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明会典卷一百二十六

刑部一

诸司职掌

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刑名及徒隶勾覆关禁之政令其属古有四部曰宪部曰比部司门部都官部洪武二十三年因天下庶务浩繁钦改为十二部曰浙江江西福建山东北平四川山西湖广广东广西河南陕西各令清理一布政司刑名等事其云南布政司隶陕西部仍量其繁简带管直隶府州并在京衙门每部仍分宪比司门都官四科以领其事凡遇刑名各照部分送问?落

後至洪武二十九年改十二部为十二清吏司永乐元年改北平清吏司为北京清吏司十九年革北京清吏司增云南贵州交址三清吏司宣德十年革交址清吏司

浙江部带管

中军都督府   神策卫

和阳卫     留守中卫

广洋卫     直隶和州

江西部带管

前军都督府   龙骧卫

府军前卫    龙江卫

天策卫     直隶庐州府

福建部带管

户部      金吾後卫

应天卫     牧马千户所

直隶常州府   广德州

山东部带管

左军都督府   兵部

羽林右卫    尚宝司

典牧所     直隶凤阳府

滁州

北平部带管

吏部      金吾前卫

太医院     直隶苏州府

四川部带管

工部      府军卫

僧录道録司   直隶松江府

山西部带管

旗手卫     骁骑右卫

龙虎卫     翰林院

钦天监     五城兵马府

直隶镇江府   徐州

湖广部带管

右军都督府   虎贲右卫

留守右卫    水军右卫

直隶池州府   宁国府

广东部带管

府军左卫    水军左卫

虎贲左卫    锦衣卫

留守左卫    应天卫

广西部带管

通政使司    镇南卫

五军断事官   直隶徽州府

安庆府

河南部带管

礼部      羽林左卫

武德卫     府军右卫

光禄司     太常司

国子监     仪礼司

教坊司     直隶扬州府

淮安府

陕西部带管

後军都督府   豹韬卫

府军後卫    蒙古左右卫

横海卫     兴武卫

江隂卫     鹰扬卫

大理寺     行人司

直隶太平府   云南布政司

浙江等十二部郎中员外郎主事各掌本布政司并带管在京衙门直隶府州刑名等事

见今十三司带管衙门

浙江清吏司带管

中军都督府   刑科

内官监     御用监

司设监     神策卫

和阳卫     留守中卫

广洋卫     腾骧左卫

金吾前卫    武功右卫

渖阳右卫    涿鹿左中二卫

蕃牧千户所   直隶和州

江西清吏司带管

前军都督卫   龙骧卫

府军前卫    龙江卫

天策卫     火药局

酒醋麫筋局   御马监

留守前卫    永清右卫

羽林卫     寛河卫

龙骧左右二卫  燕山左卫

龙门卫     忠义前後二卫

直隶武清卫   直隶庐州府

直隶庐州卫   直隶九江卫

直隶六安卫   宣府前卫

福建清吏司带管

户部      户科

太仆寺     印绶监

都知监

孝陵卫     献陵卫

裕陵卫     景陵卫

应天卫

牧马千户所   武功中卫

武城中卫    忠义左卫

美峪千户所   直隶开平中屯卫

直隶定边卫   会州卫

中都留守左中卫

直隶常州府   直隶广德州

山东清吏司带管

左军都督府   兵部

兵科      尚宝司

长陵卫     羽林右卫

典牧所     司苑局

戈戟司     会同馆

供用库     中都留守司

直隶凤掦府   直隶凤阳卫

直隶滁州    直隶滁州卫

直隶泗州卫   直隶沂州卫

直隶寿州卫   德州卫

安东中护卫   保定後卫

辽东行太仆寺  龙门千户所

辽东行太仆寺  辽东都司

德府群牧所   东直门外牛房

四川清吏司带管

工部      工科

府军卫     僧録道録司

织染局     巾?局

怀安卫     广武卫

太宁前卫    金吾左卫

永清左卫    武骧右卫

直隶大名府   直隶松江府

直隶金山卫   怀来卫

济州卫     常山羣牧所

蔚州左卫

山西清吏司带管

翰林院     钦天监

上林苑监    金吾右卫

旗手卫     骁骑右卫

龙虎卫     南城兵马指挥司

北城兵马指挥司

直隶镇江府   大同卫

直隶徐州    直隶徐州卫

直隶镇江卫   镇鲁卫

英武卫     威远卫

渖阳中护卫   大宁中卫

高山卫     义勇前後三卫

倒马关     平定州千户所

渖阳中屯卫   阳和卫

玉林卫     山隂千户所

混堂司     云川卫

甜食房

湖广清吏司带管

右军都督府   虎贲卫

留守右卫    永军右卫

司礼监     尚宝监

尚善监

茂陵卫     茂山卫

江淮卫     济州卫

忠义右卫    保定左右二卫

武功左卫    义勇左卫

神武中卫    直隶池州府

直隶宁国府   直隶宣州府

直隶定州卫

广东清吏司带管

府军左卫    水军左卫

虎贲左卫    锦衣卫

留守左卫    应天府

