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金徳运图説

省判

贞祐二年正月二十二日丞相面奉圣防本朝徳运公事教商量呈检本部照得徳运之説五经不载惟家语有云古之王者易代改号取法五行终始相生自汉以来并用其説故以庖牺氏为木徳神农为火徳黄帝为土徳少昊为金徳颛顼为水徳厯代相承各以一徳兴运周而复始自明昌四年十二月十一日奉章宗勅防本朝徳运仰商量当时本部为事闗头段呈乞都省集省台寺监七品以上官同共讲议蒙都省准呈集官讲议在后累年讲究勘当未定至承安四年十二月蒙都堂再选定朝官十余员置所讲究定夺至承安五年二月二十日章宗皇帝再有勅防商量徳运事属头段莫不索选本朝汉儿进士知典故官员集议后得长处当时蒙都省再选到官四十余员置所集议其官员议论既多不能归一至泰和元年都省将众人前后议论编类成六册转进过其间众人议论不同其岐有四刑部尚书李愈以为本朝太祖以金为国号又自国初至今八十余年以丑为腊若止以金为徳运则合天心合人道合祖训翰林学士承防党懐英取苏轼书传之説以为禹以治水得天下故从水而尚黑书云禹锡圭是也殷人始以兵王故从金而尚白诗曰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是也钦惟太祖皇帝兴举义兵剪辽平宋奄有中土与殷以兵王而尚白理同本朝宜为金徳此盖遵太祖之圣训有自然之符应谓宜依旧为金徳而不问五行相生之次也户部尚书孙铎侍读学士张行简太常卿杨庭筠等以为唐为土徳五代朱梁自前世已不比数后唐本非李氏子孙又强自附于唐之土徳外石晋十二年刘汉四年郭周九年皆乘时攘窃其祚促短何足以当徳运宋不用赵垂庆之言不肯继唐统廼继郭周为火徳是彼自失其序合为闰位圣朝太祖圣训完顔部色尚白白即金之正色自今本国可号大金又尝有纯白鸟兽瑞应皆载之国史请依旧为金徳上承唐统此盖亦依太祖圣训自然符应而取越恶承善越近承逺之説也秘书郎吕贞干校书郎赵泌以为圣朝先辽国以成帝业辽以水为徳水生木国家宜承辽运为木徳此盖别是一説也惟太常丞孙人杰造为倾险之论以为宋运已絶礼官所以言不及宋而委曲拟承唐者意以为宋犹未絶岂彼之心不欲以絶宋乎人杰作此险语本意欲朝廷继宋运而为土徳而忮心求胜故也大理卿完顔萨喇直学士温特赫大兴应奉完顔恩楚文校理珠嘉珠敦等皆以为合继宋运而为土徳至泰和二年奉章宗勑防继唐底事必定难行继宋底事莫不行底麽吕贞干所言继辽底事虽未尽理亦可折正不然只从李愈所论本朝得天下太祖以国号为金只为金徳复如何当年十月二十五日尚书省奏辽防一偏宋有中原是正统在宋其辽无可继张邦昌刘豫皆本朝取宋以后命立之使守河南山东陜西之地即本朝之臣耳吕贞干何得言楚齐更覇不可强继宋孽李愈所论太祖圣训即是分别白黑之姓非闗五行之叙皇朝灭宋俘其二主火行已絶我乘其后赵构假息江表与晋司马睿何异若准完顔萨喇孙人杰等所议本朝合继火徳已絶汴梁之宋以为土徳是为相应奉勑防准奏行于是告于宗庙改用辰日为腊及颁诏书布谕天下奉行至今今来契勘若便轻易议论縁事闗头段自章宗朝选集众官専委讲究前后十年才始奏定告庙颁诏其重如此既见钦奉圣防教商量縁系国家徳运当慎其事拟乞从都省依前例选集羣官再行详议采用所长庻得其当

