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年

(丁未)三年清雍正五年

春正月

1月1日

○朔戊子,上御仁政殿,受朝賀。敎曰:

國依於民,民依於國,而其本則農也。近年以來,連歲大侵,加以隣族之侵,白骨之布,吁嗟!生靈將何以支保乎?三陽回泰,萬物皆樂,豈惟我東生靈,獨無其樂乎?噫!諸道方伯,欽予至意,勸課農桑,而雖勸農,若或擾民,則民何以安意作業乎?農糧匱乏者,覓給種子,若於賦役,耕於作農者,敎誨勸耕,而凡擾民之政,一切蠲除,其令吾民,便宜耕作。

○獻納韓頤朝上疏。略曰:

朴弼正事,當初許錫疏中所謂訐揚云者,已有所指,而其後許錫,於稠坐中,至以弼正指名顯斥,雖欲掩諱,爲可得也?且臣之得見疏草於大臣座上也,名官在坐而參聽,臣焉敢誣也?至若御史封庫之後,道臣之措辭狀啓,果是無前之擧,而人見不同,臣何必呶呶隨辨於復命之日乎?諫臣以臣無辨爲非,則道臣之措辭狀聞,獨可爲得體乎?

批勿辭。

○左議政洪致中上箚。略曰:

殿下於喜怒辭令之間,不能無過中之患。試以日昨儒臣特罷之命言之,臣不勝其憂歎。夫臺閣所爭,初非一二人之私言,其或停或否,不可謂專出於不公,而諫臣之伊日所對,設或有錯誤之失,倉卒前席,不能記停論之人,不是異事,今乃責之以佯若不知,直歸之於面謾之科,固已情外。況處置之規,只據其避辭,而臺啓所論,又是重發之議,則儒臣之循例請出,斷無他意,至以循私欺天,爲其罪,不亦過中之甚乎?

批曰:「令觀卿箚,始悟辭氣之過中,而可見卿眷眷之心。伊日備忘,特爲改下。」

1月2日

○己丑,領議政鄭澔上疏。略曰:

狷滯之性,老猶靡化,謬妄之見,自信又篤。顧何忍一承嚴敎,遽變所守,求以上悅而下容哉?爲今之道,只有明勘臣罪,大定國是,然後紛擾之端不作,和平之福可致。一向饒假,兩欲全安,竊恐聖上,於九經體群臣之義,或有所未察也。

批曰:「一時下敎,無他深意,宜速就道。」

1月3日

○庚寅,以趙命臣爲承旨。

○上齋宿于社壇。爲祈穀也。

1月4日

○辛卯,上行祈穀祭。夜四更,將詣祭壇,敎曰:「爲民祈禱,予將步往。」都承旨兪崇請乘轎,不從。是夜,大寒,命賜襦衣於隨駕軍兵,回鑾時,駐輦路上,勞問三軍。

1月5日

○壬辰,上御仁政門,受朝參。判府事李觀命,以節用尙儉進戒,又以二典三謨,勉聖學,繼以開張言路、扶植公議,爲治國之要,末以春秋討復之義,縷縷開陳,上嘉納。副提學李箕鎭,以務誠實祛虛僞陳戒,上優答之。諸臣略陳時弊訖,五衛將成揆憲,以勉聖學詰戎政,仰奏,仍陳《春秋》大義,上問此何人也?筵臣曰:「故相臣朴世采門人也。」上嘉奬。右通禮吳命羲,陳軍政、田政之弊,因奏曰:「短晷難以口達,請以文字仰奏。」承旨請推考,上命勿推,許令退而陳疏。三司申前合啓,不允。掌令宋宅相啓曰:「兩司合啓中,尹趾完與臣,爲五寸親。揆以私義,有難參涉,請遞。」正言宋秀衡曰:「宅相强引法外之嫌,急急徑退,不可無警責之道。」上不答。諫院申前啓,不允。仍敎曰:「耉、輝事,前已下敎,而至於光佐等三人,予以爲臺言過矣。」又敎曰:「正言新入筵席,縷縷陳達,予甚嘉尙。」〈史臣曰:秀衡初入臺地,連啓之外,以討逆之義,縷縷詳陳,而辭氣慷慨明白,有足以感動天聽。上雖不用其言,而嘉其得臺體。〉 ○上取覽太廟展謁、私廟展拜節目,扈駕鹵簿之儀,參酌差等,以成定例。

