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五十九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圣神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七年。壬戌。二月。辛卯朔。谕曰。准泰所管盐政。事务繁多。其扬州关税务。难以兼顾。着陈大受于属员内遴委一员管理。  

○吏部议覆、安徽巡抚张楷、疏荐浙江举人严森、守洁才优。熟谙吏治。襄幕明敏。查与保举之例相符。应令该抚给咨送部引见。从之。  

○壬辰。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上启銮谒泰陵。  

○实授刘于义为直隶布政使。  

○是日、驻跸黄新庄。  

○癸已。吏部议准、直隶总督高斌奏称、热河一带。旗民杂处。设有理事同知。与承德州分管。地广事歧。瞻顾辗转。多至盗扬伤变。甚或厅袒旗人。州偏民户。请裁知州。改设满缺理事通判。移驻喀喇河屯地方。治西南。同知移驻州署。治东北。以滦河为界。均归热河道辖。并裁州同、州判、吏目、改为三巡检。分驻要隘。从之。  

○是日、驻跸半壁店。  

○甲午。遣官祭先医之神。  

○谕、沿途得雪。甚有裨于田功。但道路泥泞。随从之兵丁、拜唐阿、校尉、太监等、衣服未免沾湿。着各赏一月钱粮。  

○调湖北布政使严瑞龙、为山西布政使。以署广西巡抚安图、仍为湖北布政使。  

○是日、驻跸五里河。  

○乙未。上诣泰陵。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步入隆恩门。诣宝城前行礼。躬奠哀恸。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随行礼。  

○具摺遣太监诣皇太后宫问安。  

○礼部议准、陕西巡抚岱奇奏、陕西科场。有左右聿字号。聿右试卷。较聿左仅三之一。应将额中举人二名。一科凭文通取。一科左右分中。从之。  

○工部议准、江苏巡抚陈大受奏称、松、太、海塘各工。与前估各异。有宜停止者。有宜酌办者。一、宝山县杨家嘴等处。前请接筑二层坦水石坝。及原筑坦水两头石坝等工。准修在案。今该处续被风潮。原坦桩石。愈见外欹。水深四五六尺不等。难以签钉施工。应将此项工程。请即停止。一、杨家嘴采淘港月浦塘、应建护塘单路石坝。并该工段落零星处所。一律接筑完固。其外无土塘。内逼城坦之处。应斜填土坡。夯硪坚实。漫以碎石。即将前停修之工价改建。一、华亭县金山嘴、漴缺、胡家厂、林家湾、蔡家马头、五处。塘身逼近海洋。最为紧要。先宜加高二尺。均及水涸之时办理。以防春汛。从之。  

○是日、驻跸五里河。  

○丙申。驻防哈密安西提督李绳武奏。准噶尔使臣吹纳木喀、于正月十八日入境。二十二日到哈密。据云、赴京进贡。并去岁蒙恩许熬茶。齐默特等、去藏不远。中道而返。恐天朝见责。故遣使谢罪。并恳仍许熬茶。得旨。朕已料彼必为熬茶之事。再来陈请也。  

○以礼部左侍郎张廷璐、为会试、知贡举。大学士鄂尔泰、刑部尚书刘吴龙、为正考官。兵部左侍郎汪由敦、副将御史仲永檀、为副考官。  

○是日、驻跸半壁店。  

○丁酉。祭先师孔子、遣怡亲王弘晓行礼。  

○吏部议淮、四川巡抚硕色奏称、绵州属之魏城驿。为西北要冲。原设驿马三十匹。该州统辖五县。实难兼管。州判分驻丰谷井。距驿百里。鞭长莫及。应添设驿丞一员。专司驿务。州属绵竹县同城主簿。所管盐茶事务。知县可以兼管。请即裁改为魏城驿驿丞。从之。  

○礼部议覆、吏部左侍郎蒋溥奏称、会试同考官精神不振者。并不加意搜罗。辄于额满后。取佳卷未荐者、添用荐字图记。掩人耳目。嗣后请将图记交内监试御史。庶同考官不得任意补用。于校阅益加详慎。应如所请。顺天乡试一体遵行。从之。  