省劄

贞祐二年二月初三日承省劄礼部呈该承省劄奉圣防本朝徳运公事教商量事縁为事闗头段拟乞选官再行详议尚书省相度合准来呈今防定下项官须议指挥

太子太傅张行简

太子太保富察乌叶【解任】

吏部尚书完顔伯特

越王傅完顔伊尔必斯

谏议大夫张行信

翰林待制完顔乌楚

直学士赵秉文

大理卿李居柔

刑部郎中富察伊尔必斯

吏部员外郎纳塔谋嘉

户部郎中赫舍哩乌噜

左司谏吕卿云

濮王府尉阿里哈希卜苏

右拾遗田庭芳

刑部员外郎吕子羽

修撰富珠哩阿拉

修撰舒穆噜世勣

修撰费摩谙逹登

应奉崔禧

应奉黄裳

应奉穆顔乌登

编修王仲元

右仰就便行移逐官不妨本职及已委勾当同共讲究施行不得违错准此

自前来议论有四説不论所继只为金徳刑部尚书李愈之説也继唐土运为金徳户部尚书孙铎太常卿杨庭筠等之説也继辽水运为木徳秘书郎吕贞干之説也继宋火运为土徳太常丞孙人杰之説也大理卿完顔萨喇直学士温特赫大兴校理珠嘉珠敦等皆以为合继宋运为土徳后奉章宗敕防继唐底事必定难行继宋底事莫不行底麽吕贞干所言继辽底事虽未尽理亦可折正不然只从李愈所论本朝得天下太祖以国号为金只为金徳复如何尚书省奏辽据一偏宋有中原是正统在宋其辽无可继张邦昌刘豫皆本朝取宋以后命立之使守河南山东陜西之地即本朝之臣耳吕贞干何得言齐楚更覇不可强继宋孽李愈所论太祖圣训即是分别白黒之姓非闗五行之叙皇朝灭宋俘其二主火行已絶我承其后赵构假息江表与晋司马睿何异若准完顔萨喇孙人杰等所议本朝合继火徳已絶汴梁之宋以为土徳是为相应奉敕防准奏行今来见奉圣防本朝徳运公事教商量奉到如此今则见有一议论以谓汴宋既亡刘豫嗣掌齐国本朝灭齐然后混壹中原宋为火火生土刘齐当以土运土生金本朝合为金徳

 

 

 

应奉翰林文字黄裳议

右裳伏承省劄仰讲议本朝徳运者传曰君子大居正又曰王者大一统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统者所以统天下之不一也由不正与不一然后正统之论兴正统之论兴然后徳运之议定自近代言之则唐以土徳王祀三百土生金继唐而王者徳当在金朱温唐之羿浞固无足道朱邪存勗以赐姓号唐灭梁之后仅得四年复为异姓嗣源所夺是可以当徳运邪厥后石晋兴亡实系契丹刘汉父子通及四载郭威以逆而得柴荣自外而继是皆不足以当徳运明矣惟汴梁赵宋传祚数君差优于五季然考其实则赵宋以柴氏之臣欺孤儿寡妇以取其国初不能并契丹复唐故地而其后嗣君与契丹通好其实事之夫欺夺柴氏是不能正天下之不正也实事契丹是不能统天下之不一也其臣如赵垂庆张君房董衍軰谀説其君欲使承唐为金徳者非一使当时牵合而从之犹不足以塞后世之公议况妄为火徳也哉我尚可以继之也哉我太祖之兴也当收国改元之初谓凡物之不变无如金者且完顔部色尚白则金之正色自今本国可号大金神哉斯言殆天启之也继以太宗遂平辽宋夫辽宋不能相正而我正之不能相一而我统之正统固在我矣光承唐运非我而谁事固有不求合而自合者设无太祖圣训本朝徳运固应金行况乎言与天合而复有纯白鸟兽自然之瑞哉故自丑日为腊以来时和嵗丰中外禔福干戈偃息者八十余年呜呼休哉金得其正也泰和之初议者以汴宋甞帝中原为可继于是改金为土曽不知辽亦甞灭晋而得中原矣本朝实先取辽何独不继哉既闰辽矣而宋独不可闰乎哉改之诚是矣其天时人事之应果愈于前日邪抑不及邪夫秦能并六国一四海作法立制后世有不可改者直以不道汉尚越之而继周以区区簒夺之宋且甞事辽我独不能越之而承唐乎诚能复金徳之旧则上以副祖宗之意下有以慰遗老之思袪除不祥感召善气在此举矣臆见如此伏俟裁择谨议贞祐二年二月日应奉翰林文字黄裳状

