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四十四

雍正十二年六月

上谕七道

初三日奉

上谕据湖广总督迈柱奏称忠峝宣抚司田光祖等十五土司齐集省城公恳归流缘土民见永顺保靖桑植诸处改土以来抚绥安辑所以望风归向愿入版图等语楚省各土司如永顺保靖桑植诸处前经改入内地安辑抚绥各得其所而容美一司又现议改隶今忠峝等十五土司复望风归向愿入版图同向该督衙门恳切呈请朕俯念舆情准其一并改设其设官定制移营安汛幷一切善後事宜着总督迈柱详画妥酌定议具奏初七日奉

上谕近来外省不应题补之缺督抚提臣等悉递行题补者较前过多在部候缺之人未免铨补壅滞嗣後若实因地方紧要务需熟谙风土之员不得不题补者着於本内声明亦只可将现任简僻地方之员调补如此则所遗之缺仍归部选内外铨用方各得其平

初十日奉

上谕从前拏获赌具议叙从优者原为力禁地方赌风起见倘该员等但察究数案为幸叨议叙之举其余仍怠於稽查是徒邀国家之恩而於地方毫无裨益嗣後所属地方有赌博之事失於觉察除照例议处外将从前议叙之加级纪录俱照案销去永着为例

十七日户部议覆甘省绅衿未完钱粮应将顺庆府知府潘祥等斥革仍照数催徵完报奉

上谕潘祥着照议革职其余拖欠钱粮之绅衿等理应俱照例斥革朕念年来西陲用兵甘省绅衿士庶等俱有急公効力之处着格外加恩寛期三年令其完纳倘再有逾限不完者即照部议黜革着该督抚通行晓谕知之

二十五日刑部议覆正黄旗满洲参革佐领那星阿致死家人一案奉

上谕那星阿并非查弼纳亲生之子前被家人控告劣蹟经步军统领参奏请交刑部治罪朕以悯念查弼纳阵亡之故特恩寛宥复面加训饬冀其改过自新岂料凶暴性成不遵朕旨仍将夏有仁毒打毙命且伊将查弼纳身後之事种种措置不堪其不孝之罪衆所共知着交该旗永远枷号其所有财产人口悉交与查弼纳亲生之子收管不许丝毫存留此因伊违背朕训玷辱家声特行治罪以惩败类与寻常打死家人者迥然不同并将此宣谕衆人知之

二十六日奉

上谕据总督尹继善等奏称黔省遵义府除遵义仁怀两大税之外又有遵义县小板塲等一十四山场绥阳县永兴山场桐梓县新街山场共小税银四百十九两零到场之物皆系遵义仁怀两大税处已经徵税者查黔省原有各山场小税久经豁免遵义因向隶川省是以仍循旧规今既改隶黔省应请一例邀免等语遵义等县山场小税既於遵义仁怀两大税处已经徵收若分贩小场又复抽取未免重复催头衙役更得藉端需索均有未便着照黔省通例一并加恩豁免该部即遵谕行

又云贵广西总督尹继善议覆贵州布政使常安条奏苗疆文武各官处分定例奉

上谕新定苗地全赖抚绥抚绥之方先除扰累尹继善等虽已令该管文武互相稽察如有纵容兵役滋扰者即行严参治罪但未定严例仍恐视为具文且或系故纵或系徇隐或系失察其滋扰之由不一而启衅之害则同若不倍治文武官弁之罪何能徧查兵役使之奉公守法着交部详悉定议具奏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四十四

猜你喜欢
  卷二十九·表第三·柯劭忞
  入官第二十一·王肃
  第七回 弑故主冤魂索命 丧良将胡骑横行·蔡东藩
  卷二十·朱熹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六·徐乾学
  卷五·昭梿
  二七○ 谕内阁杨昌霖在四库全书馆编校实心着授为翰林院庶吉士·佚名
  长寿·周绍良
  河间王杨弘传(附杨庆传)·魏徵
  王敬则传·李延寿
  刘彦节传·李延寿
  崔光传·李延寿
  ●皇朝通典卷五十一·佚名
  第六十八章 江南“开门揖盗”,广州望梅止渴·李宗仁
  钦定南巡盛典卷十七·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二·阮阅

      ●卷十二·警句门上  太祖尝顾近侍曰:“五代干戈之际,犹有诗人。今太平日久,岂无之也!”  中官宋永图于僧寺园亭中得诗百篇以进。有丞相李文正公《僧阁闲望》一联云:“水光先见月,露气早知

  • 五代诗话卷八·郑方坤

      宫闺 女仙鬼 缁流  南唐周后  昭国后周氏小字娥皇司徒宗之女后主嗣位册立为后宠嬖专房创为高髻纎裳及首翘鬓朶之籹人皆效之常雪夜酣燕举杯请后主起舞后主曰汝能创为新声则可矣后即命牋缀谱喉无滞音笔无停

  • 邓玉宾子·隋树森

    邓玉宾子,同知邓玉宾的儿子,名字、籍贯、生平、事迹均不可考。其散曲仅存小令〔雁儿落过得胜令〕三首。作品表现了他对社会黑暗以及为官的危险的深刻认识,因“识破抱官囚”而不愿再“事王侯”,所以走