○以李根爲司諫,蔡膺福爲獻納,鄭匡濟爲弼善,沈泰賢爲兼說書,李縡爲刑曹參判,李潝爲待敎。

○明川浦民,渰死於海,鉛軍,壓死於礦,命道臣,施恤典。

○敎曰:「東作不遠,園陵幸行時,道路橋梁,勿爲修治,以除民弊。」

○左議政洪致中,箚請進宴於東朝,上優答。時,懲討不嚴,義理不明,憂虞溢目,變難將興,而致中身爲大臣,乃有宴樂之請,宜其見斥於公議也。

○掌令申處洙上疏。略曰:

憲臣論斥李齊恒之疏,有曰:「挾雜私意,有甚於停啓之臺官。」是謂臣有私意於停啓之際也。臣與沈檀,風馬牛之不相及,通朝之所共知。臣有甚一臺私護底意,而故爲停啓,以取無限頰舌也哉?

批勿辭。

1月6日

○癸巳,行夜對,講《宋鑑》。副提學李箕鎭曰:「學問無他,不過曰成己成物。傳曰:『君子言而世爲天下法,行而世爲天下則。帝王之言行,不足爲法於臣民,則不可謂之學問矣。」上稱善。侍讀官朴師聖曰:「金龍慶向日所遭,是豈本情也?」李箕鎭曰:「當初時昌事停啓時,多臺齊會,故事過之後,全然忘却。閔應洙、申魯之前席所對,可謂昏謬,而亦豈有意於其間乎?韓德厚、李根,是停啓之人,而德厚引避,亦未覺得,根亦疏救處置之龍慶,及見憲府日記,始乃覺悟。諸臺處事,節節錯謬,而其本情之非出於故欲欺隱,於此可見矣。備忘中佯若不知之敎,雖已改下,而若不明示開釋,則諸臣豈敢立於朝乎?」上曰:「頃者遇臣之正法也,燒其文書,予意非偶。自古及今,豈有如辛、壬事之慘毒乎?予於其時,不忍見朝報,嘗入侍春塘臺,適見臺諫之論啓,慘不忍聞,少退而避之,蓋以其憑藉虎賊,起誣獄滔刑,無所不至故也。今若因遇臣,又爲起獄,則必有層生之事。予意雖如此,其在執法之論,何可遽停時昌之啓乎?」箕鎭曰:「大扺臺論,必視一世之公議。今街談巷說,莫不曰森賊可殺,至於時昌,物議不至於如此,故向來之停啓者,蓋以此也。」

1月7日

○甲午,正言宋秀衡上疏。略曰:

許錫疏中,名官之訐揚者,旣不的指姓名,則朴弼正、韓頤朝,互相推諉,兩皆疑似,莫知其誰謀,而搢紳之羞恥也。苟使弼正,無一毫自歉之心,則何至乞憐於頤朝之私室乎?請弼正罷職不敍。頤朝以私室之語,形諸告君之文字。且頤朝不善按廉,至被彈章,筵敎之後,冒沒赴任,諫臣擧劾,則自爲分疏,殆同反詈,請頤朝罷職。掌令宋宅相,爲人庸騃,見枳淸塗,昨日朝參之時,强引法外之嫌,言語慌忙。宜加斥罷,勿復檢擬於臺望。

皆從之。

1月8日

○乙未,上謁宗廟。

1月9日

○丙申,月暈廻木星。

○以金遇喆爲掌令,韓德厚爲司諫。

○行召對,講《宋鑑》。副提學李箕鎭曰:「卽令中原,正如胡元,孝廟復雪之意,不可忘也。」上曰:「大明創業,光明正大,崇禎皇帝,又非亡國之主,而竟至於此,豈非令人隕涕處耶?」箕鎭曰:「明太祖建國之初,每以勵名節爲務,故明末死節之臣甚多,雖於國亡之後,忠節之士,擧有思漢之心,而眞人不出,尙無興復之期,寧不慨然乎?中原人心,雖未知如何,而我國則列聖朝以來,忍痛含冤底意思,未嘗一日忘,而臣民之有議者,皆有《匪風》、《下泉》之思。若收拾人心,振刷志氣,則何事不做?此惟在於殿下之一心矣。」

○命以德源、元山浦船稅,屬之尙衣院。從本院啓也。

1月11日

○戊戌,執義朴弼周上疏,論進學容諫之道,上嘉納。

○行輪對。

1月12日

○己亥,判府事閔鎭遠奏曰:「肅廟朝設釐正廳,李寅燁及臣之亡兄鎭厚,與兪集一掌其事,辛丑後,變爲良役廳。臣意則以爲,平安一道元定一疋之役,此頗均平,無蔭庶孽及校院額外生,皆捧一疋,以充軍額,似爲便宜也。」上曰:「釐正廳,裁減之意也,良役廳,欲均一疋之役也,而終無實效,民心必落莫矣。今不必更設廳名,其令廟堂諸臣,講定一疋之役。」

