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四十三

雍正十二年五月

上谕八道

初四日户部议覆山东巡抚岳濬奏登镇饷银请於就近州县支领应如所请奉

上谕各省藩司乃钱粮之总汇兵饷悉从藩司支领始易稽查若图一时近便在州县关支将来必滋弊端从前所降谕旨甚明此本内登镇兵饷议在就近州县支领其如何办理错误及他省有无似此支领之处着大学士等详查具奏

十二日吏部议覆江南宁国府知府张勤望徇庇属员应降调奉

上谕张勤望身为知府徇庇所属劣员已属不职且闻伊父张懋诚就养在署性情暴戾举动乖张任用私人挟制伊子干预公事不恤声名江南督抚等皆知之本应将伊父子并加严处以示儆惩但念大学士张鹏翮在日宣力多年今子孙寥落现为职官者只有张勤望一人不忍令其废弃特加格外之恩照部议所降之级从寛留任张懋诚着来京候旨张勤望嗣後居官既无掣肘之处若不知感戴朕恩努力奋发勉为良吏稍有怠忽旷误着该督抚即行纠参朕必严加处分

十七日奉

上谕向来八旗官员遇有吉凶之事竞尚繁华恣意糜费以致兵民效尤罔知撙节重有累於生计朕屡加训谕并令九卿等按其品级分别等次酌定规条颁行已久伊等自当体朕教养之苦心各循职分谨守章程以为仰事俯育之道乃近闻八旗人等仍有未改陋习以夸多鬬靡相尚者不知圣人教人以生养死葬合礼为孝又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朕之教人亦即此意如曰父母之葬祭必以耗财为孝独不思荡废家产以致不能顾恤品行辱及先人其不孝也更为何如子女之婚嫁必以厚资为慈独不思无所贻谋以致不能养育子孙饥寒困苦其不慈也更为何如况越礼踰分之事但觉可耻更有何荣朕之提撕警觉已至再至三而庸愚之人尚未醒悟今特再行宣谕该都统等务须谆切化导并不时稽查俾八旗人等遵照所颁定例实力奉行毋得阳奉隂违负朕崇俭黜奢维风训俗之至意傥视为具文仍踵故习经朕访闻必将该都统等一并议处

二十一日奉

上谕据乍浦副都统傅森奏称训练兵丁各种技艺俱已娴熟且步行一日可至百余里等语此皆傅森实心办事身不惮劳善於指教管束之所致也况问及乍浦来人俱各感戴傅森处处体访亦俱谓官兵内无一苦累怨望之人甚属可嘉诚可谓各省将军大臣内之超卓胜任者矣其余将军大臣身膺厚禄惟知随衆供职自图荣宠安逸未有竭尽血诚如此实心教训成就兵丁者果能如是体行何患兵不精练而事不整顿乎着将傅森奏摺抄发各省将军大臣等令伊等閲看各扪胸自问或伊等内有似此奋勉之人朕未得知亦未可定二十五日奉

