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宗风

三祖监智禅师信心铭

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莫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心动归止止更弥动惟滞两边宁知一种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絶言絶虑无处不通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由境灭境逐能沈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空【叶】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麄宁有偏党

大道体寛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任性合道逍遥絶恼系念乖真昬沈丑好不用劳神枉自疎亲欲取一乘勿舍六尘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法无异法妄生爱着将心用心岂非大错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自如

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右三祖僧璨大师虽以隋大业二年示寂然赐谥入塔实唐玄宗开元年也信心铭以传四祖道信道信大师乃为述之云

神秀禅师题廊壁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六祖慧能禅师题和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说法偈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生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牛头法融禅师答博陵王问

法性本基业梦境成差互实相微细身色心常不悟忽逢混沌士哀怨愍羣生托疑广设问抱理内常明生死幽径彻毁誉心不惊野老显分答法相媿来仪蒙发羣生药还如色性为

牛头智威禅师与慧忠问答

人生莫系念念成生死河轮回六趣海无见出长波【师】念想由来幻性自无终始若得此中意长波当自止【忠】余本性虚无缘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还归空处坐【师】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忘情不须息即泛般若船【忠】

洪州法达禅师述

经诵三千部曹谿一句亡未明出世指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後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信州智常禅师参六祖祖示以偈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空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已灵光常显见

明州布袋和尚口占

一鉢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天覩人少问路白云头

潭州隐山和尚

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

江西道一禅师示衆

心地随时说菩提亦秖宁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赵州从谂禅师将游五台学人作偈留之

无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傍观非吉祥

集谂师句

石幢子被风吹折丈六金身烦恼招若与空王为弟子莫教心病最难疗

长沙招贤禅师偈

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始劫中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百尺竿头未得休堂堂有路少人游禅师愿达南泉去满目青山万万秋

福州龟山正元禅师示徒偈

沧溟几度变桑田惟有虚空独湛然已到?人休恋?未曾度者要须船

龟山智具禅师示徒偈

心本絶尘何用洗身中无病岂求医欲知是佛非身处明镜高悬未照时

示衆偈【时值武宗沙汰作】

勅命如雷下翠微风前垂泪脱禅衣云中有寺不容住尘里无家何处归

明月分形处处新白衣宁坠解空人谁言在俗妨修道金粟曾为居士身

河中府公畿和尚偈语

有名非大道是非俱不禅意识个中意黄叶上啼钱

福州灵云志勤禅师悟道偈

三十年来寻劔客几囘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後直到如今更不疑

秀州华亭德诚禅师示衆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鼎州李翺刺史向药山玄化

链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缾

潭州石霜山庆诸禅师

颂洞山五位王子诞生

九重密处复何宣挂弊由来显妙传秖奉一人天地贵从他诸道自分权紫罗帐合君臣隔黄阁帘垂禁制全为汝方隅官属恋遂将黄叶止啼钱

南岳玄泰禅师畲山謡

畲山儿畲山儿无所知年年斫断青山?就中最好衡岳色杉松利斧摧贞枝灵禽野鹤无因依白云回避青烟飞猿猱路絶岩崖出芝术失根茆草肥年年斫罢仍再鉏千秋终是难复初又道今年种不多来年更斫当阳坡

张拙呈禅月大师

光明寂照徧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罣碍湼盘生死等空花

袁州木平山善道禅师咏

木平山里人貌古言复少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坏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城阙今日来一沤曾已晓

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

君不见絶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要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衆生自招拔舌尘沙劫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後空空无大千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覔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晩成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决定说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徵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非但我今独达了河沙诸佛体皆同

寒山子杂诗

重岩我卜居鸟道絶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寄语钟鼎家虚名定何益

其二

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联溪难记曲叠嶂不知重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様松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

其三

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下有珽白人喃喃读黄老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

其四

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草生芒种後叶落立秋前此有沈迷客窥窻不见天

其五

城中娥眉女珠佩何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其六

吾家好隐沦居处絶嚣尘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隣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今日娑婆树几年为一春

