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邓析考
《吕氏春秋 离谓篇》:“郑国多相县以书者,子产令无县书,邓析致之。子产令无致书,邓析倚之。令无穷,则邓析应之亦无穷。”又曰:“子产治郑,邓析务难之。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袴,民之献衣襦袴而学讼者不可胜数。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所欲胜,因胜。所欲罪,因罪。郑国大乱,民口讙哗。子产患之,于是杀邓析而戮之。民心乃服,是非乃定,法律乃行。”《列子 力命篇》亦云:“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当子产执政,作《竹刑》,郑国用之,数难子产之治。子产执而戮之,俄而诛之。”《荀子宥坐篇》云:“子产诛邓析,史符。”皆谓子产杀邓析。据《左传》昭公二十年,子产卒,定公九年,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前后相去二十一年,是邓析及与子产同时,而非子产所杀。杜预注《左传》谓:“邓析郑大夫,欲改郑所铸旧刑,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书之于竹简,故云《竹刑》。”《正义》:“昭六年,子产铸《刑书》于鼎。今邓析别造《竹刑》,明是改郑所铸旧制。若用君命遣造,则是国家法制,邓析不得独专其名。驷歂用其刑书,则其法可取,杀之不为作此书也。”今按:《左传》子产铸刑书,叔向谏曰:“民知争端矣。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今邓析之所为,即是叔向之所料。是驷歂之诛邓析,正为其教讼乱制。然必子产刑书疏阔,故邓析得变易是非,操两可,设无穷,以取胜。亦必其《竹刑》较子产《刑书》为密,故驷歂虽诛其人,又不得不舍旧制而用其书也。(俞正燮《癸巳存稿》有《邓析子跋》,云:《列子 杨朱篇》,子产以兄朝弟穆为虑,密造邓析而谋之,邓析使诱以礼义之尊,朝穆鄙之,邓析曰:子产与真人朝穆居而不知也。疑子产所杀,当是郑国有此人,邓析收得其书,列其事指与刑鼎相难者,别条为《竹刑》,即《荀子》所谓好治怪说者。子产卒后二十年,驷歂以他罪杀之。初子产所杀者,人不得其名,以其术尽邓析所辑书中,遂以书名其人耳。此亦臆测,聊备异见。)时晋亦有刑鼎,(在鲁昭二十九年,后郑铸《刑书》二十三年,前郑用《竹刑》十二年。)仲尼曰:“鼎在民矣,何以尊贵!”盖自刑之有律,而后贱民之赏罚,得不全视夫贵族之喜怒,而有所徵以争。邓析之《竹刑》,殆即其所以教民为争之具,而当时之贵者,乃不得不转窃其所以为争者以为治也,此亦当时世变之一大关键也。其后不百年,魏文侯用李克,著《法经》,下传吴起、商鞅,然后贵族庶民一统于法。而昔者“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之制,始不可复。然鞅、起皆以身殉。今邓析,其为人贤否不可知,其《竹刑》之详亦不可考。要之与鞅、起异行同趣,亦当时贵族平民势力消长中一才士也。
《汉 艺文志》名家有《邓析》二篇,《刘向叙》:“臣所储《中邓析书》四篇,臣叙书一篇,凡中外书五篇,以相校除复重,为五篇,其论无厚者言之异同,与公孙龙同类。”今按《韩非子》云:“坚白无厚之词章,而宪令之法息。”《淮南子》亦云:“邓析巧辩而乱法。”则《邓析》书乃战国晚世桓团辨者之徒所伪托。邓析实仅有《竹刑》,未尝别自著书也。《荀子 不苟篇》:“山渊平,天地比,齐、秦袭,入乎耳,出乎口,钩有须,卵有毛,是说之难持者也,而惠施、邓析能之。”《非十二子篇》云:“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说,玩琦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是惠施、邓析也。”此证邓析之说起于晚世之辨者。云惠施、邓析,犹如云陈仲、史鰌,大禹、墨翟,神农、许行,黄帝、老子。其一人为并世所实有,别一人则托古以为影射。孟子言必称尧、舜,亦其例也。今传《邓析》书云:“天于人无厚也,君于民无厚也”,则更非坚白无厚之谓。《墨经上》:“厚,有所大也。”《说》云:“厚惟无所大。”《庄子 天下篇》云:“惠施曰: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有厚无厚,自与坚白同异,同为当时名家辨说主题。后有妄人,并无厚之语而不识,乃妄袭老氏天地不仁之意冒为之,则今传《邓析子》,复非战国晚世之真也。
猜你喜欢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九·佚名 卷之七十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六 儒林传九·纪昀 八五八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官分别议罚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目录·司马迁 女将军·陶菊隐 庚申英夷入寇大变记略·佚名 裴炎传·欧阳修 张岳传·张廷玉 偏安排日事迹卷七·佚名 张文襄公选集二·张之洞 提要·沈名荪 蔡翔·周诒春 總序·佚名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