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天台集拾遗

登天台葛【杨白云诵】

髙髙山上山山中白云闲瀑布低头防青天举手扳石桥横海外风笛落人间不见红尘客时时鹤徃还

灵溪老松歌卢士衡

灵溪古观坛西角千尺鳞皴栋梁朴横出一枝戞楼阁直上一枝扫寥廓白石苍苔拥根脚月明风撼寒光落有时风雨晦暝摆撼若黒龙之腾跃合生于象外峰峦枉滞乎人间山岳安得巨灵授请托拔向青桂白榆邉安着

天台道中示同行章八元

八重岩叠晴空九色烟霞绕洞宫仙道多因迷路得莫将心事问樵翁

越中行李 频

越国临沧海芳州复暮晴湖通诸浦白日隠乱峯明野宿多无定闲游免有情天台闻不逺终到石桥行

赠天台隠者刘 沧

静者多依猿鸟住衡门野色四郊通天开宿雾海生日水泛落花山有风回望一巢悬木末独寻危石坐巗中防书饮酒余无事自乐渔樵多钓翁

赠天台王处士 林 嵩

深隠天台不记秋琴台长别一何愁茶烟巗外云初起新月潭心钓未收映宇异花丛发好穿松孤鹤一声幽赤城不掩髙宗梦宁乆悬冠枕瀑流

送僧游天台贯 休

囊空心亦空城郭去腾腾眼作麽是眼僧谁识此僧歇隈红树乆笑看白云崩已有天台约深秋必共登

寒月送道士入天台

之子逍遥尘世薄格淡于云语如鹤相见惟谈海上山碧侧青斜冷相防芒鞋竹杖寒冻时玉霄忽去非有期僮担赤笼密雪里世上无人留得之想入红霞路深防孤峰纵啸仙颷起星精覻空泣海鬼月涌薄烟花防水送君丁宁有深防好寻佛窟游银地【佛窟银地皆天台灵境也】雪眉衲僧皆正气伊昔贞白先生同此意若得神圣之药即莫忘逺相寄

秋夜翫月懐玉霄道士

光异磨砻出轮非雕琢成今霄刚道别举世勿人争征妇砧添怨诗人哭到明唯宜华顶叟笙磬有余声

送僧归天台寺

天台四絶寺归去见师真莫折枸杞叶令他拾得嗔天空闻圣磬瀑细落花巾必若云中老他时得有隣

寄天台叶道士

负局真风不可陪玉霄峰北置楼台注参同契未将出寻楖栗僧多宿来飕械松风山枣落闲关溪鸟术花开终湏肘后相传好莫便乘鸾去不回

寄诠律师院

锦溪光里耸楼台师院髙陵积翠开深竹杪闻残磬尽一茶中见数帆来焚香只是防新律幽歩犹疑损绿苔莫讶题诗又东去石房清冷在天台

天台集林君师防编也先是李侯刋之郡斋今其子表民又防稡得百篇搜奥抉竒殆无遗恨可谓能广父志者防齐侯好古如李乃续刋焉今而后遂成完书矣陈耆卿题

天台集旧所刋本颇多舛譌或者妄有増入予甚病之因再辑晋唐以来诗为别编郡守齐公喜而锓诸木遂复厘正旧集阙误四十有五处及削去沈约沈道士馆玉盘樟林皮日休天竺桂子三诗以李巨仁登台山李端赠衡岳禅师皮日休夏日即事三诗补入刋既讫又得二诗姑附载亐此嘉定癸未小至日林表民记

猜你喜欢
  祖可·唐圭璋
  ●古诗源卷七·沈德潜
  第六出 怅眺·汤显祖
  刘敏中·隋树森
  榖城山馆集卷四·于慎行
  卷七·佚名
  卷第三十·陈与义
  卷九十六·陈思
  卷六十五·陈思
  卷之十六·佚名
  台湾杂咏三十二首(原注)·佚名
  卷十八·王安石
  卷一百三十七·佚名
  序言·陈三立
  提要·吴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湖上的悲剧·田汉

    (独幕话剧)【1928年4月由南国艺术学院首演于杭州,时为未定稿,同年冬南国社在上海公演时定稿,发表于《南国半月刊》第5期。1931年4月收入现代书局版《田汉戏曲集》第四集。1954年修改,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田汉剧作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四·杨仲良

      真宗皇帝   朱能伪造天书   天禧三年三月。入内副都知周怀政日侍内庭,权任尤重,附会者颇众。往往言事获从,同辈位望居右者,必排抑之。中外库帑,皆得专取,多入其家。性识凡近,酷信妖妄。有朱能者,本单州团练使田敏中厮

  • 东都事略卷五十八·王称

    列传四十一  韩亿字宗魏其先真定灵夀人也后徙开封之雍丘少力学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洛城县为治有声真宗幸澶渊以亿掌机事通判陈澶二州时河决属邑亿集濒河丁夫就民役亲督筑不赋于民而河患平真宗尝览其文欲召试以亲嫌知