翰林待制兼侍御史完顔乌楚议

右乌楚钦依见奉圣防商议本朝徳运事乌楚先于章宗朝已与完顔萨喇温特赫大兴孙人杰郭仲容孙人鉴等以为本朝继宋宋为火徳火徳已絶火生土我为土徳是为相应奉勑防准奏行今据乌楚所见本朝徳运止合依先朝奉行为土徳似为长便贞祐二年二月日翰林待制兼侍御史完顔乌楚状

承直郎国史院编修官王仲元议

右仲元承尚书礼部符承省劄备该今来见奉圣防本朝徳运公事教商量仲元品职虽卑亦令预商量之数谨按欧阳修正统论有曰君子大居正王者大一统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自古帝王之兴必有至徳以受天命岂偏名于一徳哉而曰五行之运有休王一以彼衰一以此胜此厯官术家之事不知出于何人伏覩本朝之兴混一区宇正欧阳修所谓大居正大一统者也收国之初太祖皇帝以金为国号取其不变之义非取五行之数也必欲顺五行相生之徳则前此章宗皇帝宸断继亡宋火行之絶而为土徳虽当日改辰为腊然大金之号亦自仍旧以冠厯日而不相妨也以此看详止为土徳是为相应须至申者贞祐二年二月日承直郎国史院编修官王仲元状十六日应奉崔伯祥连署讫

翰林直学士中大夫兼太常少卿提防司天台赵秉文议

右秉文议除与编修王仲元相同外窃详圣朝之兴并灭辽宋俘宋二主迁其寳噐宋为已灭章宗皇帝宸断以土继火已得中当宜不可越宋而逺继唐以此看详止为土徳是为相应须至中者贞祐二年二月日翰林直学士中大夫赵秉文状

翰林修撰舒穆噜世勣刑部员外郎吕子羽议

右世勣等伏承礼部符文令议徳运事窃见前来朝廷论议固已详备但各执所见或以为金或以为木或以为土彼此不同世勣等愚见既太祖圣训谓完顔部色尚白则是太祖宸断已有所定也当时瑞应复有纯白鸟兽之异则是天意固有所命也章宗勑防谓只从李愈所论以为金徳复如何则是章宗圣意初亦有所疑也据此合无止为金徳仍旧以丑为腊谨议贞祐二年二月日翰林修撰舒穆噜世勣刑部员外郎吕子羽状十六日大理卿李和甫连署讫十八日户部郎中赫舎哩乌噜连署讫

