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事记续编卷三十九

【齐太祖髙皇帝萧道成建元元年魏高祖孝文帝太和三年】春正月甲辰宋以萧嶷爲镇西将军都督荆湘等八州军事荆州刺史辛亥以萧赜爲尚书仆射中军大将军开府【以本纪修】三月癸卯朔日有食之【以本纪修】甲辰宋萧道成自爲相国齐公加九锡【以吕祖谦标目修】庚戌宋齐公道成杀临川王绰【以通鉴修】夏四月壬申朔宋齐公道成自进王爵【以吕祖谦标目修】甲戌宋齐王道成杀武陵王賛【以通鉴修】丙戌宋齐王道成自加殊礼甲午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以本纪修】

解题曰按本纪有犯乡论清议一皆荡除盖遵宋高祖之旧也宋庠纪年通谱建元本汉武帝刘聪晋康帝苻坚年号曹操司马氏刘裕皆出身任人之事辛勤数十年而后得之未有如萧道成杨坚初无功德在民徒恃其姿相扼吭而攘人之国者也故齐隋运祚亦最促数诗曰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天命其果僭哉事见通鉴

废宋帝爲汝隂王迁之丹扬奉朝请裴顗死之【以吕祖谦标目修】戊戌齐以子嶷爲尚书令杨州刺史【以本纪修】齐命羣臣言事【以吕祖谦标目修】魏罢候官【以吕祖谦标目修】五月辛亥齐断众募【以吕祖谦标目修】齐封功臣禇渊等有差【以本纪修】

解题曰晁说之曰自开辟以来未有比肩近臣一旦北面称翊賛佐命以本朝输人者实自渊始事见通鉴

己未齐弑汝隂王寻諡曰宋顺帝辛酉杀宋宗室【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宋宗室之受祸尤烈于晋矣事见通鉴

丙寅齐尊考妣曰帝后【以本纪修】齐徙兖州刺史垣崇祖爲豫州刺史【以吕祖谦标目修】六月甲申齐立王太子赜爲皇太子【以吕祖谦标目修】秋七月丁未齐赦交州以李长仁弟叔献爲刺史【以本纪修】九月丙午齐司空禇渊领尚书令【以通鉴修】冬十一月癸丑魏遣梁郡王嘉等奉前义杨王昶伐齐【以吕祖谦标目修】

【齐太祖髙皇帝建元二年魏髙祖孝文帝太和四年】春正月齐王俭爲左仆射【以纪传修】二月丁卯魏攻齐寿阳垣崇祖破走之【以纪传修】齐定簿籍【以吕祖谦标目修】齐分荆益州置巴州【以吕祖谦标目修】夏五月齐立六门都墙【以本纪修】秋八月魏冦齐【以本纪修】九月甲午朔日有食之【以天文志修】闰九月魏围朐山败还【以通鉴修】冬十月徐兖州民叛魏魏讨之【以魏纪通鉴修】十一月戊子齐以杨后起爲武都王【以本纪修】十二月戊戍齐禇渊爲司徒豫章王嶷爲中书监司空杨州刺史【以本纪修】

【齐太祖髙皇帝建元三年魏髙祖孝文帝太和五年】春正月魏攻齐淮阳败走【以本纪修】

解题曰按魏虏传初虏至縁淮驱略江北居民惩佛貍时事皆惊走不可禁止乃于梁山置二军南置三军慈姥置一军洌洲【在建康府江宁县西南七十里一名栗洲】置二军三山【去洌洲可十里】置二军白沙洲【未详】置二军蔡洲置五军长芦【在今真州六合县】置二军菰浦【未详】置二军徐浦【未详】置一军余见通鉴

