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十一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十八

汉臣

王连 李恢 吕凯 马忠 王平 张嶷霍峻【子弋】 罗宪

王连字文仪南阳人也刘璋时入蜀为梓潼令昭烈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昭烈义之而不偪也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转在广都所居有绩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禆国用於是简拔良才以为官属若吕乂杜祺刘干等皆至大官迁蜀郡太守兴业将军领盐府如故建兴元年拜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时南方诸郡不宾丞相亮将自征之连谏以为此不毛之地疫疠之鄊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己若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停留者久之会连卒子山嗣官至江阳太守

李恢字德昂建寜俞元人也仕郡督邮【谨案陈志作任郡督邮通志作仕与此合】姑壻?习为建伶令有违法之事恢坐习免官太守董和以习方土大姓寝而不许【原注华阳国志习後官至领军】後贡恢於州涉道未至闻昭烈自葭萌还攻刘璋恢知璋必败乃托名郡使北诣昭烈遇於緜竹昭烈嘉之从至雒城遣恢至汉中交好马超超遂从命成都既定昭烈领益州牧以恢为功曹书佐主簿後为亡虏所诬引恢谋反有司执送昭烈明其不然更迁恢为别驾从事章武元年庲降都督邓芳卒昭烈问恢谁可代者恢对曰人之才能各有长短故孔子曰其使人也器之且夫明主在上则臣下尽情是以西零之役赵充国曰莫若老臣臣窃不自量惟陛下察之昭烈笑曰孤之本意亦已在卿矣遂以恢为庲降都督使持节领交州刺史住平夷县【原注裴松之曰讯之蜀人云庲降地名去蜀二千余里时未有寜州号为南中立此职以总摄之晋泰始中始分为寜州】昭烈崩高定恣睢於越隽雍闓跋扈於建宁朱褒反叛於?牱丞相亮南征先由越嶲而恢案道向建宁诸县大相纠合围恢军於昆明时恢衆少敌倍又未得亮声息绐谓南人曰官军粮尽欲规退还吾中间久斥鄊里乃今得旋不能复北欲还与汝等同计谋故以诚相告南人信之围守怠缓恢出击大破之追犇逐北南至盘江东接?牱与亮声势相接南土平定恢功居多封汉兴亭侯加安汉将军後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恢身往扑讨鉏尽恶类徙其豪帅於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建兴七年以交州属吴解恢刺史更领建宁太守还居本郡徙汉中九年卒子遗嗣恢弟子球羽林右部督随诸葛瞻拒邓艾死于緜竹

谨案目録此下有吕凯传今阙

马忠字德信巴西阆中人也少养外家姓狐名笃後复姓改名忠为郡吏建安末举孝亷除汉昌长昭烈东征败绩猇亭巴西太守阎芝发诸县兵五千人以补遗阙遣忠部送昭烈已还永安见忠与语谓尚书令刘巴曰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以忠为门下督三年亮南征拜忠为?牱太守郡丞朱褒叛乱之後忠抚育恤理甚有威惠八年召为丞相参军副长史蒋琬署留府事又领州治中从事明年亮出祁山忠诣亮所经营戎事军还督将军张嶷等讨汶山郡叛羌十一年南夷豪帅刘胄反扰乱诸郡徵庲降都督张翼还以忠代翼忠遂斩胄平南土【原注通监纲目後主建兴十一年以马忠为庲降都督注庲降都督张翼用法严夷帅刘胄叛丞相亮以参军马忠代翼召翼令还其人谓翼宜速即罪翼曰吾临战塲代人未至当运粮积谷为威贼之资岂可以黜退之故而废公家之务乎於是统摄不懈代到乃发忠因其资破胄斩之集览庲降本南中地名音来绦武侯征南中因以官名】加忠监军奋威将军封博阳亭侯初建寜郡杀太守正昂缚太守张裔於吴故都督常驻平夷县至忠乃移治味县处民夷之间又越嶲郡亦久失土地忠率太守张嶷开复旧部由此就加安南将军进封彭鄊亭侯延熙五年还朝因至汉中见大司马蒋琬宣传诏旨加拜镇南大将军七年春大将军费禕北御魏寇留忠成都平尚书事禕还忠乃归南十二年卒子修嗣【原注修弟恢恢子义晋建寜太守】忠为人寛济有度量但诙啁大?忿怒不形於色然处事能断威恩并立是以蛮夷畏而爱之及卒莫不自致丧庭流涕尽哀为之立庙祀迄今犹在张表一时名士清望踰忠阎宇宿有功干於事精勤继踵在忠後其威风称绩皆不及忠表张肃子【原注裴松之曰华阳国志云表张松子未详】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也本养外家何氏後复姓王随杜濩朴胡诣雒阳假校尉从曹操征汉中因降昭烈拜牙门将禆将军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衆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合疑其伏兵不敢偪於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而还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九年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司马懿攻亮张合攻平平坚守不动合不能克十二年亮薨於武功军退还魏延作乱一战而败平之功也迁後典军安汉将军副车骑将军吴懿住汉中又领汉中太守十五年进封安汉侯代懿督汉中延熙元年大将军蒋琬住沔阳平更为前护军署琬府事六年琬还住涪拜平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汉中七年春魏曹爽率步骑十余万入寇向汉川前锋已至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或曰今力不足以拒敌当固守汉乐二城遇贼令入【谨案陈志作今入通志作令入与此合】比尔间涪军足得救关平曰不然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祸也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後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惟护军刘敏与平意同即便施行涪诸军及大将军费禕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退走如平本策是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平在北境咸着名迹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所识不过千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使人读史汉诸记传聼之备知其大义往往论说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戏谑从朝至夕端坐彻日?【原注呼麦反】无武将之体然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十一年卒子训嗣初平同郡汉昌句【原注古侯反】扶忠勇寛厚数战有功功名爵位亚平官至左将军封宕渠侯其张翼廖化并为大将军时人语曰前有王句後有张廖

