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五

卷四十五
  康熙十八年五月乙巳,命调福建水师提督伯王之鼎为四川提督。时上以湖广岳州水师总兵官万正色谙习水性,令其进剿「海寇」,特授为福建水师提督;故以之鼎调补四川。
  丁未,诏理事官麻勒吉赴广西暂辖定南王所属兵士。将军穆占奏:广西省城投诚伪将军刘彦明、徐洪贞、线成仁等仍为都统、副都统,令其总辖藩下及绿旗之兵,颇于事有益。上谕刘彦明等所领投诚绿旗兵内有愿归农者,皆令归农;愿入伍者,拨入广西经制兵内。其定南王下旧兵有老弱者裁去,不必足从前三千之额。数年以来,定南王官兵分散各处,收聚甚难;宜令督捕理事官麻勒吉前赴广西暂行统辖。定南王下藩兵有分散者,令其察访料理;一切调度军务,会同将军莽依图等商议举行。其广西文武各官弁、定南王下各官职名,麻勒吉俱察明缮册以闻。刘彦明等为都统、副都统之处,俟册到日再议。
  辛亥,遣副将徐升耀敕招抚王屏藩等。时升耀賷言愿往招抚王屏藩、吴之茂、谭洪、张起凤等,上命加升耀都督佥事,賷敕招抚。谕王屏藩等敕曰:自吴逆煽乱以来,所在官民多被诱惑,陷身贼中,莫能自拔。朕已洞悉情形,屡颁敕谕广示招徕,开以自新之路。念尔素受国恩,必非甘于从逆。或心存忠义,迟回有待;或势被驱迫,归化无由:朕甚悯焉!兹湖南、广西俱经恢复,各路兵马齐进滇、黔,尔所悉知。四川一隅,皆朕赤子;久罹兵燹,不得早见太平。每一念及,殊多恻然!特遣副将加都督佥事徐升耀前往宣布朕意,尔其翻然改悟,勿失机会;率先来归,朕必赦其前愆,论功叙录。尔无怀疑畏,勉图后效,以副朕定乱安民至意。
  癸丑,命遣官采购湖广粮米运赴广西。时因广西官兵乏粮,议政王等议请令两广督、抚由广东设策运粮。上谕不必自广东挽运,令遣户部贤能官二员采买湖广米运至广西军前。其湖广武冈诸处官兵,亦令料理备办。
  己未,命大将军贝勒察尼治澧州以南军事。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治荆岳彝襄诸处军事。察尼奏:臣等前进荆、岳、彝、襄诸处,相隔渐远,调遣防守事宜,必致有误。上谕大将军贝勒察尼等亲统大兵往前进剿,自澧州以南军务,听大将军贝勒察尼调度;荆州、岳州、彝陵、襄阳等处军务,听大将军顺承郡王调度。
  辛酉,调大将军简亲王喇布等兵赴桂林。将军莽依图奏:桂林相近之兵,请速调一支往驻桂林,以张声势。臣俟副都统额赫讷兵至贵县,即前赴横州以绝柳州、南宁之路。因遣人趣马承荫、郭义等速行薙发。上命简亲王及穆占等兵内拨每佐领三人或四人,遣一副都统率赴麻勒吉所,令麻勒吉等统辖镇守桂林。
  六月戊辰,诏云南提督桑额率湖广官兵进云、贵。桑额奏:新任湖广提督暂驻彝陵,请以彝陵官兵隶其标下,而湖广提标官兵姑属臣统领。上谕:提督桑额随大兵进取云、贵,其湖广提标官兵准入云南提督标下;俟底定之日,仍回楚中。彝陵镇标官兵,准为湖广提标。至于随桑额前往官兵方事剿贼收疆,标下官员可各加衔一等、兵卒可动正项钱粮赏赉,以示鼓励。
  壬申,诏诛叛弁赵天元。尚之信奏:粤东之变,起自新会江门;江门水师之叛,由于天元一人。请以天元赐臣,使得明正其罪,立置典刑。上谕:赵天元不思图报国恩,乘粤西逆贼侵犯粤东,首献江门背叛,致粤东变乱;及粤东归顺后,又从逆贼数犯疆圉。今度不能免脱,窘困至极,方始来降,情罪重大。赵天元本系平南亲王所属之人,王其立诛之。