右谏议大夫吏部侍郎张行信议

右行信准礼部告示集议国家徳运事窃以徳运之説其来久矣自伏羲以木徳王炎帝为火轩皇为土五帝三王相承以叙皆取五行生旺之气也苍周讫箓木宜生火秦虽强大传五世并六国自为水行逆统失次及汉祖开创断蛇着符旗帜尚赤此自然之应协于火徳故汉初惑臣谊异説虽暂为土其后终为火徳承周之统魏晋以降刘石燕秦迭据中国以世业促褊不获推叙元魏兴自朔物色尚黑此亦自然之应协于水徳故魏初虽继秦为土理有未惬及孝文纉业览朝贤之议卒定为水徳逺承晋运周隋暨唐更无异论以其序顺而理得也降及五代簒乱相寻地世促更甚于苻秦燕赵其不足推叙亦明矣且梁与晋周皆以簒取岂独梁为闰位后唐三姓俱非李氏子孙岂得仍为土运石晋一纪刘汉四年本史各不载其所王之徳谓之金与水者无所考据盖赵氏簒周不能越近承逺既继周木猥称火徳必欲上接唐运以自夸大故逆推而强配之以汉为水以晋为金而续后唐之土是皆妄説附防不可信也然则唐土之后当启金运朱梁以下无可言者宋昩于所承自称火徳逆统失次亦与秦水无异此国朝所以继宋为土有可疑者也五行之运岂有断絶考次推时天意可见自唐之僖昭坠绪于西本朝始祖已肇迹于东气王于长白祚衍于金源奕世载徳遂集大统太祖开国之始谓部色尚白白者金之正色乃以大金为号天辅年间又多有纯白之瑞凡此数者皆暗相符应运之为金亦昭昭矣或谓部色尚白国号为金太祖本不言及五行之叙难便据之为运是不知汉获赤帝符尚赤元魏居朔尚黑当初亦非论徳运也何妨汉之为火魏之为土晋之为水哉盖帝王乘五徳之运王有天下于开创之初必有自然符应协于五徳不得不据而言之也今蒙集议徳运所宜行信愚见若考国初自然之符应依汉承周魏承晋之故事定为金徳上承唐运则得天统合祖意古典不违人心亦顺矣若夫汴宋之火前无所承失其行次自为五行之闰位不足继也谨议贞祐二年二月日右谏议大夫兼吏部侍郎张行信状二十日左司谏吕祥卿连署讫

朝请大夫应奉兼编修穆顔乌登等议

右乌登等窃见自古推定徳运者多矣有承其序而称之者有协其符而取之者故二帝三王以五行相因备载于汉史此承其徳运之叙而称之者也迄于汉世不取贾谊公孙臣之议卒以旗帜尚赤此协其断蛇之符而取之者也由是观之承徳运之序协天之符瑞乃明哲所行之令典也钦惟太祖一戎衣而天下大定遂乃国号大金以丑为腊是时虽未甞究其徳运而圣谋自得其正其与天之符瑞粲然相合矣何以言之且自李唐王以土徳其后朱梁不能混一天下不得附于正统诚为然矣而后唐本姓朱邪非李唐之苖裔而强附于土徳究其失则后唐当为金石晋为水刘汉为木后周为火亡宋为土既土生金而圣朝以丑为腊者诚可谓黙获徳运之正矣况自国初甞获纯白鸟兽之瑞兼长白山素系国家福幸之地且白者既为金色而太祖国号为金其与天之符瑞灼然协矣美哉得徳运之正协天之符瑞以致四夷咸懐六合同风干戈永息礼乐兴隆八十余年寂然无事逮乎章宗之朝议论徳运而孙人杰等备言当继于宋可谓得其事之实者也然而不究亡宋失序为火徳之由乃谓之土生于火以辰为腊今若正其宋失更火为土则本朝取宋自为金徳若是则得其徳运之正而协于天之符瑞矣贞祐二年二月十六日朝请大夫应奉兼编修穆顔乌登少中大夫吏部员外郎纳塔谋嘉中大夫濮王府尉阿里哈希卜蘓中议大夫刑部郎中富察伊尔必斯通奉大夫越王传完顔伊尔必斯中奉大夫吏部尚书完顔伯特同议

