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杜子美
朱文公云:“作诗须先看李、杜,如士人治本经然。本既立,方可及苏、黄以次诸家诗。”
又曰:“杜诗初年甚精细,晚年旷逸不可当。”
又《跋集注杜诗》云:“杜诗佳处,有在用事造语之外者。惟虚心讽咏,乃能见之。”
孙僅云:“先生以诗鸣于唐。凡出处去就、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其世,学士大夫谓之‘诗史’。”
和早朝大明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东坡云:“‘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此七言中之伟丽者也。”
梅圣俞《金针诗格》云:“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意含蓄,方入诗格。如‘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旌旗喻号令,日暖喻明时,龙蛇喻君臣,言号令当明时,君出而以奉行也。宫殿喻朝廷,风微喻政教,燕雀喻小人,言朝廷政教才出,而小人向化,各得其所也。”胡苕溪云:“论诗若此,皆非知诗者。善乎山谷之言曰:‘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发兴,于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鱼虫,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者,则诗委地矣。’”
胡苕溪《丛话》云:“老杜《和早朝大明宫》诗,贾至为唱首,王维、岑参皆有和,四诗皆佳绝。今苏台、闽中《杜工部集》皆不附此三诗。惟钱塘旧本有之,今附于左。”
[附]贾至朝大明宫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
[附]王维和朝大明宫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影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附]岑参和朝大明宫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锁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杨诚斋云:“七言褒颂功德,如少陵、贾至诸人唱和《朝大明宫》,乃为典雅重大。和此诗者,如岑参‘花迎剑佩’一联最佳。”
樱桃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诗眼》云:“老杜此诗,前四句如禅家所谓‘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者,直书目前所见,平易委曲,得人心所同然,但他人艰难不能发耳。至于后四句,其感兴皆出于自然,故终篇遒丽。韩退之亦有《谢赐樱桃》诗,学老杜所作。然搜求事迹,排比对偶,其言出于勉强,所以相去甚远。若非老杜在前,人亦安敢轻议?”
[附]韩退之谢赐樱桃
汉家旧种明光殿,炎帝还书《本草经》。岂似满朝承雨露,共看转赐出青冥。香随翠笼擎偏重,色照银盘泻未停。食罢自知无补报,空然惭汗仰皇扃。
胡苕溪云:“唐自四月一日寝庙荐樱桃,后颁赐群臣有差。王摩诘亦有诗云:‘归鞍竞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退之此诗,语意与之相似。但摩诘诗浑成,胜退之诗。樱桃初无香,退之以香言,亦是一语病。”
九日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傍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
杨诚斋云:“唐律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古今作者皆难之。余尝与林谦之论此事,谦之慨然曰:‘但吾辈诗集中,不可不作数篇耳。如杜《九日》诗:“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不特入句便字字属对,又第一句顷刻变化,才说悲秋,忽又自宽。以“自”对“君”,自者,我也。“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将一事翻腾作一联。又孟嘉以落帽为风流,少陵以不落为风流,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诗人至此,笔力多衰。今方且雄杰挺拔,唤起一篇精神。自非笔力拔山,不至于此。“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末联意味尤为深长。’”
又云:“诗已尽而味方永,乃善之善者也。”
《后山诗话》云:“孟嘉落帽,前世以为胜绝。子美《九日》诗云:‘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傍人为正冠。’其文雅旷达,不减昔人。故谓诗非力学可致,正须胸中度世耳。”
刘梦得云:“诗中用‘茱萸’字者凡三人,杜甫云‘醉把茱萸子细看’,王维云‘遍插茱萸少一人’,朱放云‘学他年少插茱萸’。三君所用,杜为优。”
《三山老人语录》云:“自来九日多用落帽事,独东坡《南柯子》词云‘破帽多情却恋头’,乃反之,尤为奇特。”愚谓东坡此语,亦祖杜陵《九日》诗中吹帽、正冠一联语意也。
同谷歌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十年饥走荒山道。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一]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此歌七章,今以文公跋语,载其卒章云。
朱文公跋云:“杜陵此章,豪宕奇崛,诗流少及之者。至其卒章,叹老嗟卑,则志亦陋矣。人可以不闻道哉?”