  甲戌,削都统觉罗巴尔布职。大将军贝勒察尼等取巴尔布供辞以闻,上命议政王、贝勒大臣集议。议政王等奏言:都统觉罗巴尔布自率大兵往湖广以来,并未前进效力;因其怯懦,削去参赞,令其赎罪图功。乃身率大兵,坐驻彝陵;大兵既复岳州,不乘贼中震骇之时探其虚实,力行剿灭,以赎前愆。镇荆山对垒之贼,迄于逃遁,竟未之知;乃诳云分布官兵进攻,巧为饰辨。又不亲身追杀逸寇,止遣夸兰大二人前往。其后令巴尔布率领官兵攻取辰州,又迟回瞻顾、迁延时日,竟不速进;致贼复踞辰龙关,得为守备。巴尔布怯懦退缩,一步不能前进;贻误大事,失机甚多。今奉旨取供,巴尔布又不即行认罪、据实供招,反为巧饰;殊失大臣之体!宜将巴尔布都统、阿达哈哈番佐领及所加之级,尽行削去,羇系荆州。彼所袭其父拜他喇布勒哈番,与应袭之人承袭。上报可。
  乙亥,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奏请增兵,上责之。勒尔锦奏:前者渡江,已简兵士有马者携往;所留守彝陵诸处兵并属顶补,多系无马。今平定疆土,兵力单弱,请悉以所有前锋护军调益臣军。上谕:前令顺承郡王等固守荆、襄诸处,而顺承郡王遣贝子准达、都统根特等率兵前守荆、彝。今撤还顺承郡王至荆、彝,令平定归州、巴东;乃复请益前锋护军,惟于身之所在必欲厚其兵力,所奏殊属不合!念见在进兵平定疆土,除将军噶尔汉等所统进剿兵外,其荆、彝诸处所在之兵,许酌量调往。
  戊寅,尚之信奏伪将军马承荫等来降。承荫于五月二十六日率伪将军郭义、伪总兵齐人龙及伪文武官缴敕印来降,之信以闻。
  壬午,将军噶尔汉奏暂撤还大兵,上责之。噶尔汉奏:臣等率领官兵逼临贼境,见山高路狭,小溪甚多,草木丛塞;今值六月、时多霪雨,若山水暴下,则鱼贯之兵必至断绝、不能相顾矣。且挽运亦难,是以暂撤兵众;俟木落水涸,更率官兵先灭山寇,续取兴安。上谕:噶尔汉自任将军以来,初无劳绩,惟闲住襄、均诸处。今当逆贼震动之时,遣噶尔汉会同提督等剿灭山寇,或有克取兴安之机,酌便而行;乃不率兵破贼以图报效,反称草木丛塞,竟以兵还。若此当草木未盛之先,亦曾效力前进否?噶尔汉不行努力以赎前愆,反规避退兵,殊属不合!即行严察议处。但见在统兵进剿,俟大兵旋日察议。又近日陕西大将军图海奏称四川逆贼出宝鸡立营,则兴安之地已空;噶尔汉其统兵而前,击破贼寇、规复兴安诸处,毋失机宜。
  甲甲,诏大将军简亲王喇布等罢发桂林兵,仍与安亲王岳乐约兵剿贼。先因马承荫、郭义等尚未投诚,上命喇布及将军穆占等拨每佐领兵或三人或四人,遣一副都统率往桂林。至是,喇布奏称:分兵发往桂林、镇守永州,则臣等所部进剿之兵力殊单弱。上谕:今马承荫、郭义等俱已投诚,则平南亲王及将军莽依图等兵皆可达桂林;简亲王等不必分兵发往,仍与安亲王约剿杀贼寇。
  戊子,敕大将军公图海等速取汉中、兴安,平定四川。先是,提督赵良栋奏称:湖南已经平定,应复汉中、兴安;臣愿独当一路,展竭愚忠,以图自效。上命图海等确议。至是,图海等奏称:栈道驿门镇各口逆贼率众来犯,据险为营;今令提督赵良栋进临武寨,相机而行。俟臣等击破驿门镇诸处贼垒,如有进取之机,酌量分道而行。上谕:湖南逆贼大败,困蹙遁走;大将军安亲王、简亲王等三路进发,平定武冈、新宁诸处,剿杀贼寇。贝勒察尼等进取辰州,顺承郡王及将军噶尔汉等亦从郧阳、彝陵规定蜀贼。
