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02

《刑法志》云:“贞观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又《太宗纪》云:“贞观六年……十二月辛未,虑囚,纵死罪者归其家……七年……九月,纵囚来归,皆赦之。”

今案《太宗纪》:“贞观四年……天下断死罪者二十九人”,是举天下一年止断死罪二十九人,何其少也!今六年十二月,太宗躬自虑囚,而京师死罪系者已三百九十人,又何其多也!举京师一月以推一年之数,不亦又多乎哉?以京师一年之数而推天下之数,则可胜言哉!四年之距六年未逺也,而多寡如是之辽邈,愚谓此盖出于史氏归美太宗之故,而实则不然也。夫太宗聪明仁智之主也,兴义兵除暴乱,救民于涂炭之中,而措之仁寿之域,天下之人欣然如获再生而见父母,其心方安生而乐业,向善而畏罪。故即位才四年,天下死罪,岁止二十九人,此其效也。自四年至六年,太宗求治之意宜未怠也,政亦四年之政,民亦四年之民,何其善恶薄厚遽有殊绝,不啻百倍之逺哉?况京师乃风教之所先及者,而死罪尚如此之多,则夫幽荒遐僻,蒙化未孚者,又将奈何?愚谓此三百九十人,乃录囚之时,举京师轻重系者之数,非实皆死罪也。太宗以其盛冬缧系,故矜而纵之,使明年就刑,如期既至,则怜而宥之。以四年天下死罪之数而推此,则事理人情较然明甚,若谓三百九十人实皆死罪,而太宗释之,事必不然也。况死罪,法之极者,其数又如此之多,其间必有巨奸极蠹,众所仇疾,其情至重而为政者所宜亟去者,亦有过误愚懦,穷迫株蔓,其情至轻而为政者所宜矜贷者,是二者,狱事之所常有,讵可一概论哉?今也抵是罪者仅四百人,其间岂无等差?一旦不问其情之轻重,举而释之,以太宗之聪明仁智,必不为也!以是观之,其理岂不甚明哉!而史臣皆以死罪书之者,盖欲归美于太宗,故夸大其数,以见其仁心感人之至云尔。自是秉笔者,但知传其文,不复推其实,后之学者,亦相承而未悟,故白居易元和中为诗犹云“死囚四百来归狱”,盖亦取信于史而已。然则脩新《书》者固宜辨析,其事使昔之史臣归美,而今之史臣纪实之意,两得其真,如是乃称脩史之职也欤!

《孝敬皇帝传》云:“义阳、宣城二公主,以母故幽掖廷四十不嫁,弘闻眙恻,建请下降,武后怒,即以当上卫士配之,由是失爱……弘奏请数怫旨。上元二年,从幸合璧宫,遇鸩,薨。”

今案义阳、宣城二公主,皆高宗女,而萧淑妃所生也。高宗以贞观二年戊子岁生,而孝敬皇帝以上元二年乙亥岁薨,自戊子至乙亥,则高宗才四十八岁,尔何縁有四十岁之女乎?此当日史臣之过也。推原其意,盖止欲甚武氏之恶云尔,然殊不顾事过其实,遽书于史。后之秉笔者,又不能推穷其实,止袭其误而载之。自吴兢、刘知几脩纂以来,迨今已数百年,而新《书》又不为之讨论详究,绌其信实,但从而粉泽文饰之,岂脩史之意哉!

《郑

猜你喜欢
  列传第九 献文六王·魏收
  东都事略卷九十七·王称
  第二十七回 哀牢王举种投诚 匈奴兵望营中计·蔡东藩
  卷五·汉·蒋一葵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八四九 军机大臣奏请旨将承办《通鉴长编》未行敬避庙讳各员交部议处片·佚名
  三八七 浙江巡抚三宝奏呈续获应毁书籍折(附清单)·佚名
  二十四、小考的预备·包天笑
  马殷传·欧阳修
  卷之六  皇朝平吳錄(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卷二·雍正
  卷四十六·赵汝愚
  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六出 阅录·周履靖

    【天下乐】〔旦上〕春来些事萦心境。朱颜褪。喜今日眉峯少整。无限惜花情。试向林园寻问。梅郞足称佳士。未聘委是机缘。古人云。一双两美。所至愿也。以此奴家深欲与彼亲昵。动彼求配。又恐他不久将归。空成画饼。

  • 题辞·胡薇元

    夜泊涪州,怀玉津师并题天倪阁词弟子赵熙再拜夜雪天倪阁,槑花涪上翁。曾陪尊酒绿,极眺晚霞红。江海三年别,乾坤万事空。移官眘吟帻,中泽有哀鸿。

  • 卷六·胡文学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六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训导魏先生偁 先生字达卿别号云松父安以世勲为宁波卫指挥先生少负异才读书日记数千言上自六经下至诸子史俱肆力而阐索之遂以文章名世为诸生次贡廷试第一授石城训导一