○又议准、佥都御史彭启丰奏称、近日学政与督抚相见。不遵会典仪注。几同属官。甚至谄拜门生。督抚观风取录。与州县前列童生。辄不论文之佳否。暗记坐号。拔录结欢。以致孤寒屈抑。士怨沸腾。查学政与督抚仪注平行。奏得专达。毋容贬损。且文章有一日短长。尤宜屏私采录。请饬学臣、遵仪制。励丰裁。不得自损名节。并饬督抚、不论学政是何出身。但当以公正廉明相勖。不得以势位相凌。从之。  

○工部议覆、河南山东河道总督白钟山奏称、山东运河内。南旺西湖堤工。原以逼水济运。现在东省濒河地方。年谷顺成。小民足食。无藉佣工。反以为苦。且运河水巳富有。漕船往来迅速。若能以时节宣。可无阻滞之患。此项工程。不特重劳民力。抑且虚费帑金。应请停止。俟水旱不齐之年。资工代赈。再令河抚二臣。会勘估题。应如所请。仍令饬道厅等、不时查察。蓄水济运。无致阻碍漕路。从之。  

○礼部题、朝鲜国王李昑、遗使表贺万寿、冬至、元旦、三大节。及进岁贡方物。赏赉筵宴如例。  

○是日。驻跸黄新庄。  

○戊戌。祭大社、大稷。遣諴亲王允秘、恭代行礼。  

○上幸南苑行围。  

○是日、驻跸南苑。至辛丑皆如之。  

○已亥。上具摺遣太监诣皇太后宫问安。  

○琉球国中山王尚敬、遣紫巾官翁鸿业等。表进正贡。赏赉筵宴如例。  

○庚子。上诣永慕寺行礼。  

○礼部议覆、贵州学政邹一桂奏称、永丰州学系新开。未设廪增。每届科考。诸生试居优等。无以劝勉。且亦无人辨认童生顶冒。应如所请。额设廪增二名。稽查童试。但必俟食饩十年。方准出贡。以后四年一贡。廪饩照例拨给。从之。  

○缓徵安徽凤阳、颍州、泗州属。乾隆六年水灾额赋。兼带徵银米。  

○辛丑。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补行乾隆四年分大计。山东卓异官四员。不谨官一员。罢软官二员。年老官九员。有疾官四员。才力不及官一员。浮躁官一员。分别升赏处分如例。  

○壬寅。上自南苑还宫。  

○癸卯。命定汉军考职就铨例。谕、国家定制汉军人员。俱归并汉缺。一体录用。其另置有汉军额缺者。虽选用之法。微有不同。亦仍由汉缺升转。惟外官主簿以下等微员。旧例不用汉军。故贡监考职。至县丞而止。朕意嗣后汉军贡监。应一体准其考取主簿吏目等职衔。有愿改降各项杂职者。亦准改降。其如何另立班次、分别铨选之处。该部酌议具奏。  

○大学士等议覆、御史薛澂奏请、于会试下第举人内。择其明通者。取用教职。不必更派阅卷官。即令总裁先录荐卷。不足。再挑备卷。大省六十名。中省四十。小省三十。与正榜同揭。敕下礼部。拣选引见。到官六年。优者准督抚保用知县。应如所请。从之。  