二月癸丑齐罢南蛮校尉【以吕祖谦标目修】秋七月己未朔日有食之【以天文志修】齐聘魏【以吕祖谦标目修】九月魏徐兖州平【以吕祖谦标目修】冬魏新律成【以通鉴修】

【齐太祖高皇帝建元四年魏髙祖孝文帝太和六年】春三月庚申齐禇渊王俭受遗壬戌齐主殂【本纪】

解题曰按齐纪帝少沈深有大量寛严清俭喜怒无色即位后身不御精细之物敕中书舍人桓景真曰主衣中似有玉介导此制始自大明末泰始尤增其丽畱此政是兴长病源可即时打碎凡复有可异物皆冝随例也毎曰使我治天下当使黄金与土同价欲以身率天下移变风俗蘓轼曰帝之意则善矣然岂有此理者哉孟子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巨屦小屦同价人岂爲之哉而孟子亦自忘其言爲菽粟如水火之论金之不可贱如土犹土之不可使贵如金也余见通鉴

太子赜即皇帝位乙丑渊录尚书事俭爲尚书令【以本纪吕祖谦标目修】夏六月甲申朔齐主立子南郡王长懋爲皇太子【以本纪修】秋七月齐南康文简公禇渊卒【以本纪修】九月杨文宏卒魏以杨后起爲武都王【以通鉴目録修】冬十一月魏祀庙牲牢器服依古制【以吕祖谦标目修】

【齐世祖武皇帝萧赜永明元年魏高祖孝文帝太和七年】春正月辛亥齐改元【以通鉴修】齐诏治民之官复田秩【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齐史列传宋武以来州郡秩俸及杂供给多随土所出无有定凖豫章王嶷上表请明立定格班下四方永爲恒制

夏四月壬午齐改塟袁粲刘秉沈攸之【以通鉴修】丁亥齐杀五兵尚书垣崇祖散骑常侍荀伯玉【以吕祖谦标目修】五月齐杀车骑将军开府张敬儿【以吕祖谦标目修】秋七月魏聘齐【以本纪修】冬十二月朔日有食之【以天文志修】癸丑魏始禁同姓爲防【以吕祖谦标目修】是歳齐省巴州【通鉴】

【齐世祖武皇帝永明二年魏髙祖孝文帝太和八年】齐中书舍人茹法亮吕文显等縂重权夏六月壬寅封法亮望蔡男【以吕祖谦标目修】解题曰事见通鉴按齐史列传法亮与防稽吕文庆临海吕文显并以奸謟事武帝文显爲外监专制兵权领军将军守虚位而已法亮文庆并势倾天下太尉王俭谓人曰我虽有大寄权寄岂及茹公武帝之治其体统乃如此

丁卯魏増调帛谷始颁禄论赃【以吕祖谦标目修】

【齐世祖武皇帝永明三年魏高祖孝文帝太和九年】春正月戊寅魏禁防纬巫觋【以吕祖谦标目条】齐复立国学夏五月开学士馆【以纪传修】冬十月丁未魏均给田【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魏书纪传志及通典太和元年三月诏曰去年牛疫死太半今东作既兴人须肄业有牛者加勤于常歳无牛者倍佣于余年一夫制治四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余力地有遗利给事中李安世上防曰窃见州郡之人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事渉数世三长既立始复旧墟强宗豪族肆其侵凌争讼迁延连纪不判良畴委而不开冝更均量令力业相称又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属今主帝深纳之均田之制始于此矣九年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杜佑曰不裁树者谓之露田】妇人二十亩【刘恕曰谓男夫之有妇者共受六十亩也】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刘恕曰谓户内更有一丁未娶者反有牛一头又受三十亩也丁牛虽多给田止于一百二十亩】所授之田率倍之【刘恕曰谓一丁一牛则倍三十亩】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诸桑田不在还受之限但通入倍田分于分虽盈不得以充露田之数不足者以露田充倍初受田者男夫一人给田二十亩课莳余种桑五十树枣五株榆三根非桑之土夫给一亩依法课莳余果及多种桑榆者不禁诸应还之田不得种桑榆枣果种者以违令论地入还分诸桑田皆爲世业身终不还【刘恕曰谓初受田者虽娶妇同一戸不复给田非桑之土惟种枣榆共八株故止给一亩下文云麻布之土男夫及课别给麻田十亩妇人五亩并榆枣地亦十六亩也桑田用力最多欲劝人种桑故赐爲永业由露田有还受故不得种桑麻】恒从见口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刘恕曰谓种桑不还之田计见在男夫及丁口其合给田亩外桑田有余亦许爲主但不受亦不还耳若受少桑田者复受于官种桑果故盈者得卖不足者得买也】诸麻布之土男夫及课别给麻田十亩妇人五亩奴婢依良皆从还受之法诸有举戸老小癃疾无受田者年十一已上及癃者各受以半夫田年逾七十者不还所受寡妇守志者虽免课亦授妇田还受民田恒以正月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后有来居者依法封授诸地狭之处有进丁受田而不乐迁者则以其家桑田爲正田分又不足不给倍田又不足家内人别减分无桑之鄊凖此爲法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唯不听避劳就逸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诸民有新居者三口给地一亩以爲居室奴婢五口给一亩男女十五以上因其地分口课种菜五分亩之一诸一人之分正从正倍从倍不得隔越他畔进丁受田者常从所近【刘恕曰谓取逐户傍近不必地相连】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更代相付【杜佑曰职分田起于此刘恕曰后魏志云诸逺流配谪无子孙及戸絶者墟宅桑榆尽爲公田以给授受观均田制度似今佃官田及絶户田出租税非如井田也刘石苻姚丧乱之后土田无主悉爲公田除兼并大族外贫民徃徃无田可耕故孝文分官田以给之然有分限丁口计亩给田老死还纳别授壮者非若今世作全户税佃不计其嵗月但不得典卖耳】

