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三) 读江永《乡党图考》

清儒考论孔子事迹,自崔述《洙泗考信录》之后,有江永《乡党图考》,其首卷亦备论孔子生平历年行事,自先世迄于其卒,略如崔氏之书。而文辞简质,立论谨慎,不如崔氏之博辨,而所失亦较少。如其叙公山不狃之召,曰:“不狃与阳货共谋去三桓,故《论语》以为畔,其实未尝据邑兴兵也。”言简情核,较崔氏所辨远胜。其叙佛肸事,据引《史记 世家》,曰:“佛肸为中牟宰,赵简子攻范中行氏,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云云,明其事在赵简子时。崔氏必谓其事在赵襄子时,虽据《左传》,然无以必见《史记》之为误。因欲必定《史记》之误,乃连带疑及《论语》。此亦不如江氏书之不失谨慎之意。又江氏书博采同时稍前他人之说不为人所注意者,其用心良宽良苦,然其间亦尚有得有失,姑拈两事为例。

其一,《檀弓》有云:“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问于郰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江氏说之曰:

此章为后世大疑。本非记者之失,由读者不得其句读文法而误。近世高邮孙邃人

孙著《檀弓》论文,谓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十字当连读为句。盖殡也,问于郰曼父之母两句为倒句。甚有理。盖古人埋棺于坎为殡,殡浅而葬深。孔子父墓,实浅葬于五父之衢,因少孤不得其详,不惟孔子之家以为已葬,即道旁见之者亦皆以为已葬。至是母卒,欲从周人合葬之礼,卜兆于防,惟以父墓浅深为疑。如其殡而浅也,则可启而迁之。若其葬而深也,则疑于体魄已安,不可轻动。其慎也。盖谓夫子再三审慎,不敢轻启父墓也。后乃知其果为殡而非葬,由问于郰曼父之母而知之。盖唯郰曼父之母,能道其殡之详,是以信其言,启殡而合葬于防。盖殡也,当在问于郰曼父之母句下,因属文欲作倒句,取曲折故置在上。如此读之,可为圣人释疑,有裨礼经者不浅。

江氏此条,颇受后人信从,朱彬《礼记训纂》亦采之。然核之《檀弓》之文理,参以当时之情事,江氏之说,两觉未允。果如其说,应云不知其父墓在五父之衢者为殡,乃明其所欲辨者之为殡与葬。今云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则所不知者似乃其墓地之何在。且殡与葬乃成墓以前事,墓则殡与葬以后事,故墓殡墓葬皆不得二字连用。且叔梁纥在当时亦一大夫,其卒,何为殡而不葬,迄于孔子母死,已及二十年之久,此仍无说可解。及孔子母卒,孔子欲其与父合葬,既不先知其父葬之深浅,与其可以迁动与否,则又何为为其母先卜兆于防。此亦无说可通。前人所疑,特疑孔子圣人,何以不知其父葬处。然《檀弓》又引孔子之言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既其墓不覆土为坟,自不易识别,此自无足深疑。读古书苟有疑,当尽可能先求种种之解释,不当径弃其所疑之本书,而别引他书以为说。如崔氏疑《论语》佛肸事,即据《左传》弃《论语》,不知为《论语》别作一解,则《论语》《左传》皆可通。江氏此条仍本《檀弓》本文,与崔氏取径不同,而强为他解,乃不知其较之旧解为更无当。可知考古辨伪之事非不当有,贵能本之于审慎之心情,衡之以宏通之识见,固非轻疑好辨之所能胜任也。

又一事云:

按年谱:哀公十年,夫人幵官氏卒。昔人因《檀弓》记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谓其已甚,因谓孔子出妻。近世丰城甘驭麟绂著四书类典赋辨其无此事云。《檀弓》载门人问子思曰:“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乎?”此殆指夫子之于施氏而言,非谓伯鱼之于幵官也。初,叔梁公娶施氏,生九女,无子,此正所谓无子当出者。《家语》后序所谓叔梁公始出妻是也。此说甚有理。施氏无子而出,乃求婚于颜氏,事当有之。其后施氏卒,夫子为之服期,盖少时事。门人之问明云:“子之先君子丧出母”,是谓夫子自丧出母,非谓令伯鱼为出母服也。子思云:“昔者吾先君子无所失道,道隆则从而隆。”此语尤可见孔子虽有兄孟皮,妾母所生,则孔子买为父后之子。在礼,为父后者为出母无服。圣人以义处礼,父既不在,施氏非有他故,不幸无子而出,实为可伤,故宁从其隆而为之服。设有他故被出,则当从其污,不为之服矣。所谓无所失道者也。若伯鱼之母死,当守父在为母期之礼,过期当除,故抑其过而止之,何得诬为丧出母也。甘氏说有功圣门,特表出之,并补其所未尽之说。

江氏善言礼,此条辨叔梁纥出妻,孔子非有出妻之事,虽引据甚简,叉皆片言只辞,而加以会通,为之说明。破后代之讹说,发古人之真相,考据疑辨之功,亦何可废。真积力久而用功深,自可犁然有当于人心,如江氏此条是也。

江氏之后,清儒考据之业日盛。然考孔子生平历年行事者,或据《论语》,或本《左传》,或辨《史记》,率皆逐句逐条疑之辨之,解之释之,求其综合终始而备为之说,如崔氏、江氏之书者则鲜。间亦有之,然皆不得与崔氏江氏书媲美。今亦不再缕陈。其逐条逐句作为疑辨解释者,虽亦精义络绎,美不胜收。然或则各持一偏,或则相与抵牾,今欲会通众说,归于条贯,汰非存是,勒为定论,以为孔子作一新传,其事亦甚不易。抑且汉宋门户之见愈演愈烈,义理考据一分不可复合,既为识趣所限,能考孔子之事,乃不能传孔子其人,此尤为病之大者。窃不自撰,最近作为《孔子传》一书,抑有其意,亦未必能尽副其意之所欲至。姑举胡氏、崔氏、江氏三人之书而略论之,非欲进退前人,乃庶使读吾书者,知其取舍从违之所在,知其轻重缓急之所生。知其荟粹群言,而未尝无孤见独出之明。知其自本己意,而未尝无博采兼综之劳。特以补我自序己书之所未尽。若谓吾书出而自宋以来一千年诸家述作考辨皆可搁置一旁,则断断非吾意之所存也。

猜你喜欢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二·焦竑
  第四回 康怀贞筑垒围潞州 李存勗督兵破夹寨·蔡东藩
  卷一百九十五·杨士奇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八百八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近卫能做些什么?·陶希圣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八·纪昀
  附录一·吴大廷
  学史卷六·邵宝
  卷十九上·班固
   第九章 人的惡行·林语堂
  卷三十一 蜀书一 刘二牧传第一·陈寿
  潘季驯传·张廷玉
  卷一百六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国手·闻一多

    爱人啊!你是个国手,我们来下一盘棋;我的目的不是要赢你,但只求输给你——将我的灵和肉输得干干净净!(曾收入《红烛》,1923 年,上海泰东图书局)

  • 卷三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五·脱脱

        刘珙 王兰 黄祖舜 王大宝 金安节 王刚中 李彦颖 范成大   刘珙,字共父,子羽长子也。生有奇质,从季父子翚学。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监绍兴府都税务。请祠归,杜门力学,不急仕进。主管西外敦宗院,召除诸王

  • 雍正十一年一月至雍正十三年十一月·蒋良骐

    雍正十一年正月,命鄂尔泰往北路军营经略军务。设西安兵备道一员。命海望、李卫往浙江会同程元章相度海塘工程。给直省书院膏火银。四川建昌总兵官赵儒疏报:紫古别儿斯堡等处贼番不法,杀害厂员,臣率官兵进剿,克寨六十余,擒

  • 第十回 摆体面连朝奉差委 剃眉毛拼命来哄堂·陈蝶仙

    却说那日雪岩在荟锦堂赏雪宴后,连日无话。那甥王爷奉了舍米的差委,便在云栖山门外立下一厂,着香官监视。又于本府左近设立了一厂,命蔡蓉庄和冯凝监视。又向湖墅设一厂,命魏实甫监视。又江干设一厂,命程 监视。 自己却得了