[一]“长安”两句原缺,据《杜诗详注》补。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漫叟诗话》云:“诗中有拙句,不失为奇作者,如子美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也。”
《室中语》云:“杜少陵诗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王维诗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极尽写物之工。后来惟陈无己有云:‘黑云映黄槐,更著白鹭度。’无愧前人之作。”
[附]唐人绝句
野人自爱山中宿,况近葛洪丹井西。庭前有个长松树,半夜子规来上啼。
胡苕溪云:“唐人此绝,有杜子美意趣。其句虽拙,亦不失为倔奇也。”
[附]东坡题真州范氏溪堂
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吟。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
《高斋诗话》云:“东坡此诗,盖用老杜‘两个黄鹂鸣翠柳’诗意也。”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簮。
《迂叟诗话》云:“‘牂羊坟首,三星在罶’,言不可久也。古人为诗,贵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恐,则时可知矣。他皆类此,不可遍举。”
人日
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云随白水落,风振紫山悲。蓬鬓稀疏久,无劳比素丝。
《西清诗话》云:“都人刘克该贯典籍,凡人有僻书疑事,往往多从之质。尝注杜子美、李义山集,与客论曰:‘子美《人日》诗云:“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人知其一,不知其二。四百年间,惟子美与克会耳。’遂起就架取书以示客曰:‘此东方朔占书也。凡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则所主之物育,阴则灾。少陵之意,谓天宝离乱,四方云扰幅裂,人物岁岁俱灾。岂非《春秋》书王正月意邪?其深得古人用心如此。’”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蔡宽夫诗话》云:“予为进士时,尝舍于汴中逆旅,数同行亦论杜诗。旁有一押粮运使臣,或顾之曰:‘尔亦尝观杜诗乎?’曰:‘平生好观,然多不解。’因举‘白也诗无敌’相问曰:‘既言无敌,安得却似鲍照、庾信?’时座中虽笑之,然亦不能遽对,则士亦不可忽也。”胡苕溪云:“庾不能俊逸,鲍不能清新,白能兼之,此其所以无敌也。武弁何足以知之!”
《遁斋闲览》云:“或谓评诗者,以甫期白太过,反为白所诮。王荆公谓:‘不然。甫赠白诗,则曰:“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但比之庾信、鲍照而已。’又曰:‘“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铿之诗,又在鲍、庾下矣。“饭颗”之嘲,虽一时戏剧之谈,然二人者,名既相轧,亦不能无相忌也。’”
[附]太白戏子美
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为问因何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胡苕溪云:“《李翰林集》中无此诗,疑后人所作。或云李白以杜甫龌龊,故有饭山之嘲。”
《艺苑雌黄》云:“《洪驹父诗话》言:‘子美集中赠太白诗最多,而李集初无一篇与杜者。’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李集有《尧祠赠杜补阙》者,即老杜也。又岂独‘饭颗山头’之句哉?”
渡江
春江不可度,二月已风涛。舟楫欹斜疾,鱼龙偃卧高。渚花张素锦,汀草乱青袍。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
《诗眼》云:“有一士人携诗相示,首篇第一句云‘十月寒’者。余曰:‘君亦读老杜诗,观其用“月”字乎?其曰“二月已风涛”,则记风涛之早也。曰“因惊四月雨声寒”,“五月江深草阁寒”,盖不当寒而寒也。“五月风寒冷佛骨”,“六月风日冷”,盖不当冷而冷也。“今朝腊月春意动”,盖未当有春意也。虽不尽如此,如“三月桃花浪”、“八月秋高风怒号”、“闰八月初吉”、“十月江平稳”之类,皆不系月则不足以实一时之事。若十月之寒,既无所发明,又不足纪录。退之谓“惟陈言之务去”者,非必尘俗之言,止为无益之语耳。然吾辈作文,如“十月寒”者多矣,方当共以为戒也。’”
游子
巴蜀愁谁语,吴门兴杳然。九江春草外,三峡暮帆前。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蓬莱如可到,衰白问群仙。