济阳卫     怀来千户所

飞熊卫     直隶隆庆州

广西清吏司带管

通政使司    镇南卫

五军断事司   宝钞局

银作局     富峪卫

羽林前後二卫  直隶隆庆左右二卫燕山前右二卫  大兴卫

中城兵马指挥司

武骧左卫    直隶通州左右二卫

靖江卫     直隶徽州府

直隶安庆府   直隶新安府

直隶安庆卫

河南清吏司带管

礼部      光禄寺

太常寺     国子监

鸿胪寺     礼科

中书舍人    府军右卫

羽林左卫    仪卫司

武德卫     太和卫

睢阳卫     留守後卫

神武左右前卫  灵台卫

兵杖局     牺牲所

汝宁千户所   东城兵马指挥司

神乐观     教坊司

直隶扬州府   直隶淮安府

两淮盐运司   直隶彭城卫

直隶邳州卫   直隶仪真卫

直隶高邮卫   武平卫

宿州卫     大河卫

归德卫     直隶宁山卫

直隶通州盐城海州三千户所

陕西清吏司带管

後军都督卫   大理寺

行人司     尚衣监

豹韬卫     府军後卫

蒙古左右卫   横海卫

兴武卫     鹰扬卫

针工局     西城兵马指挥司

神武後卫    腾让右卫

平凉卫     义勇右中二仪

龙虎右卫    直隶保定中前二卫直隶建阳府   紫荆关

直隶太平府   河东陕西盐运司

陕西行太仆寺  甘肃行太仆寺

江隂卫

贵州清吏司带管

吏部      吏科

金吾前卫    司菜局

直隶苏州府   直隶保定府

长芦盐运司   直隶顺德府

直隶苏州卫   直隶河间府

忠义中卫    河间卫

万全都司    保定保安二卫

大宁都司    玉林卫

直隶真保府   直隶太仓卫

蔚州卫     开平卫

直隶蓟州卫   镇朔卫

直隶天津左右二卫

直隶遵化卫   涿鹿卫

直隶天津卫   宣府左右二卫

兴和千户所   永昌千户所

德州卫     永宁卫

广昌千户所   梁城千户所

保安州     独石卫

兴州左右中前後五卫

云南清吏司带管

顺天府     太医院

仪卫司     直隶永平州

直隶广平州   直隶真定卫

密云中後二卫  直隶潼关卫

镇鲁卫     直隶大同中屯卫

抚宁卫     直隶东胜左右二卫直隶卢龙卫   直隶永平卫

万全左右二卫  寛河千户所

蒲州千户所   武定千户所

营州左右中前後五屯卫

乐安千户所   武平千户所

明会典卷一百二十六

猜你喜欢
  方术列传第七十二·范晔
  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七十九·良吏二·宋濂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六·张岱
  仁宗昭皇帝实录(卷一)·杨士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四·佚名
  中兴小纪卷二十九·熊克
  第三卷 田赋考·缪荃孙
  第二十三卷 仕绩 一 四·缪荃孙
  四二九 广西巡抚吴虎炳奏遵旨查明实无应留应还书籍折·佚名
  一六一 谕着舒赫德查明遗失《永乐大典》实情并各省书籍毋许携往私家·佚名
  卷四十四·傅恒
  五六 新闻检查·邹韬奋
  202.两个皇帝当俘虏·林汉达
  卷一百五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七回 皇甫子法网逃生·陈端生

    第七回皇甫子法网逃生诗曰:渭阳恻隐远相通,法场逃生叹命穷。茅店月明鸡唱早,萍踪何幸遇英雄。却说山东彭巡抚,接了登州告急文书。内有皇甫敬对敌之时,忽然落马被擒等语。明知不是投降,无奈受了刘侯之托,只得要相机行事。遂

  • 卷二十六·孙默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二十六     休宁孙默编彭孙遹延露词下长调满江红和悔庵生日自题小影图解组归来便黄绮欣然相许休重问屈生詹尹贾生季主酒後擘笺霏艳雪花间量屐粘香雨待縠巾葛帔老溪山招寻处 绦灌在堪谁与

  • 王维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维(701—761 ), 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九岁知属辞,十九岁应京兆府试点了头名,二十一岁(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大乐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规表演黄狮子舞被贬为济州(在今山东境内) 司功参军。宰相张九龄执政时,王

  • 帝纪第九 简文帝 孝武帝·房玄龄

    简文皇帝讳昱,字道万,元帝之少子也。幼而岐嶷,为元帝所爱。郭璞见而谓人曰:“兴晋祚者,必此人也。”及长,清虚寡欲,尤善玄言。永昌元年,元帝诏曰:“先公武王、先考恭王君临琅邪。继世相承,国嗣未立,蒸尝靡主,朕常悼心。子昱仁明有

