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河间王杨弘传(附杨庆传)

河间王杨弘,字辟恶,隋高祖的堂弟。

他的祖父杨爱敬,死得很早。

父亲杨元孙,很小就成为孤儿,随母亲郭氏在舅父家养大。

隋高祖的父亲武元皇帝杨忠与周太祖在关中起义,当时杨元孙在邺下,怕被北齐人所杀,因而假借外祖父家的姓氏,改姓郭。

元孙死后,北齐被北周吞并,杨弘才入关,与高祖相处得很好。

高祖很喜欢他,为他买田地房屋。

杨弘生性明悟,有文才武略。

几次随高祖征讨,累功升为开府仪同三司。

高祖为丞相时,常让他在左右,让他当心腹。

高祖到北周赵王府上去,将遭难,杨弘当时站在门外,以保卫高祖。

不久加授他上开府,赐爵为永康县公。

高祖受北周禅让后,授他为大将军,晋爵为郡公。

不久追赠他父亲为柱国、尚书令、河间郡公爵。

这年立杨弘为河间王,授为右卫大将军。

一年多后,升任柱国。

当时突厥屡为边患,杨弘以行军元帅身份,率领几万人马出灵州道,与突厥相遇,交战,大破敌军,斩首几千级。

赐他缣采二千段,出京授为宁州总管,升任上柱国。

杨弘在宁州,无为而治,很有恩惠。

几年后,调回京师。

不久,授为蒲州刺史,让他见机行事。

当时河东很多盗贼,百姓不得安宁。

杨弘上奏,把那些为盗贼的一百多人,流放到边疆去,蒲州从此安宁,他被称为良吏。

每每晋王杨广入朝,杨弘就代理扬州总管,等晋王回到扬州,杨弘又回蒲州。

他在官十几年,风俗教化都很融洽。

炀帝继位后,调他回京,授为太子太保。

一年多后去世。

大业六年(610),追封他为郇王。

他儿子杨庆继承爵位。

杨庆生性诡曲,善于见机行事。

当时炀帝猜忌骨肉,滕王杨纶等都被废黜、放逐,只有杨庆得以保全。

累次升迁到荥陽郡太守,颇有政绩。

李密占据洛口仓后,荥陽各县大多响应李密,杨庆领兵拒守,李密频频进攻,打不下来。

一年多后城中粮尽,形势一天天窘迫。

李密于是派人送信给杨庆,说:自从昏君继位,经历了很多年岁。

他剥削人民,使天下生灵涂炭。

..室瑶台的美丽,不能极尽他的骄奢;糟丘酒池的荒婬,还不能算他的婬乱。

现在我们共举义旗,消灭暴君,八方同德,万里都来。

大家没有不相约入关以消灭暴秦,争渡黄河以消灭纣王的。

东到海、岱,南到江、淮,凡是他没杀完的人,无不承风慕义,惟有荥陽一郡,王爷你独自执迷不悟。

那微子,是纣王的长兄,实是族中的元老;项伯,是项籍的小叔,并非远亲。

但微子仍然离开朝歌而到周国,项伯仍然背叛西楚而归大汉。

他们难道不眷恋祖庙、留连骨肉?只因知道国运已尽,神器已改罢了。

而王爷你的祖先,家住华山之东,本来姓郭,不是杨家人。

只因你先代对隋朝有功勋,于是预瞮盘石,名在杨家。

娄敬与汉高祖,远非血族;吕布与董卓,本非天亲。

芝草被烧,蕙草叹息,人世的事与此不同。

又,王爷你那昏庸的君主,心如豺狼,仇恨同胞,超过沉、阏。

想那杨勇和杨谅,都被杀死,何况你本非他的族类,何以能够自保!为王爷你考虑,不如举城从义,打开城门,表示诚意。

这样就安如泰山,高枕无忧,可以长保富贵,传为美谈。

至于你的子孙,必有余庆。

现在那王世充屡被攻击,自救无暇,苟且偷生,岂能支持很久?段达和韦津,他们自保东都,哪有功夫管别人?如果王世充早晨灭亡,段达等人就会晚上完蛋。

另外,江都的那个昏君荒婬无耻,沉溺酒色,在那里玩耍,忘了回家。

隋朝可谓内外分崩离析,人神怨恨。

上江的米船,都被拦截了,你的士兵们饥饿,连野菜都不能吃个半饱,只能折骨煮弩为食。

隋朝现在是举烽火于骊山,诸侯不到;浮胶船于汉水,回家之日无期。

王爷你独守孤城,绝援于千里之外,粮食只能够吃一个多月,疲惫不堪的士兵只有几百人,有什么依靠而相抗拒?在大街找枯鱼,这事倒不假,但叫归雁运粮食,哪天才能运到?但城中的豪杰,都是你的心腹,连他们都想杀长官,将为内应。

