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八
嘉靖二十三年七月戊戌朔诏伊王典楧禄米二千五百石其 圣驾南巡特加三百石住支
○致仕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李廷相卒廷相山东濮州人弘治壬戌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脩正德中逆瑾窃柄调兵部主事瑾败复原职累升南京吏部侍郎改兵部右侍郎兼侍讲学士充经筵讲官寻改礼部升户部尚书提督仓场还理部事兼学士加太子宾客以疾致仕卒于家赐祭葬如例赠太子少保谥文敏
○庚子升大理寺右寺丞朱方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整饬蓟州边备兼巡抚顺天
○升四川夔州府知府张环为山东按察副使
○辛丑
仁孝文皇后忌辰 永孝殿行祭礼遣长宁伯周大经祭
长陵
○升河南左布政使雒昂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
○刑部尚书闻渊九年秩满诏加太子少保
○陕西总兵官都督同知魏时卒赠祭葬如例赠左都督
○壬寅工部尚书甘为霖言湖广四川贵州采木余剩并事例银两宜清查角□羊部以济工用从之
○丙午立秋时祫享 祖宗 列圣于
景神殿命成国公朱希忠代英国公张溶驸马都尉崔元邬景和谢诏遂安伯陈鏸尚书费采毛伯温甘为霖捧 主
○吏科都给事中卢勋奏凤阳巡抚总督漕运其任至重属者员缺多就近推补似非为官择人之意请敕吏部会同九卿科道从公推举三四员上请 上是其言令吏部照旧从公推举才望素著者二三人上请如所举不当科道官即时紏奏于是吏部推工部尚书总理河道周用 上允之命用以原职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
○丁未先是巡抚蓟州都御史许论报北虏欲由喜峰口入寇本镇兵寡祗足堤备三卫属夷不能并当二虏请发辽东游兵及京营军马各三千人太仆寺马二千六百匹御之兵部言辽东兵当亟发营军令参将罗文豸刘振余勋茂镇寗乾等先期拣练候警始行报可已复命太仆寺给马一千匹不足则取桩朋银买补时宣府先报虏欲从独石入寇势逼 陵京不可不豫诏提督团营官简阅营兵以候徵发
○己酉户部尚书王臬三年考满荫子世熙为国子生
○提督两广军务兵部尚书潘鉴以疾乞致仕许之
○以旱灾免陕西兰州秦金诸县甘兰靖虏诸卫各税粮有差
○命东官厅听征总兵官许国佥书后军都督府事保定侯梁继璠佥书南京前军都督府事
○总督宣大尚书翟鹏上大同增筑墩堡脩浚墙濠功及请于破虏灭虏威虏宁虏杀胡拒胡威胡迎恩八堡各设守备官一人靖虏破胡残胡败胡阻胡灭胡六小堡各设操守官一人各隶本路参将 上嘉诸臣劳绩赏鹏及总兵周尚文参议李良佥事赵一中常时平副总兵戴廉前巡抚都御史赵锦及督粮郎中郭朝宾大同府知府张镐刘永都司刘恩各银币有差各堡守备等官如议增设鹏又言虏常避实击虚今知大同有备必移犯宣府或由此以窥京师不可不预为之所下兵部请发缺官银六千两付巡抚山东都御史端廷赦募取长枪手三千人分属将领期八月趋涿州听保定抚镇徵调檄辽东都御史董珊取副总兵郝承恩所辖奇兵三千人期七月趋山海关听蓟州巡抚徵调命东西官厅听征参将李俊趋喜峰口徐府趋大小谷杨时趋白羊口总兵许国趋蓟州其参将罗文豸等士马并属节制总兵郭宗参将蔡瑢萧瑾及各营坐营官令厉兵守卫宣府巡抚王仪总兵郤永督东路参将左灏守独石龙门四海冶与许国等相为犄角蓟州抚镇朱方郑重戴廉周彻督所属严设堤备与国等会议酌处鹏察贼向往督姜奭随宜调遣诸军诏俱如议行
○勘处湖广贵州夷情右副都御史万镗等上俘获逆苗功罪兵部议覆
上嘉镗等功诏升镗兵部右侍郎回部管事豊城侯李熙巡抚车纯刘彭年总兵张经参政郑重王积蔡雪程参议魏良辅参将高冈凤等守备周宝等布政使陈则清等俱常银币有差良辅云程仍升俸一级副使李义壮等准以功赎罪守备王廷光等下御史按问
○壬子中元节遣定国公徐延德驸马都尉谢诏安仁伯王桓分祭 七陵安平候方锐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寝及 哀冲太子坟长宁伯周大经祭 孝洁皇后陵寝
○山西平阳府地震有声
○命宣府东路右参将沉俊为团营敢勇营坐营官改五军营坐营署都指挥佥事张麒于团营果勇营
○癸丑陕山青石山等族番人甲禄等入贡给赏如例
○ 上谕礼部曰今年仲夏以后霪沴非正灾人疾物者多近复旬日不雨又闻湖浙等处及近畿俱久旱 越时又仰承
仁爱火星逆行未顺值庙工安座之初睹是垂象而所以序昭穆之谓未必不可遵行者独今人不古无识是焉既非执正行礼之材毋作事诸茫昧之谤朕兹为天下生灵祈于
上玄其禁屠停刑止常封九日军机勿论
○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许赞再求退 上仍慰留不允
○发太仓银二万两于紫荆倒马关一万五千两于密云一万五千两于昌平诸处预治军饷
○乙卯 成祖文皇帝忌辰 永孝殿行祭礼遣玉田伯蒋荣祭 长陵
○庚申诏取户部太仓银十万两兵部太仆寺马价银十万两各进用
