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六

名臣奏议      诏令奏议类二【奏议之属】提要

【臣】等谨按名臣奏议一百五十卷宋赵汝愚编前有淳熙十三年劄子称尝备数三馆获观秘府四库所藏及累朝史氏所载忠臣良士便宜章奏收拾编缀殆千余卷文字纷乱疲于检閲自假守闽郡辄因政事之暇因事为目以类分次而去其复重与不合者犹余数百卷厘为百余门始自建隆迄于靖康推寻数月粗见本末若非芟繁举要恐劳乙夜之观欲更於其间择其至精至要尤切於治道者每缮写十卷一次投进又有淳佑庚戍史季温序称其开端于闽郡奏书于锦城是其经历岁时屡经简汱乃成是编故其去取颇不苟自称上可以知时事之得失言路之通塞下可以备有司之故实其大旨以备史氏之缺遗非夸饰也凡分君道帝系天道百官儒学礼乐赏刑财赋兵制方域边防总议十二门子目一百一十四每篇之末各附注其人所居之官与奏进之年月亦极详核其奏劄自序及史季温序皆称名臣奏议而此本题曰诸臣奏议岂以中有丁谓秦桧诸人而改其名欤案朱子语録云赵子直要分门编奏议先生曰只是逐人编好因论旧编精义逐人编自始终有意今一齐节去更拆散了不见其全意矣云云今此集仍以门分不以人分不用朱子之说盖以人而分可以综括生平尽其人之是非得失为论世者计也以事而分可以参考古今尽其事之沿革利弊为经世者计也平心而论汝愚所见者大矣乾隆四十二年六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五 卢玄·魏收
  列传第二十三 王薛马韦·欧阳修
  卷一百一十二·志第六十五·礼十五等·脱脱
  卷一六七 陳紀一·司马光
  武皇帝实录卷之三·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七·佚名
  钦定金史语解卷十二·佚名
  卢潜传·李百药
  一五〇、陈仲考·钱穆
  琉美修好条约·佚名
  卷六十六·雍正
  卷九十四·雍正
  卷七·徐天麟
  钦定南巡盛典卷六十七·高晋
  138.赵绰依法办事·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净端·唐圭璋

      净端字明表,姓邱氏,归安人,自号安闲和尚。生于天圣八年(1030)。崇宁二年(1103),一日辞众,歌渔父数声,一笑趺坐而化。   渔家傲   斗转星移天渐晓。蓦然听得鹈鹕叫。山寺钟声人浩浩。木鱼噪。渡船过岸行官道。   轻舟

  • ◆如村先生刘麟瑞(昭忠逸咏)·顾嗣立

    麟瑞,字□□,号如村,埙次子。至治间,尝以暇日追惟宋末仗义死节之士,搜讨遗事,赋五十律,题曰《昭忠逸咏》,邑人赵景良秉善合水村《补史十忠诗》为一编,附以汪水云、方虚谷诸君子伤时悼事之什若干首。总谓之《忠义集》云。 忠义

  • 卷三·胡思敬

      ◎北洋捷径光绪末年,小人阶之以取富贵者捷径有二:一曰商部,载振主之,一曰北洋,袁世凯主之,皆内因奕而借二杨为交通枢纽。当世凯初莅北洋,梁敦彦方任津海关道,凌福彭任天津府,朱家宝任天津县,杨士骧、赵秉钧均以道员在直隶

  • 读礼通考卷七十一·徐乾学

    丧仪节三十四国恤六明大丧仪眀防典洪武三十一年高皇帝丧礼 遗诏一天下臣民令到出三日皆释服嫁娶饮酒皆无禁 一毋发民哭临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晡各十五举哀礼毕非旦晡临毋得擅哭 一当给丧事及哭临者皆毋跣绖带毋过三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八·杨士奇

    洪熙元年八月戊寅行在礼部尚书吕震言仁宗皇帝丧服已百日请上易素服御奉天门视朝上谕震曰皇考劬劳大德不幸奄至遐弃朕念父子至情况梓宫在殡旦夕瞻奉几筵中心何忍卿所奏可候山陵事毕再议 命故府军左卫指挥使袁聚子琮江