  • 提要·袁康

      《越绝书》十五卷,不著撰人名氏。书中《吴地传》称勾践徙琅琊,到建武二十八年,凡五百六十七年,则后汉初人也。书末《叙外传记》以廋词隐其姓名。其云以去为姓,得衣乃成,是袁字也。厥名有米,覆之以庚,是康字也。禹来东征,死

  • 卷六·佚名

    周月解第五十一题解:文起于周正一月,故称周月。此篇讲日月权舆、四时成岁,以及三代改正朔之事。明显是春秋人的文字。最值得重视的是,肯定“夏数得天,百王所同一,“敬授民时”亦用夏历。惟一月,既南至,昏昴见

  • ●卷六·徐锡麟

    康熙四十年七月,圣祖驾幸索尔哈济。有喇里达番头人进彩鹞一架,青翅蝴蝶一双。上问:“此二物产于何地?”头人回奏云:“生于穹谷山中,鹞能擒虎,蝶能捕鸟。”上赐以金而遣之。长洲惠砚溪周惕、子士奇、孙栋

  • 通志卷一百三十·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四十三晋王敦【沈充】桓温【孟嘉】桓元【卞范之殷仲文】王弥 张昌 陈敏王如 杜曽 杜弢 王机 祖约 苏峻孙恩 卢循【徐道覆】谯纵王敦字处仲司徒导之从父兄也父基

  • 六十二、到青州府去·包天笑

      当我正在侘傺无聊的当儿,忽然有到山东青州府去办学堂的一事。  先是那一天,我妇翁陈挹之丈,来视其女,并对我说道:“昨天遇到彭诵田先生,详问你的地址,说是要来访你。”我觉得很为惊异,苏州彭氏,是吴门第一家大

  • 阳休之传·李延寿

    阳休之,字子烈。长得英俊豪爽,很有风度。喜好学习,热爱写文赋诗,人们都说他是“能写赋能作诗的阳休之”。开始,任州主簿。孝昌年间,杜洛周攻陷蓟城,阳休之与本族的人向南逃到章武,又辗转来到青州。葛荣作乱,河北一带流亡的人大

  • 杨华燕·周诒春

    杨华燕 年三十一岁。生于美国旧金山。未婚。永久通信处。澳门白马行九号。初学于檀香山弥勒学校。毕业于檀香山高等学校。光緖三十一年。以官费游美。入耶路大学。习土木工程。光緖三十四年。得学士学位。入理海大学

  • 第三章 地方分治以度为界·梁启超

      大同之治体,无国种,无险要,故分治之域,不以地势为界,而但以度为界。每度之疆,树石刻字以表之。人生其中,即为其度之人,由人本、育婴、慈幼三院养成,则入小、中、大学,学成则充看护人,一年则入农、工、商各场,有疾则入医院,老

  • 商书·伊训·佚名

    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祖,侯、甸群后咸在,百官总已以听冢宰。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训于王。曰:「呜呼!古有夏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灾。山川

  •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四·欧阳竟无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譯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四   復次云何識藴差别。此亦五種應知.一由安住故二由雜染故三由所依故四由住故   五由異相故。云何安住。謂習欲者欲界諸識執外色塵名色

  • 宗镜录卷第二十一·延寿

    夫一切真俗等法。各有理事。通别行相。果报历然。云何一向就己消融。未入斯宗。恐成空见。答。得本方了末。执末则违宗。若不观心。法无来处。若但修有为事行。不达自心无为。则迷事失宗。果归生灭。若体理行事。双照

  • 二刻醒世恒言·心远主人

    二十四回。题心远主人编次,芾斋主人评。心远主人真实姓名不详,尚有小说《十二峰》,已佚。前有雍正丙午(1726)清和下浣溟螺芾斋主人序,可证书成于清雍正年间。序称:“箧中有《醒世恒言二集》,……余不敢秘,是以梓之。”封面署

  • 謇斋琐缀录·尹直

    明尹直撰。八卷。书成于成化末、正德初。尹直,景泰五年(1454)进士,改庶吉士,官至兵部尚书。本书记述多为明代掌故,于内阁尤详;于同时仕宦黜陟、恩怨复化之由来,亦颇缕悉。于经筵日讲、科举考试,以及入仕之官逸事趣闻,亦多有

  • 说无垢称经疏·窥基

    凡六卷或十二卷。唐代窥基(632~682)撰于咸亨三年至五年( 672~674)。又称说无垢称经赞、说无垢称经赞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系玄奘所译说无垢称经(与鸠摩罗什所译之维摩诘所说经为同本异译)之注释书。书中基于法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