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四回 分杯羹太公受难 降齐地郦生逞功

话说楚汉两军在广武地方相拒数月,汉兵早得敖仓,粮食丰足。楚兵远道运粮,又不时被彭越引兵截击,以致军饷缺乏,项王几次搦战,汉兵坚守不出。项王心想:“我兵食少,利在速战,似此长日相持,如何是好?”正在寻思无策,忽然念起:“太公、吕后现在我军,一向好生看待,未曾用他,如今事势紧迫,说不得要将他挟制汉王。但吕后是汉王妻子,或尚吓他不动。只有太公,是他父亲,我若将太公捆起,要杀要烹,汉王见了,定然心中不忍,涕泣求饶。到了其时,我便要他投降,他亦当俯首听从,只此一法,可以制其死命。”

项王想罢,心中欢喜,便下令军中制成一个高俎,命人将太公捆绑,放在俎上,推出军前,遣人传语汉王道:“汝若不速出降,吾即将太公烹煮食之。”汉王闻言,大惊!又闻太公缚在高俎,心中委实过去不下,自揣道:“我若投降,必至父子俱死,此事万万不可。然眼见老父危急,不为解救,岂非成为大罪之人!但若婉言求乞,正中了项羽之计,以后遇有为难之处,便用此法挟制,岂不累老父长受磨折。不如硬着头皮,假作无关痛痒,使他绝望。料他不过用此吓我,安敢便杀我父?”汉王筹思已定,遂遣人传语项王道:“吾与汝同事义帝,义帝命吾二人约为兄弟,由此看来,我父即是汝父,汝今必欲烹食汝父,尚望分我一杯肉羹,不必虚言吓我。”项王听了,大怒!便认真欲将太公杀死。项伯连忙阻道:“现在天下事尚未可知,况为天下者不顾家。今虽杀太公,于事无益,徒添他人怨恨而已。”项王见项伯说得有理,便命将太公解下,照前留养。汉军闻知,人人欢喜,也有称赞汉王善于对付者,也有说汉王杯羹之语,太觉忍心者。

项王因此计不行,沉思数日,又想出一策。自领将士出营,排齐阵势,预先伏下弩箭,却遣人请汉王相见,说是有事面谈。汉王不知是计,亦即引兵而出。

此时楚兵在广武涧东,汉兵在广武涧西,项王与汉王各立马阵前,隔着广武涧,彼此对语。项王又提起独身挑战之事,汉王闻言,大声责备项王道:“汝身犯十大罪,吾今数与汝听:背义帝之约,立我为汉王,汝罪一也;矫诏杀死宋义,汝罪二也:奉命救赵,不回楚复命,擅率诸侯之兵入关,汝罪三也;烧秦宫室,掘始皇坟墓,收取财宝,汝罪四也;杀秦降王子婴,汝罪五也;用诈谋坑死秦降卒二十万于新安,汝罪六也;封所爱诸将于好地,迁各国故主于恶地,汝罪七也;逐去义帝,自都彭城,又侵夺韩、梁二国,多占土地,汝罪八也;使人暗杀义帝于江南,汝罪九也;汝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加以大逆无道,天下不容,汝罪十也。吾今统率义兵,联合诸侯,以诛残贼,当使刑余罪人击汝,岂屑与汝挑战?”项王听毕,气得七窍生烟,便趁势发下暗号,一时伏弩齐发,箭如飞蝗,射过涧来。汉王不曾提防,胸前早中一箭,翻身落马,左右连忙救起。汉军将士见汉王中箭,恐怕伤了要害,难保性命,人人大惊!汉王知得众人之意,忍住痛,故意用手扪着足上,说道:“不料被贼射中吾之足指。”众人闻言,心中稍安。左右将汉王扶归中军,立召医士,取出箭镞,伤处用药敷扎。汉王受了重伤,卧病在床,一连数日不出。汉军将士见此情形,料想汉王箭疮必然沉重,彼此交头接耳,纷纷议论,都说是:“强敌在前,大王若有不测,军中无主,楚兵乘胜来攻,如何是好?”张良从旁听得,心中忧虑,便人到帐中,力劝汉王出外巡行各营,以安军心。汉王依言,勉强挣扎起身,左右扶上小车,遍到各处巡行一遭。大众看见汉王出来,谣言方息。汉王便趁着巡行之便,一直回到成皋城中养病去了。