1月13日

○庚子,左通禮吳命羲上疏,言田政、軍政、錢幣三事,上嘉奬。

1月14日

○辛丑,以閔應洙爲司諫,朴奎文爲掌令,徐宗伋爲副修撰,申處洙爲弼善,趙明翼爲司書。

1月15日

○壬寅,上御暎花堂,召見宗臣六十三人,宣醞射帿。蓋以新歲問候賜對也。檜原君倫,年九十二,上待以殊禮。倫獻歌一曲,上賜詩曰:

光陰倐倐幾乎更,宣廟王孫只有卿。九耋衰年精力健,壽星必也照公庭。

倫,醉甚,使其子咸平君泓,扶而先出。仍宣醞於諸宗,如家人禮。靈原君櫶善飮,上以大盃賜之。琅瑅都正燂等,射帿中,竝命加資,仍以豹皮賜二品以上,鹿皮賜堂上以上,而檜原君特賜內廐馬一匹。酒酣,全城君混,請令西平君橈,鼓琴,上不許,書下一詩。詩曰:

上元令節會宗英,佳氣瀜瀜日色明。公等莫辭樽酒醉,一盃宮醞儘由誠。

仍命賡進。

1月16日

○癸卯,月入軒轅右角星內。

○上行召對,講《皇明通紀》。檢討官徐宗伋曰:「高皇帝每以節用、愛人、使民以時等語,爲治國之良規。此三事,人君之所當留意也。」上曰:「高皇帝以康茂才,爲營田使,使修築堤防。干戈搶攘之際,其軫念農事如此,況昇平之時乎?堤堰灌漑,在於道臣別諭中,而爲令者,不爲着念,亦歸文具,予實慨然。更爲申勑也。」

○以權

猜你喜欢
  第三十二回 太后的梳妆台·德龄
  ●附录一·黄宗羲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七·佚名
  卷之四百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二·佚名
  一三三三 军机处为知照将盛京《职贡图》第二卷送京事致盛京将军咨文·佚名
  七二一 湖广总督舒常奏缴湖北省第十次查获应毁各书折·佚名
  卷之九十三·祁韵士
  澄斋日记 宣统二年庚戌·恽毓鼎
  西粤语二(查东山笔、沈仲方阅)·查继佐
  郑世家第十二·司马迁
  杨椿传·魏收
  李好文传·宋濂
  卷二十九下·雍正
  卷六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三十八·彭定求

        卷738_1 【陪游凤凰台献诗】宋齐丘   嵯峨压洪泉,岝峉撑碧落。宜哉秦始皇,不驱亦不凿。   上有布政台,八顾背城郭。山蹙龙虎健,水黑螭蜃作。   白虹欲吞人,赤骥相煿zh。画栋泥金碧,石路盘墝埆。   倒挂哭

  • 卷四百六十三·彭定求

        卷463_1 【七老会诗(杲年八十九)】胡杲   闲居同会在三春,大抵愚年最出群。霜鬓不嫌杯酒兴,   白头仍爱玉炉熏。裴回玩柳心犹健,老大看花意却勤。   凿落满斟判酩酊,香囊高挂任氤氲。搜神得句题红叶,   望

  • 王茂孙·唐圭璋

      茂孙字景周,号梅山。宋末王英孙之弟。   高阳台   春梦   迟日烘晴,轻烟缕昼,琐窗雕户慵开。人独春闲,金猊暖透兰煤。山屏缓倚珊瑚畔,任翠阴、移过瑶阶。悄无声,彩翅翩翩,何处飞来。   片时千里江南路,被东风误引

  • 第二十二出 访女·梁辰鱼

    〔小外扮宦官上〕先皇行处鎭相随。今上春宫见长时。脱下御衣偏得着。进来龙马每教骑。自家乃越王殿下一个宦官是也。前日爷差我拣选美女。山阴会稽余姚上虞都选过了。并没有一个好的。爷与娘娘甚是发恼。如今还有萧

  •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林徽因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她的行径?催一阵急雨,抹一天云霞,月亮,骄傲的,她奉着那荒唐的使命: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都市喧哗,再寂成广漠的夜静!谁又大胆地爱过这伟大的变换?虽说千万年在她掌握中操纵,看花放蕊树凋零,娇娃做了娘;来抚慰

