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六十七

列传

唐 【六十七】

○唐六十七

韩愈【孟郊  张籍  皇甫湜卢仝  贾岛  刘乂】白居易【行简敏中】

韩愈

白居易

△韩愈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 【按旧书作昌黎人考洪兴祖年谱辨证并方崧卿增考年谱云韩氏世居颍川与昌黎之韩支派各别宋元

丰元年封愈为昌黎伯盖取其郡望而愈每自称为昌黎人亦本其郡望也是旧书称其望新书着其地皆不悞又校北魏韩麒麟最着于魏史

称其为昌黎棘城人本望始此今直隶永平府之昌黎县乃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始立是在韩愈四百年后矣】 七世祖茂有功于后魏封安

定王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

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晋卒愈从丧出不四日汴军乱乃去依武寍节度使张建封建封辟

府推官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改江陵法曹参军

元和初权知国子博士分司东都三岁为真改都官员外郎即拜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华阴令柳涧有辠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

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复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

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执政览之奇其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转考功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初宪宗将平蔡命御史中

丞裴度使诸军按视及还具言贼可灭与宰相议不合愈亦奏言蔡可灭在陛下断与不断耳执政不喜会有人诋愈在江陵时为裴均所厚均

子锷素无状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谤语嚣暴由是改太子右庶子及度以宰相节度彰义军宣慰淮西奏愈行军司马愈请乘遽先

入汴说韩弘使叶力元济平迁刑部侍郎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呗愈恶之乃上表极论帝大怒

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羣曰愈言讦悞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诤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

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既至潮以表哀谢帝颇

感悔欲复用之持示宰相皇甫镈素忌愈直即奏言愈终狂疏可且内移乃改袁州刺史初愈至潮州问民疾苦皆曰恶溪有鳄鱼食民畜产且

尽民以是穷愈自为文祭之一夕徙去自是潮无鳄鱼患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归之父母七百余人因

与约禁其为隶召拜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元稹言韩愈可惜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

宜无必入愈至廷凑严兵迓之甲士陈廷至坐廷凑曰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也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语

未终士前奋曰先太师为国击朱滔血衣犹在此军何负乃以为贼乎愈曰以为尔不记先太师也若犹记之固善天宝以来安禄山史思明李

希烈等有子若孙在乎亦有居官者乎众曰无愈曰田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官中书令父子受旗节刘悟李佑皆大镇此尔军所共闻也众曰

弘正刻故此军不安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众讙曰善廷凑虑众变疾麾使去因曰今欲廷凑何所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

牛元翼者不乏但朝廷顾大体不可弃之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出之愈曰若尔则无事矣会元翼亦溃围出廷凑不追愈归奏其语帝大悦

转吏部侍郎时宰相李逢吉恶李绅欲逐之遂以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诏不台参而除绅中丞绅果劾奏愈愈以诏自解其后文刺纷然

宰相以台府不协遂罢愈为兵部侍郎而出绅江西观察使绅见帝得留愈亦复为吏部侍郎长庆四年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愈性

明锐不诡随与人交始终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愈官显稍谢遣凡内外亲若交友无后者为嫁遣孤女而恤

其家嫂郑丧为服期以报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杨雄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其原道原性师说等

数十篇皆奥衍闳深与孟轲杨雄相表里而佐佑六经云从愈游者若孟郊张籍亦皆自名于时

孟郊

张籍

皇甫湜

卢仝

贾岛

刘乂

孟郊

孟郊者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欣合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

水郊闲往坐水旁裴回赋诗而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奉郑余庆为东都留守署水陆转运判官余庆镇兴元奏为参谋卒年六

十四张籍谥曰贞曜先生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

张籍

张籍者字文昌和州乌江人第进士为太常寺太祝久次迁秘书郎愈荐为国子博士厯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当时有名士皆与游而愈

