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九章 养老院

 

  一、凡年六十以上者,许入此院养之。公人为公家劳苦数十年,及其老也,宜有以报之。

  一、此院以安人之年老,务穷极人生之乐,听人自由欢快,一切无禁。是时人经久化,自无干犯法纪之理;即有偶犯者,除杀人、伤人、堕胎仍科罪外,余罪但减削名誉,不列宴会,少加耻辱而已。

  一、此院有护侍人以事老者,不论男女,其职任一年为期。以仁慈及精细者充补,其贤否以老人所许可之证书为据,老人所恶者革除。凡革除者,削除名誉职业,终身不得选上职。一年卒事,皆称其仁,公赠仁人宝星。凡男子必须在老、病两院充过护侍人,始许升上秩,未充此职者不得为君、为师、为长,与女之曾在人本院、婴幼院充保傅者同。盖老者之安否,全赖护侍人之服事,故护侍人之不能服事,则老者不安。大同之世,老者无子女,即以护侍人代之;故护侍人之于老人,如孝子之于父母,先意承志,怡声悦色,问所欲而敬进之,以得老人之欢为主。

  一、六十者数人一护侍人,七十者每人一护侍人,八十者每人二护侍人,九十者每人三护侍人,百岁者每人四护侍人,过百岁者每人亦以每加十岁递加一护侍人。惟世愈文明,则人愈寿考,人愈强健,不待多人之扶持,则随时公议,或七十则两人用一护侍人,八十乃用一人,以次递改可也。

  一、院中院宇、楼阁、林园、池沼,广大庄严,备极华适;其裀褥、帘幙、床榻、几案、玩器、乐具,无不穷极美备;其有新书器物,随时增置。盖人一生之勤动,至是休息,人道于是将终,不可不穷极其乐事也。

  一、于大同之中仍有差等,盖于养老院中,仍寓奖功之意以资劝戒,俾其壮者有所慕励而不怠惰也。第一等曰元老,凡曾充全世界之大长官、大教主、总医长及有殊功、大德、高名为人所公推为元老者为之。第二等曰大老,凡曾为各职长官、各业总长、各学大教习及有功德、大名、硕学者为人所公推为大老者为之。第三等曰群老;其第四等凡有仁人、智人宝星者皆为庶老,不待公推。第五等曰老人,其未尝得有宝星者,则但曰老人而已。其曾犯刑罚、削名誉及不齿者,则曰老年,是为第六等。以此考功校德,别其享受,一以壮年所行为判,如斯则判颁在生前,其亦足观感乎!一等与二等为上等,名号虽殊而受用略同;三等与四等为中等,五等与六等为下等,皆名号殊而受用略同。大同之世,专发同义,故于诸院皆无差别;至养老院独差等者,盖以尊贤、崇德、尚智、量功,以示众人壮年之奋勉,俾知所向往,知所愧戒,其亦不得已者乎!

  一、上等元老大老之享受,自宫室、饮食、起居、衣服、玩乐之具,穷极世界之珍美精异,其有游遨,皆用公费;其有所欲,皆告于长吏而供给之,其定制随时公议;其车马衣服皆示别异。盖有大功于公众,则公众以殊异厚礼报之,乃义之至也。故大同世无别异,无章服,有之者其为议报之养老时乎!其每人宫室崇伟,特为大院,一切具备,膳亦特设,护侍人数惟所欲,随时定议,仍以年限为等。

  一、中等之群老、庶老,宫室、饮食、衣服、玩乐之具皆次一等,不供游费,不问所欲。其群老,六十则用一人,以次递加。每人一室,室有内外,内为卧室,外为客室;附设卧室一所,书室一所,以容客或读书,浴室一所,杂物房一所,以便一切。

  一、下等之老人、老年,宫室、饮食、衣服,玩乐皆削减粗下矣。虽为人身,少受公家教养,壮年无补于众,无劳无功,虚负公养,是实有罚,徒哀怜其老而恤之耳,无所报也,故宜一切减下。七十乃两人用一护侍人,八十乃用一人,以次递增。每人一室,室有内外,内为卧室,外为客室,湢浴备具。

  一、院中皆有戏场、乐场、舞场,听老者游观。其过老惫而难起者,皆有电话线入室中,听其卧听。

  一、养老院以在温带之地为上,其冰寒盛暑,皆非老者所宜,故冷带热带可不设。

  一、养老院择地,当于海滨、山麓、河畔、水边、平原、高阜,园林茂盛、山水宜人者建之,令风景绝佳,俾老者悦乐。不可于墓地市场、作厂哗嚣之所,又不可在山谷崎岖、不通风气、无可游观之所。