其七

琴书须自随禄位用何为投辇从贤妇巾车有孝儿风吹曝麦地水溢沃鱼池常念鹪鹩鸟安身在一枝

其八

鹦鹉宅西国虞罗捕得归美人朝夕弄出入在庭帏赐以金笼贮扃哉损羽衣不如鸿与鹄颻扬入云飞

其九

家住緑岩下庭芜更不芟新藤垂缭绕古石竪巉岩山菓猕猴摘池鱼白鹭衔仙书一两卷树下读喃喃

其十

茅栋野人居门前车马踈林幽偏聚鸟溪濶本藏鱼山菓携儿摘臯田共妇锄家中何所有惟有一牀书

其十一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穷谿长石磊磊涧濶草蒙蒙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

其十二

独卧重岩下蒸云昼不消室中虽暡靉心里絶喧嚣梦去游金阙魂归度石桥抛除閙我者历历树间瓢

其十三

相唤采芙蓉可怜清江里游戏不觉暮屡见狂风起浪捧鸳鸯儿波揺鸂?子此时居舟楫浩荡情无己

其十四

出生三十年常游千万里行江碧草合入塞红尘起链药空求仙读书兼咏史今日归寒山枕流以洗耳

其十五

以我栖迟处幽深难可论无风萝自动不雾竹长昬涧水缘谁咽山云忽自屯午时庵内坐始觉日头暾

其十六

今日岩前坐坐久烟云收一道清溪冷千寻碧嶂头白云朝影静明月夜光浮身上无尘垢心中那更忧

其十七

花上黄莺子间关声可怜美人顔似玉对此弄鸣弦翫之能不足眷恋在龆年花飞鸟亦散洒泪春风前

其十八

岁去换愁年春来物色鲜山花笑緑水岩树舞青烟蜂蝶自云乐禽鱼更可怜朋游情未已彻晓不能眠

其十九

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昨来访亲友大半入黄泉渐灭如残烛长流似逝川今朝对孤影不觉鬓双悬

其二十

徒闭蓬门坐频过岁月迁惟闻人作鬼不见鹤成仙念此那堪说随缘须自怜回瞻郊郭外古墓犂为田

其二十一

层层山水秀烟霞鎻翠微岚拂纱巾湿露沾蓑草衣足蹑游方履手执古藤枝更观尘世外梦境复何为

其二十二

谁家长不死死去亦何均始忆七尺躯俄成一聚尘黄泉无日晓青草有时春行到伤心处松风愁杀人

其二十三

卜择幽居地天台更莫言猿啼谿雾冷岳色草门连竹叶覆松室开池引涧泉已甘休万事采蕨度残年

其二十四

时人寻云路云路杳无踪山高多嶮峻涧濶少玲珑碧嶂前兼後白云西复东欲知云路在云路在虚空

其二十五

山客心悄悄常嗟岁序迁辛勤采芝术搜斥讵成仙庭廓云初卷林明月正圆不归何所为桂树相留连

其二十六

有一餐霞子其居讳俗游论时实萧爽在夏亦如秋幽涧常沥沥高松风飕飕其中半日坐忘却百年愁

其二十七

我见世间人茫茫走路尘不知此中事将何为去津荣华能几日眷属片时亲纵有千斤金不如林下贫

其二十八

去年春鸟鸣此时思弟兄今年秋菊烂此时思发生緑水千场咽黄云四面平哀哉百年内肠断忆咸京

其二十九

我闻天台山山中有琪树永言欲攀上莫绕石桥路缘此生悲叹幸居将已暮今日观镜中飒飒鬓垂素

其三十

寒山栖隐处絶得世人过时逢林内鸟相共唱山歌瑞草聨谿谷老松枕嵯峨可观无事客憩歇在岩阿

其三十一

寒岩深更好无人行此道白云高岫闲青嶂孤猿啸我更何所亲畅志自宜老形容寒暑迁心珠甚可保

其三十二

欲向东岩去于今无量年昨来扳葛上半路困风烟径窄衣难进苔粘履不前住兹丹桂下且枕白云眠

其三十三

白云高嵯峨緑水荡潭波此处闻渔父时时鼓棹歌声声不可听令我愁思多谁谓雀无角其如穿屋何

其三十四

千云万水间中有一闲士白日游青山夜归岩下睡倏尔过春秋寂然无尘累快哉何所依静若秋江水

其三十五

高高峰顶上四顾极无边独坐无人知孤月照寒泉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吟此一曲歌歌中不是禅