项王见汉王中箭坠马,心中大喜。急令人前往汉营打听,并嘱直:“如探得汉王死信,即来回报,以便进攻。”自己坐在营中,甚是得意,调遣士卒,安排厮杀。

过了数日,探卒回报说是:“汉王仍出巡行,军中并无动静。”项王闻说汉王受伤不死,一天高兴顿成冰冷,也便无心进攻。忽一日报说:“齐国遣使到来。”项王召入,齐使备述:“齐王听信郦生之言,与汉联合,尽罢守备。汉将韩信乘虚进攻,夺了临淄,齐王逃至高密,特遣使者前来求救。”项王闻说,允即起兵,打发使者先回。命大将华龙且领兵二十万,克日前往救齐。

原来韩信奉汉王之命伐齐,先往赵地,收集兵队。早有探卒报知齐王田广、齐相田横。二人闻信,急命大将华无伤、田解领兵二十万,屯驻历下,安排拒敌。

一日,忽报汉王遣郦生来见,齐王召入,郦生见了齐王,因说道:“现在楚、汉相持,大王知天下将归何人否?”齐王答道:“不知也。”郦生道:“大王若不知天下应归何人,则齐国将不能长保矣!”齐王急问道:“天下究竟当归何人?”郦生道:“天下不久当然归汉。”齐王道:“先生何以知之?”郦生道:“汉王与项王一同攻秦,汉王先入咸阳,项王背约,移汉王于汉中。又杀义帝于江南,汉王闻之,为义帝发丧,兴兵讨楚,名正言顺。所过之处,无不降服,每遇攻取城邑,即以封有功之将;收得财货,便分与士卒。故各国闻风服从,豪杰皆乐为之用。项王有背约之名,杀义帝之罪。又吝惜爵赏,任用私人,以此,天下背叛,贤才怨恨,莫肯为之尽力。由此观之,汉王之得天下无疑也!且汉王起蜀汉、定三秦、涉西河、破魏豹、下井陉、诛成安君,此乃天助,非人力也。今已据敖仓、塞成皋,绝太行之道,守白马之津,恁据险要,兵精粮足,楚兵无食,旦夕可破。大王宜速降汉,齐国社稷,庶几可保,否则危亡立至矣!”齐王闻言,便与相国田横商议,皆以酃生之言为然。遂遣使者往汉通好,饬历下军队,尽罢守备,齐王与郦生日日酣饮作乐,并不提防汉兵。

当此之时,韩信带同曹参、灌婴诸将,收集赵地兵士数万人,一路东行,尚未渡过平原,已闻齐王听郦生之言,与汉联合。韩信便欲顿兵不进,旁有蒯彻急出谏阻。

说起蒯彻,自劝范阳令降了赵王武臣,一向居住赵地。此次随同韩信在军,见韩信停止进攻,因进说道:“将军受诏伐齐,而汉王别遣使者说齐来降,并无诏书,命将军罢兵,将军何得不进?且郦生不过一儒生耳,仗着三寸之舌,一旦说降齐国七十余城,将军领数万之兵,历时年余,始攻得赵国五十余城,为将数年,论起功勋,反不如一个竖儒,岂不被人耻笑?”韩信被蒯彻一激,起了争功之心,下令拔队渡河。只因蒯彻数言,断送郦生一命。欲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 胡籓 刘康祖 垣护之 张兴世·沈约
  ●卷一百七十三·徐梦莘
  铁围山丛谈卷第四·蔡絛
  两汉刊误补遗卷二·吴仁杰
  卷之四十三·佚名
  清波别志卷二·周煇
  一三二六 军机大臣为奉旨办理文渊阁书匣章程事致纪昀函·佚名
  七七一 湖北巡抚郑大进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情形折·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八·杜大珪
  ·报厂港竣工书·丁曰健
  慕容俨传·李百药
  秦桧传·脱脱
  孔公恂传·张廷玉
  ●雪交亭正气录卷九·高宇泰
  序言·钱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去非·唐圭璋

      宋人名或字以“去非”称者甚多。陈与义字去非。“全”有冯去非。诗渊有“宋实斋王去非”;其第十二册又有题紫霞洲之宋人“去非”。本辑又有徐去非。不知孰是。   满庭芳   龙角辉春,蛾春惊晓,梦阑金翠屏开。异芬

  • ●卷一·陈诗

    临桂陈莲史殿撰(继昌),文恭公宏谋元孙也。嘉庆庚辰会试,出吾皖黄左田宗伯(钺)门下。既登第,遂以三元嘉话与乾隆时吴县钱湘舲阁学(棨)颉顽名天下。官至江西、直隶布政,致仕归,而其诗独未得见。近者北流陈柱尊教授(柱)抄示数篇,珍逾拱

  • 运命的逻辑·徐志摩

    一前天她在水晶宫似照亮的大厅里跳舞—— 多么亮她的袜! 多么滑她的发!她那牙齿上的笑痕叫全堂的男子们疯魔。二 昨天她短了资本, 变卖了她的灵魂;那戴喇叭帽的魔鬼在她的耳边传授了秘诀,她起了皱纹的脸又搽

