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二、孔子仕鲁考

《世家》:“昭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马骕《绎史》云:“诸侯三卿,曰司徒、司马、司空,鲁则三桓世为之。其司寇不在三卿之数,臧孙尝为之矣。侯国司寇,亦不称大。由司空为司寇,是由卿而大夫,进退无据。《左传》昭公葬墓道南,孔子之为司寇也,沟而合之墓。《世家》云司空时事,亦误。孔子为司空非实。”梁氏《志疑》释之曰:“春秋之世,侯国多不遵三卿之制,鲁三家之外,有东门氏,臧氏,子叔氏,宣、成时同在卿列,则亦俨然六卿矣。臧宣叔、武仲皆以世卿而为司寇,此岂犹是小司寇之职乎?史云大司寇者,别于小司寇之下大夫也。若司空卿则孟孙世居之,孔子必是小司空。吴英曰:鲁司寇为上大夫为卿,《论语》与上大夫言,专指三桓之为三卿也。与下大夫言,即鲁司寇以下也。孔子官爵,《春秋传》《孟子》皆称司寇,《世家》之所谓大司寇,不当以古制论。《鲁语》臧文仲言于庄公曰:国有饥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辰也备卿,请如齐。然则鲁司寇在古制为下大夫,而在当时则固为上大夫,同为卿也。《西河经问》曰:夫子为鲁君所命,历有明据,《韩诗外传》,孔子为鲁司寇,其命辞曰:宋公之子弗甫何孙孔某,命尔为司寇,此是命卿辞,非命大夫辞也。此说是矣。《春秋》书卿之例,最著者莫如书卒,《续经》哀十六年夏四月己丑孔某卒,则哀公于孔子既卒之后,犹以卿礼待之。哀十一年传曰:子为国老,待子而行,哀公诔孔子亦曰:不憗遗一老。若下大夫致仕,安得称国老、一老乎?鲁司寇为卿而非下大夫可知。阎潜邱谓孔子为司寇,实上大夫而非卿,毋乃缪欤?”今按《檀弓》有夫子制于中都之语,是孔子为中都宰之证。其为司空,他书无徵,盖不久即升为司寇也。崔述云:“《世家》有为中都宰,及司空事,皆在定公九年后。《家语》有事无年。《年谱》则云:四十七岁定公以为中都宰,四十八岁迁司空。按:《年谱》所云四十七岁者,为定公之五年。是年自六月以前,权在平子,六月以后,权在阳虎,定公安能自用孔子?孔子安能自行其意?鲁之乱莫甚于阳虎时,孔子于此时犹为宰与司空,亦何时不可以仕?而《论语》乃有或人不为政之问?阳虎威制鲁君三卿,多行不义,孔子身为卿贰,终不肯去,及桓子受女乐,乃不脱冕而行,不几轻重颠倒乎?《春秋》阳虎以八年战败,孔子以十年相定公会于夹谷,为司寇当在虎败之后,夹谷之前。”江永亦辨之云:“定五年丙申,季平子卒,桓子立。阳虎将以璠玙敛平子,仲梁怀弗与,见《左传》。而《家语》云:孔子初为中都宰,闻之,历阶而救焉。《年谱》遂叙宰中都于孔子四十七岁。是时阳货方张,岂夫子仕时?且阳货途中之语,又何为耶?”因定宰中都在定公九年。其说殆是。

猜你喜欢
  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陈寿
  卷三百二十四·列传第八十三·脱脱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四·李心传
  第十八回 灭高昌献俘观德殿 逐真珠击败薛延陀·蔡东藩
  蜀碧卷三·彭遵泗
  卷之二百三十·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卷七·王锜
  第二十一卷 仕绩 一 二·缪荃孙
  五七九 湖广总督三宝等奏呈查缴应毁各书清单·佚名
  世宗本纪·脱脱
  吴履传·张廷玉
  ●卷之五·吕坤
  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三·袁枚

      李穆堂侍郎云:“凡拾人遗编断句,而代为存之者,比葬暴露之白骨,哺路弃之婴儿,功德更大。”何言之沉痛也!余不能仿韦庄上表,追赠诗人十九人。乃录近人中其有才未遇者诗,号《幽光集》,以待付梓。采取未毕,姑先摘数首及佳句,存

  • 示儿长语·潘德舆

    ○心法吟为禽为兽,为孝为忠。天壤悬隔,方寸之中。尔心能存,目明耳聪。尔心不存,目瞽耳聋。尔心能存,荣及祖宗。尔心不存,灾及尔躬。何穷何通,何吉何凶,正心淫心,天不梦梦。毋黠而惰,宁拙而恭。宁直而啬,毋曲而丰。五经之外,更无信

  • 卷一百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七 明 曹学佺 编 方外四 释护国【江南人大历僧】 归山作 諠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纵然好朝市终不忘林峦四皓将拂衣二疎能挂冠窻前隐逸传每日三时看靳尚那可论屈原亦可叹至今黄泉下名