贤重之籍为诗长于乐府多警句仕终国子司业

皇甫湜

皇甫湜字持正睦州新安人擢进士第为陆浑尉仕至工部郎中辨急使酒数忤同省求分司东都留守裴度辟为判官度修福先寺将立

碑求文于白居易湜怒曰近舍湜而远取居易请从此辞度谢之湜即请斗酒饮酣援笔立就度赠以车马缯彩甚厚湜大怒曰自吾为顾况集

序未尝许人今碑字三千字三缣何遇我薄耶度笑曰不羇之才也从而酬之

卢仝

卢仝居东都愈为河南令爱其诗厚礼之仝自号玉川子尝为月蚀诗以讥切元和逆党愈称其工时又有贾岛刘乂皆韩门弟子

贾岛

贾岛字浪仙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旡本愈教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主簿会昌初以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受

命卒年五十六

刘乂

刘乂者亦一节士少放肆为侠行继乃折节读书能为歌诗闻愈接天下士步归之后不知所终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建有功于时赐田韩城子孙家焉又徙下邽父季庚为彭城令李正己之叛说刺史李洧自

归累擢襄州别驾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

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对制策一等调盩庢尉明年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

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

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

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不恤雕瘵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非所以训四方也帝乃止是时孙璹以禁卫劳擢凤

翔节度使张奉国定徐州平李锜有功迁金吾将军居易为帝言宜罢璹进奉国以竦天下忠臣心度支有囚系閺乡狱更三赦不得原又奏言

父死絷其子夫久系妻嫁债无偿期禁无休日请一切免之奏凡十余上益知名会王承宗叛帝诏吐突承璀率师出讨居易谏唐家制度每征

伐专委将帅责成功比年始以中人为都监韩全义讨淮西贾良国监之高崇文讨蜀刘贞亮监之且与天下兵未有以中人专统领者神策既

不置行营节度即承璀为制将又充诸军招讨处置使是实都统恐四方闻之必轻朝廷后世且传中人为制将自陛下始陛下忍受此名哉且

刘济等洎诸将必耻受承璀节制心有不乐无以立功此乃资承宗之奸挫诸将之锐帝不听既而兵老不决居易上陈利害请罢承璀会承宗

请罪兵遂罢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欲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羣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使自为

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岁满当迁帝以资浅且家素贫听自择官居易请如姜公辅以学士兼京兆户曹参军以便养诏可明年

以母丧解还拜左赞善大夫是时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出为州刺史中书

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久之徙忠州刺史入为司门员外郎以主客郎中知制诰穆宗好畋游献续虞人箴以讽俄转中书舍

人田布拜魏博节度使命持节宣谕布遗五百缣诏使受之辞曰布父雠国耻未雪人当以物助之乃取其财谊不忍方谕问旁午若悉有所赠

则贼未殄布赀竭矣诏听辞饷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居易上言兵多则难用将众则不一宜

诏魏博泽潞定沧四节度令各守境以省度支赀饷每道各出锐兵三千使李光颜将光颜故有凤翔徐滑河阳陈许军无虑四万可径薄贼开

弓高粮路合下博解深州之围与牛元翼合还裴度招讨使使悉太原兵西压境见利乘隙夹攻之闲令召谕以动其心未及诛夷必自生变不

听乃匄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锺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以汲久之以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复拜苏州刺史病免

文宗立以秘书监召迁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太和初二李党事兴杨虞卿与居易姻家而善李宗闵居易恶缘党人斥乃移病还东都除太子

宾客分司踰年即拜河南尹复以宾客分司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以太子少傅进冯翊县侯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六年卒年七十五

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居易与弟行简从祖弟敏中友爱东都所居履道里疏沼种树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

吟先生又称香山居士尝与胡杲吉旼郑据刘真卢真张浑狄兼谟卢贞燕集人慕之绘为九老图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颇以规讽得

失及其多更下偶俗好至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鸡林行贾售其国相率篇易一金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稹卒又与刘禹锡齐名号刘白始

生七月能展书姆指之无两字虽试百数不差敏中为相请谥有司曰文东都江州人为立祠焉

白行简

白敏中

白行简

行简字知退擢进士辟卢坦剑南东川府罢与居易自忠州入朝授左拾遗累迁主客员外郎代韦词判度支按进郎中长庆时振武营田

使贺梭志营田数过实诏行简覆按之发其妄志惧自刺不殊行简敏而有辞后学所慕尚宝厯二年卒

白敏中

敏中字用昫少孤承学诸兄长庆初第进士辟义成节度使李听府听一见许其远到迁右拾遗改殿中侍御史为符澈邠宁副使澈卒以

能政闻御史中丞高元裕荐为侍郎史再转左司员外郎武宗雅闻居易名欲召用之是时居易足病废宰相李德裕言其衰苶不任事即荐敏

中文词类其兄而有器识即日知制诰召入翰林为学士进承旨宣宗立以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德裕贬敏

