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九 幻想的消失

我在南洋公学的时候,在精神上常感到麻烦的,一件是经济的窘迫,一件是勉强向着工程师的路上跑。前者的麻烦似乎还可以勉强拖过去,虽则有的时候很像到了绝境;后者的麻烦却一天天地继续下去。如果我肯随随便便地敷衍,得过且过,也许可以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我生性不做事则已,既做事又要尽力做得像样;所以我不想做工程师则已,要做工程师,决不愿做个“蹩脚”的工程师。我读到中学四年级的时候,已感觉到《解析几何》的和我为难,但是我当时并不知道天地间有所谓职业指导这个东西,只常常怪自己何以那样不行!中学毕业后要分科了。除土木科和电机科外,还新设有铁路管理科。原来同学里面性情不近于学工科的不止我一个人,据说铁路管理科是不必注重物理算学的,所以有不少同学加入。照理我也可以加入这一科,不过当时加入这一科的却有许多平日不用功的同学,在一般同学看来,大有这是“藏污纳垢”的一科,存着轻视的心理!而且我对于铁路管理,自问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兴味,所以我没有一点意思要进这一科。由现在看来,前一种心理确是错误的,后一种心理也许还合于职业指导的一个原则。无论如何,我既无意于管理什么铁路,只得在土木科和电机科两者之间选择一科。我说“只得”,因为在当时竟好像除了南洋公学,没有别的什么学校看得上眼!算学是我的对头,这是诸君所知道的。我听见有些同学谈起电机科对于算学的需要,不及土木科那样紧张,我为避免“对头”起见,便选定了电机科。到了这个时候,我对于工程师的幻想还没有消失。这种幻想的所以还未消失,并不是因为我喜欢做工程师,却是因为不知道有更改的必要和可能。我所以不喜欢做工程师,并不是不重视工程师,却是因为我自己的能力和工程师没有缘份。

但是我仍然糊里糊涂地向着工程师的路上跑。不久我对于工程师的幻想终于不得不完全消失,这件事我却不得不谢谢张贡九先生。他当时教我们的微积分和高等物理学。诸君知道微积分是算学中比较最高级的阶段,高等物理学对于算学的需求也是特别紧张的。而这位张先生对于这两科考试的题目又特别地苛刻。他到考试的时候,总喜欢从别的书上搜求最艰深困难的题目给学生做,弄得同学们叫苦连天,尤其引起深刻反省的当然是像我这样和算学做对头的人们。最初我还再接再厉,不肯罢休,但是后来感觉到“非战之罪”,便不得不另寻途径了。可是怎么办呢?尤其是“优行生”的问题!在南洋公学还可藉口“优行生”来凑凑学费,如换一个学校,连这样一点点的凭藉也没有了。这是一种最踌躇的心理。

可是问题当然还没有解决。同时有一位姓戴的同学却给我一个很大的推动。他在我们的同级里,对于工科的功课却是赋有天才的,但是他对于医学的研究具有更浓厚的兴味,便下决心于中学毕业后,考入圣约翰大学的医科(先须进理科)。他去了以后,偶然来谈谈,我才知道圣约翰的文科比较地可以做我转校的参考。我此时所要打算的是经济的问题,因为到圣约翰去之后,不但没有“优行生”的奖学金,而且圣约翰大学是向来有名的贵族化的学校。这个学校的课程内容,比较地合于我的需要,而贵族化的费用却给与我一个很困难的问题。事有凑巧,有一位同级的同学葛英先生正在替他的一个本家物色一个家庭教师。他的那位本家是在宜兴县的蜀山镇,家里是开瓷厂的,年已六十几岁了,对于三个孙子的学业希望得非常殷切,托我的这位同学代为物色一个好教师,要请到蜀山镇去做西席老夫子的。我是否够得上做一个好教师,自己实在毫无把握,但是这位同学知道我有暂时做事积资再行求学的意思,极力怂恿我接受这个位置。当时是在将放年假的时候,他们打算请我去教半年,准备使那三个小学生能在第二年的暑假考入学校。为特别优待我起见,他们自动建议每月送我“束修”四十元,来往盘费都由东家担任。这位东家虽还拖着一根辫子,年龄已达六十几岁的老先生,但是对于我这个青年“老夫子”却表示着十二万分的敬意;他的那样谦恭诚挚的盛情厚谊,实在使我受到很深的感动。我想一部分也许是由于他对于三个孙子的学业前途盼望得十分殷切,推他爱护孙子的心而爱护到所请的“老夫子”;一部分也许是由于我的那位同学在他面前,把我说得太好了。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四 百官一·范晔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吐蕃·欧阳修
  卷一百六十四·志第一百一十七·职官四·脱脱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十九·焦竑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四十四·杨仲良
  曾静供词五条 四、雍正皇帝是有好生之德,还是草菅人·雍正
  八 附论·陈寅恪
  卷之六百六·佚名
  ◎截靴科员·吴虞公
  通志卷一百九十·郑樵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録卷十一·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七·佚名
  一六二 北大感旧录八·周作人
  ·重校“圣谕广训直解”恭纪·丁曰健
  古史考·章宗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七回 家门不幸气死孙郎·佚名