  又马承荫、郭义等并皆薙发,广西已平,平南亲王、将军莽依图等亦统兵进剿;今逆贼震慑,正当剿抚并用之时,大将军图海与将军、总督、提督等共议亟歼侵犯宝鸡之贼,恢复汉兴,以平蜀地。
  臣谨按:蜀中山峻谷深,道里阻陿,地实至险;从来不逞之徒多据为窟穴,不易削平。是时湖南逆贼溃遁,诸路进兵;皇上料蜀寇闻风必皆震慑,若不应机疾进,使贼得屯聚一隅、据守要害,恐荡平之绩,非旦夕可致。爰命图海等率师迅迈,收复蜀疆。迨图海等奏称贼毁偏桥、道途有梗,将军张勇、提督孙思克等又请姑止进兵,皇上概弗之许,仍下诏严趣。于是诸将帅始部勒士马,分路并发;果夺其关隘、歼厥渠豪,蜀境悉平,直抵云、贵。皇上洞察贼形,深悉机势;以万全之虑,为必胜之谋:睿略渊谟,诚诸将帅所不能仰窥万一者矣。
  己丑,诏撤福建内府佐领官兵。大将军康亲王杰书等奏:闽中滨海要汛及墩台营寨,俱绿旗官兵防守;满洲大兵惟驻形势之地,相为声援。满洲兵数颇多,宜酌量撤还。上谕:满兵既云宜撤,当如奏撤回。但海氛未靖,止先撤内府佐领官兵一千;俟此兵到日,再议发往更代。
  庚寅,诏大将军安亲王岳乐等分路进兵。时侍郎宜昌阿等至湖广传谕诸大将军等酌议撤兵,大将军贝勒察尼奏言:臣察见在进征常德、桃源护军每佐领各五人有余、骁骑兵每佐领各七人有余,汉军共一千二百余人、绿旗兵共二万七千余人,其兵足以前进。
  所有在常德者外藩蒙古兵四百余人、在澧州者外藩蒙古兵二千三百余人,应行撤还。松滋、宜都骁骑兵五百人、汉军一百人、绿旗兵四百余人,足以镇守疆圉;二处所有外藩蒙古兵五百人,亦应撤还。其在岳州满兵每佐领各三人有余、汉军共三百余人,俱撤还荆州并入荆州兵内,共成每佐领五人之数,俾之镇守。其余满兵每佐领各二人有余镇守荆州、外藩蒙古兵二千余人镇守岳州,外藩蒙古兵六百人,亦俱应撤还。大将军简亲王喇布奏称:乌拉宁古塔之兵,宜遵旨撤还。但新宁诸处见有贼寇,请暂留乌拉宁古塔兵一千二百余人。臣等二支之兵合而为一,每佐领兵各十一人有余;于其中选每佐领八人及绿旗官兵一万二千余人,率之前往与安亲王相期进剿新宁贼寇。俟破贼之后,乌拉宁古塔兵即行撤道。其永州宜拨满兵无马者每佐领三人、绿旗兵二千人镇守,令总兵官蔡元等率绿旗官兵二千五百人镇守全州。其两支外藩蒙古兵一千七百余人,应行撤还。大将军安亲王岳乐奏称:臣所统护军骁骑兵每佐领共十五人,蒙古兵一百余人,简亲王等既进取新宁,臣当率每佐领兵各十一人、绿旗官兵一万人与简亲王相期进剿武冈东口之贼。其衡州宜留每佐领满兵各一人、绿旗兵一千二百人、总兵官张中标兵二千人防守,宝庆宜留每佐领满兵各一人、绿旗兵一千人防守,岳州宜拨每佐领满兵各二人前往,与镇守岳州绿旗官兵协同防守。其外藩蒙古兵,应行撤还。简亲王等倘不进取新宁,其前欲携往进剿绿旗官兵一万二千人及得胜等炮,祈发臣军前,以便攻剿武冈、东口新宁贼寇。上谕:安亲王兵可两路进取武冈东口、简亲王等兵与安亲王兵约期进取新宁;破新宁贼后,乌拉宁古塔兵听令发还。贝勒察尼等兵攻取辰州等处,荡灭寇贼。衡、永、荆、岳诸地,俱如所奏留兵镇守。其诸处撤还满洲蒙古兵,俱令大臣官员沿途严加钤束。
  诏送马至武昌。上谕兵部:尔部见饲马匹及营驿之马可选择二千如例送至武昌,令善加刍秣备用。
 