《诗眼》云:“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意。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此诗‘巴蜀愁谁语,吴门兴杳然’,谓巴蜀既无可与语,故欲远之吴会。‘九江春草外’,则想像将来吴门之景物。‘三峡暮帆前’,则去路先涉三峡之风波。‘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君平之卜,所以养生,毕卓之饮,所以忘忧,今皆不能如意,则犯三峡之险,适九江之远,岂得已哉!夫奔走万里,无所税驾,伤人世险隘不能容己,故以‘蓬莱如可到,衰白问群仙’终焉。后之骚人,亦多此意。今人不求意趣关纽,但以相似语言为贯穿,岂不浅近也哉!”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东坡云:“仆尝梦见人称是杜子美,谓仆曰:‘世人多误会予《八阵图》诗意,“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人皆以为先主、武侯皆欲与云长复仇,故恨不能灭吴,非也。我意本谓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之所以能有蜀者,在吞吴之后,此为可恨耳。’此理甚长,然子美死已四百年,而犹不忘诗,区区以自别其意者,真书生之习气也耶!”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隔,凭高涕泗流。
《唐子西语录》云:“过岳阳楼,观子美诗,不过四十字耳。气象闳放,涵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
《西清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如:‘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又:‘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鸟飞应畏堕,帆远却如闲。’皆见称于世。然又未若孟浩然诗云:‘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读之则洞庭空阔无际,气象雄张,旷然如在目前。至于读子美此诗,则又气象不然,大与诸子迥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后村诗话》云:“杜五言感时伤事,如‘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八句之中,着此一联,安得不独步乎?若全集千四百篇,无此等句为气骨,篇篇都做‘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道了,则似近人诗矣。”
新月
光细弦欲上,影斜轮未安。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瑶溪集》云:“诗之有六义,后世赋别为一大文,而比少兴多。诗人之全者,惟杜子美时能兼之。如《新月》诗‘光细弦欲上,影斜轮未安’,谓位不正,德不充,风之事也。‘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谓才升即隐,似当日之事。‘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河汉是矣,而关山自凄然,有所感兴也。‘庭前有白露’,露乃天之恩泽,雅之事也。‘暗满菊花团’,谓天之泽止及于庭前之菊,其成功之小也如此,颂之事也。说者谓杜子美作此诗,盖指当时肃宗事也。”
戏作花卿歌
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用如快鹘风火生,见贼惟多身始轻。绵州刺史著柘黄,我卿扫除即日平。子璋髑髅血模糊,手持掷还崔大夫。李侯重有此节度,人道我卿绝世无。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京都。
山谷云:“花卿冢在丹棱之东馆镇,至今有英气,血食其乡。”
《苕溪丛话》云:“细考少陵此歌,想花卿当时在蜀中,虽有一时平贼之功,然骄恣不法,人甚苦之。故子美不欲显言之,但云‘人道我卿绝世无。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京都’。语句含蓄,其意盖可知矣。”
《西清诗话》云:“有病疟者,子美曰:‘吾诗可以疗之。’病者曰:‘云何?’曰:‘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见《羌村诗》。其人诵之,疟犹故也。子美曰:更诵吾诗云:‘子璋髑髅血模糊,手持掷还崔大夫。’其人诵之,果愈。”
胡苕溪云:“世传杜子美诗可以愈疟,此未必然。盖其辞意典雅,读之者脱然不觉沈疴之去体也。好事者乃为此论,殊可笑。借使疟诚有鬼,若知杜诗之佳,是贤鬼也,岂复屑屑求食于呕泄之间哉?观子美有诗云:‘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则是疾也,杜陵正自不免耳。”
秋雨叹
雨中百草皆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东坡云:“杞人马正卿作太学正,清苦有气节,学生既不喜,博士亦忌之。余偶至其斋中,书杜子美《秋雨叹》一篇壁间,初无意也。而正卿即日辞归,不复出,至今白首穷饿,守节如故。”正卿,字梦得。