○辛酉北虏小王子那燕的将紏虏入寇先遣所虏中国人刘天柱为谍之京主其族属刘楷家兵马指挥范镒遉获之御史张雨以闻命付法司究问并治当日守门者升镒官一级赏两银币
○壬戌秋分祭夜明于夕月坛命遂安伯陈鏸行礼
○广西等处泗城州土官岑施及上林等□官司各遣人入贡给赏如例
○致仕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陆深卒深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弘治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编脩累升国子祭酒充经筵讲官常于讲筵面奏内阁不当窜易讲章忤旨谪福建延平府同知升山西提学副使久之召入为光禄寺卿升太常寺卿兼侍读学士
上幸承天改翰林院学士扈 驾还升詹事府詹事会
太庙灾自劾致仕及是卒赐祭葬如例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升贵州按察使何鳌为河南右布政使
○癸亥添设凤阳府治农通判一员从巡按直隶御史郭廷冕奏也
○南京户科给事中甄成德劾奏南京刑部尚书顾璘不职诏璘回藉听勘
○绥德卫总旗田俊于十八年斩获虏级六年不及升赏因赴兵科科臣戴梦桂为言俊之功已形奏牍而岁久不赏岂古人赏不踰时之意若此类者不止俊一人亦不特延绥一镇已也即九边川广云贵莫不有之乃其原则由于勘报不时故耳臣请量其地之远近严立限期凡有首功者即如期勘上下兵部请从其言行各边巡按御史详核各边功罪自二十三年以前至十八年奏勘未竟者期两月勘上嗣后悉遵 孝宗皇帝令凡山西宣大蓟辽期一两月陕西湖广则三四月甘肃四川两广云贵则六七月愆期者必治以罪得旨如议令以实举行
○河南道御史何备言工役繁兴廪粮冒滥管工科道及部属廪给俱宜裁革惟监工之禄簿者及官吏未支俸者给口粮如故工部议复从之
○甲子巡按直隶御史胡汝辅奏真顺二府极冲且繁者进士官各止一人而大名一府简僻之地反选四人是徒欲以地全人不知以人安民也吏部复地方繁简视才力强弱若才力绵薄之人置之冲繁之地虽使进士官亦终无补于治矣请开选日听本部查出见缺正官地方量其冲繁简僻审进士年力强弱斟酌补除有苟图便安告简僻者勿听诏可
○太仆寺卿毛渠三载绩满荫其次子延清为国子生
○以旱灾免福建福州兴化泉州漳州诸府税粮有差
○发潞城王府辅国将军俊木□升高墙禁住降乐平王府镇国将军偕涵为庶人俊木□升以败伦违法偕涵以淫纵虐死无辜也
○乙丑
中宫千秋令旦免命妇朝贺
○丙寅起原任巡抚山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韩邦奇总理河道
○升巡抚江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岳为右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
猜你喜欢 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十三·柯劭忞 ●卷一百六十二·徐梦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李心传 卷第十四·徐鼒 ●八、性情一斑·秦翰才 一四一五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五九二 军机大臣奏将科甲出身现任三品京堂开单进呈片(附清单)·佚名 学史卷十二·邵宝 一六七 道路的记忆一·周作人 睿宗本纪·欧阳修 ●台湾纪事卷一·吴子光 一二 深挚的友谊·邹韬奋 北洋海军章程第二·佚名 卷四十七·佚名 谭怀·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佚名- (搽旦上,云)妾身刘天祥的浑家。自从分房减口,二哥、二嫂、安住,他三口儿去了,可早十五年光景也。我这家私,火焰也似长将起来,开着个解典铺。我带过来的女孩儿,如今招了个女婿。我则怕安住来认,若是他来呵,这家私都是他的,我那女 
- 卷一百三·志第五十一·刑法二·宋濂- ◎刑法二 ○职制下 诸职官户在军籍,管军官辄追逮其身者,禁之。诸中外大小军官,不能以法抚循军人而又害之者,从监察御史廉访司纠察之;行省官及宣慰司元帅府官无故以军官自卫者,亦如之。诸军官不法,各 
- 卷三十二·佚名- 八月二十一日(丙辰),常青、恒瑞同奏言:外委段昭明、沉贤賫回奏折,随同大兵前往诸罗,至老店被贼所害,折亦遗失。又魏大斌等禀称:『十二日夜接柴大纪札云「带领之兵,何日可抵诸罗?我闻炮即带兵接应」。是以,于十三日即带兵二千七百 