正恐你祸生于匕首,灾起于萧墙。

你空以七尺之躯,而被人悬赏千金收购,真让人寒心,真让人伤心!请你三思,自求多福。

当时,江都失败的消息也传来了。

杨庆得到了李密的书信,于是投降李密,改姓郭。

李密被王世充打败后,杨庆又回到东都,仍为杨姓,越王杨侗不怪他。

杨侗登基后,授他为宗正卿。

王世充将要篡夺皇位,杨庆首先劝他这么干。

世充称帝后,杨庆降爵为郇国公,又改姓郭。

世充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他,任他为荥州刺史。

世充将要失败,杨庆想带妻子回长安去。

他妻子对他说:“皇上把我嫁给你,只是想表达对你的深情厚意,与你交好罢了。

如今我叔父穷迫,家国危急,而你不顾婚姻,辜负嘱咐。

你只为全身之计,这不是我能责怪你的。

我若到长安,只是你家里的一个奴婢罢了,何必要我呢?望你送我回东都去,这是你给我的恩惠。”杨庆不答应。

他妻子于是梳妆打扮好,吃药而死。

杨庆归顺大唐,任宜州刺史、郇国公,又改姓杨。

他生母元太妃,年老,双目失明,王世充因杨庆背叛自己而杀了她。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七·第一百二十·职官七·脱脱
  悔过第二十四·吴兢
  雍正上谕 一、我雍正是将遗诏的“十”改成“于”字而·雍正
  凡例·商辂
  读史剩言卷一·秦笃辉
  第七九禀光绪十二年八月廿五日一一二一二-八·佚名
  卷三十一·郝经
  宇文化及传·魏徵
  耶律题子传·脱脱
  门达传·张廷玉
  卷二·阿桂
  唐纪十三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下贞观十七年(癸卯、643)·司马光
  卷二十六·乾隆
  卷七十五·佚名
  倪兆春·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潘德舆

      危太朴初以文学徵起,士君子皆想望丰采,或问於虞道园曰:“太朴事业当何如?”答曰:“太朴入京之後,其辞多夸,事业非所知也。必求其人,其余阙乎?吾於其文字见之。”道园之知人如此。然道园作《范德机诗序

  • 卷七十二·列传第二·宗室·脱脱

        ◎宗室   ○义宗倍(子平王隆先 晋王道隐) 章肃皇帝李胡(子宋王喜隐) 顺宗濬 晋王敖卢斡   义宗,名倍,小字图欲,太祖长子,母淳钦皇后萧氏。幼聪敏好学,外宽内挚。神册元年春,立为皇太子。时太祖问侍臣曰:

  • ●卷二十三·邵博

      予旧从司马氏得文正公熙宁年辞枢筅出帅长安日手稿密疏,公寻自免,绝口不复言天下事矣。其疏不见于传家集。曰:“臣之不才,最出群臣之下,先见不如吕诲,公直不如范纯仁、程颢,敢言不如苏轼、孔文仲,勇决不如范镇。诲于安石始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九·佚名

    弘治二年八月丙戌朔○丁亥释奠先师孔子遣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溥行礼○戊子祭 太社 太稷○内阁大学士刘吉等以灾异言七事一溥恩施谓今岁北直隶八府灾伤军民饥荒已命巡城御史及顺天府官取勘京城内外及通州卢沟桥等

  • 第三十九章 唐朝的中衰·吕思勉

    唐朝对外的威力,以高宗时为极盛,然其衰机亦肇于是时。高宗的性质是失之于柔懦的。他即位之初,还能遵守太宗的成规,所以永徽之政,史称其比美贞观。公元655年,高宗惑于才人武氏,废皇后王氏而立之。武后本有政治上的才能,高宗又