胡苕溪云:“杜子美《秋雨叹》有三篇,其第一篇语意尤为感慨,意必东坡所书于壁者云。”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胡苕溪云:“齐鲁大臣二人,而史失其名。黄四娘者,独何人哉?因托此诗,以得不朽。世间幸不幸类如此。”
[附]东坡记林氏媪
题云: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嘉祐僧舍东南野人家,杂花盛开,扣门求观。主人林氏媪出应,白发青裙,少寡,独居三十年矣。感叹之余,作诗记之。
缥蒂缃枝出绛房,绿阴青子送春忙。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拂桑。落日孤烟知客恨,短篱破屋为谁香。主人白发青裙袂,子美诗中黄四娘。
愚按:诗注,林行婆住嘉祐寺之西,即林媪也。东坡又曾有《夜过西邻翟秀才》诗,首联云:“林行婆家初闭户,翟夫子舍尚留关。”又先生与周文之帖云:“林行婆当健,有香与之,到日吿便送去。”皆谓林媪也。区区二妇人者,皆得诗人托名于数百载之后,亦可谓奇遇也矣。
示宗武
觅句知新律,摊书解满床。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诗注云:“嵇绍新解觅句,稍知音律。王浑阿戎年小,渐解满床摊书。谢玄少好佩紫罗香囊,叔父安焚之。嵇康顾子绍曰:‘阿绍明年共我长矣,吾甚喜尔成人。’”愚谓前辈云:“用事多填塞故实,谓之点鬼簿。”如少陵此诗,未尝不用事,而浑然不觉其为用事,可谓精妙者也。
东坡云:“韩退之《示儿》诗云:‘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又云:‘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钧枢。’所示者,皆利禄事耳。老杜则不然,《示宗武》云:‘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所示者圣贤事也。”
[附韩退之示儿]
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始有此屋庐。此屋岂无华,于我自有余。中堂高且新,四时登牢蔬。前荣馔宾亲,婚冠所依于。庭内无所有,高树八九株。有藤缕络之,春华夏阴敷。东堂坐见山,云风相吹嘘。松果连南亭,外有瓜芋区。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虚。山鸟旦暮呼,有类涧谷居。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恩封高平君,子孙从朝裾。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问客之所为,巍冠讲唐虞。酒食罢无为,棋槊以相娱。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钧枢。又问谁与频,莫与张樊如。来过亦无事,考评道精粗。跹跹媚学子,墙屏日有徒。以能问不能,其蔽岂可袪。嗟我不修饰,事与庸人俱。安能坐如此,比肩于朝儒。诗以示儿曹,其无迷厥初。
梦李白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西清诗话》云:“李太白历见司马子微、谢自然、贺知章。或以为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或以为谪仙人,其风神超迈,英爽可知。后世词人,状者多矣,亦间于丹青见之,俱不若少陵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熟味之,百世之下,想见风采。此与李太白传神诗也。”
春水生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
其二
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敢更禁当。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傍。
赵章泉云:“学诗者贵乎似,论似者果可以尽言邪?少陵《春水生》二绝后,有曾空青《题清樾轩》二绝,其语意绝相类。学诗者试读之,似邪,不似邪?是又不可以不辨也。”
[附]曾空青清樾轩二绝
卧听滩头氵虢氵虢流,冷风凄雨似深秋。江边石上乌臼树,一夜水长到梢头。
其二
竹间佳树密扶疏,异乡物色似吾庐。清晓开门出负水,已有小舟来卖鱼。
杜鹃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今忽暮春间,值我病经年。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
真西山先生云:“此诗讥世乱不能明君臣之义者,禽鸟之不若也。”
《东坡外集》云:“南都王谊伯书江滨驿垣,谓‘子美此诗,首四句盖是题下注,断自“我昔游锦城”为首句’。谊伯误矣。且子美诗备诸家体,必非牵合程度者也。是篇句落处,凡五杜鹃,岂可以文害辞、辞害意邪?原子美之意,类有所感,托物以发,亦六义之比兴,《离骚》之法欤?按《博物志》:杜鹃生子,寄之他巢,百鸟为饲之。且禽鸟至微,知有所尊。今江东有云:‘杜宇曾为蜀帝王,化禽飞去旧城荒。’故子美云‘重是古帝魂’,又云‘礼若奉至尊’,盖讥当时刺史,有不禽鸟若也。唐自明皇后,天步多棘,刺史能造次不忘君者,可一二数。严武在蜀,虽横敛刻薄,而实资中原,是西川有杜鹃。其不虔王命,负固以自抗,擅军旅,绝贡赋,如杜克逊在梓州,为朝廷西顾忧,是东川无杜鹃耳。至于涪、万、云安刺史,微不可考。凡其尊君者为有,怀贰者为无,不在夫杜鹃之真有无也。谊伯以为来东川闻杜鹃,声繁而急,乃始叹子美诗跋疐纸上语。又云‘子美不应叠用韵’何耶?子美自我作古,叠用韵,无害于为诗,仆所见如此。谊伯博学强辨,殆必有以折衷之。”