- 卷之七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四十七·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八月庚申。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外记注 ○恭上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徽号礼成。颁诏天下。诏曰朕惟圣人孝治天下尊养兼隆。王者身先万民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纪昀- 金纪 【三】世宗○世宗世宗皇帝讳雍本讳乌禄又名褎太祖孙睿宗子也母曰贞懿皇后李氏帝性仁孝沈静明达善骑射国人推为第一每出猎耆老皆随而 观之皇统初封葛王厯授东京留守进封赵王正隆二年例降封郑国公进封韩国三年再任 
-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司马迁- 徐世英 译注【说明】萧何作为刘邦的重要谋臣,为西汉王朝的建立和政权的巩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篇紧紧围绕这一方面,塑造了萧何这一历史人物,描述了他的卓越功勋。萧何眼光远大,深谋远虑。作为刘邦的助 
- 李若水传·脱脱- 李若水字清卿,氵名州曲周人,原名若冰。他以上舍生登第,调任元城县尉、平阳府司录。参加学官考试获第一名,任济南教授,被命为太学博士。蔡京晚年恢复相位,儿子蔡绦用事专权,李邦彦愤愤不平,打算以病辞谢离开朝廷。若水则说“:大 
- 唐纪七十七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上乾宁四年(丁巳、897)·司马光- 唐纪七十七 唐昭宗乾宁四年(丁巳,公元897年) [1]春,正月,甲申,韩建奏:“防城将张行思等告睦、济、韶、通、彭、韩、仪、陈八王谋杀臣,劫车驾幸河中。”建恶诸王典兵,故使行思等告之。上大惊,召建谕之;建称疾不入。令诸王诣建自陈 
- 卷三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三十五选举考举士明以科目取士盖沿唐宋之旧而规制亦略与元同独试士之法则视历代而稍变焉其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命题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 
- 序·邢昺- 魏何晏注,宋邢邴疏。邴字叔明,曹州济阴人。太平兴国中擢九经及第,官至礼部《尚书》,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盖咸平二年诏邴改定旧疏,颁列学官。至今承用,而传刻颇讹。《集解》所引十三家,今本各题曰:“某氏”,皇侃《义疏》则 
- 景公问古者离散其民如何晏子对以今闻公令如冦仇第二十五·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古者离散其民,而陨失其国者,其常行何如?”晏子对曰:“国贫而好大,智薄而好专;贵贱无亲焉,大臣无礼焉;尚谗谀而贱贤人,乐简慢而玩百姓;国无常法,民无经纪;好辩以为忠,流湎而忘国,好兵而忘民;肃于罪诛,而慢于庆赏;乐人之哀 
- 論語全解卷七·陈祥道- 子路第十三 
- 耻言二·徐祯稷- 或问程氏言孔颜乐处可得寻与余斋曰可不愧于天不怍于人循此寻之远乎哉 余斋曰德莫盛于让道莫高于晦不与世争势利之事易不以身居美善之名难 余斋曰语云事无全遂物不两兴故天地之间必有缺陷夫明者不务求全其所可缺者恐致 
- 记住父母的年纪·孔子- 【原文】 子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记挂在心头。一方面为他们添寿而欢喜,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 【读解】 喜则点歌祝寿做生日,惧则汤药侍候问寒暖。 
- 卷七十九·道世- △邪见部第十三(此别二部)▲述意部第一夫创入佛法,要须信心为首。譬如有人至於宝山,若无信手,空无所获。故经说:“愚痴之人,不识因果,妄起邪见,谤无三宝四谛,无祸无福,乃至无善无恶,亦无善恶业报,亦无今代後代、众生受生。如是之人 
- 续灯正统目录·别庵性统- 清 性统编集 续灯正统序盖闻。普陀之胜无穷也。去四明虽云才数百里。然大洋当其前。西望外国。三韩诸山若在杳冥。北接蓬莱。其东则高丽日本。苍茫云霭间。当海涛盛壮排空触岸之时。风与水相搏。咫尺不能辨。而鱼龙 
- 玉镜新谭·朱长祚- 朱长祚撰。书中记述了阉党专擅作恶的经过,汇辑有关诏令及《诛逆爰书》,因之此书又名《逆珰事略》。全书10卷,析为32类。每类均先叙其事,后节抄或迻移有关诏令奏疏。“录用章奏,字字俱从邸报、邮传,不敢窜易一字以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