云之气,觉东坡水调有尘心。○范成大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自然移情,不可言说,绮语中仙语也,考上上。○陆淞瑞鹤仙脸霞红印枕小说造为咏歌姬睡起之词,不顾文理,本事之附会,大要如此。○韩元吉好

  • 第二折·马致远

    (番王引部落上,云)某呼韩单于。昨遣使臣款汉,请嫁公主与俺。汉皇帝以公主尚幼为辞,我心中好不自在。想汉家宫中,无边宫女,就与俺一个,打甚不紧?直将使臣赶回。我欲待起兵南侵,又恐怕失了数年和好。且看事势如何,别做道理。(毛

  • 卷十·侯克中

    <集部,别集类,金至元,艮斋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 艮斋诗集卷十 元 侯克中 撰 读东坡楞严四相说四首 隂阳消息若循环动静无端在两间人物自生还自化了如天地不相关 因中得果果生因朝菌何修至大椿形气自分多品类枉将因果

  • 五集卷四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四十六古今体一百二十一首【己酉四】幸盘山启跸之作春日行时动养和宜老年盘山送佳气御苑发华旃润野无尘坌连阡看麦芊东门仍跨马【上年五月幸避暑山庄启跸日上驷院

  • 卷197 ·佚名

    刘克庄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 险绝朝鲜国,微茫海四环。 帝于焉驻跸,人以此名山。 虏讋天威近,师行雪浪间。 车旗临鸟道,草木识龙颜。 露布虬须喜,饶歌鸭

  • 卷十七·方回

    <集部,总集类,瀛奎律髓>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十七     元 方回 编晴雨类 雨而晴晴而雨洪范所谓时若恒若而天地之丰凶异焉诗人有喜有感斯可以观 五言九【十五首】 发营逢雨应诏       虞世南 豫游

  • 本纪第二 太宗·欧阳修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次子也。母曰太穆皇后窦氏。生而不惊。方四岁,有书生谒高祖曰:“公在相法,贵人也,然必有贵子。”及见太宗 ,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书生巳辞去,高祖惧其语泄,使人追

  • 第二十一回 讯凶犯直言对簿 延律师辩讼盈庭·蔡东藩

      却说沪宁车站的西崽,审视捕房人犯,指出凶手面目。那人不禁大骇,把头垂下,只口中还是抵赖,自言:“姓武名士英,籍隶山西,曾在云南充当七十四标二营管带。现因军伍被裁,来沪一游,因与应桂馨素来认识,特地探望,并没有暗杀等情。

  • 第二十卷 清咸丰·缪荃孙

    督 抚 两江总督陆建瀛 咸丰二年十二月四日。命驰赴上游防守,颁钦差大臣关防。三年正月十九日奏总兵恩长阵亡,退保江宁,二十七日革职逮问。祥 厚 三年正月二十七日,以江宁将军兼署,二月十一日江宁失守,死之。杨文定

  • 七三、商鞅考(附:甘龙杜挚)·钱穆

    商鞅卫人,与吴起同邦土。其仕魏,事公叔痤,而痤又甚贤起。起之为治,大仿李克。鞅入秦相孝公,考其行事,则李克、吴起之遗教为多。史称鞅先说孝公以比德殷周,是鞅受儒业之明证也。其变法,令民什伍相收司连坐,此受之于李克之《纲经

  • 贵在坚持·孔子

    【原文】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①不违仁。其余则四月至焉而已矣。” 【注释】 ①三月:与下文的“四月至焉”相对,“三月”指长期,不一定实指三个月,“日月至焉”指短时间,偶尔。 【译文】 孔子说:“颜回嘛,他的心长期不违背仁

  • 人生的历程和滋味·孔子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 有:同“又”,古人在和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习惯用“有”字,而不用“又”字。“十有五”即“十五”,古人

  • 卷二十四之下·何楷

    <经部,诗类,诗经世本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二十四之下 明 何楷 撰 周襄王之世诗 鳲鸠曹人美晋文公也【按左传晋文公为公子时出亡过曹曹共公不礼焉及即位伐曹执曹伯以畀宋人事在鲁僖公二十九年于是周襄

  • 卷六十三·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六十三天子之孝论官材铨选附书臯陶谟臯陶曰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禹曰何臯陶曰寛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治也】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彊而义

  • 跋语·智旭

    宗镜录云。应须以智慧合其多闻。终不执诠而认指。以多闻度其智慧。免成孤陋而面墙。设有一微尘处未了。此犹有无明在。以不了处为障翳故。何况自身根门之内。日用之中。有无量应急法门。全未明一。若欲为人。凭何剖析

  • 新 僧·太虚

     第一章 发音   第二章 僧义    第一节 僧之体义    第二节 僧之量义     一 僧量之古义      甲 僧之古狭量义      乙 僧之古广量义     二 僧量之今义      甲 

  • 维摩经玄疏卷第二·智顗

    第一释名者通标五意。已具前科。就此释名分为二别。一释别名。二释通名。一释别名者。此经以维摩罗诘所说标名。名异众经故云别也。二释通名者。经之一字即是通名也。所以通别二者略为三义。一约教二约行三约理。一约

  • 滇载记·杨慎

    地理杂志。又名《滇记》。明杨慎(1488—1566)撰。一卷。此书为杨慎流寓云南期间有关云南历史之主要著作,载云南史事自远古传说以迄明初。内容主要依据《白古通记》、《玄峰年运志》,结合《新唐书》、《资治通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