胡苕溪云:“《杜鹃》诗,或云明皇幸蜀还,肃宗用李辅国谋,迁之西内,悒悒而崩,此诗感是而作。”以余观之,少陵后又有《杜鹃行》,亦是明皇迁居西内时作,其所以发明痛愤之意,尤为激烈。读之真使人可伤。但或者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耳。今并录于左。
唐史:元宗次蜀郡,皇太子即位于灵武。明年还自蜀[一],居兴庆。即南内。后皇后张氏稍与政事,多以私谒挠权,迁太上皇居西内。
[一]“自”字据《新唐书》补。
杜鹃行
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业业窜伏深树里,四月五月偏号呼。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尔惟摧残始发愤,羞带羽翮伤形愚。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
《寰宇记》云:“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至黄帝子昌意,娶蜀人女,生帝喾,后封其支庶于蜀。历夏、殷、周,始称王首曰蚕丛,次曰柏灌,次曰鱼凫。其后有王曰杜宇,称帝,号望帝。自恃功德高,乃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池泽。时有荆人鳖灵者,帝立为相。后帝因禅位于鳖灵,遂自亡去,化为子鹃。故蜀人闻鹃鸣,曰是我望帝也。”《蜀志》大略同。
登慈恩寺塔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一]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宴昆仑丘。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三山老人语录》云:“《登慈恩寺塔》诗讥天宝时事也。山者,人君之象。‘秦山忽破碎’,则人君失道矣。贤不肖混淆,则清浊不分,故曰‘泾渭不可求’。天下无纲纪文章,而上都亦然,故曰‘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于是思古之圣君不可得,故曰‘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是时,眀皇方耽于淫乐而不已,故曰‘惜哉瑶池饮,日宴昆仑丘’。贤人君子多去朝廷,故曰‘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惟小人贪窃禄位者在朝,故曰‘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一]题上原有“同诸公”三字。诗原脱从“高标”至“清秋”十二句,据《杜诗详注》补。
绝句三首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觉范禁脔》云:“子美诗,言山间野外事,意盖讥刺风俗。如《三绝句》云:‘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言后进暴贵,可荣观也。‘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言其恩重才薄,眼见其零落,不若未受恩眷时。雨比天恩,以雨多故,致花易坏也。”
其二
门外鸬鹚久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门外鸬鹚久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言贪利小人畏君子之讥其短也。“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言君子蒙以养正,瑾瑜匿瑕,山薮藏疾,不发其恶。小人未革面,谄谀不知愧耻也。
其三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此绝言惟守道为岁寒也。前辈多法其意而作,如韩稚圭诗云:“风定晓林蝴蝶舞,雨匀春圃桔橰闲。”亦以雨比天恩,桔橰比宰相功业之就,已退闲矣。时公在相州作。蔡持正在安州,亦有诗云:“风摇熟果时闻落,雨滴余花亦自香。”熟果比大臣黜落也。
愚谓:论诗若此,亦犯山谷穿凿之戒。洪驹父有云:“尝见一老书生,忘其姓名,自言评老杜诗。取而观之,注‘纨裤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云:‘冠,上服,本乎天者亲上,故称冠,譬之君子。裤,下服,本乎地者亲下,故举裤,譬之小人。’虽不为无理,然穿凿可笑也。”
漫兴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冷斋夜话》云:“‘笋根稚子无人见’,世不解‘稚子’为何等语。唐人有《食笋诗》云:‘稚子脱锦绷,骈头玉香滑。’则稚子为笋明矣。《赞宁杂志》曰:‘竹根有鼠,大如猫,其色类竹,名之曰“豚”,亦云“稚子”。’余以问子苍,子苍曰:‘笋为稚子,老杜之意也。不用《食笋诗》证亦可。’”