○户部等部议准、黑龙江将军博第等奏。呼兰官庄粮石。原以备黑龙江等处兵丁接济。今黑龙江仓贮不敷。于呼兰拨谷一万二千五百石运贮。从之。  

○调天津府同知杨灏、来京引见。  

○甲辰。遣官祭黑龙潭昭灵沛泽龙王之神。  

○定拔贡十二年举行。并饬科举毋冒滥。谕、国家于科目取士之外。又有拔贡一途。所以收未尽之人材。以广备用之数也。我朝教泽涵濡。人文日盛。又复屡开恩科。加添中额。是以所取进士。济济多人。而举人则日积日众。竟有需次多年。而不得一官者。此亦事势之必然。无足怪者。朕为此时廑于怀。屡筹疏通之策。若又添取拔贡。以分其缺。数年一次举行。则人愈多而缺愈少。举人铨选。更遥遥无期矣。朕思拔贡乃系生员中之优者。夫既为文学华赡之青衿。则应科举时。自能脱颖而出。又不专藉选拔以为呈身之路也。查从前选拔。或十数年一举。今则六年一举。为期太近。理应酌量变通。嗣后着定为十二年选拔一次。永着为例。再者、各省应试生员贡监。由学臣录送入场。向例每举人一名。额取科举三十名。嗣后加至一百名。亦不为不多矣。乃学臣等博宽大之名。于科举之外。遗材大收。一概录送。且有督抚好行其德。普收送考者。以致文理荒疎之人。皆得滥冒入场。试卷太多。不但试官于仓猝之中。难于别择。而浮薄之士子。将以观光为游戏。而不复攻苦于寒窗。于宾兴大典。甚有关系。嗣后学臣各宜留心。慎重办理。毋得滥溢。永着为例。  

○户部议覆、湖北巡抚范璨奏称。湖北州县常平仓谷。多寡悬殊。平粜时。此丰彼啬。价有昂减。应于捐监项下。酌盈剂虚。以符定额。但本色报捐之例。奉文三载。捐者寥寥。实缘本色重于折色。请将原例所称百石之数。准以九折报捐。其苗疆与不产谷处。准用杂谷。从之。  

○工部议准、直隶总督高斌奏称。北运河杨村厅所属。砖厂、郭官屯、曹家园、沈家工、各堤。均属紧要。卑浅残缺。请急加高培厚。以资巩固。从之。  

○四川巡抚硕色奏。重庆府渝关木税。与杂税不同。大木伐自深山。水溢顺流而下。水涸则积于深沟浅溪。未能抵渝。木筏多寡既悬。税银盈虚亦异。乾隆三年四年。短税银三百两有奇。五年、额外余银三千八百余两之多。管关知府。不敢匿报。禀请扣盈补乏。臣恐涉扶同徇隐。许其全解请豁。格于部议。现已准咨转饬补解。但恐臣言不足取信于属员。无以责其洁已奉公。仍恳免赔解。得旨。如所请行。  

○乙已。春分。朝日于东郊。上亲诣行礼。  

○谕兵部。原任广东左翼总兵官章隆、现在来京引见。着兵部存记。有事简总兵缺出。将章隆请旨。  

卷之一百六十

猜你喜欢
  列传一百一十四 高赵田硃·欧阳修
  卷四百四十七·列传第二百六·忠义二·脱脱
  卷十八 文帝·王夫之
  读礼通考卷三十四·徐乾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十八·佚名
  ◎唐英雌之趣谈·吴虞公
  钦定兰州纪略卷十九·阿桂
  绎史世系图·马骕
  两汉笔记卷五·钱时
  卷三 丁年玉筍志·杨懋建
  志第二十七 百官四(原文)·范晔
  侯莫陈悦传·令狐德棻
  祖莹传·李延寿
  钱乙传·脱脱
  四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三·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十三目录山水类题江贯道山水【宋刘克庄十首】题俞秀才所藏江参山水横轴【宋陈与义二首】题祝生画【宋朱子】观祝孝友画卷【宋朱子二首】题大年小景

  • 卷一百六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六十六如意麈拂类五言古麈尾          【梁】宣 帝匣上生光影毫际起风流本持谈妙理寜是用催牛铁如意         【宋】谢 翶仙客五六人月下鬪婆娑散影若云雾

  • 卷九十九 王莽传第六十九·班固

    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也。元后父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居位辅政,家凡九侯、五大司马,语在《元后传》。唯莽父曼蚤死,不侯。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受《礼经》,师事沛

  • 列传第五 明元六王·魏收

    乐平王安定王乐安王永昌王建宁王新兴王明元皇帝七男。杜密皇后生世祖太武皇帝。大慕容夫人生乐平戾王丕。安定殇王弥阙母氏。慕容夫人生乐安宣王范。尹夫人生永昌庄王健。建宁王崇、新兴王俊二王,并阙母氏。乐平王丕,少