上谕向例恭逢

列祖忌辰在京则由礼部等衙门在外则由督抚提镇及各府州县悬牌出示晓谕官弁兵民人等一体凛遵斋戒朕思悬牌出示将

列祖庙号直书於上其悬示之地未必悉能洁净而出入往来行人杂遝坐卧喧譁均非敬谨恪恭之意嗣後应如何通行晓谕使衆共知而又不至於?慢着该部悉心妥议定例奏闻

二十七日户部议覆山东巡抚岳濬题奏钱粮未完之生监应照例议革奉

上谕雍正七年山东绅衿等拖欠钱粮例应斥革朕念东省歉收特寛三年之限此本内雍正九年东省未完钱

粮之绅衿部议照例斥革朕查雍正九年东省亦系歉收之岁与平时抗玩者有间着照从前恩旨亦准寛期三年令其完纳傥再有逾限不完之顽户则照例处分无可寛贷

又奉

上谕福建武平县民蓝厚正打伤胞兄蓝元正身死一案据称蓝元正倚恃兄长欲占蓝厚正名下所分之田厚正与之理论元正持棍殴打厚正走避元正复行赶殴厚正夺棍回抵致伤元正顶心殒命厚正之母戴氏年逾七十仅生元正厚正两子元正虽生一男年方七岁脚患废疾应否将厚正免死留养之处请旨定夺等语朕因近日刑部法司办理刑名案件轻重失伦者甚多而交与九卿会议之案又多以姑息为寛大潦草议覆而不察其情理之当否因将此本发与九卿详悉閲看令其各抒己见於朕前面奏以观其识见便於教导今日户部尚书庆复等十七人奏称弟殴胞兄致死法无可贷礼部尚书三泰刑部尚书福敏张照侍郎王国栋等十二人奏称元正殴打厚正厚正走避元正赶殴厚正夺棍回抵出於一时情急戴氏年老一孙幼穉厚正之罪可以从寛等语朕思人心风俗之根本莫重於伦常夫以田土细事而殴胞兄致死实属人伦之变若因母老而曲从寛宥则凡凶恶之人父母年高兄弟单少者皆得肆行无忌并可置伦常於不问矣有是理乎况元正赶殴之时厚正已夺棍在手可免乃兄之挞击矣而乃持棍忿殴一击而殒乃兄之命尚得谓之一时情急出於不得已乎此等凶暴之徒枉法容留适足以为人心风俗之害尚望其孝养伊母抚乃兄之幼子俾其成立耶福敏张照王国栋乃专掌刑名之大臣而识见卑庸糊涂姑息至於如此不可不加儆惩着交部严察议奏蓝厚正照律即行处斩

二十八日奉

上谕据署宣化总兵官补熙奏称镇标右营马兵闫兆龙於本月二十二日在朝元观门西拾得白布稍连内有白银五两大制钱二百二十文比即告知街坊访问失物之人随有张家口民人杨友寻至该处所报银两数目锭件俱属相符闫兆龙当官给还坚不受谢臣已赏给花红面加奬励理合奏闻等语数年以来直省地方屡有拾金不昧之事朕以草野愚民知崇亷让实风俗转移之机深用慰悦今边地营兵闫兆龙轻利重义不取遗金甚属可嘉着补熙传旨再加赏赉可否以千把拔补着补熙酌量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四十三

猜你喜欢
  志第八 律历下·房玄龄
  第八十七回 失中都金丞相殉节 获少女杨家堡成婚·蔡东藩
  卷第二百六十八·胡三省
  卷之七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六·佚名
  卷之七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九·祁韵士
  卷八·朱轼
  卷二十八·司马贞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梁启超
  十国春秋卷四十八·吴任臣
  王廷传·张廷玉
  第六章离奇之动议并地位之释义·孙中山
  歴代建元考卷五·钟渊映
  卷七·徐自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田间诗学卷九·钱澄之

    大雅【小大雅合谱载在小雅前】文王之什三之一【自此以下至卷阿十八篇为文王武王成王周公之正大雅据盛隆之时推序天命上述祖考之美皆国之大事故为正大雅焉自文王至灵台八篇为文王大雅下武至有声二篇为武王大雅 按序文

  • 第十出 挫权·叶宪祖

    【番卜算】〔小生上〕少小负才名。志气凌终贾。几年落魄走江湖。肯折千金价。 宣曲长杨瑞气凝。上林狐兔待秋鹰。谁将词赋陪雕辇。寂寞相如卧茂陵。小生温庭筠。字飞卿。幷州人氏。生成敏悟。擅美词章。与李义山齐名

  • 卷十一·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 唐百家诗选卷十一 宋 王安石 编 刘商九首 送刘南史往杭州拜觐别驾叔 兄弟漂零自长年见君眉白转相怜清扬似玉须勤学富贵由人不在天万里榛芜迷旧国两河烽火复相连林中若使题书信但向漳滨访客船 合溪送

  • ●卷下·吴伟业

    ◎桂王上明永明王由榔,神宗之孙也。崇祯末,随父桂王避贼梧州。及两京浙闽相继覆灭,其时桂王已薨,于是广中督抚丁魁楚、瞿式耜迎永明王肇庆,称监国。唐王之弟聿钅粤在羊城,闻之,使陈邦彦来约和。永明王召其下,问和与战孰便?邦彦

  • 重修太师殷比干祠墓碑记·林献堂

    裴骞曰:『自古拒谏之君,莫甚于纣;自古死忠之臣,莫惨于比干者也』。夫比干以王子宗亲、少师重位,叹沈冒之乱德,伤商祚之沦丧,是故不得不言、不当不死者也。夫纣不听其言则亦已矣,而必欲杀其身;知其为圣人矣,而复