中抵之甚力议者訾恶厯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太原郡公自员外凡五年十三迁崔铉辅政欲专任患敏中居右会党项数寇边铉言宜得

大臣镇抚敏中以司空平章事兼邠宁节度招抚制置使帝御安福楼以饯颁玺书谕慰赐通天带卫以神策兵开府辟士礼如裴度讨淮西时

次宁州诸将已破羌贼敏中即说谕其众皆愿弃兵为业乃自南山道河按屯堡回绕千里又规萧关通灵威路使为耕战具踰年检校司徒徙

剑南西川增骡军完创关壁治蜀五年有劳加兼太子太师徙荆南懿宗立召拜司徒门下侍郎迁平章事数月足病不任谒固求避位不许中

使者劳问俾对别殿毋拜右补阙王谱奏言敏中病四月愿听其请无使有持宠旷责之讥书闻帝怒斥谱阳翟令未几加敏中中书令自裴度

以勋德居而敏中以恩泽进咸通二年南蛮扰边召敏中入议许挟扶升殿固求免乃出为凤翔节度使三奏愿归守庐墓除东都留守不敢拜

许以太傅致仕诏书未至卒册赠太尉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猜你喜欢
  崔骃列传第四十二·范晔
  列传节义第七十五 于什门 段进 石文德 汲固 王玄威 娄提 刘渴侯 朱长生 于提马八龙 门文爱 晁清 刘侯仁 石祖兴 邵洪哲 王荣世 胡小虎 孙道登 李几 张安祖 王闾·魏收
  列传第六十一·李延寿
  表第九 方镇六·欧阳修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八·杨仲良
  ●卷八·徐锡麟
  卷三十九·佚名
  卷之八百十一·佚名
  卷二·陈均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六·司马光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纪昀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司马迁
  民国三年(1914)八月十一日至九月十五日·胡适
  卷十六下·沈枢
  ●牧令书自序·徐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一四·魏庆之

      谪 仙   千载独步   李阳冰云:太白不读非圣人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述,言多讽兴。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惟公一人。故王公趋风,列岳结轨,群贤翕集。卢黄门云:陈拾遗横

  • 第七出 寻笺·周履靖

    〔小旦上〕春色恼人眠不得。阑干独倚消闲寂。依稀玉漏出花来。〔内打更介小旦〕报道三更已将及。呀。笺儿如何不见。想遗在外厢了。此时不寻。倘被人拾去。如何回覆小姐。不免唤靑娥同去寻了回来。且住。若说笺儿。

  • 第四十五出 寇间·汤显祖

    【包子令】〔老旦、外扮贼兵巡哨上〕大王原是小喽罗,喽罗。娘娘原是小 旗婆,旗婆。立下个草朝忒快活,亏心又去抢山河。〔合〕转巡罗,山前山后一 声锣。兄弟,大

  • 楔子·佚名

    (冲末扮李府尹引从人上,诗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尽少年心。等闲分食天家禄,但得身安抵万金。老夫姓李,双名彦实,官居府尹之职。夫人刘氏,早年亡逝已过,所生一女,小字玉英,年长一十八岁,未曾许聘他人。如今被左司家朦胧劾奏,官

  • 第廿一折 报败·李玉

    【番卜算】[老旦扮太监上]大事费蹰踌,闻报心如疚。咱家织造事他实是也。奉厂爷差驻苏州,同着毛哥等几个心腹,掌管东南兵马钱粮。只等厂爷举动,便接应共成大事。不想里边再不动手。今早忽接小帖,说圣上龙体违和,光景有些不妥

