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三二、春申君乃顷襄王弟不以游士致显辨

《史记?春申君列传》有说秦昭王书,其文见《秦策》四,鲍氏本仅作“说秦王曰,物而返”云云,无起首一节,并不以为春申语。高《注》:“秦王名正,庄王楚之子”,则亦不以为昭王。其下文云:“先帝文王、庄王、王之身,三世而不接地于齐,以绝从亲之要。”高《注》:“文王始皇祖,庄王始皇父,故曰三世。”《史记》亦作文王、庄王。金正炜《国策补释》云:“秦至文、庄以后,齐君王后事秦谨,秦地得接于齐,则要绝天下。韩非所谓荆、赵之意绝,赵危而楚孤也。《魏策》:梁者山东之要也。秦之连年伐魏,意即在此。若昭王时,齐方与秦争帝,说者不为此言矣。”则其文显出昭王后。鲍改庄为武,是误从《史记》黄歇说昭王之说而妄改《策》文也。《新序》收此事,无先帝文王、庄王以下三句,亦误于《史记》,知其不合而削之。又拔燕酸枣、虚,《集解》徐广曰:“在始皇五年”,事见《始皇本纪》。又:“今王三使盛桥守事于韩,盛桥以地(《策》文误北字,据金氏《补释》改。)入秦(《策》文误燕字,据《补释》改。)。”金云:“《史记?始皇纪》,王弟长安君成蹻将军击赵反,此即其人。”均见此文在始皇时。其下又云:“王申息众二年,然后复出(《策》文误之字,据《补释》改。)。”则此文至早乃始皇八年事。九年李园杀春申君,则为此说者,绝非春申。李善注《文选?辨亡论》引此文“楚、魏之兵云翔而不敢校”,以为顿弱说秦王,盖蒙上章为说。知鲍氏本无起首一节,实为《国策》旧文。自《新序》《后语》皆本《史记》,以此文在顷襄迁陈后秦昭王时。至剡川姚氏据以增补入《策》,后人遂群以此文归诸春申矣。余考《史记》载春申事,不足信者颇有之。《韩非》书(《奸劫蚀臣第十四》。)以春申为楚庄王弟,(庄王即襄王,见前考。)与《史记》绝不同。韩非亲与春申同时,其言当可信。如屈原以楚宗姓,为怀王左徒之例,春申以游学博闻事顷襄王,为左徒,盖不以游学跻要职。(申包胥《国策》作棼冒勃苏,棼冒即蚡冒,勃苏即包胥。盖楚武王兄蚡冒之后,食邑于申,因以为氏。然则黄歇犹申包胥之例,其先或封于黄耳。)且七国自秦外多用宗戚主政。四君并称,如信陵、平原、孟尝皆贵戚,知春申正亦以王弟当朝。太史公不得其说,以为春申必有大功奇绩,始获信任,而考实无从,因以或人之说始皇者,误以属之春申也。(《史记?游侠列传》:“近世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鲭相之富厚,招天下之贤者。”则亦以春申为王者亲属矣。《汉书?游侠传》:“由是列国公子,魏有莘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亦称春申为公子。金氏《国策补释》云:“春申与孟尝、信陵、平原并称四公子,当亦楚之疏属,故朱英说以代立。”)

又按《楚策》:“虞卿说春申君曰:楚王春秋高,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为主君虑封,莫如远楚。今燕之罪大而赵怒深,君不如北兵以德赵,践乱燕以定身封。春申君曰:魏、齐新怨,虽欲攻燕,将何道?虞卿因请使魏。”吴师道《注》谓:“按《史》考烈王元年,封歇春申君,赐淮北地。后十五年以地边齐,言于王,以为郡,请封江东,因城故吴墟。此策言楚王春秋高,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则在未封之前,顷襄之时乎?顷襄之三十四年,赵尝伐燕,岂或此时劝以践燕定封,亦欲其取地于他国,如魏冉乎?淮北边齐,犹难之,况燕地乎?亦非计之便也。然远楚徙封,卒用于城吴之时,皆斯言有以启之。”及门黄少荃谓:“《魏世家》安釐王十一年,齐、楚相约攻魏,秦救魏,乃罢兵,此在顷襄三十三年,故曰齐、魏新怨。又虞卿言:秦惠王封冉子,惠王死而后王夺之。秦逐穰侯正在顷襄三十四年,乃眼前事,故虞卿以说春申远封自全也。知吴说大体可信。”据此则春申自为顷襄弟,非以游士致显。左徒既要职,谅无留秦十年侍太子久不归之理。盖亦往来道途,时返楚廷。故虞卿为之虑封。考烈王即位,即封之淮北,盖仍是虞卿远楚之初教。后以其边齐,遂请徙吴。要之其为远楚,一也。黄氏《编略》系虞卿游说在考烈王十五年春申徙吴时,其时春申久有封地,何云以定身封乎?且谓楚王春秋高,亦不似。

猜你喜欢
  卷四百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九·赵尔巽
  卷十二·浦起龙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四十八·杨仲良
  卷二十三 代宗·王夫之
  卷六·陈燕翼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三十·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四六二 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遵旨严查《字贯》及相类悖逆书籍折·佚名
  三二四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解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一)·佚名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三·佚名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三 北洋元老·溥仪
  河间公拓跋齐传·李延寿
  附录一 改革起源·梁启超
  卷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无名氏·唐圭璋

      头盏曲   黄阁方开。金鼎和羹正待梅。   浣溪沙   武进厅壁   倦客东归得自由。   西风江上泛扁舟。   夜寒霜月素光流。   想得故人千里外,   醉吟应上谢家楼。   不多天气近中秋。   又  