其三十六

自羡山间乐逍遥无倚托逐日养残躯闲思无所作时披古佛书往往登石阁下窥千尺崖上有云盘礴寒月冷飕飕身似孤飞鹤

其三十七

栖迟寒岩下偏讶最幽奇携篮采山茹挈笼摘菓归蔬斋敷茅坐啜啄食紫芝清沼濯瓢鉢杂和煮稠稀当阳拥裘坐闲读古人诗

七言杂诗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其二

余家本住在天台云路烟深絶客来千仭岩峦深可遯万重谿涧石楼台

拾得诗

君见月光明照烛四天下圆辉挂太虚莹净能潇洒人道有亏盈我见无衰谢状似摩尼珠光明无昼夜

迢迢山径险万仭复多危石桥莓苔緑时见片云飞瀑布悬如练月影落潭辉更登华顶上犹待孤鹤期

雪峰义存祖师偈

天色晴明緑嶂分色身趋背底辛勤法门一悟无生指万里虚空絶点云

自述

思量未到雪峰时爱把浮生取次疑及至法门非法法到头无我亦无师

永明延夀禅师上堂

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此境此时谁得意白云深处坐禅僧

归宗芝禅师结庵絶顶

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

法昌遇禅师上堂语

春山青春水緑一觉南柯梦初足携筇纵步出松门是处桃英香馥郁因思昔日灵云老三十年来无处讨如今竞爱摘杨花红香满地无人扫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十一

 

猜你喜欢
  第十三出 报警·李渔
  第三出 贿权·洪昇
  ●卷五·江顺诒
  古诗镜卷十七·陆时雍
  卷三百二十二·陈思
  卷三十·曹学佺
  淮海集补钞·管庭芬
  鸣盛集巻一·林鸿
  默庵诗集卷之四·曹义
  卷一百九十三·佚名
  第十七场·田汉
  程垓词作鉴赏·佚名
  竹斋集传·王冕
  忠愍集巻上·寇凖
  七言绝句·刘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八出 途穷·李渔

    〖雁鱼锦〗〖雁过声〗(生上)乱后寻亲脚步忙,悔临行未讯门何向?致身临户阈犹观望。怪爹行欠商量,盼孩儿为甚不遣使迎将?我不是生成的谢与王,做儿童走惯这乌衣巷,叫子提着父名,向他人讯访。我姚克承为寻继父星夜赶到省城,把买来的

  • 苇碧轩集补钞·管庭芬

    苇碧轩集补钞翁卷冬日登富览亭永委海潮水,往来何不闲。轻烟分近郭,积雪盖遥山。渔舸汀鸿外,僧廊岛树间。晚寒难独立,吟竟小诗还。梦回一枕庄生梦,回来日未衙。自煎沙井水,更煮岳僧茶。宿雨消花气,惊雷长荻芽。故山沧海角,遥念

  • 李涉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自号清溪子,洛阳(今属河南)人。宪宗时,为太子通事舍人,后贬谪陕州司仓参军。文宗时,召为太学博士,后又遭流放。今存诗一卷。 润州听暮角 李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 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 海门斜去两三行。 李

  • 卷八·张宪

    [集部,别集类,金至元,玉笥集]钦定四库全书玉笥集卷八       元 张宪 撰近体【五言】瑞柳十二韵緑雾霭华滋柔条着地垂玲珑隔翠幙婀娜拂长丝种近临春阁分来太液池彩堂依密?珍干夹宏基九烈朝衣贵三眠昼漏迟汴

  • 肃宗孝章帝纪第三·范晔

    肃宗孝章皇帝讳,显宗第五子也。母贾贵人。永平三年,立为皇太子。少宽容,好儒术,显宗器重之。十八年八月壬子,即皇帝位,年十九。尊皇后曰皇太后。壬戌,葬孝明皇帝于显节陵。冬十月丁未,大赦天下。赐民爵,人二级,为父后及孝悌、力