《漫叟诗话》云:“‘笋根稚子无人见’,当为野雉之雉。或以为童稚,非也。”
《桐江诗话》云:“冷斋以稚子便作笋,引唐人诗为证,何谬之甚也!唐诗盖谓笋之脱箨,如小儿之解绷。便以稚子为笋,则非也。少陵诗,本特误以‘雉’为‘稚’耳。盖笋生乃雉哺子之时,言雉子之小,在竹间,人不能见也。”
羌村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诚斋云:“杜子美《羌村》诗,读之真有一倡三叹之声。”
《冷斋夜话》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言更相秉烛照之,恐尚是梦也。‘更’字当作平声读,若作侧声读,则失其意矣。”
《幕府燕闲录》云:“盛文肃梦朝上帝,见殿上执扇有题诗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意其为天人诗,识之。既寤,以语客,乃杜甫诗也。”
《三山老人语录》云:“《羌村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一小说谓有人过骊山,梦明皇称美此二句。然子美诗云‘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乃有‘秉烛’之语。则致世之乱者谁邪?眀皇得不惭乎?犹诵其语而誉之,可谓无耻矣。此小说之所以无稽也。”
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得寒字[一]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非关使者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
胡苕溪云:“律诗之作,用字平仄,世固有定体,众共守之。然不若时用变体,如兵之出奇,变化无穷,以惊世骇目,老杜此诗,七言律诗之变体也。东坡常用此体作诗云。”
[附]东坡诗次韵韶守狄火夫见赠二首之一[二]
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无钱种菊为家业,有病安心是药方。才疏正类孔文举,痴绝还同顾长康。万里归来空泣血,七年供奉殿西廊。
绝句律诗,亦有用变体者,今附于后。
[附]老杜诗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郛酒一瓶[三]
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
[附]韦苏州诗雪夜下朝呈省中一绝[四]
南望青山满禁闱,晓陪鸳鹭正差池。共爱朝来何处雪,蓬莱宫里拂松枝。
凡此皆律诗之变体。又有五言律诗,至第三句便失黏,落平仄,亦别是一体。唐人用者甚多,但今人少用耳,学者不可不知。
[一]诗题原缺,据《杜诗详注》补。
[二]诗题原缺,据《新编东坡先生诗集》补。
[三]同[一]。
[四]诗题原缺,据《全唐诗》补。
缚鸡行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洪容斋云:“此诗自是一段好议论。至结句之妙,非他人之所能企及也。”
西山《文章正宗》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黄鲁直深达诗旨,其《书酺池寺书堂》云:‘小黠大痴螗捕蝉,有余不足夔怜蚿。退食归来北窗梦,一江风月趁渔船。’可与言诗者,当自解也。”
师厚云:“天下之利害,当权轻重。除寇则劳民,爱民则养寇。与其养寇,孰若劳民?与其食虫,孰若存鸡?”
《步里客谈》云:“古人作诗断句,辄旁入他意,最为警策。如老杜云‘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是也。黄鲁直作《水仙花诗》:‘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亦是此意。”
[附]黄鲁直水仙花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盈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附]东坡二虫诗
君不见水马儿步步逆流水,大江东流日千里,此虫趯趯长在此。又不见鷃滥堆决起随冲风,随风一去宿何许,逆风还落蓬蒿中。二虫愚智俱莫测,江边一笑无人识。
师民瞻云:“杜甫《缚鸡行》末句云:‘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东坡此诗末句正用杜甫诗意也。”汪养源云:“《韵语阳秋》云:‘阿滥堆,明皇御玉笛,采其声翻为曲,左右皆能传唱。’张祜诗有云:‘至今风俗骊山下,村笛犹吹《阿滥堆》。’”
猜你喜欢 第十四章 禄山谋逆·屠隆 诗本音卷二·顾炎武 第三出 邂逅·许自昌 第二折·郑光祖 卷496 ·佚名 卷376 ·佚名 卷三百十二·曹学佺 卷一百六十六·曹学佺 卷六·陈邦彦 卷五十三·徐倬 御选金诗卷五·康熙 附录·严有翼 管鉴词作鉴赏·佚名 12.王梵志诗·施蜇存 狂鼓史渔阳三弄·徐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