  一、院中园林宜极大,池沼、花木、亭台、鱼鸟当极美备,俾老者扶杖足以自乐,修身养神,足以超旷。

  一、院中书画乐玩皆具,俾好学者得以补秉烛之心,游艺者足以有怡情之乐,其著述者亦得有所采取。

  一、老者入院,以序授室,听之管理院事人。惟其有交好,许其请于所司,迁于邻近,以便交接情话,互相慰抚。其有随时欲迁就山水林亭佳处,苟先无人,皆听其迁。其有远游,许随在入其地养老院,以听游乐。

  一、老者非人不暖,院中许其男女同居。而其所交之男女或未及养老之年,则许其附居其室,不收其租,以示优老,惟不许占室。若衣服、饮食皆不得出公费,惟上等者许其附食,以示优异;中等虽许附食,当收回公众租费。其有男子同居者亦同。惟下等者不许久居,以防私租之弊。

  一、养老院有讲堂,每日讲道,谈古今天下之名理,大率以养魂积德为主,听老者悟受。院中所悬图画亦然。

  一、老者每日有医生二人诊视,其有重病,皆移入医院。

  一、老者出有车马以逸之,惟下等者七十始许得乘。上等者乘文轩,或犹用马,则双马以示别异。惟下等者宜示限禁,每七日许乘车马一次,中等者隔日一次,上等者常备。若废马车用电车,以精粗为等。

  一、老者出游,下等者,本度百里内外,汽车之费皆公出之,在下等车;中等者,千里之内,公出中等位汽车费;其上等者,全地惟所之,皆公出游费,在上等位。

  一、老者以养魂为主,许其招僧同居讲道;院中特设寺庵,延高僧高尼住持,以备老者讲习。

  一、老者饮食衣服皆有医者监护之,以便养生,以卫血气。

  一、老者若死院中,即由护侍人守侍,在医院亦然。考终院人为理之,皆裹以帛,盛以棺,移于考终院,其仪物视等为差。皆通知其交好知识者相送;元老、大老则其地群官司尽到,警察兵盛陈以送之。群老、庶老亦有一官及数警察兵以送之。 

 

猜你喜欢
  明法解第六十七·管仲
  卷三十六 论语十八·黎靖德
  卷十二【起僖公六年尽十四年】·杜预
  孟子集注大全卷八·胡广
  ●卷上·袁袠
  卷九十六·卫湜
  卷三·俞汝言
  卷十四·黄伦
  卷一百二十·佚名
  卷二十·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五·唐慧琳
  佛 法 要 略·太虚
  与众采女游居品第八·佚名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序·宗密
   第八十九則 雲巖問千手觀音·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 晚唐三·佚名

    全唐诗续遗补卷九 晚唐三李漼 【懿宗】赏花短歌长生白,久视黄,共拜金刚不坏王。 【谓菊花也。《清异录》二】皮日休题惠山泉 【二首】丞相长思煮泉时,郡侯催发只忧迟。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马卿消瘦年纔有,陆

  • 卷五·佚名

    张小山人月圆【山中书事】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秋日湖上】笙歌苏小楼前路,杨柳尚青青。画船来往,总相宜处,浓淡阴晴。杖藜闲暇

  • 虚舟集巻一·王偁

    (明)王偁 撰○五言古诗感寓吾闻上古初浑灏本一气羲皇肇人丈龙马飒已至轩鸿埀衣绅唐虞臻至治有巢邈以逺黼黻日云贵自从苍姬还玄酒薄真味鳯衰其如何寥落匪一世其二双精激飞轮循虚节惊至逝川无回波千秋倏如驶浮生日及荣孰

  • 卷三十二 淳化二年(辛卯,991)·李焘

      起太宗淳化二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先是供奉官、殿直有四十年不遷者,乙酉,始置內殿崇班在供奉官之上,左右侍禁在殿直之上,差定其奉給,以次授之。改殿前承旨為三班奉職,端拱中置借職承旨,於是改為三班借職。舊有