  • 列传第二十三 愍怀太子(子囗 臧 尚)·房玄龄

    愍怀太子遹,字熙祖,惠帝长子,母曰谢才人。幼而聪慧,武帝爱之,恆在左右。尝与诸皇子共戏殿上,惠帝来朝,执诸皇子手,次至太子,帝曰:“是汝儿也。”惠帝乃止。宫中尝夜失火,武帝登楼望之。太子时年五岁,牵帝裾入暗中。帝问其故,太子曰

  • 内篇 书志第八·刘知几

      夫刑法、礼乐、风土、山川,求诸文籍,出于《三礼》。及班、马著史,别裁书志。考其所记,多效《礼经》。且纪传之外,有所不尽,只字片文,于斯备录。语其通博,信作者之渊海也。   原夫司马迁曰书,班固曰志,蔡邕曰意,华峤曰典,张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五十·杨仲良

      仁宗皇帝   广源蛮叛   皇祐元年九月乙巳,广南西路转运司言:广源州蛮寇邕州。诏江南、福建等路发兵备之。广源州在邕州西南郁江之原,地峭绝深阻,产黄金、丹砂,颇有邑居聚落。俗椎髻左衽,善战斗,轻死好乱。其先韦氏、

  • 后汉孝安皇帝纪上卷第十六·袁宏

      永初元年(丁未、一〇七)  春正月癸酉,大赦天下。   青、兖、豫、徐、冀、并六州民饥。   三月癸酉,日有食之。诏公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各一人。   夏四月,太傅张禹为安乡侯,太尉徐防为龙〔乡〕(节)侯〔一

  • 卷五十一·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五十一乾隆十三年春正月癸夘申饬署青州将军三达色上谕军机大臣等曰前因安挿青州之厄鲁特博罗特等脱逃该将军及副都统等不行奏报业已?防申饬及差侍卫赛音图理藩院郎中善泰前往防同三

  • 弁言·佚名

    李鹤田先生哀台湾笺释一卷,原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藏的抄本。「哀台湾」是一首长达一千零二十七字的七言古诗,从甲午战后割让台澎说到台湾抗日的失败;悽怆感慨,充分写出了台湾陷敌的沉痛。笺释之文,除引旧籍以明诗

  • 卷十五【起僖公二十五年尽二十八年】·杜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十五【起僖公二十五年尽二十八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毁灭邢注卫邢同姬姓恶其亲亲相灭故称名罪之【音义】【毁况委反恶乌

  • 卷三·张大亨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训卷三     宋 张大亨 撰庄公三月夫人孙于齐【元】父母之爱一也父在则为母期君父之敬一也君前则名其父有至尊者不敢贰之也所谓爱以礼敬以义者也夫人小君也?以君道事之者也夫人君母也?人以母

  • 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佚名

    《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南北朝或隋唐之际。蒋叔舆《斋坛安镇经目》着录「洞玄灵宝变化空洞妙经」,当即此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此经乃元始天尊命真仙传授,言修习「变化空

  • 八仙得道传·无垢道人

    清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又名《八仙全传》。一百回。题“峨眉无垢道人”著。作者四川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同治七年(1868)。该书从平和夫妇二龙修道大闹天宫,玉帝思虑招揽贤人起,详细叙述了李铁拐、张果老、钟离权、吕

  • 朱砂担滴水浮沤记·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朱砂担》或《浮沤记》。无名氏撰。末本。叙河南府王文用到南昌做生意,利增百倍,购得朱砂10数颗,藏之箱笼,挑担回家。路遇贼人白正,强与王文用结拜为兄弟,探知文用家中情况。文用觉此人不良,趁其酒醉逃走。

  • 右绕佛塔功德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实叉难陀(652~710)译。又作绕塔功德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系佛应舍利弗之请,以偈宣说右绕佛塔之功德。初叙在家众右绕塔可得夜叉鬼神等之亲近供养、远离八难、具妙色相、生于最尊之姓、仪容端正等功德

  • 陀罗尼毗奈耶经·佚名

    密教经典。唐代失译。一卷。初见于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六。是持明密教律典,广说持明律法,并说供养、结界、印言、曼荼罗、梦相等法。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