猜你喜欢
  列传一 后妃·薛居正
  卷八十六·毕沅
  卷一百五十九 慶曆六年(丙申,1046)·李焘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四十二·乾隆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九·佚名
  ◎试院现形·李定夷
  卷三·韩菼
  第三十五卷明万历(一)·缪荃孙
  三八二 谕《元史》《辽史》等各书仍着于敏中同原派大臣等阅办·佚名
  王建及传·欧阳修
  卷三百十六·杨士奇
  卷八·雍正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九·佚名
  235.张居正辅政·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二枣类五言古枣          【后秦】赵 整北园有一树布叶垂重阴外虽多棘刺内实有赤心赋枣          【梁】简文帝浮华齐水丽垂彩郑都奇白英纷靡靡紫实标离离

  • 卷七·方干

    钦定四库全书玄英集卷七      唐 方干 撰七言律诗刘尚书新创敌楼二首下马政成无一事应须胜地过朝昏笙歌引出桃花洞罗綉拥来金谷园七里水云含半郭九州山月入千门常闻大厦堪栖息燕雀心知不敢言异境永为欢乐地

  • 卷一百九十四·毕沅

      ◎元纪十二 ∷起重光赤奋若正月,尽昭阳单阏十二月,凡三年。   ○成宗钦明广孝皇帝   大德五年年   春,正月,庚戌,给征八百媳妇军钞,总计九万二千馀锭。   壬子,奉安昭睿顺圣皇后御容于护国仁王寺。   御史台言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二·徐乾学

    宋纪七十二【起阏逢执徐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英宗体干应厯隆功盛徳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帝名曙濮安懿玉第十三子母曰仙游县君任氏明道元年正月三日生于宣平坊第初王梦两龙与日并堕以衣承之复戏于空中其一龙视王曰吾

  • 卷四十六·宋·蒋一葵

    【夏竦】 〔字子乔。幼学于姚铉,铉使为《水赋》,限以万字。竦作三千字示铉,铉怒,不视,曰:“汝何不于水之前后左右广言之。”竦益之,得六个字,铉喜曰:“可教矣。”十七善属文,为时所称。一日,忽见黄衣道士冒

  • 卷之五·佚名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十二月。丁卯。以雪泽未沾。仍遣恭亲王溥伟诣大高殿恭代祈祷行礼。  ○遣贝勒载洵诣时应宫。贝勒载润诣昭显庙。贝勒毓朗诣宣仁庙。镇国将军载振诣凝和庙。拈香。现月  ○谕内阁、恭修崇陵