  • 复古诗集巻六·杨维桢

    元 杨维桢 撰续奁集陶元亮赋闲情出御之辞不害其为处士节也余赋韩偓续奁亦作娟丽语又何损吾铁石心肠也哉法云道人劝鲁直勿作艳歌小辞鲁直曰空中语耳不致坐此堕落恶道余于续奁亦曰空中语耳不料为万口播传兵火后龙洲

  • 卷九十八·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九十八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静志居诗话明制南北都各立教坊司北有东西二院南有十四楼其后南都旧院极盛成间院中色艺优者结二三十姓为手帕姊妹每月节以春檠巧具殽核相鬬名为盒子防沈啓南曽为作图

  • 卷四百九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九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三十二 孙一元 江上逢春感兴 严雪散寒雨坚氷开积霃青阳变修条东风回旧林节物感孤志连翩春江浔椒花远自媚清尊强费斟十年一被褐百回结鹑襟岂无郷

  • 卷八十一 志五十六·赵尔巽

      ◎地理二十八   △察哈尔   察哈尔八旗:东南距京师四百三十里。当直隶宣化、山西大同边外。明插汉,本元裔小王子后。嘉靖间,布希驻牧察哈尔之地,因以名部。天聪六年,征林丹汗,走死。其子孔果尔额哲来降,即其部编旗,驻

  • 大同平叛志·尹耕

    大同平叛志(明)尹耕 撰大同为京师藩蔽,其北无亭障,又长城岁久浸坏,虏入即至城下。巡抚都御史张文锦议曰:“虏直抵城,烽堠失也。失烽堠以鲜屯戍,墩卒惧攻围,匿警也。夫镇城下即战场,何以示武?虏倏忽往来,何以耕牧?且宣、大咸镇

  • 一二六○ 文渊阁校书处为详校各官是否在京事致内阁移付·佚名

    一二六○ 文渊阁校书处为详校各官是否在京事致内阁移付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文渊阁校书处为移付事。现在续办三分全书,经原总校校出之书,应发详校。所有文渊、文源两阁详校各官,有无事故,是否在京,祈贵处作速转行各衙

  • 司马彪续汉书卷三·周天游

    周天游辑注卓茂传二一三卓茂迁密令,其治民,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口不出恶言,劳心忧念,吏民知其有缓急,以恩信待吏,吏畏而爱之,不忍欺也。元始中,天下蝗。河南二十县蝗,独不入密界。督邮书言,太守大怒,自出案行密界中,实然乃惊。(姚。汪

  •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司马迁

    支菊生 译注【说明】刘邦分封的同姓诸王中,齐国是封地最大的一个。吕后专权时,把它分割为四。吕后去世,文帝即位,为了安抚齐王刘襄,又把被吕后分割的土地复归于齐。齐文王时,齐国再被分割。文王死后无子,文

  • 卷第五·道宣

      辩惑篇第二俗之惑者大略有二。初惑佛为幻伪善诱人心。二惑因果沉冥保重身世。且佛名大觉照极机初。审性欲之多方。练病药之权道。故能俯现金姿。垂丈六之伟质。流光遍烛。通大千而阐化。致使受其道者获证尘砂。内

  • 卷第二十六·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佛子!菩萨摩诃萨以种种车,众宝严饰,奉施诸佛及诸菩萨、师长、善友、声闻、缘觉,如是无量种种福田,乃至贫穷、孤露之者。此诸人众,或从远来,或从近来,或承菩萨名闻故来,或是菩萨因缘故来,或闻菩萨往昔所发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七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七卷 (哀叹品第三卷之第二)释四倒义 释三倒义 合琉璃珠譬 合新旧医譬哀叹品之第二尔时世尊赞诸比丘善哉善哉汝等善能修无我想案。道生曰。将夺先与也。智秀曰。此下第四段。为说胜修。夺其

  • 卷第二十六·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六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宗说等锡上 示金庭蔡坦如居士 居士欲成办个事。於祖师门下。当发深信。速了生死。再有一法。过於此法者。无有是处。此一句话头。是换骨灵丹。

  • 牧雲和尚七會餘錄卷之一·牧云通门

    姑蘇西華山秀峰寺門人(行瑋)等編上堂、小參、夜參、普說、示眾上堂。僧問:世尊降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和尚降生,如何施設?師云:有口解喫飯。問:和尚今年生日,去年生日,來年又生日,未審那箇生日是?師云:待你數盡來向汝道。問世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