【齐世祖武皇帝永明四年魏高祖孝文帝太和十年】春正月癸亥朔魏朝防始服兖冕【以本纪修】

解题曰按魏志髙祖畱意文史文章百篇冠絶终古太和已后诏诰并自运笔事见通鉴

闰月杨后起卒齐魏皆以杨集始爲武都王【以本纪修】二月甲戌魏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王通曰民不里居田不井授终茍道也魏孝文之治国也庶乎其不茍矣事见通鉴

夏四月辛酉魏始置五等公服【以吕祖谦标目修】秋九月辛卯魏作明堂辟雍【以通鉴修】是岁魏分置州郡【以通鉴修】

【齐世祖武皇帝永明五年 魏髙祖孝文帝太和十一年】春正月丁亥魏定乐章【以朱熹纲目修】戊子齐以太尉豫章王嶷爲大司马车骑将军竟陵王子良爲司徒卫将军王俭中军将军王敬则并加开府【以本纪修】魏咸阳文公高允卒【以吕祖谦标目修】魏攻齐沘阳雍州刺史陈显达大破之【以通鉴修】

解题曰按州郡志广平郡有沘阳县属今唐州【沘音比】

夏魏大旱秋七月己丑听民出关就食【以魏纪修】八月柔然寇魏魏大破之【以本纪修】九月魏出宫人冬十月罢工作散府藏【以吕祖谦标目修】

【齐世祖武皇帝永明六年 魏高祖孝文帝太和十二年】夏四月魏据隔城齐将军曹虎大破之陈显达拔魏醴阳城【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水经注醴水出南阳雉山东流厯唐山下南迳唐城又东南迳叶县故城北又东与叶西陂水防又东注叶陂又东迳潕阳故城北东迳郾县故城南入汝

【齐世祖武皇帝永明七年 魏高祖孝文帝太和十三年】春正月辛亥魏主祀南郊始备犬驾【以本纪修】夏五月乙巳齐南昌文宪公王俭卒【以本纪修】秋八月魏聘宋冬十二月宋报之【以吕祖谦标目修】

【齐世祖武皇帝永明八年 魏高祖孝文帝太和十四年】秋八月齐杀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以通鉴修】九月癸丑魏太皇太后殂魏主欲行三年之丧羣臣諌乃服朞【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事见通鉴胡宏曰晋武魏文徒能知母而不知父岂礼也哉