  • 卷四十三 吴 南唐上·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四十三 吴 南唐上欧阳持持,字化基,高安人。天复元年进士。为太常博士。昭宗迁洛,知梁祖有异志,遁归西山。杨吴时奏除左拾遗,未几归田,遂不起。诗一首。 【(《全唐诗》无欧阳持诗)】书翠崖 【一作「岩」】 寺

  • ●卷二十四·赵翼

    ○宋史数人共事传各专功贝州王则之乱,讨平之者明镐文彦博也。而《郑骧传》则云,王则反,讨平之。竟似骧一人之功矣。又《杨燧传》谓,燧攻贝州,穴城以入,贼平,功第一。《刘阒传》又谓,阒从攻贝州,穿地道,阒先入,众始从,遂登陴引绳度

  • 卷下·彭时

    辛巳年七月二日,昭武伯曹钦反。钦,太监吉祥之犹子也。吉祥在宣德、正统中,屡领兵出征,麾下多达官,骁勇善战,结以恩惠久矣。天顺初年,与石总兵成迎复功,亦恃有此。钦以此骤升伯爵,颇骄恣。锦衣卫指挥逯杲发其事,稍裁抑之,遂有反谋

  • 今献备遗卷六·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杨士竒杨士竒名寓以字行江西泰和人也少孤好学郡县交举皆不就革除间翰林修撰王叔英荐之征入翰林任编纂授齐府审理副文皇即位擢编修时方开内阁命解缙黄淮胡广胡俨杨荣金幼孜及士竒七人处其中典机宻寻升侍讲

  • 卷九十中·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九十中    元 郝经 撰 録第八中 兵 兵陈 兵教 兵法 兵柄 兵将 谨案此卷阙兵陈兵教兵柄三篇 兵法 坤隂金杀道之兵也故履霜不治至於龙战以弑君父则必以兵戡定弭

  • 弁言·丁曰健

    这本近四十万言的丁曰健“治台必告录”,原书现藏台湾大学图书馆,系清同治丁卯(六年、即一八六七年)镌梓。全书分为八卷,前五卷(一~五)是着者编辑别人的文字,后三卷(六~八)才是着者自己的言论。因此,前一部分必然会与别的

  •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司马迁

    邱永山 译注【说明】张释之、冯唐都是汉文帝时杰出之士。他们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这些都是令人折节佩服的。司马迁对他们充满景仰之情,才由衷地称许他们的言论是“有味

  • 神武纪·李百药

    神武纪(上)齐高祖神武皇帝,姓高名欢,字贺六浑,渤海..地人氏。其六世祖隐,晋时为玄菟太守。隐生庆,庆生泰,泰生湖,三代都在慕容氏朝为官。当慕容宝败亡之际,国家大乱,高湖便率领部分民众归顺了魏氏,因此被委任为右将军。高湖生有

  • 卷二十四·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二十四圣功【七 附载平定甘肃回】【臣】等钦惟我皇上仁化覃敷内辑编氓外拓疆土凡所以宣扬於铄者皆本天锡之智勇从无佳兵黩武之为至於不得已而用则古所称应兵由乎道德齐礼教令或有弗从是用

  • 凡指挥使司·朱元璋

    (本司官并属官,随军多少设置,不拘数目。品秩、俸禄并同在京卫分) 指挥使 同知 佥事经历司 经历 知事卫镇抚司 镇抚千户所 正千户 副千户所镇抚 镇抚百户所 百户仪卫司 仪卫正(正五品) 仪卫副(从五品) 典仗六

  • 前清的退伍军人·齐如山

    退伍“荣军”建成了台湾的横贯公路,我乃联想到前清的退伍军人。从前的退伍军人,不是这种情形,在寓兵于农的朝代,自是最理想的时期,但年代已久,谈起来话也太长,不必多赘。到了宋朝,就讲杯酒卸兵权(或作谢兵权),是皇帝赐统

  • 十一年·佚名

    (庚申)十一年清咸豐十年春正月1月1日○丙寅,詣宗廟展謁,景慕宮展拜,春謁也。1月2日○丁卯,以金炳學爲兵曹判書,金應根爲工曹判書。1月3日○戊辰,以洪在喆爲吏曹判書,金炳喬爲禮曹判書。1月5日○庚午,詣社稷齋宿。1月6日○辛未,行

  • 墨子卷十四·墨子

    墨子卷十四备城门第五十二禽滑釐问于子墨子曰由圣人之言鳯鸟之不出诸侯畔殷周之国甲兵方起于天下大攻小强执弱吾欲守小国为之奈何子墨子曰何攻之守禽滑釐对曰今之世常所以攻者临钩衝梯湮水穴□空洞蚁传轒輼轩车服问守

  • 北山录卷第十·神清

      外信第十六(明佛教于外宗有信有不信者)  大荒之西(天子王畿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荒服去京师二千五百里。今指大荒之外。极西之境也)申毒殊风(即西天之风化。与震旦有

  • 神拳·老舍

    4幕6场话剧,又名《义和团》。写于1960年。初载1961年《剧本》2、3月号合刊。1963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初版。收入198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老舍剧作全集》第3卷,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2卷。1962年,此剧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