  • 钱塘先贤传赞·袁韶

    (宋)袁韶 撰 陶唐许箕公 公字仲武讳由隐于箕山师于啮缺尧知其贤逊以帝位公闻之乃临河洗耳每饮无桮器以手捧水或遗一瓢得以操饮饮讫挂木上风吹歴歴有声公以为烦去之死后尧谥曰箕公按乐史寰宇志杭州灵隐山公尝隐于此入志

  • 卷二十二·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二十二乾隆二十年冬十一月乙酉谕定西将军策楞进窃据伊犂宰桑都噶尔等事宜策楞奏言十月二十六日副都统阿敏道解察哈尔防军校鄂齐尔图等至军营

  • 卷首·汪越

    序一梅子方臥疴坐吉山中,得汪子師退所篹讀史記十表而霍然興也。夫史者,經之翼。太史公史記掇拾于亡秦煨燼之餘,欲以上繼删述,其義例皆特創,爲歷代史書所宗。其世家、列傳以及八書,或以國以人以事,旣各自爲首尾,而挈其要於本紀

  • 半弓居省墓日记·徐一士

    崇明黄清宪《省墓日记》,在《半弓居文集》卷末,为同治三年甲子五月赴苏州省墓所记。时当苏州等处收复未久,所见战后景象,言之颇详,极有史料价值。《半弓居文集》流传未广,爰摘录之,以供史家之取资。五月初七日:&ldquo;坐小驳

  • 食货一一·徐松

    钱法【宋会要】交子贸易:真宗朝置务,以朝臣立之,废复更易。明道中铸钱,文曰「明道元宝」,真、篆书二品。 东南诸路铸钱:国朝承南唐之旧,为之未广么。咸平三年,马忠肃亮以虞部员外郎出使按此处记事有误,《宋史》卷二九八《马亮

  • 三年·佚名

    (丁未)三年清雍正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戊子,上御仁政殿,受朝賀。敎曰:國依於民,民依於國,而其本則農也。近年以來,連歲大侵,加以隣族之侵,白骨之布,吁嗟!生靈將何以支保乎?三陽回泰,萬物皆樂,豈惟我東生靈,獨無其樂乎?噫!諸道方伯,欽予至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三·自融

    斗峰璋禅师禅师。名正璋。字大圭。闽之福清人也。福清风习贾利。璋弗染也。独以圣贤理学为务。久之。企慕禅宗。走湖南。依绝听沙门。试经得度。有禅者。寄宿偶诵云。水乡水阔地多湿。六月花蚊嘴似铁。夜半起来恼不彻

  • 佛说太子刷护经·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时。与千二百比丘。菩萨万二千人。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梵释。及无央数人民鬼神龙皆来俱会。阿阇世王太子。名为刷护。从国中与群臣长者子五百人。各持黄金华盖。出罗阅国相随出

  • 卷第七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四问云何建立内处外处。为依于法为依于我。设尔何失。二俱有过。所以者何。若依于法法无作用。于无作用一切法中。云何建

  • 卷二十二·性音

    宗鉴法林卷二十二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五世 临济因半夏上黄檗山。见檗看经次。师曰我将谓它是个人。元来祇是个按黑豆底老和尚。住数日便辞去。檗曰。汝破夏来。何不终夏去。师曰义玄暂来礼拜和尚。檗便打趁令去。师行

  • 五 究罗檀头经·佚名

    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与五百大比丘众俱,游行摩揭陀国,入摩揭国称为佉㝹婆提之婆罗门村。世尊住于佉㝹婆提之庵婆罗树园。尔时,究罗檀头婆罗门住于佉㝹婆提。此城乃人畜繁盛,草、木、水、谷物丰富之王领,是由摩揭陀国之斯尼

  • 韵补·吴棫

    研究上古音著作。宋吴棫撰。5卷。首创协韵之说。音韵学专著。成书于南宋初年。吴棫,字才老。约生于宋元符三年(1100年),卒于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宣和六年进士,曾任太常丞,泉州通判。南

  • 清尊录·廉布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南宋廉布撰。 《说郛》本末附王东跋据《挥麈录》以为陆游作。一卷,有《说郛》本。本书原有七十三则,今仅存十余则,各则长短不一, 以记南宋遗闻为主,也间及北宋。有些片断故事性较强。有《香艳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