  • 杂传第三十四·欧阳修

    ○赵在礼赵在礼,字干臣,涿州人也。少事刘仁恭为军校,仁恭遣佐其子守文袭取沧州,其后守文为其弟守光所杀,在礼乃奔于晋。庄宗时,为效节指挥使,将魏兵戍瓦桥关。还至贝州,军士皇甫晖作乱,推其将杨仁晟为首,仁晟不从,杀之;又推一小校

  • 卷十二·连横

    刑法志连横曰:余闻之老者曰:道亡而后有德,德亡而后有仁,仁亡而后有义,义亡而后有礼,礼亡而后有法,法亡而后有刑。是刑者固不得已而用之也。人处一国之中,相生相养,相爱相亲,固不能愍然而无争。争则强者胜而弱者败,贵者伸而贱者抑

  • 卷第七十·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魏纪二〔起昭阳单阏(癸卯),尽强圉协洽(丁未),凡五

  • 卷十一·金履祥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十一 庚子周僖王元年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 胡氏曰春秋之世以诸侯而主天下会盟之政自北杏始其後宋襄晋文

  • 卷之一千一百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师逵传·张廷玉

    师逵,字九达,东阿人。少年失怙,侍奉母亲非常孝顺。他十三岁时,母亲得病,想吃藤花菜。师逵到城南二十余里的地方找到了它,回来时已是夜二鼓时分了。途中遇到老虎,师逵惊呼喊天,老虎舍他而去。母亲的病不久好了。洪武年间,师逵以

  • 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韩非

    君所以治臣者有三:一、势不足以化则除之。师旷之对,晏子之说,皆合势之易也而道行之难,是与兽逐走也,未知除患。患之可除,在子夏之说春秋也。善持势者蚤绝其奸萌,故季孙让仲尼以遇势,而况错之于君乎?是以太公望杀狂矞,而臧获不乘

  • 第十章 抱一·林语堂

    载营魄抱一 (2 ),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3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4 )?明白四达,能无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语译]你能摄持躯体,专一心志,使精神和形体合一,永

  • 定公·定公三年·左丘明

    【经】三年春王正月,公如晋,至河,乃复。二月辛卯,邾子穿卒。夏四月。秋,葬邾庄公。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传】三年春二月辛卯,邾子在门台,临廷。阍以瓶水沃廷。邾子望见之,怒。阍曰:「夷射姑旋焉。」命执之,弗得,滋怒。自投

  • 卷二百九十五·佚名

    △初分说般若相品第三十七之四佛言:善现,五眼不可说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六神通不可说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世尊,云何五眼不可说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六神通不可说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善现,五眼无可说事故不可说。六神通

  • 卷第二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五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随眠品第六之一已辩诸业。契经处处说业感有。然见世间已离染者。虽造善业。而无功能招后有果。故于感有。业应非因。业独为因非我所许。要随眠助方能感有

  • 甲申闻见二録补遗·王巩

    先公任諌官时,大旱,请对,乞驾出祈雨。仁宗曰:"太史言:‘月二日当雨。'月一日当出。"先公曰:"臣谓是日无雨。"上曰:"卿何以知之?"曰:"陛下既知有雨,则安用祈求?知有雨而求,非诚也。天非至诚不格,臣是以知无雨也。"上曰:"明日当出。"

  • 封神演义·许仲琳

    长篇小说。明许仲琳撰。 一百回。明舒载阳刊本《封神演义》卷二题“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仲琳,南直隶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生平事迹不详。一说为明陆西星撰。西星南直隶兴化县人。诸生。著有《南华经副墨》、《

  • 矛盾圈·程小青

    的确,这一件案子是别开生面的。这可是件凶案吗?是的;但也许不是。我并不是故意发这种模棱两可的论调,实因这案子的性质和发展的步骤。在我的老友霍桑以往的数百件疑案之中,竟可说绝无仅有。这案中处处现着矛盾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