【齐世祖武皇帝永明九年 魏高祖孝文帝太和十五年】春正月魏主始听政【以本纪修】齐太庙荐亵味别祀于故宅【以通鉴修】夏四月己卯魏经始明堂改太庙【以本纪修】五月己亥魏主更立律令亲决疑狱【以本纪修】丙辰魏造五辂【以通鉴修】秋闰七月己卯魏始定庙祧之制【以通鉴修】八月戊戌魏废道坛【以通鉴修】乙巳魏定祭礼【以本纪修】

解题曰按礼志帝临皇信堂引见羣臣诏曰礼记祭法称有虞氏禘黄帝大传曰禘其祖之所自出称不王不禘论曰禘自既灌诗颂长发大禘尔雅曰禘大祭也夏殷四时祫禘烝尝周改禘爲祠王制称犆祫祫禘祫尝祫烝郑解天子祭圆丘曰禘祭宗庙太祭亦曰禘三年一祫五年一禘鲁礼三年丧毕而祫明年而禘祭有两禘明也王肃称天子诸侯皆禘于宗庙非祭天之祭禘祫一名也合而祭之故称祫审禘之故称禘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縂而互举之故称五年再殷祭卿等便可议其是非尚书游明根等对曰郑氏之议禘者大祭之名宗庙禘祫并行圆丘一禘而已依礼春废犆祫于尝于烝则祫不于三时皆行禘祫之礼中书监高闾等对圆丘之禘于郑义同宗庙禘祫之祭与王义同长发大禘也殷王之祭斯皆非诸侯之礼诸侯无禘礼唯夏殷夏祭称禘又非宗庙之禘鲁行天子之仪不敢专行圆丘之禘改殷之禘取其禘名于宗庙因先有祫遂生两名据王氏之义祫而禘祭之故言禘祫禘祫止于一时帝曰王以禘祫爲一祭王义爲长郑以圆丘爲禘与宗庙大祭同名义亦爲当今互取二义着之于令

冬十一月己未朔魏主禫于太和庙始即吉【以吕祖谦标目修】解题曰胡寅曰方孝文之欲三年也在廷之臣莫不沮遏帝心所陈每下非帝之至情先定几何不爲邪说所惑丧礼曰百官备百物具不言而事行者扶而起齐衰之丧盖对而不言也若夫八事之权非经礼也今孝文百官备矣是宜三日而粥三月而沐期十三月而练冠三年而禘使礼废而复起而羣臣狃于汉制杂以国俗使其君不得由改期而禘改月而禫是用古者父在爲母之服不中节矣无乃不得其本遂杀其末邪惜哉事见通鉴

乙亥魏定官品【以吕祖谦标目修】乙酉魏始正四时迎气【以本纪志修】十二月辛亥魏脩乐官【以通鉴修】

猜你喜欢
  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司马迁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一·李心传
  第二十三回 驰伪檄四方响应 失勇将三桂回军·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十七·徐乾学
  读礼通考卷九十·徐乾学
  卷二百十一·杨士奇
  卷之一千二百九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七·佚名
  一○五一 谕承办《日下旧闻考》等书之总裁等官着分别加级纪录·佚名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一·佚名
  五 伍舍·周作人
  乐逊传·令狐德棻
  聂云台·佚名
  王晓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出 合谮·叶宪祖

    〔副净上〕但知丞相贵。无奈秀才乔。空驰千里道。笞骂恐难饶。自家令狐丞相府中一个院子。蒙丞相爷差我去见温庭筠。要他与我公子场中代笔。我见他时节。虽然略大样了些。也不道这温庭筠这等傲撇。竟把我呵叱了一场。

  • 杨立斋·隋树森

    杨立斋,生平、里籍均不详。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风烟花柳”。明代亦有一曲家杨立斋,其曲见明·陈所闻《南宫词纪》。 套数 【般涉调】哨遍 张五牛、商正叔编《双渐小卿》,赵真卿善歌,立

