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 附论

本书所论,极为简略,仅稍举例,以阐说隋唐二代制度之全体因革要点与局部发展历程而已。总而言之,二代之制度因时间与地域参错综合之关係,遂得演进,臻于美备,徵诸史籍,其迹象明显,多可推寻,决非偶然或突然所致者也。寅恪自惟学识本至浅陋,年来复遭际艰危,仓皇转徙,往日读史笔记及鸠集之资料等悉已散失,然今以随顺世缘故,不能不有所撰述,乃勉强于忧患疾病之中,姑就一时理解记忆之所及,草率写成此书。命之曰稿者,所以见不敢视为定本及不得已而著书之意云尔。  一九四0年四月陈寅恪书于昆明青园学舍,时大病初愈也。

猜你喜欢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梁启超
  ●卷五·赵翼
  春秋战国异辞卷十三·陈厚耀
  卷十九·沈德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十六·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五·佚名
  异征类·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卷之九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宦游紀略卷下·高廷瑶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八·杜大珪
  通鉴纪事本末卷四十上·袁枢
  越王杨侗传·李延寿
  卷之十三  奉天靖難記三(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谷子敬

    (正末改扮渔翁上。云)老夫渔翁是也。驾着一叶扁舟,是俺平生活计。谁似俺渔人快活也呵。(唱) 【南吕】【一枝花】蝇头利不贪,蜗角名难恋。行藏全在我,得失总由天。甘老江边,富贵非吾愿,清闲守自然。学子陵遁迹在严滩,似吕望

  • 卷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十一春归【赵曰题云春归言归当春时也○广德二年成都作】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别来频甲子归到忽春华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远鸥浮水静轻鷰受风斜【有态】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此身醒复

  • 花蕊夫人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花蕊夫人,姓徐,后蜀孟昶之妃。后被掳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 述国亡诗 花蕊夫人徐氏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个是男儿。 花蕊夫人诗鉴赏 徐氏,青城(今四川灌县西)人,才貌双全,得幸于后

  • 太祖纪二·薛居正

    广顺元年春二月癸巳朔,以枢密副使、尚书户部侍郎范质为兵部侍郎,依前充职;以陈州刺史、判三司李穀为户部侍郎,判三司;以右金吾大将军、充街使翟光邺为左千牛卫上将军,充宣徽北院使;以宣徽北院使袁鳷为左武卫上将军,充宣徽南院

  • 第八十二回 弃越疆中法修和 平韩乱清日协约·蔡东藩

      却说孤拔入袭浙境,浙江提督欧阳利,已先机预防,飞檄海口炮台守将,严行堵御。守将静候数天,未见动静,未免懈怠起来。也是孤拔命运该绝,闯入三门湾的时候,遥望岸上刁斗无声,未知有备无备,因此猱升桅竿,窥探内容。适值炮台上面,

  • 第二篇 顺治康熙两朝·佚名

    ○第一章 金之俊限制满洲法金之俊,江南之吴江人也。明时,官兵部右侍郎。流贼李自成陷燕京,之俊不能死,被夹拶甚苦。迨清兵入燕京,之俊又降,仍原官。旋由尚书而为内院大臣,拜大学士。康熙元年,始以予告致仕。越八年乃卒,谥文通

  • 卷之二百四十三·佚名

    光绪十三年。丁亥。五月。丁巳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丙戌皆如之。现月  ○两江总督曾国荃奏、江阴南岸黄山旧炮台。改筑洋式大炮明台。原有钢炮四尊。拟移至大石湾添筑炮台。以固江防

  • 涌幢小品卷之三·朱国祯

    国宝太祖初即位。有贾胡浮海以美玉至。制大明传国之宝。并制玉圭一。二年制一小玉玺。曰奉天执中。四年置玉图记二。一曰广运之宝。赐中宫。一曰厚载之宝。又制六宝。曰天子行宝。天子信宝。天子之宾。曰皇帝行宝。皇

  • 读例存疑卷三十八·薛允升

    刑律之十四骂詈骂人骂制使及本管长官佐职统属骂长官奴婢骂家长骂尊长骂祖父母父母妻妾骂夫期亲尊长妻妾骂故夫父母骂人:凡骂人者,笞一十。互相骂者,各笞一十。此仍明律。骂制使及本管长官:凡奉制命出使而官吏骂之者,及部民

  • 钦定南廵盛典卷三十·高晋

    恩纶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十五日上谕内阁曰两江总督萨载浙闽总督富勒浑等合词呈奏以江浙两省臣民望幸情殷且河工海塘以次告竣一切善后事宜尤兾亲临指示恳请于乾隆四十九年春六举南廵盛典以惬舆情一折朕自庚子南廵时髙家堰

  • ●瀛海偕亡记卷下·洪弃生

    海东洪弃生纂岁乙未(光绪二十一年)九月,刘永福既去,残兵或去,或溃,或窜入山。日军徇沿海、沿山各地。越十日,自凤山分军南下恒春城,自中部分军进屯内山埔里社,自台北分军取后山宜兰县。陆军由三貂岭下北关,水军由苏澳徇南关。台

  • (六)朱子为集儒学之大成者·钱穆

    首当先述朱子之集理学之大成。理学在北宋,惟伊洛程门有其传。及至南宋,所谓理学传宗,同时亦即是伊洛传宗。朱子亦从此传统来。但至朱子,乃始推尊濂溪,奉为理学开山,确认濂溪之学乃二程所自出。吕希哲原明尝谓二程初从濂溪游

  • 中三上·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中三上单提中九十三十同一提篇。但因财事有无故使类分前后。欲使结犯易明忏法无滥故也。初戒(佛在释翅坏国。象力比丘与外道论议。不如便反前语。至僧中问复反前语。因制)。戒名中注戒标云故妄语戒

  • 五 集·佚名

    第一之五十第一 学力品一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祗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诸比丘!”诸比丘白世尊言:“大德!”世尊曰:二“诸比丘!此等是有学之五力。何等为五?谓:信力、惭力、愧

  • 吴儆诗集·吴儆

    吴儆的诗词全集94首。

  • 尚书说·黄度

    七卷。宋黄度撰。度字文叔,号遂初,两浙路新昌(今属浙江省)人。南宋政治家、经学家。绍兴间进士,宁宗时为御史,尝劾韩侂胄误国,又劾内侍杨舜卿、陈源,又奏吴曦必反,有直名,累官礼部尚书、龙图阁学士,卒谥宣献,《宋史》有传。度研

  • 尚书集传纂疏·陈栎

    六卷。元陈栎(1252-1334)撰。栎字寿翁,晚号东阜老人,学者称定宇先生,河南新安(一说徽州休宁)人。宋元之后,隐居着书,至延璠元年(1314),年六十三时复出应试,中浙江乡试,因病未能参加会试,后上书求执政,未获回报,遂终老于家。《元史

  • 成实论·佚名

    梵名Satyasiddhi -s/a^stra 。凡十六卷。又作诚实论。诃梨跋摩(梵Harivarman )着,鸠摩罗什于姚秦弘始十三年至十四年(411~412)间译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为成实宗之根本经典。‘成实’即‘成四谛之实’之意。论中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