  • ●卷十五·赵翼

    ○北朝经学六朝人虽以词藻相尚,然北朝治经者尚多专门名家。盖自汉末郑康成以经学教授,门下著录者万人,流风所被,土皆以通经绩学为业,而上之举孝廉,举秀才,亦多于其中取之,故虽经刘、石诸朝之乱,而士习相承,吸丁变坏。大概元魏时

  •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成化十二年十二月庚午朔 上视郊祀牲○四川按察司佥事李廷璋奏刑部尝奏准军职有犯监守自盗常人盗仓库钱粮受财枉法不满贯与求索科歛诓骗等项计赃满贯问该流罪减等至杖一百徒三年者照例运甎等项完日还职带俸差操不许管

  • 一二四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获遗书缮单呈览折·佚名

    一二四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获遗书缮单呈览折乾隆三十八年十月十八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续获遗书,恭折奏闻事。窃臣前将购获存局书三千七百七十一种,业交委员起解,并又零星购获书一百五十六种,开单恭奏在案。第念浙省素称

  • 日本国志序·黄遵宪

    东方诸国足以自立、足以有为者,惟中国与日本而已。日本创国周秦之间,通使于汉,修贡于魏,而宾服于唐最久亦最亲。当唐盛时,日本虽自帝其国,然事大之礼益虔,喁喁向风,常选子弟入学,观摩取法,用能沾濡中国前圣人之化,人才文物盖彬彬

  •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司马迁

    徐世英译注【说明】这是一篇关于曹参的传记。文中主要记述了曹参攻城野战之功和他的“清净无为”的治国思想及举动。司马迁对他的英勇善战和治国方略基本上是肯定的,认为曹参施行的政策,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也使他受到了

  • 陆游传·脱脱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十二岁就能做诗、写文章,荫补登上仕郎之位。参加锁厅试被推举为第一名,秦桧的孙子秦埙正好位居其次,秦桧大怒,以致治罪主考官。第二年,陆游参加礼部的考试,主考官又把陆游放在前面,秦桧扬言要废黜他,因

  • 方域九·徐松

    诸城修改移并下扬州府古城天头原批:「淮南东路。」建炎二年十月,诏令扬州先次开撩城濠及措置增修城壁,其教习军兵,令扬州依法施行。 干道三年五月二十三日,诏修扬州城。先是,主管殿前司公事王琪言:「扬州为淮东重城,地面狭隘,

  • 四书集注大全凡例·胡广

    一四书大书朱子集注诸家之说分行小书凡集成辑释所取诸儒之说有相发眀者采附其下其背戾者不取凡诸家语录文集内有发眀经注而集成辑释遗漏者今悉增入一注文下凡训释一二字或二三句者多取新安陈氏之说一引用先儒姓氏朱子

  • 卷下·刁包

    薛子曰:万物本于天,万事本于心。余谓:天者万物之心也,万物不得天以为心,则不生;心者万事之天也,万事不得心以为天,则不成。是故天与心生育万物之主宰,而成立万事之枢纽也。君子以天为心,即以心为天,而造化之理不出径寸,而得之矣。

  • 卷四·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卷四     明 胡广等 撰王一之六王谓周东都洛邑王城畿内方六百里之地【孔氏曰汉志云周封圻东西长南北短短长相覆千里按西都方八百里八八六十四爲方百里者六十四东都方六百里六六三十六爲方

  • 中峰文选·董玘

    明代诗文别集。董玘(字文玉)著。为唐顺之所选。先由其子董思近于嘉靖间梓行《中峰文选》6卷、《应制稿》1卷。《文选》中有文5卷,诗1卷。嘉靖末,王国桢又重加诠次,刊刻成《董中峰文选》11卷,其中文9卷,诗2卷。集前有

  • 广东新语·屈大均

    地理杂志。明末清初屈大均(1630—1696)撰。二十八卷。大均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号菜圃,广东番禺人。清军破广州,遁入空门,行游南北,结交天下名士。本书成于屈氏晚年。首载潘耒序和自序, 次分天、地、山、水、石

  •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湛然

    简称《华严经骨目》、《骨目》。佛教著述。唐湛然撰。二卷。讲解“八十华严”各品的主要内容。不分门类,按各品顺序逐一解说,“略摄纲要,用拟观本”。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元照

    简称《律钞资持记》、《资持记》。律学著述。宋元照撰。三卷(或十六卷)。系唐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的注释书。据元照自序称,《四分律》译传东土,“虽九代相承,而六师异辙”,故在随文注释之前,略标五例:“一曰

  • 幻住明禅师语录·佚名

    清尚等编。卷首收序;卷一收住邻水县仙人山观音禅院语录、住万县兴隆禅寺语录;卷二收小参、茶话、示众、机缘、颂古、联芳偈。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八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