    诗曰:继成金榜享荣名离别家乡岁屡更相府兰英亲遇后深明女子赴京情闲话休提,书接前事:话说玉屏说:“赵小姐合我是妯娌们,取笑不妨,綉楼无人,月姐你听我取笑一番便了。”唱:高小姐未曾开口笑娉婷,叫了声妹妹你也算精明。小小的闺

  • 卷三十六·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三十六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道院集【起戊子五月终十二月】余自甲申以後僦居城南道院者三年今春寓直西郊五月驾幸山庄避暑余仍回旧寓时同年贺集洲沈岱瞻及家弟东亭俱需次入都乐数晨夕遂定居焉安

  • 卷十·冯琦

    钦定四库全书 海岱会集?十 七言律诗 登潼关望河        冯 裕 独上重城思渺然黄河如带接秦川险周三辅疑无地势逼双峯却近天函谷牛来闻道日华山马散偃戈年关河百二今犹在万里常清紫塞烟 杏邨酒帘     

  • 卷一百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宗风 三祖监智禅师信心铭 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莫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

  • 卷七十五·列传第十三·脱脱

        卢彦伦(子玑 孙亨嗣) 毛子廉 李三锡 孔敬宗 李师夔 沈璋 左企弓 虞仲文(曹勇义 康公弼附) 左氵必(弟渊 侄光庆)   卢彦伦,临潢人。辽天庆初,萧贞一留守上京,置为吏,以材干称。是时,临潢之境多盗,而城中兵

  • 王隱晉書卷二·汤球

      地道記 司州河南郡   雒陽城內。南北九里七十步。東西六里十步。為地三百頃、一十二畝、有三十六步、城東北隅。周威烈王冢。劉昭注補一。稱晉太康地道記。 按係兩引其書。而太康下脫一記字。   洛陽宮西宜

  • 1915───中華民國四年乙卯·郭廷以

      1﹐1(一一,一六)   (1)授徐世昌為上卿,趙爾巽、李經羲、梁敦彥、楊士琦、錢能訓、孫寶琦、朱啟鈐、周自齊、張謇、梁士詒、熊希齡等為中卿,章宗祥、湯化龍、董康、莊蘊寬、梁啟超、楊度、孫毓筠等為少卿。   (2)科學社之【

  • 卷之一千一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王弇州崇论卷之二·李衷纯

    齐悼惠王肥论上齐悼惠王肥论下淮南厉王论贾谊周亚夫论司马相如卫青霍去病论霍光论汉武帝时功臣侯论班史酷吏论张安世论魏相扬雄邓禹凉州三明汉党锢论关壮缪昭烈诸葛亮上诸葛亮下马谡魏论陈思王陆逊父子机云论○齐悼惠

  • 卷七十·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七十乾隆二十四年三月甲申谕定边将军兆惠等撙节军需各事宜上谕军机大臣曰兆惠富德等奏称现在办理进勦官兵行装盐菜等项需银四五十万两咨行定长等以驼只随数运送而定长等行查兵数且必

  • 世家卷第一 高丽史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太祖一。太祖应运元明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神圣大王姓王氏讳建字若天松岳郡人。 世祖长子母曰威肃王后韩氏。 唐干符四年丁酉正月丙戌生

  • 卷一百四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四十八 朱批黄之隽奏摺 雍正三年八月十八日提督福建学政左春坊左中允【臣】黄之隽谨 奏为钦奉 上谕事【臣】准督【臣】觉罗满保抚【臣】黄国材移准吏部咨 奉 上谕凡文武官员曾经面奉谕旨

  • 卷二百八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十四世职表七正红旗满洲世职上【一等轻车都尉 二等轻车都尉 三等轻车都尉】一等轻车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十四><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 卷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四职官志三职官【理藩院 都察院 通政使司 大理寺太常寺】理藩院理藩院尚书一人【从一品以满洲蒙古补授】【国初设蒙古衙门有承政参政启心郎等官崇德三年六月定蒙古衙门为理藩院七月

  • 孟子纂笺卷十一·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告子上凡二十章告子曰性犹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栁为桮棬【桮音杯棬丘圆反】性者人生所禀之天理也栁柜【居旅反】栁桮棬屈木所为若巵匜【音移】之属告子言人性本无仁义必待矫揉【人九反】而后

  • 孟子纂疏卷六·赵顺孙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纂疏卷六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滕文公章句下凡十章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王去声】陈代孟子弟子也小谓小节也【辅氏曰谓自局于小

  • 管窥外篇卷下·史伯璿

    元 史伯璿 撰杂辨 所辨皆朋友问及而随答随録故无伦次云中庸篇首章句程子曰其书始言一理中散爲万事末复合爲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宻按放之则弥六合自是一理散而爲万事卷之则退藏于宻自是万事复合爲一理下二

  • 卷之十三·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十三义君臣之义《史记》:汉王南渡平阴津,至洛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王曰: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故曰:明其为贼,敌乃可服。项羽为无道,放杀其主,天下之贼也。夫仁不以勇,义不以力大。王宜率三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