  • 卷四百四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四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八十 许天锡 春日偕谢邦实邵仁溥游乌石山浮觞浴鵶池 好春无胜游烟景难再续眷我同心人游衍绍芳躅南寻乌石奇萝迳穷委曲攀跻初阳峰悠然豁遐瞩千山收雨

  • 卷八十八·毕沅

      ◎宋纪八十八 ∷起玄黓敦牂七月,尽阏逢涒滩四月,凡一年有奇。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崇宁元年辽乾统二年   秋,七月,甲申朔,建长生宫以祠荧惑。   丙戌,诏:“省、台、寺、监及监司、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弘治十年七月庚子朔孟秋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巡抚山东都御史熊翀等奉例考察请黜老疾不谨等官按察司副使廖中等三十八员命老疾者致仕素行不谨者冠带闲住有疾并罢软者吏部仍查其到任年月久近闻奏吏部奏上 上曰人

  • 卷之八百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六百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史记集解卷七十五·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七十五孟尝君列传第十五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婴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田婴自威王时任职用事与成侯邹忌及田忌将而救韩伐魏成侯与田忌争宠成侯卖田忌田忌惧袭齐之边邑不胜亡走会

  • 卷四·佚名

    魏初论人主宜握威权防奸伪【[至元]】 六年正月六日,臣初等面奉圣旨:「魏征般人寻者,如魏征般人无,只似魏学士般人寻者。」臣愚窃谓,天下未尝乏才,顾人君用之者如何耳。如魏征者,陛下必欲得之,亦非难事。且征

  • 周书·多士·佚名

    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王若曰:「尔殷遗多士,弗吊旻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致王罚,敕殷命终于帝。肆尔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允罔固乱,弼我,我其敢求

  • 卷三·高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孔义卷三     明 高攀龙 撰庄公元年春王正月继弑不书即位先君不以其道终子不忍即位也故庄僖闵皆不书三月夫人孙于齐不称姜氏鲁之臣子绝不爲亲也内讳奔故云孙犹言孙让而去也见其无所容而绝之也

  • 卷二十一·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二十一春官宗伯第三之五典命掌诸侯之五仪诸臣之五等之命【注故书仪作义郑司农读为仪】正义郑氏康成曰五仪公侯伯子男之仪 贾氏公彦曰诸侯之五仪据五等之

  • 卷七·许谦

    钦定四库全书诗集传名物钞卷七    元 许谦 撰大雅三郑氏诗谱大雅十八篇为正经民劳之後谓之变雅文王【大一正一】周公追述文王之德戒成王经○一章子金子文王在上於昭于天谓文王之德首出庶物昭彻于天故千余年之侯

  • 第33章 子张篇第十九(1)·孔子

    19·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译文子张说:“士在国家遇到危难时献出生命,遇到利益时首先想到义,祭祀时想的是如何恭敬,居丧时想到如何致哀,这就可以了吧!”名家注解朱熹注:“致命,谓委致其命,犹言

  • 菩提資糧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復有餘師意 諸覺資糧者 實捨及寂智 四處之所攝。   又一論師作如是念.一切菩提資糧皆實處捨處寂處智處所攝。實者不虛誑相實   卽是戒是故實爲尸羅

  • 法海观澜卷第三(目录)·智旭

    【禅观要典】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大佛顶首楞严经(十卷)圆觉经(一卷)维摩经(三卷)华严合论(四十卷)摩诃止观(二十卷)止观辅行传弘决(四十卷)宗镜录(一百卷)景德传灯录(三十卷)续传灯录(三十六卷)传法正宗记(十卷)宗门

  • 佛说灭除五逆罪大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有大陀罗尼具大威力功德无量。能灭众生五逆重罪。若复有人闻是陀罗尼。发至诚心尽此身命。常能顶戴受持读诵。是人所获功德。如持千佛无异。即

  • 大明一统志·李贤

    简称《明一统志》,又称《天下一统志》。全国总志。明李贤(1408—1466)等撰。九十卷。贤字原德,邓 (今河南郾城东南)人。宣德进士,累官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土木之变后,英宗失陷也先,其弟郕王监国,是为代宗。也先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