  • 卷二十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范晔

    (铫期、王霸、祭遵)◆铫期传铫期字次况,颍川郡郏县人。身长八尺二寸,容貌非常奇异,庄重严肃有威风。父铫猛,是桂陽太守,死后,铫期为其服丧三年,乡里都称赞他。光武掠地颍川,听说铫期颇有志义,召来任署贼曹掾,跟从攻蓟。当时王郎檄

  • 王勇传·令狐德棻

    王勇是代州武川人,原名胡仁。少年时雄武矫健,勇敢果断,善于骑马射箭,体力过人。魏永安年间,万俟丑奴等人在关陇作乱,王勇应募参军讨伐,以战功授宁朔将军、奉车都尉。又多次跟随侯莫陈悦、贺拔岳征讨,立功最多,被任命为别将。太

  • 宋可传·脱脱

    宋可,字予之,是武陟县人。他的姑母嫁给了大族槁氏,在贞..年间的战争中,丈夫和儿子都死于战乱。姑母把五十笏白金赠给宋可,宋可并不推辞,接受下来。后来,姑母继领了槁氏远族的一个孩子,带他回来探访娘家。宋可就摆了酒席聚会乡

  • 卷二十八·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二十八盛事【四 五世同堂二】乾隆五十五年旌赏五世同堂百岁以上夀民杨添禄?及未届百龄知州齐佳士?六十一人礼部谨题为请旌事?云南廵抚谭尚忠奏称夀?鬯熙曼羡锡羣黎之福遐荒表瑞繁昌觇庶姓

  • 弇山堂别集卷六十五·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亲征考天子御甲冑统六师者自髙文宣英武凡五庙而出塞者七平内乱者三今悉纪之元至正乙未六月太祖以大元帅率徐达冯国用邵荣汤和常遇春邓愈廖永安等舟师渡江拔采石下太平丙申二月率常遇春等大破曼济哈雅军于

  • 卷五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五十九雍正五年七月上谕三十二道初一日奉上谕上年湖北地方数州被水收成歉薄已降谕旨令该有司动用仓谷减价平粜以惠穷民今闻本年四五月间有数处雨水稍多江流泛涨沿江之地罹於水患如武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五 洪武十五年五月己酉朔,皇嫡长孙雄英薨。上感悼辍朝,葬钟山,侍臣皆素服,徒步送葬,追封虞王,谥曰怀。 癸丑,以盖州卫知事王昱为审刑司左审刑,大理寺左少卿王范为大理寺卿。 镇西卫指挥使司言:

  • 论语正义卷十七·刘宝楠

    宪问第十四集解凡四十四章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注〕孔曰:「谷,禄也。邦有道,当食禄。」】 邦无道,谷,耻也。」【〔注〕孔曰:「君无道而在其朝,食其禄,是耻辱。」】正义曰:宪不称氏,疑此篇即宪所记。吴氏嘉宾说:「宪之狷介,

  • 牢固品第六十六·佚名

    於是舍利弗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为行不牢固耶。须菩提报言:如是如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者,为行不牢固。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无有牢固。乃至萨云然亦无有牢固。亦无不牢固。何以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牢固尚

  • 卷第四十二·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四十二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兜率天宫偈赞品第二十四 【论】将释此品三门如前第一释品名目者明以金刚幢等十菩萨各从异佛

  •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四·费隐通容

    嗣法門人隆琦等編上堂四上堂,僧問:「佛祖家風,全提正令,正恁麼時一句作麼道?」師云:「闍黎腦門裂。」進云:「兵隨印轉,將逐符行。」師云:「死活也不知。」僧喝一喝,師云:「亂統禪和。」問:「昔日龐婆進鹿門設齋,賣盡風流,今朝清太請

  • 陈氏幼科秘诀·佚名

    儿科著作。撰者、撰年不详。此书载述初生、沐浴、噤风、撮口、脐风、气闭等30余种幼科常见病证治。文字较简练,方药多为陈氏家传方,系陈氏治疗儿科疾病之经验总结。现有《三三医书》本,建国后有排印本。

  • 江式论书表·江式

    一卷。书论。北朝北魏江式撰。江式(?—523年),字法安,陈留济阳(今河南开封)人。北魏书法家。官封骁骑将军,正光间兼著作郎,赠巴州刺史。江式少承家学,擅书法。是书即为江式上于魏宣武帝之表。表中呈述了撰集字书《古今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