  • 卷之四百二十六·佚名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八月。壬午朔。上诣颐和园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甲申皆如之。外记注  ○谕内阁、现在练兵紧要。直隶按察使袁世凯、办事勤奋校练认真。着开缺以侍郎候补。

  • 卷四十下 班彪列传第三十下·范晔

    (班固)◆班固传,班固字孟坚。九岁时,能连句作文,诵读诗赋,长大后,就广泛通晓典籍,九流百家的言论,没有不深入探讨的。他没有固定的老师,不在章句上下功夫,只是掌握大义罢了。性格宽厚和蔼,和众人相容,不因自己有才胜就高人一等,一些

  • 慕容绍宗传·李百药

    慕容绍宗,是慕容晃第四个儿子太原王恪的后代。曾祖腾,投奔魏后,就定居到了代。祖父都,岐州刺史。父远,恒州刺史。绍宗容貌恢毅,言语寡少,深沉且有胆略。尔朱荣就是绍宗叔伯舅父的儿子。当初北方边地出现騷乱,绍宗便携家带口前

  • 一三二、春申君乃顷襄王弟不以游士致显辨·钱穆

    《史记?春申君列传》有说秦昭王书,其文见《秦策》四,鲍氏本仅作“说秦王曰,物而返”云云,无起首一节,并不以为春申语。高《注》:“秦王名正,庄王楚之子”,则亦不以为昭王。其下文云:“先帝文王、庄王

  • 提要·陈模

    (臣)等谨案东宫备览六卷宋陈谟撰谟字中行泉州永春人庆元二年进士嘉泰二年除秘书省正字三年兼国史院编修开禧三年又兼实録院检讨官嘉定二年除校书郎仍兼检讨其厯官始末见于馆阁续録中是书乃其为正字时所上取经史旧文有闗

  • 恰到好处·孔子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①于公明贾②曰:“信乎?夫子③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④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注释】 ①公叔文子:卫国大夫

  • 卷二十八·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二十八    宋 卫湜 撰爵人於朝与士共之刑人於市与衆弃之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养士遇之涂弗与言也屏之四方唯其所之不及以政示弗故生也郑氏曰必共之

  • 管子轻重十九·马非百

    轻重庚(亡)

  • 宗教对于现代人类的贡献·太虚

    ──二十年夏在北平协和医院华文学校讲──今天由梅立德君的介绍,得到贵校来参观,觉得非常荣幸!同时、又能与各位谈话,更是觉得很愉快!我现在提出来与各位讨论的问题,是一个宗教问题。为什么我提出这宗教问题来呢?因为、近来

  • 成实论 第三卷·佚名

    成实论 第三卷诃梨跋摩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有中阴品第二十四论者言。有人说有中阴或有说无。问曰。何因缘故说有。何因缘故言无。答曰。有中阴者。佛阿输罗耶那经中说。若父母会时。众住随何处来。依止其中。

  • 第八章 毗伽多阿育王时代·多罗那他

    阿育王有十一个儿子,最殊胜的是鸠那罗。由于眼睛象雪山居住的鸠那罗鸟的眼,一个仙人就给他取了这样的名字。他精道各种技艺时,阿育王夫人帝失罗叉对他爱恋,哄骗诱惑。他束身不从,帝失罗叉因而怀忿。有一次阿育王得了粪尿吐

  • 易经衷论·张英

    清张英撰。二卷。《张文端集》本。此书专辨六十四卦经传之旨,不及《系辞》、《说卦》、《序卦》、《杂卦》;每卦各为一篇以诠解大意,而不列原文。解说以朱熹《易本义》为宗,但又不固守朱熹之说。如坎卦:朱熹以“贰用

  • 小巫·茅盾

    茅盾著。发表于1932年《读书杂志》2卷6期。写统治阶级内部狗咬狗的斗争和淫乱生活。老爷是保卫团的董事,做烟土买卖;姑爷在公安局里干差使,不仅在烟土上与老爷有矛盾,而且还眼馋老爷新娶的姨太太菱姐。后来省里派来的

  • 佛说沙弥十戒仪则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摄颂沙弥戒品威仪,共计七十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