  • 静庵集巻四·张羽

    明 张羽 撰五言絶句杂咏空山无四隣闲扉映秋水时有负樵人唱歌白云里秋夜卧病清斋夜方寂卧病谁相亲秋萤如有意殷勤来照人题蕉移得山后蕉种傍山前屋扶疎数叶开还如山后緑緑绮含风弱芳缄巻露新忆在闲庭院婆娑映玉人题画

  • ●卷十五·邵伯温

      程宗丞先生名颢字伯淳,弟侍讲先生名颐字正叔,康节先公以兄事其父太中公,二先生皆从康节游。其师曰周敦颐茂叔。宗丞为人清和,侍讲为人严峻,每康节议论,宗丞心相契,若无所问,侍讲则时有往复。故康节尝谓宗丞曰:“子非助我者

  • 卷第二十五·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十八傅冠 顾锡畴 杨廷麟(彭期生、吴世安、彭锟) 苏观生(梁朝锺)傅冠顾锡畴杨廷麟(彭期生、吴世安、彭锟)苏观生(梁朝锺)傅冠字符辅,进贤人。天启壬戌(一六二二)

  • 卷之四十八·佚名

      顺治七年。庚寅。三月。甲寅朔。遣江南道监察御史王士骥、巡按山东。广西道监察御史裴希度、巡视两浙盐课。  ○乙卯。升刑部侍郎阿喇善、为本部尚书。  ○以平犭□回贼功、加总督陕西三边兵部左侍郎孟乔芳

  • 御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序·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序我祖宗诞膺天命勃兴东土德绥威讋奄甸万姓维时龙从凤附之衆云合响应辐辏鳞集强者率属归诚弱者举族内附我祖宗建师设长以涖之分旗隶属以别之厥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効命疆场建谋帷幄

  • 卷一百一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司马迁

    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正义】:汉书云“其父郑季,河东平阳人,以县吏给事平阳侯之家”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索隐卫,姓也。媪,妇人老少通称。汉书曰与主家僮卫媪通。案:既云家僮,故非老。或者媪是老称,

  • 卷六十陆军四·冯煦

    薪饷凡通省常备新军混成一协官兵薪饷,每月共支银三万四千八百六十九两五钱八分,计全年共应支银四十一万八千四百三十四两六分。经巡抚冯煦奏明,遵照陆军定章,薪水军官八成、军佐七成开支。兵饷则照章全给,仍按巡抚恩铭批准

  • 80.班超投笔从军·林汉达

    汉光武帝建立东汉王朝以后,请了一个大学问家班彪整理西汉的历史。班彪有两个儿子名叫班固、班超,一个女儿叫班昭,从小都跟父亲学习文学和历史。班彪死了以后,汉明帝叫班固做兰台令史,继续完成他父亲所编写的历史书籍,就是《

  • 评议·洪应明

    物莫大于天地日月,而子美云:“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事莫大于揖逊征诛,而康节云:“唐虞揖逊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人能以此胸襟眼界吞吐六合,上下千古,事来如沤生大海,事去如影灭长空,自经纶万变而

  • 佛说北斗七星延命经·佚名

    婆罗门僧将到此经唐朝受持 甲子生人。向此星下生。禄食黍。有厄宜供养此经及带本星符。大吉 乙丑生亥生人。同向此星下生。禄食粟。有厄宜供养此经及带本星符。大吉 丙寅生戌生人。同向此星下生。禄食粳米。有厄宜

  • 忠惠集·翟汝文

    宋文别集。翟汝文撰。此书为其子翟耆年所编。《宋史·艺文志》著录为30卷,明代以来散佚不传。清代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各韵辑其文章重编为10卷。卷1为内制,卷2至卷4为外制,卷5为赋、表,卷6亦为表,卷7为状、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吴澄

    一卷,旧题元吴澄著。其书以三百六十天,五天为一候,共七十二候,又以七十二候分属二十四气,各加训释。吴澄作《礼记纂言》,曾引唐《月令》,分著五日一候之义,但并未闻其著有此书。书中说多矛盾肤浅,故清儒多以为此书为

  • 孛经抄·佚名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佛住祇园,有孙陀利女之谤,至第八日,卑先匿王察知其情,佛乃为说往昔行菩萨道时,其名曰孛,身为国师,受四臣及夫人谤,久后方明,今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