右拾遗田庭芳议

右庭芳伏为承本部告示集议徳运事者窃惟从来徳运之称不一大率有三或以本土物色之竒为之应或以当时符瑞之殊为之合或以曩朝王迹之始为之继其间有一于此即可为其运号不必以五行相生为序论夫本朝于是有所得之者多何以知之盖闻本朝肇迹之方多出金寳且金之正色也尚白本地又有长白山其中是物自生而白此为金徳是其物色之竒应之者一也兼天辅之初有纯白鸟兽屡甞来见此为金徳是其符瑞之殊合之者二也又闻曽论本朝合继唐之土徳谓唐为有道之统自梁以下皆起于乱无可接之于是者至于宋也虽如防中之铮粗如可取及见赵垂庆等言犹不从之反继柴周以为火徳是其自失唐之正统之序意者以谓当其运有以待其来兆金之应也兹者若继于唐亦犹汉之越秦继周之例此为金徳是其与王迹之始继之者三也又闻故老相传国初将举义师也曽遣人诣宋相约伐辽仍请定其国之本号时则宋人自以其为火徳意谓火当克金遂因循推其国号为金自想为得不知伊本统非为火果是因其自背还自速其俘降识者又谓金得火则乃能成噐由宋假于其火转成金国之大也宜然是故向来以丑为腊者八十余年应是当时已有定论后疑失其文本不得其详尔今来议者本欲复其金之号徒自胶其反本之説其间有所疑议者二请试释之一则强为迁就谓刘齐继宋宋火也火当生土本朝废齐齐土也土当生金是不知宋已失序固非为火之正齐又出于臣使之封抑非为土之正如此序本朝为金徳之运似非折中一则议者复谓宋或为火以金忌于火为避不知宋非为火已如上説设如宋本为火曽不知五行造化衰火不能克于旺金且如昔之秦为水运水当克火汉为火运火徳忌水然则秦终为汉灭之者得非以秦徳衰而汉徳旺之故耶以此叅详如以本朝为金徳之运委是相应至如以五行上推移之则亦是以徳之衰旺见其运之隆替可使慎终如始为其戒尔良以金之为言名则取其坚固不变为体本以贵其刚明有断为徳则知金主于义义以合宜者行一切与夺间决然无疑者是追观太祖已行之迹固有其义若然是谓开其金运之先贻则于后使燕翼者也今则如能必复金徳之运必依祖义则事自然无所不断位自然无所不固如不依祖义徒慿运号则亦犹宋人向曽以河清为天水郡之瑞应以万嵗山真武庙为镇北方之术殊不稽于人事毕竟何如右谨议伏承尚书礼部详酌是望

省奏

尚书省奏准尚书礼部举窃闻王者受命开统皆应乎五行之气更王为徳方今并有辽宋统一区夏犹未定其所王伏覩今来方以营造都邑并宗庙社稷窃恐随代制度不一有无委所司一就详定奏讫奉圣防分付详定须议指挥右下详定内外制度仪式所可照捡依准所奉圣防详定讫分朗开立状申以凭再具闻奏施行不得住滞错失付详定所准此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三 张韦韩宋辛二李裴·欧阳修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四·李心传
  东林列传卷十·陈鼎
  卷之十九·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二·佚名
  仁宗皇帝实录(卷十四)·杨士奇
  卷之四百八十四·佚名
  卷之四十五·佚名
   第一章 文忠公·林语堂
  七三 筹备杂志·周作人
  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 第九·班固
  李迪传·脱脱
  敬俨传·宋濂
  同治七年十二月十五日·曾国藩
  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九十音乐箫韶九成赋【以曲终九成百  唐兽皆舞爲韵】阙 名圣人顺天道防人欲布和以调其性宣乐以察其俗气将道志五声发以成文化尽欢心百兽率而叶曲茫茫大空乐生其中声随化感律与天通交四气

  • 吴潜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吴潜(1196-1262)字毅夫,号履斋,先世自宣城迁溧水,潜则生于德清。嘉定十年(1217)进士第一,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改签广东军判官。绍定间,历太府少卿、淮西总领,迁太府卿兼权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江东安抚留守。端平元年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百·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十有二年六月丙寅朔皇叔和州防御使士石为泉州观察使以积阀迁也 四川宣抚使吴璘次大虫岭保宁军节度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御前诸军统制兼知兴元府姚仲自原州至军前璘先巳命夔州路安抚李师颜节制兴元

  • ●东征集卷三·蓝鼎元

      漳浦蓝鼎元玉霖稿  天长王者辅近颜评  复制军论筑城书  与制军再论筑城书  与台湾道府论杀贼书  答道府论陈福寿入山书  覆制军台疆经理书  覆制军迁民划界书  论台变武职罪案书  论刘得紫书 

  • 卷四十四·杨士奇

    永乐三年秋七月甲午朔享 太庙 遣官祭 历代帝王陵寝△夜有星如弹丸大流五尺许发光如鸡子大赤色有尾光烛地出勾陈旁西北行至紫微西蕃外○丙申○赐书谕赵王高燧曰边报西北屡有火此或鬼力赤与瓦剌战徙而南来恐我军逼之