  • ◎李军长之荣誉(崇德报功 当然如此)·李定夷

    民国五年,共和再造,日月重光。滇军第二军军长武宁李公烈钧,转战万里,劳苦功高。既率师入广州,广州市民开大欢迎会于东园门。高搭彩棚一座,方二丈许,四围摆列盆景生花,继以花串。棚顶高悬民国国旗,及周番旗帜。棚口则悬生花结成

  • 潘埙传·张廷玉

    潘埙,字伯和,山阳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官工科给事中。性格刚决,弹劾无所回避。论判诸大僚王鼎、刘机、宁杲、陈天祥等人,多被皇上采纳。乾清宫遭火灾,潘埙向皇帝上疏说:“陛下登位九年,治理效果未实现,灾祥迭相出现。我

  • ○汉人、南人第三甲,三十二名·佚名

    赐同进士出身 【授将仕郎】 一、张宗元贯衢州路开化县。──《诗[经]》。字仲[亨] 【[八四]按吴师道《吴礼部集》卷一五《送张州判序》称宗元为三衢张仲亨,唐元《筠轩集》卷九亦有《送知事张仲亨序》诗,因知宗元字仲亨,

  • 杨文忠三録巻八·杨廷和

    明 杨廷和 撰辞谢録四其官臣杨廷和谨奏为恳切陈情辞免恩命事本年三月二十五日节该钦奉手勅朕入继大统赖尔内外文武勲戚大臣定策并迎立各宣忠悃保安社稷今山陵及徽称大礼事毕宜加殊恩以答元功大学士杨廷和蒋冕毛纪首

  • 卷八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八十七歌颂二十七【词臣十九】万寿诗【四言六章】翰  林 院 检  讨【臣】谢履厚瞻嵩之冈抚控八荒碧梧千尺凤凰来翔郁郁葱葱气象矞皇天子万年治迈陶唐【其一】瞻嵩之阜万山俯首黄河为

  • 四 海上的救星·胡适

    这三个大胆的青年,一路上“仍是花钱游玩,并不着急”。有一天,在君在船上听人说,蔼丁堡距离伦敦还很远,每人火车费要多少钱。他们估计手里的钱已不够买车票去会见吴稚晖先生了。他们这时候才着急起来了。他们船上

  • 九年·佚名

    (丁未)九年大明宣德二年春正月1月1日○庚寅朔,上以冕服,率王世子及文武群臣,行望闕禮如儀。以絳紗袍,御勤政殿受朝賀,倭、野人、向化回回及僧人耆老皆參賀。議政府獻鞍馬表裏,諸道進賀箋方物。御勤政殿,設君臣同宴如儀,日入乃罷

  • 卷二十九·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巻二十九宋 朱子 撰孟子或问孟子本欲朝王矣王召之则辞而不往何也曰孟子于齐实处賔师之位而未尝受禄葢非齐王之所得臣也其相见之节王就而见孟子则可孟子自往而见王则不可王而召之则既失礼矣而

  • 提要·陆玑

    【臣】等谨案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吴陆玑撰明北监本诗正义全部所引皆作陆机考隋书经籍志毛诗草木虫鱼疏二巻注云乌程令吴郡陆玑撰陆徳明经典释文序録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巻注云字元恪吴郡人吴太子中庶子乌程令

  • 曝书亭集[四库本]·朱彝尊

    八十卷。《附录》一卷。清朱彝尊撰。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称小长庐钓鱼师。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擅长诗、古文。词宗姜夔、张炎,风格清丽。为浙

  • 筹河篇·魏源

    我生以来,河十数决。岂河难治?抑治河之拙?抑食河之餐?作筹河篇。

  • 孙子注·李筌

    计 形势实虚 地形九地九变 谋攻行军军争 用间作战火攻

  • 医学发明·李杲

    综合类著作。金李杲撰(一本误作元·朱震亨撰)。一卷。杲有 《脾胃论》 已著录。书分医论、方论两部分。包括膈咽不通并四时换气用药法、本草十剂、中风同堕坠论、呕咳气喘、饮食劳倦论、四时用药加减法等二十余篇有关

  • 梅溪词·史达祖

    词集。南宋史达祖撰。一卷。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今河南开封)人。中年时曾在扬州、荆江、汉水一带充幕僚。屡试不第,生活清贫。嘉泰间,入中书省为堂吏,力主抗金,深受韩侂胄赏识,收为亲信。韩被杀,达祖受黥刑,贬死贫

  • 一切功德庄严王经·佚名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佛在竹林,入能断惑离垢三昧,大地震动,大众云集,执金刚请说此经,三止之后,乃说二种四法,观世音菩萨赞此法门,法师,及供养者,当生极乐。次说胜妙陀罗尼,及说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