  • 卷四十五·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四十五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吾过集【起乙未八月尽丙申四月】自闻建儿之讣三月无诗中秋後三日杨致轩太守偕令叔东崖施子自朂过慰流连信宿聊资觞咏排遣哀情夫丧明之戚贤者以为规吾何人斯敢不知过

  • 唐诗镜卷三十四·陆时雍

    <集部,总集类,古诗镜__唐诗镜>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三十四 明 陆时雍 编 中唐第六 陈润 五言律诗 赋得秋河曙耿耿 晓望秋高夜微明欲曙河桥成鹊已去机罢女应过月上殊开练云行类动波寻源不可到耿耿复如何 【浅】

  • 贾岛·闻一多

    (779&mdash;843)这像是元和长庆间诗坛动态中的三个较有力的新趋势。这边老年的孟郊,正哼着他那沙涩而带芒刺感的五古,恶毒的咒骂世道人心,夹在咒骂声中的,是卢仝、刘叉的&ldquo;插科打诨&rdquo;和韩愈的宏亮的嗓音,向佛老挑

  • 江湖长翁集补钞·吴之振

    陈造百花楼楼中香飘百和浓,楼上锦缬翻东风。玉樽美酒清若空,吴姬妆面相映红。人生一笔不易得,是间一醉千金值。元龙百尺君勿论,芳时且可金杯侧。泛湖荷面跳珠小溅衣,酒边团扇已停挥。湿云收尽人间暑,郤度西山载雨归。

  • 古文尚书冤词卷三·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自是之后但名尚书不名古今文以今文二十八篇原在古文五十八篇内也第伏壁之学如欧阳大小夏侯三家在西晋永嘉之乱早已亡失而孔壁之学如周防尚书杂记三十二篇王肃古文尚书注十一卷范寗注舜典一卷皆湮没

  • 卷七·杨甲

    钦定四库全书六经图卷七     宋 杨 甲 撰毛邦翰 补巾车玉辂金木象革四辂其饰虽异制则同今特图玉辂之一兼太常之旂以备祭祀所乘其余车式皆具考工记则诸路可知矣<经部,五经总义类,六经图,卷七<经部,五经总义类

  • 司巫/神仕·佚名

    司巫掌管有关群巫的政令。如果国家发生大旱,就率领群巫起舞而进行雩祭。国有大灾,就率领巫官察视先世之巫[攘除同类灾情]的旧例[以便仿行]。举行祭祀时,就供给盛木主的匣和神所用的布巾,以及盛藉草用的筐。凡祭祀,负责守护

  • 中阿含经卷第十三·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王相应品第一(有七经第二日诵名小土城有四品半合有五十二经)乌鸟喻.说本天奈林.善见三十喻.转轮蜱肆最在后(六五)中阿含王相应品乌鸟喻经第一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加兰哆园

  • 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一卷·佚名

        天亲菩萨造    陈世真谛三藏于广州译    涅槃经三世义  解纯陀疑问。论曰。多弟子已成熟。纯陀未成熟。佛为纯陀未成熟故。显示大般涅槃。讲说大经。受大功德。为成熟故来拘尸那城。云何纯陀而有疑

  • 卷第一百五·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一百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八 【经】尔时善财童子见闻如上所现一切诸希有事念念观察思惟解了深入

  • 会稽掇英总集·孔延之

    诗文总集。北宋孔延之编。20卷。延之因会稽(今浙江绍兴)山川文物闻名古今,而前人记录赋咏多所散佚,乃于熙宁四年(1071)知越州时,发动吏卒,自典籍至于碑片及石刻,靡不勤访博采。次年五月书成,收录自汉迄宋铭志歌咏凡805篇,前1

  • 东廓集·邹守益

    全称《东廓邹先生文集》。十 二卷。卷首为序跋和目次,卷一至四为序疏说记,卷五、 六为书简,卷七为答问,卷八为杂著,卷九、十为碑传志 铭,卷十一、十二为诗。其中《青原赠处》是最早记载王 阳明“四句教”的文献之一。

  • 熊峰集·石珤

    明代诗文别集。石珤(字邦彦)著。其集初由皇甫汸删编为4卷,今仍有传本行世,但《四库全书》编者当时并未见此刻本。清康熙九年(1670)孙光为蒿城知县,得别集、遗稿于其家,为其合而重刊之,后又闻梁清标家有其全稿,乃购得

  • 阅微草堂笔记白话文·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

  • 野趣有声画·杨公远

    元诗别集。2卷。杨公远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南宋咸淳年间吴龙翰序。序中对本集的名字作了说明:“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卷末有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