谨案目録此下有张嶷霍峻传今阙

罗宪字令则父蒙避乱于蜀官至广汉太守宪少以才学知名年十三能属文师事谯周周门人称为子贡末帝立太子璿为太子舍人迁庶子尚书吏部郎以宣信校尉再使于吴吴人称羡焉时黄皓预政衆多附之宪独不与交皓恚之左迁巴东太守时右大将军阎宇都督巴东末帝拜宪领军为宇副魏人入寇召宇西还留二千人令宪守永安寻闻成都败城中扰动滨江长吏皆弃城走宪斩称成都乱者一人百姓乃定末帝降问至乃帅所统临于都亭三日吴闻蜀败起兵西上外托救援内欲揜袭宪曰本朝倾覆吴为唇齿不恤我难而徼其利背盟违约且蜀已亡吴安得久寜乎保城缮甲告誓将士励以节义莫不用命吴闻锺邓败百城无主有兼蜀之志而巴东固守兵不得过使步协率衆攻宪宪临江拒之遣参军杨宗突围北出告急魏安东将军陈骞又送文武印绶任子诣司马昭请力拒吴协攻城宪出与战大破协军孙休怒复遣陆抗等帅衆三万增宪之围被攻凡六月而救援不到城中疾病大半或说宪委城奔魏宪曰夫为人主百姓所仰危不能安急而弃之君子不为也毕命於此矣陈骞言于司马昭遣荆州刺史胡烈救宪抗等引退昭即委前任拜宪凌江将军万年亭侯会武陵四县举衆叛吴以宪为武陵太守巴东监军晋泰始元年改封西鄂县侯宪遣妻子居雒阳武帝以子袭为给事中三年冬入朝进位冠军将军假节四年三月从帝宴于华林园诏问蜀大臣子弟後及先辈宜时叙用者宪荐蜀郡常忌杜轸夀良巴西陈夀南郡高轨南阳吕雅【谨案今志作高阳元本作南阳与此合】许国江夏费恭琅邪诸葛京汝南陈裕即皆选用咸显于世宪还袭取吴之巫城因上伐吴之策宪方亮严正待士不倦轻财好施不治产业六年卒赠西安将军谥曰列侯子袭以凌江将军领部曲早卒追赠广汉太守袭子徽顺阳内史永嘉五年为王如所杀

议曰王连谏亮南伐有惜贤之志焉李恢吕凯马忠敦质忠壮辟土服远霍峻尚义有守以结主知王平朴鲁有大将之畧虎卧北境键闭劒门张嶷策断明果有控驭之才覊络南土廓清夷徼井络坤维增重数君之力也若嶷之识鉴远到力疾致命又非诸贤之所及也弋宪力扞孤城□然有烈士之风国亡君虏无所效忠恸哭而降其志可哀已【原注舆地纪胜云宪守永安而蜀亡吴人攻之不能克】赞曰言言扞城矫矫大将输忠效命翼扶贤相我伐用张势常北向井络多材劒门益壮弋宪道穷决裂义襟天倾弗支感愤益深

 

猜你喜欢
  卷四十八·志第十五·柯劭忞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杨仲良
  卷之二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五十七·佚名
  卷之五百八十一·佚名
  第二三章程(第二四号之附件)一一二○二-一·佚名
  皇甫玉传·李百药
  贾思伯传·李延寿
  太祖本纪·薛居正
  忽剌出传·宋濂
  袁洪愈传·张廷玉
  卷三百七·杨士奇
  卷一百十五·佚名
  第二章 父母之教与童年生活·李宗仁
  食货一九·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十六孟冬【大厯元年冬防州作鹤曰公时寓居夔州之西阁】殊俗还多事方冬变所为破甘霜落爪尝稻雪翻匙巫峡寒都薄乌蛮瘴逺随终然减滩濑暂喜息蛟螭闷瘴疠浮三蜀风云暗百蛮卷帘唯白水隐几亦