  • 卷二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二十五五言排律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应令肃城隣上苑【沈约文塞草未衰严城于焉早闭江总诗肃城通甲观承华启画堂汉旧仪上林苑中广长三百里苑中养百兽天子春秋猎射苑中离宫七十所容千乘万骑庾信乐府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八·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尚史卷八十·李锴

    列传五十八説客传陈轸 【子应附】陈轸者游説之士去楚之秦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秦攻陉韩使人驰南阳之地【驰反走示服也】秦已驰【驰进也韩避而秦进也】又攻陉韩因割南阳之地秦受地又攻陉陈轸谓秦王曰国形不便故驰交不亲

  • 第三章商业使用人·佚名

    第一亲押约字立亲押约字人薛荣耀,即薛狮记,兹因旧东捷记号停罢,截止薪金,狮现家务伙食浩繁,曾托王兰哥、石福泉兄二君诱荐利路,幸蒙东家裕昌谢老爷景我翁全诺提拔,雇理内外买卖,并代出官讯案各事。狮当竭力向前当理,不敢推诿。

  • 七五五 江西巡抚郝硕奏解毁书籍板片并请展限检缴折(附清单一)·佚名

    七五五 江西巡抚郝硕奏解毁书籍板片并请展限检缴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一日江西巡抚臣郝硕谨奏,为解毁书籍板片,仰祈圣鉴事。窃照江西省设局收缴违碍书籍,自四十三年八月起至四十五年十月底止,计查出应禁书一万三

  • 第二十三章 百姓之友·林语堂

    蘇東坡單槍匹馬隻身奮鬥,打算改革吏治,他算失敗了。他看到一次饑荒將至,他要朝廷預做防備,在這一方面他沒有成功。不過,由於他奮戰不懈,對抗下兩年的陰慘的鬼影,他是把老百姓從王安石新政的惡果中救了出來。據蘇東坡說,幾百萬

  • 李稷传·脱脱

    李稷字长卿,邛州人。父亲李绚,龙图阁直学士。李稷因荫补历经管库,代理河北西路转运判官,修筑拓展深、赵、邢三州州城,工役没有失误延搁,但严厉苛刻残忍。察访使者言及此事,都水丞程日方也上诉他超越职权。诏令加以判析。御史

  • 卷八十六罪犯习艺·冯煦

    通省按巡道所属共筹设习艺所三区刑部奏准,通行各省设立罪犯习艺所,应由督抚体察情形奏明办理。皖省通计六十州县,于三巡道属各筹设习艺所一区。省城一区已于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开办,专收安庐滁和[道]属十六州县罪犯。按,安庐滁

  • 三十三年·佚名

    (戊戌)三十三年大明嘉靖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丙子朔,王世子以權停例,率百官行賀禮。1月2日○丁丑,以成世昌爲工曹判書,李龜齡爲戶曹參判,柳世麟爲漢城府右尹,李夢弼爲弘文館校理。1月4日○己卯,日暈,兩珥。1月5日○庚辰,御朝講。

  • 一个人的生活·梁漱溟

    生活是最普泛最寻常的事,草木也生活,鸟兽也生活,小孩子疯颠白痴诸般神经病者也生活。他们的生活都很容易——并不是说他们很容易生存,是说他们生活的时候很没什么疑难。因为什么没有疑难?因为他们的生活是用不着

  • 摩诃止观卷第十下·智顗

    摩诃止观卷第十下次明内邪得失者。三藏四门本为入理而执成戏论。发见获禅兼通经籍。若以此门自执秖应生善。既与见相应还起三行。其行善者专为诸有而造果报。取著有门而生爱恚。胜者堕慢坑负者堕忧狱。生烦恼处。有

  • 牧雲和尚七會餘錄目錄·牧云通门

    卷之一上堂小參夜參普說示眾示語禪淨玄旨卷之二室中語要書答語天童上堂(天王開光 祖師開光安座)卷之三像讚佛事卷之四偈(上)卷之五偈(中)卷之六偈(下)七會餘錄目錄(終)

  • 高宗御制文集·乾隆

    文别集。清高宗弘历(1711—1799)撰。四集,九十二卷。于敏中、梁国治、沈初、彭元瑞等奉敕编。弘历有《唐宋文醇》已著录。此集成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约四十七万字。初集三十卷。经筵御论二卷,论、说、记五卷,序、后

  •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佚名

    唐《艺文类聚》卷4引本经文,敦煌遗经斯3061《太上洞玄 灵宝中元玉京玄都大献经》与本经部分相当。玄嶷《甄正论》卷 中曰道士刘无待造《大献经》。吉冈义丰《道教と佛教第三》推测 本经或出自萧梁,唐道士刘无待进行了加

  • 观世音菩萨救苦经·佚名

    南无救苦观世音菩萨。百千万亿佛。恒河沙数佛。无量功德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