  • 建中·周绍良

    №建中001【盖】皇堂姑博平郡主墓志【志文】唐故博平郡主陇西李氏墓志铭并序 秘书省校书郎独孤□撰有唐博平郡主,玄宗孝明皇帝之孙,故皇太子之女也。母曰薛妃,盖丛庆□仁,发祥垂耀,姿性淑茂,彰夫岐嶷。虽生于

  • 吕公著传·脱脱

    吕公著字晦叔,寿州人。从小嗜好学习,以至废寝忘食。父亲吕夷简对他器重惊异,说:“今后必定为王公辅臣。”恩补奉礼郎,登进士第,召试馆职,没有赴任。为颍州通判,郡守欧阳修与他结为讲学之友。后来欧阳修出使契丹,契丹主询问中国

  •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九·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恩泽公侯伯表古恩泽侯凡有三曰外戚则如吕武之为王与王氏之五侯丁傅梁窦之类曰中官则如赵髙孙程单超之类曰嬖幸则如董贤赵修之类是三者皆能干斁典章变动玄象使帷幄汗马之勲臣解体而不可收志节之士轻视貂

  • 卷一百三十二·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二宋 赵汝愚 编边防门辽夏四上仁宗乞选用酋豪各守边郡 刘 平臣闻五代之末中国多事四方用兵唯制西戎似得长策于时中国未尝遣一骑一兵远屯塞

  • ●自序·多隆阿

      昔夫子教人學詩則在興觀羣怨與事父事君之大而鳥獸草木之名其餘緒也惟為餘緒故後之學者往往略見大意直有學究性命之奧而於目前之物猶多承沿舊誤不能辨正者或據此說以攻彼據彼說以攻此彼此聚訟雖極之連編累牘不能明

  • 第九章 6·辜鸿铭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辜讲有一个国家的部长问孔子的学生(子贡),说:“

  • 卷十六·段昌武

    <经部,诗类,段氏毛诗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十六宋 段昌武 撰正小雅郑氏诗谱曰小雅大雅者周室居西都丰镐之时诗也【孔曰二雅正有文武成变有厉宣幽六王君丰镐之地文王居丰武王居镐太史公曰成王卜居洛邑定九鼎焉

  • 小学略说·章太炎

    地官保氏,教国子以六艺,曰礼乐射御书数。《七略》列书名之守于小学。《律历志》曰:数者,一十百千万也;其法在算术,宣于天下,小学是则。此则书数并称,而礼乐射御阙焉。盖六艺者,习之不一时,行之不一岁。射御非儿童所任。六乐之舞

  • 佛说魔逆经·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千二百五十。摩诃菩萨不可计。及欲行天诸色行天净居天人。彼时世尊与无央数众会眷属。周匝围绕而说经法。有一天子。名曰大光。在于座中。翼从

  • 第六十一則 風穴若立一塵·胡兰成

    第六十一則風穴若立一塵舉:汝州風穴延昭禪師垂語云:若立一塵,家國興盛,野老顰蹙;不立一塵,家國喪亡,野老安恬。(雪竇禪師拈柱杖云:還有同生同死底納僧麼?)禪宗比印度佛教少講慈悲,扶強者不扶弱老,為智者不為愚人。老子莊子孟子都是

  • 卷之六·佚名

    嘉兴大藏经 撄宁静禅师语录撄宁静禅师语录卷之六学人(金之铭大持姚上士与)父同较侍者 (超级 德卓) 记录续答三峰藏和尚启云门湛老人曹洞十六问并着颂叙缘起(附三峰颂语)岁在丙子暮春。某次参天童悟老人时。依山中

  •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张万福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唐高宗、武后时道士张万福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本书前半篇摘录《金篆简文经》、《太极宝诀》、《洞玄灵宝十部经序》等六朝灵宝诸经,敷述诵读《度人经》时存神、唸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