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截靴科员

戊午秋,禊记者旅舍城,憩某邸。邸有姊妹花,明眸而巧笑,丰度不凡。时与县署中龌龊吏匿,知者惜之。有某科科员初未知二女之早有情人,相见之下目成眉语。某夕,竟髡留焉。某吏知之详,以科员之截靴也,岂便甘休。黄昏,破扉入女室,而科员正左抱右拥,乐且未央,乃陡为某吏双双捉住。惊出意表,吏欲扭之见县长科员不服,因以用武。扰扰终夜,不得宁静。记者适旅隔舍,闻而恶之。或谓科员有才名,且能韵语。予因口占一绝调之云:“三更明月影婆娑,隔院哗闻有截靴。鸠占鹊巢无足异,使君何必羡罗敷。”后诗闻于科员,造予舍谢过焉。

猜你喜欢
  卷四十九 后燕録七·崔鸿
  卷七 外篇二·章学诚
  卷五 王莽·王夫之
  提要·姚之骃
  宋史全文卷九下·佚名
  卷之一百·佚名
  大事记通释卷三·吕祖谦
  第四卷 历代盐法之沿革·缪荃孙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佚名
  志卷第三十三 高丽史七十九·郑麟趾
  一七六 北大的南迁·周作人
  读例存疑卷五·薛允升
  卷八十一 独行列传第七十一·范晔
  张轨传·李延寿
  汉纪三十三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三年(丁亥、27)·司马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九·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九十九张循之张循之洛阳人与弟仲之并以学业着名则天时上书忤旨被诛诗六首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隂崖若鬼神月明三峡晓【一作曙】潮

  • 卷十八·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卷 施注苏诗卷十八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五十三首 【起元丰三年庚申以後在黄州作】 书黁公诗後【并引 黁音奴昆反香也晋书有太史令郭黁】 过加禄鎭南二十五里大许店休马於逆旅祁

  • 列传第三十一 谢举 何敬容·姚思廉

    谢举,字言扬,中书令览之弟也。幼好学,能清言,与览齐名。举年十四,尝赠沈约五言诗,为约称赏。世人为之语曰:“王有养、炬,谢有览、举。”养、炬,王筠、王泰小字也。起家秘书郎,迁太子舍人,轻车功曹史,秘书丞,司空从事中郎,太子庶子,家

  • 兴复哈密国王记全文·马文升

      幅员之内,以中岳为地之中,惟西域最远,而夷人种类亦繁,自大禹时,始通贡中国。今之甘、凉,即汉匈奴右贤王之地也,武帝倾海内之财始取之,设酒泉、张掖、炖煌三郡,西至玉门关外,去中国数千余里。至光武时,乃闭关以谢西域。唐太宗

  • 盖苗传·宋濂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数已上报,刑部的使者未通知,不可处决。苗说:“假如使者有

  •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佚名

    【提要】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魏桓子采用“欲擒故纵”的谋略,消灭了骄狂膨胀的知伯。这个事典倒应了西方的那句谚语:“上帝要叫一个人灭亡,必先使他疯狂”。 【原文】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

  • 附錄·佚名

    ○孝裕獻聖王大妃諺敎:先王,以丁亥七月十八日申時,誕降于昌慶宮之景春殿。丙戌十月,夢見翼宗大王,以雕玉之樹,盛于匣而賜予,實誕降之兆也。自襁褓孩提,天質夙就非凡,百日前能立,而且與之手,晬盤,先執筆墨與冊。才氣英發,數歲能通千

  • 春秋説卷十一·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僖公下八年春王正月公防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欵盟于洮郑伯乞盟逃者匹夫之行乞者涂丐之节春秋疾郑之反覆故其辞皆特笔夫伯业一出于假惟其假也故随假而随归是防假王人以为重逃盟之郑乞盟不暇茍

  • 卷五百九十七·佚名

    △第十六般若波罗蜜多分之五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众依如是法行诸境相。於是佛告舍利子言:是诸菩萨摩诃萨众。尚不得法何况非法。尚不得道何况非道。於净尸罗尚无所得亦无所执何况犯戒。是诸菩萨不堕三界

  • 卷三百九十九·佚名

    △初分常啼菩萨品第七十七之二时天帝释即复本形。在常啼前曲躬而立。赞言大士。善哉善哉!为法至诚坚固乃尔。过去诸佛为菩萨时。亦如大士。以坚固愿求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请问菩萨所学所乘所行所作。心无厌倦。成熟

  • 大般若經第五分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 般若經梵有廣中略三本.華番皆有初二三四五五分。求其三文歸類足資對勘   者.梵廣.番初.華初.一類也。梵中.番之二三四.華之二三.一類也。梵略.番五.華四.一類   也。獨華之五分無可歸類.對勘無資矣。今設方便.其一類勘.

  •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卷上·佚名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一千人菩萨十千人俱。复有欲界诸天子色界诸天子及净居天子。并其眷属无量百千周匝围绕。供养恭敬听佛说法。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五·法藏

    魏国西寺沙门法藏撰不敬请法戒第六初制意者。诸佛所师谓是法。菩萨理应敬人重法灭身求请。而反露踞傲轻慢人法。失道之甚故须制也。二次第者。前则于失者不教诲。今则于得者不敬请也。三释名者。轻人慢法名不敬请。戒

  • 大乘义章 第十四卷·慧远

    大乘义章 第十四卷远法师撰净法聚因法中此卷有二十一门(十想义 十一切入义 十圣处义 十种慰喻义 十愿义 十种供养义 十无尽藏义 信等十行义 十明义 十忍义 十无生忍义 十住义 十行义 十回向义 十

  •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第四·智俨

    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释智俨集 十明品十明章 灭尽定章 十忍品十忍章 阿僧祇品时劫章 寿命品寿命差别 往生章 菩萨住处品住处章 不思议法品显果德自在章 解脱章 如来相海品相海章 小相光明功德品小相用章 

  • 卷第三十四·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三十四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梵行品第十六 【论】将释此品约作三门分别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随文释义第一释品名目者何

  • 顺宁杂著·刘靖

    清刘靖撰。1卷。乾隆二十四年(1759)作者任云南顺宁(今凤庆县)知府,因作此书。是书收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中仅10条,然多扼要。所记顺宁土司猛氏,大侯奉氏之事迹,见《明史·土司传》及毛奇龄《蛮司合志》,而猛缅奉氏

  • 夜哨线·叶紫

    队伍停驻在这接近敌人区的小市镇上,已经三天了,明天,听说又要开上前线去。 赵得胜的心里非常难过,满脸急得通红的。两只眼睛着,嘴巴瘪得有点象刚刚出水的鲇鱼;涎沫均匀地从两边嘴巴上流下来,一线一线地掉落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