  • 卷之一千一百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二二○札光绪八年十二月十九月一一五○四—六·佚名

    台北知府陈,层奉刑部咨,札知新竹县:认真缉捕火器杀伤及械斗案札新竹县 印 台北府印钦加三品衔、台北府正堂、加一级、随带加八级、纪录四次陈为札饬事。本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奉臬宪张札开:「奉署巡抚部

  • 一一九一 谕内阁将《诸史同异录》从全书内掣出销毁并将总纂等交部议处·佚名

    一一九一 谕内阁将《诸史同异录》从全书内掣出销毁并将总纂等交部议处乾隆五十二年三月十九日乾隆五十二年三月十九日内阁奉上谕:四库全书处进呈续缮三分书,李清所撰《诸史同异录》书内,称我朝世祖章皇帝与明崇祯四事相

  • 南唐书卷十一·马令

    宋 马令 撰列传第六刁彦能上蔡人也父礼遇乱徙居宣城彦能少孤贫事母以孝闻初节度使王茂章为亲兵茂章叛入越彦能当从使家人扶其母俟于路彦能至抱母泣告茂章曰老母在此不能従公茂章许之乃驰入宣州城中已乱彦能登城以

  • 源贺传·李延寿

    源贺,是西平乐都人,是自封河西王秃发亻辱擅之子。秃发亻辱擅被乞伏炽盘所灭,源贺从乐都投奔魏。源贺相貌伟岸,风度翩翩。太武帝一直听说他的大名,等召见后,很赏识他的机智才干,赐他西平侯之爵。太武帝对他说道“:卿和朕为同一

  • 卷八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八十七雍正七年十月上谕三十五道初一日奉上谕闻盛京之部属旗员兵丁等每遇陞转迁移及喜庆等事俱攒集分金彼此馈送而无力之微员及兵丁人等亦不得不勉强从事往往日用不敷而此例不能废甚

  • 六、阴阳感应的宗教·胡适

    《淮南·泛论训》有一段论宗教迷忌的起原,很有趣味,我们全钞在这里,作为本节的引论:天下之怪物,圣人之所独见;利害之反覆,知者之所独明达也。同异嫌疑者,世俗之所眩惑也。夫见不可布于海内,闻不可明于百姓,是故因鬼神祥而

  • 杂论第六十·桓宽

    【题解】本篇是桓宽说明自己编述此书的原因和对辩论的看法。犹如今人所写的“编后记”或“后序”。桓宽的倾向性是很鲜明的。他对贤良、文学倍加赞赏,说他们“智者赞其虑,仁者明其施,勇者见其

  • 卷五百七十六·佚名

    △第八那伽室利分。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为诸大众宣扬正法。尔时妙吉祥菩萨摩诃萨。於日初分著衣持钵。渐次将入室罗筏城。时有菩萨名龙吉祥。见已问言:尊何所往。妙吉祥曰:我欲入此室罗筏

  • 卷第十八·道世

    诸经要集卷第十八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地狱部第二十八(此有八部) ·述意缘  ·会名缘  ·受报缘  ·时量缘  ·典主缘  ·王都缘  ·业因缘  ·诫勖缘

  • 翡冷翠的一夜·徐志摩

    诗集。徐志摩著。1927年9月新月书店出版。共分2辑,收诗36篇,另有译作6首。集中多数作品是情诗,着力于捕捉情感的流动与刹那间的幻想与体悟,其中《翡冷翠的一夜》、《偶然》、《海韵》等都是优美细腻的上品。《翡冷翠

  • 文史通义·章学诚

    中国古代文史理论著作。章学诚著。本书通行有《章氏遗书》本,1921年吴兴刘承干刻印。1956年12月中华书局据此排印出版,1961年9月第2次印刷。章学诚所著除本书外,还有《校雠通义》内篇3卷,《方志例略》2卷,《文集》8卷等。

  • 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佚名

    刘宋罽宾国沙门求那跋摩译,七言偈,种种劝诫,令修学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