  • 卷265 ·佚名

    欧阳修 送京西提点刑狱张驾部 太华之松千岁青,尝闻其下多茯苓。 地灵山秀草木异,往往变化为人形。 神仙不欲世人采,覆以云气常冥冥。 台郎何年得真诀,服饵既久毛骨清。 汝阳昔见今十载,丹颜益少方

  • 卷十·陈镒

    钦定四库全书午溪集卷十元 陈镒 撰七言絶句借漫兴一十五首碧树参差竹屋低半生此地惬幽栖悠然不尽登临兴屋上青山屋下溪红尘吹不到溪堂时掬清泠沃酒膓山外乱鸦飞过尽数声渔笛晚风凉径竹猗猗昼掩门日移清影过芳尊午香

  • 卷七十七·毕沅

      ◎宋纪七十七 ∷玄黓阉茂正月,尽阙逢困敦六月,凡二年有奇。   ○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   元丰五年辽太康八年。壬戌,一零八二年   春,正月,癸未朔,不受朝。   甲申,辽主如混同江。   丁酉,铁骊、五国诸长贡

  • 卷二百七 治平三年(丙午,1066)·李焘

      起英宗治平三年正月盡是年三月   春正月壬申,翰林學士、給事中、知制誥范鎮為翰林侍讀學士、集賢殿修撰、知陳州。案宋史,鎮以草制誤,改侍讀學士,明年遷翰林,出知陳州。其改集賢殿修撰,知制誥,則在仁宗朝,此時鎮亦不兼

  • 卷四 前秦录·崔鸿

      苻洪   苻洪,字广世,略阳临渭氐人。其先有扈氏之苗裔,子孙强盛,世为氐酋。其后家池生蒲,长五丈,节如竹形,时咸异之,谓之蒲家,因以为氏焉。父怀归,为部落小帅。母姜氏,寝产洪。先是,陇右大雨霖,百姓苦之。谣曰:"雨若不止,洪水必

  • 卷一百十三·杨士奇

    永乐九年二月壬辰朔 遣敕戒励秦王尚炳曰昔周天子遣使赍齐桓公胙且命勿下拜桓公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遂下拜登受春秋书以示褒遣使赐晋侯命晋侯受玉惰使者归曰晋侯其无后乎成肃公受脤于社不敬刘

  • 卷之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四十一·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冬十月。戊子朔。享太庙。遣豫亲王本格恭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  ○遣官祭穆宗毅皇帝、孝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四·纪昀

    列传宋 【十八】○宋十八何继筠【承矩】 李汉超【守恩】 郭进李谦溥【允则允正】 姚内斌 董遵诲贺惟忠 马仁瑀何继筠李汉超郭进李谦溥姚内斌董遵诲贺惟忠马仁瑀△何继筠何继筠字化龙河南人父福进厯事后唐至周累

  • 卷九十九·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九十九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刘敬者齐人也【索隐敬本姓娄汉

  • ●牧令书卷三 持家·徐栋

    安肃徐栋致初辑 穷原者必竟委观畧者必考详民事宜递陈矣然有居于先者治国在齐家家齐于正内外之位而制用次之则持家其要乎 汪辉祖 何士祁 徐文弼 王凤生 何耿绳 谢金銮 汪辉祖 刘衡 袁守定 王士俊 周际华

  • 卷六·长孙无忌

    <史部,政书类,法令之属,唐律疏义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疏义卷六唐 长孙无忌等 撰名例六【凡一十三条】二罪从重【问答四】诸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者论【谓非应累者唯具条其状不累轻以加重若重罪应赎轻罪应居作官当者以居

  • 立宪法议·梁启超

    有土地、人民立于大地者谓之国。世界之国有二种:一曰君主之国,二曰民主之国。设制度、施号令以治其土地、人民谓之政。世界之政有二种:一曰有宪法之政(亦名立宪之政),二曰无宪法之政(亦名专制之政)。采一定之政治以治国民谓之

  • 卷七 离娄章句上·朱熹

     凡二十八章。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离娄,古之明目者。公输子,名班,鲁之巧人也。规,所以为员之器也。矩,所以为方之器也。师旷,晋之

  • 知识与爱情·黑塞

    这本书是黑塞经过青年时期的摸索与成年之后的自我追寻之后所创造的杰作。此文笔法优美抒情,情爱清新动人,通过追求完全相反的两个人的经历描述了潜藏在人类心中的两个灵魂——知识与爱互相抗争与吸引的过程。

  • 谈美人·佚名

    美人所居,如种花之槛插枝之瓶。沉香亭北,百宝栏中,自是天葩故居。儒生寒士,纵无金屋以贮,亦须为美人营一靓妆地。或高楼,或曲房,或别馆村庄。清楚一室,屏去一切俗物。中置精雅器具,及与闺房相宜书画。室外须有曲栏纡径,名花掩映

  • 金刚上味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元魏佛陀扇多译。与金刚场陀罗尼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