  • 卷七十五·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七十五 宋 陆游 撰 自警 生世如梦境淹速无定时少壮不可恃况汝迫耄期五官及百骸自揣日益衰客来能送迎要是强支持百口皆新人所至无旧知绍兴同朝者扫地靡复遗虽云穷耐久造物岂汝私余日真几何

  • 七言巻五十五·洪迈

      七言  敬酬陆山人二首     戴叔伦  党议连诛不可闻直臣髙士去纷纷当时漏夺无人问出宰东阳笑杀君  由来海畔逐樵渔奉诏因乘使者车却掌山中子男印自看犹是旧潜夫  答崔法曹赋四雪  楚僧蹑雪来招隠先

  • 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苑·刘昫

    ○孔绍安  子祯 孙若思袁朗  弟承序 利贞 孙谊  贺德仁 庾抱 蔡允恭 郑世翼 谢偃 崔信明 张蕴古 刘胤之  弟子延祐 兄子藏器张昌龄 崔行功 孟利贞 董思恭 元思敬 徐齐聃 杜易简从祖弟审言 卢照

  • 东都事略卷十一·王称

    本纪十一  政和元年春正月戊寅皇子栱封定国公三月癸酉王襄同知枢密院事夏淮南旱五月戊辰诏以当十钱当三秋八月丁巳张商英罢九月戊寅王襄罢以童贯使于辽丁亥皇子栻封广国公冬十月辛卯诏曰朕奉承圣考任贤使能惟恐弗及

  • 自序·蔡东藩

      读史至五季之世,辄为之太息曰:“甚矣哉中国之乱,未有逾于五季者也!”天地闭,贤人隐,王者不作而乱贼盈天下,其狡且黠者,挟诈力以欺凌人世,一或得志,即肆意妄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铤而走险,虽夷虏犹尊亲也;急则

  • 读礼通考卷八十·徐乾学

    丧仪节四十三皇太子为亲藩外戚制服临丧仪开元礼东宫为诸王妃主举哀本司散下其礼所司随职供办斋师先于宜秋门外道东设皇太子次南向周以行帏设素下牀褥席守宫于重明门外设宫臣七品以上便次其日举哀前三刻左庶子版奏请中

  •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十五·倪在田

    诸方义旅顺天诸生孙大壮起兵城北,得丁壮千人复仇;被执,曰:『我非祁八党,不必问;其亟还我太子』!腰斩而死。诸生孙繁祉起兵昌平。繁祉既捐赀倡众,葬崇祯帝及周后于故陵;闻张瑊兵至,与推官王延受、举人杨茂春倡义杀贼,缚伪官诛之。

  • 卷之二百八十·佚名

    成化二十二年秋七月甲辰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祭历代帝王陵寝遣太常寺乐舞生赍香祝付所在有司行礼○以湘阴县河泊所课钞赐吉王见浚三年时王奏请湘潭县税课局河泊所并湘阴县河泊所课钞户部覆奏湘潭无税课局而

  • 卷之九·佚名

      顺治元年。甲申。冬十月。乙卯朔。上以定鼎燕京。亲诣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位。是日黎明。内院官奏请诣坛。上出宫升辇。亲王以下文武各官皆从。卤簿前导。出大清门。不奏乐。至圜丘、于昭亨门西降辇入左门御

  • 今献备遗卷三十二·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李秉李秉字执中曹州人正统元年进士景泰二年宣府总饷侍郎刘琏廵抚都御史任寜罢秉以佥都御史总督边储叅赞军务劾退柴沟堡都督董斌又尽更置诸不才将校三年秋卫喇特入贡上言迤北使臣纳克楚等三千人马驼畜四万

  • 刘德温传·宋濂

    刘德温字纯甫,大兴人,最初为中书省宣使。大德十一年(1307)因功业显著授从仕郎、内宰司照磨,监督建兴圣宫;又调任承务郎、掌仪署令;不久,升奉训大夫、内宰司丞。奉令征收河南百姓的欠粮,德温总是定出公平价格,按价付钱,百姓深感

  • 卷七十六·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七十六宋 宋敏求 编典礼省侍元和元年正月辍朝侍膳勅元和十一年皇太后寝疾权不听政勅大中元年积庆皇后寝疾权不听政勅大中二年太皇太后寝疾权不听政勅

  • 卷十一·湛若水

    <經部,春秋類,春秋正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十一    明 湛若水 撰閔公【名啓方史記名開年九歲即位在位二年】【惠王十六年】元年【齊桓二十五年晉獻十六年衛懿八年蔡穆十四年鄭文十二年曹昭公班元年陳宣三十

  • 杂篇&middot;盗跖第二十九·庄子

    [题解]《盗跖》以人名篇。“盗跖”指名叫跖的大盗。本篇的主旨在于揭露和批判儒家的道德规范和俗儒追求荣华富贵的观念,宣扬顺从自然本性的道家思想。有人认为本篇是膺品,非庄子作,此种看法不可轻信。在

  • 入楞伽经卷第四·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集一切佛法品第三之三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十二因缘从因生果。不说自心妄想分别见力而生。世尊。若尔外道亦说从因生果。世尊。外道说言。从于自性自在天

  •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第三卷·佚名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第三卷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末法成就品第七尔时世尊。复次为利益说此事业成就。说伽他曰当于未来世劣慧之有

  • 青乌经·樗里疾

    《青乌经》 风水奇书,主要讲风水堪舆寻龙之术,历史上影响巨大,以致“青乌术”也成了风水学的另一名称。 传说“青乌”原本是中古代堪舆家的名字,叫“青乌子”,商周时期人。《列仙全传》载:“有青乌公者,彭祖之弟子也。身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