  • 一○三二 浙江巡抚福崧奏查缴禁书解京销毁折·佚名

    一○三二 浙江巡抚福崧奏查缴禁书解京销毁折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初八日浙江巡抚臣福崧跪奏,为查缴禁书,恭折奏闻事。案准军机处暨四库全书馆先后咨开,各省进到遗书,内有应行全毁并酌量抽毁各书,恐外间未奉明禁,尚有留存,开单行

  • 八六八 护理江西巡抚冯应榴奏覆钦遵毋庸查办《沧浪乡志》谕旨缘由折·佚名

    八六八 护理江西巡抚冯应榴奏覆钦遵毋庸查办《沧浪乡志》谕旨缘由折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六日护理江西巡抚印务 布政使臣冯应榴跪奏,为钦奉圣训,恭折覆奏事。本年四月初一日接奉上谕:李世杰奏查获《沧浪乡志》一折内,摘出

  • 卷六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六十七职官略【四】太常寺卿【满洲汉人各一人或  钦派大臣兼管掌祭祀礼乐之事初隶礼部後归本寺掌行】少卿【满洲汉人各一人职任与卿同】寺丞【满洲一人汉人二人】典簿【满洲汉人各一人】博士

  • 昭公·昭公三十年·左丘明

    【经】三十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夏六月庚辰,晋侯去疾卒。秋八月,葬晋顷公。冬十有二月,吴灭徐,徐子章羽奔楚。【传】三十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不先书郓与乾侯,非公,且征过也。夏六月,晋顷公卒。秋八月,葬。郑游吉吊,且送葬,魏献

  • 汝州首山念禅师·惠洪

    禅师讳省念。生狄氏。莱州人也。幼弃家。得度于南禅寺。为人简重。有精识。专修头陀行。诵法华经。丛林畏敬之。目以为念法华。至风穴。随众作止。无所参扣。然终疑教外有别传之法。不言也。风穴每念。大仰有谶。临济

  • 在加尔各打孟加拉佛教会欢迎会讲·太虚

    ──二十九年一月讲──今天承孟加拉佛教会招集锡兰、暹罗、西藏等佛教徒,开会欢迎,觉得孟加拉佛教会做了各国佛教中心。我们来印度之前,虽然知道佛教思想,仍弥漫在全印度人的心坎中;但以为现时的印度,只有荒凉的佛迹,供人凭

  • 箴 新 僧·太虚

    ──十四年四月作──予朝五台过京赴甬,沿途若南京、常州、无锡等,稍事游行,与各地缁素佛子相谈,纷纷议及新僧。有赞成者,有反对者,有忧虑者。赞成者浅薄,反对者顽陋,而忧虑者之意颇可感,引为箴:一、予之整理僧伽制度论,最重者即

  • 卷第四十六·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四十六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五 【论】第十八施象宝。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象宝其性调顺七支具

  • 卷四·净挺

    嘉兴大藏经 学佛考训学佛考训卷四钱唐俍亭和尚净挺缉秀州息波道人成源订莲宗问白莲于五老邀玄鹤于东林陶令可期客儿尚在非同河上之游不入醉乡之梦。慧远少为儒生博极群书尤邃老庄周易初止江州龙泉精舍后于庐山东林栖

  • 三国志文类·佚名

    编辑人姓名不详, 60卷, 今流传有宋刊本(《四库全书》)。《柳河东集》卷21《柳宗直西汉文类序》一文说到《两汉文类》的编例。《三国文类》就是沿其例,采《三国志》之文上涉东汉末,下至西晋初,分类排比而成。全书分为23门:论

  • 则堂集·家铉翁

    诗文别集。全名《则堂先生文集》,又名《则堂文集》、《瀛洲集》。六卷。宋家铉翁撰。元吴师道《吴正传先生文集》卷一七有《家则堂诗卷后题》,未云见其集。其集之刊行时间或较晚。其集,《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谓一部

  • 丹房须知·吴悮

    古代炼丹著作。宋代吴悮著。吴悮(生卒年不详),自谓“幼慕丹灶”,“晚遇淮南王先生授《金碧经》”,“因集诸家之要,以为指归,可谓深切著明矣。犹虑学者未悟,复编进真铅、真汞、华池沐浴、鼎炉法象、火候次序,凡诸家互说不同者

  • 玉箓生神资度转经仪·佚名

    上启诸神中反复出现“人天教主华盖浮丘真君清微灵宝道德正一历代师尊”号,包括清微派,清微派始盛于南宋。本仪盖出自宋后。述资度转经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