  • 第二十三回 驰伪檄四方响应 失勇将三桂回军·蔡东藩

      却说吴三桂既据了云贵,遂遣部将王屏藩攻四川,马宝等自贵州出湖南,陷了沅州。三桂闻湖南得胜,复令夏国相、张国柱等,引兵继进。湖南守将,已十多年不见兵革,弓马战阵,统已生疏,此番遇着吴军,个个望风奔窜。吴军直逼长沙,巡抚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三·佚名

    正统六年九月甲午朔 奉天华盖谨身三殿乾清坤宁二宫成遣官告 天地 太庙 社稷并岳镇海渎诸神○旌表孝子张政等四人政直隶庐江县人父疾笃侍汤药未尝离左右及卒哀毁庐墓负土成坟手植松柏三百余株先尝有虎出没其地多害孳畜

  • 第四五○保结状光绪十二年四月初三日一二二二九--三·佚名

    郊户金致和,保结陈清溪充当后垄街庄总理具保结状,郊户金致和,今当大老爷台前,保结得陈清溪充当后垄街等庄总理,为人诚实,公事谙练,不敢妄为情事、作奸、犯科。如有此情,和愿甘坐罪。合具保结状是实。〔批

  • 何稠传·李延寿

    何稠字桂林,国子祭酒何妥哥哥的儿子。父亲何通,擅长雕琢玉石。何稠十多岁时,碰到江陵平定,随何妥到长安。在周朝任职,任御饰下士。隋文帝为丞相时,召补为参军,兼管细作署。开皇年间,连续升职为太府丞。何稠博览古代图表,认识多

  • 梅之焕传·张廷玉

    梅之焕,字彬父,湖广麻城人,是侍郎梅国桢的侄子。十四岁时成为生员。御史到部中检阅武备,梅之焕骑着马冲进教场。御史发火了,命令他跟材官比试射箭。梅之焕九发九中,长揖上马扬长而去。万历三十二年(1604)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

  • 卷十四·戴锡章

    惠宗康靖皇帝李秉常,毅宗谅祚长子也,母曰恭肃章宪皇后梁氏,治平四年冬即位,时年七岁,改元乾道,尊母梁氏为太后。是岁,宋将林广破华阳寨。(《宋史·夏国传》及《范忠宣集·林广墓志铭》)西夏称乾道元年春正月,梁太后摄政。(《宋史

  • 思辨録辑要卷十八·陆世仪

    治平类封建井田学校是孟子一生太学问即孔子富之教之意也必如此然后可以称三代之治然后可以为王道张子曰治不法三代者终茍道也封建井田学校三者致治之大纲后世若欲平治道理总不出此今人闻之辄骇一则坏于迂儒不知通变一

  • 提要上·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提要上释天露【召南行露篇】   雷【殷其靁篇】星【小星篇】     三【小星篇 心宿】五【小星篇 桺宿】  参【小星篇】昴【小星篇】     日【邶柏舟篇】月【柏舟篇】    

  • 佛说十一想思念如来经·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以十一想思念如来。已思念当发慈心于如来所。云何为十一。戒意清净(一也)。威仪具足(二也)。诸根不错

  • 卷五十四·彭绍升

    居士传五十四严仲慤宋文森毕紫岚传严仲慤法名大参。自号[车*度]轹道人。嘉兴人也。嗣法於天童费隐和尚。其自叙云。参道人恒喜顺风扬帆。随缘放旷。偶游双径。遇闻谷大师。授以向上一着。苦究三载。了无所入。适阅法

  • 补续高僧传序·佚名

    补续高僧传序补续高僧传者。吾友汰如法师河公所撰述也。传列宋元。以逮明世诸高禅。西乃冠以大明。若止为一朝僧史。则不从所纪载之人立号。而从编纂之家受名。亦循赞宁师之义例。不称续而称宋之意也。昔吾师紫柏老人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二·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二 颂古 侍者 胤丘等 编 举德山小参示众云。老僧今夜不答话。问话者三十棒。时有僧出礼拜。德山便打。僧云。某甲话也未问。为什么打某甲。山云。你是甚处人。僧云。新罗人。山云。

  • 卷第一·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一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目录 卷第一 通集叙(冯子振撰)  通集叙(普会撰)  重刻叙(净戒撰)  旧叙(张抡撰)  本叙(法应撰)  品目 卷第二 世尊机录 佛世尊(廿四则) 卷第三 菩萨机缘 文殊师利

  • 猫儿眼·程小青

    我读到那一节新闻,不由不震了一震。我的眼睛虽仍瞧在报上,嘴里却禁不住失声惊诧。 “奇怪!这样的盗案真可算得闻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