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38.赵绰依法办事

隋文帝统一全国以后,采取了各种巩固统治的措施,像改革官制兵制,建立科举制度,选用办事能干的官员,严办贪官污吏。经过他的一番整顿改革,政局稳定,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隋文帝还派人修订刑律,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隋文帝本人就不完全按照这个刑律办事,往往一时气愤,不顾刑律规定,随便下令杀人。

这种情形,叫大理(管理司法的官署)的官员很为难。大理少卿赵绰觉得维护刑律是他的责任,常常跟隋文帝顶撞起来。

隋文帝曾经下令禁止使用不合标准的钱币。有一次,大兴(隋朝的都城名,今陕西西安市)大街上有人拿次币换好币,被人发现了,捉到衙门里。这件事让隋文帝得知了,隋文帝听说有人竟敢违反他下的禁令,一气之下,就下令把换钱的两个人统统砍头。

赵绰接到命令,赶忙进宫求见隋文帝。他对隋文帝说:“这两个人犯了禁令,按刑律只能打板子,不该处死。”

隋文帝不耐烦地说:“这是我下的命令,不干你的事。”

赵绰说:“陛下不嫌我愚笨,叫我充当大理官员。现在遇到不依刑律杀人的情况,怎么能说跟我没关系呢?”

隋文帝气冲冲地说:“你想撼动大树吗?撼不动你就走开吧!”

赵绰说:“我只是想劝说陛下改变主意,谈不上想撼动大树。”

隋文帝又说:“你想触犯天子的威严吗?”

赵绰不管隋文帝怎样威吓,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隋文帝怎样骂他赶他,他也不走。隋文帝没法,很不高兴地进内宫去了。

后来,由于别的官员也上奏章谏阻,隋文帝终于取消了杀人的命令。

又有一次,官员辛亶(dǎn)被人告发搞不法的迷信活动。隋文帝又命令大理把辛亶处死。

赵绰上朝对隋文帝说:“辛亶没有死罪,我不能接受这个命令。”

隋文帝气得浑身发抖,说:“你想救辛亶,就没有你自己的命。”说着,喝令左右侍从把赵绰拉下殿去。

赵绰面不改色,说:“陛下可以杀我,但是不该杀辛亶。”

左右侍从真的把赵绰扭下朝堂,剥了他的官服,摘掉他的官帽,准备处斩。这时候,隋文帝也想到杀赵绰太没道理,就派人跟赵绰说:“你还有什么话说?”

赵绰跪在地上,挺直了腰说:“臣一心执法,不怕一死。”

隋文帝并不真想杀赵绰,磨蹭了一阵子,气也平了。他想赵绰能忠于执法,毕竟是有利于他的统治的,就把赵绰放了,过了一天,还派人慰问了赵绰。

在大理官署里,有一个官员名叫来旷,听说隋文帝对赵绰不满意,想迎合隋文帝,就背着赵绰给隋文帝上了一道奏章,认为大理衙门执法太宽。隋文帝看了奏章,认为来旷说得很中肯,就把他提升了官职。

来旷自以为受到皇帝的赏识,就昧着良心,诬告赵绰徇私舞弊,把不该赦免的犯人放了。

隋文帝虽然嫌赵绰办事不顺他的心,但是对来旷的上告,却有点怀疑。他派亲信官员去调查,根本没有这回事。隋文帝弄清真相,勃然大怒,立刻下命令把来旷处死。

隋文帝把这个案子交给赵绰办,认为这一回来旷诬告的是赵绰自己,赵绰不会不同意。哪儿知道赵绰还是说:“来旷有罪,但是不该判斩。”

隋文帝很不高兴,袖子一甩,就退朝往内宫去了。

赵绰在后面大声嚷着说:“来旷的事臣就不说了。不过臣还有别的要紧事,请求面奏。”

隋文帝信以为真,就答应让赵绰进内宫。

隋文帝问赵绰有什么事。赵绰说:“我有三条大罪,请陛下发落。第一,臣身为大理少卿,没有把下面的官吏管好,使来旷触犯刑律;第二,来旷不该处死,臣不能据理力争;第三,臣请求进宫,本来没有什么事,只是因为心里着急,才欺骗了陛下。”

隋文帝听到最后几句话,禁不住哑然失笑。旁边独孤皇后(孤独是姓)在座,也很赏识赵绰的正直,命令左右赐给赵绰两杯酒。隋文帝也同意赦免来旷死刑,改判革职流放。

隋文帝吸取陈后主亡国的教训,比较注意节俭,发现官吏有贪污奢侈的行为,都要严办,连他的儿子也不例外。皇子秦王杨俊背着他在外面造了华丽的宫室,他发觉了,马上撤了杨俊的爵位,把杨俊禁闭起来。

大臣们说:“秦王没有什么大错误,不过是多花了点钱,造点房子,应该宽容他。”

宰相杨素也认为对杨俊处理太重。隋文帝说:“我是一国之主,不单是几个孩子的父亲,只能依一个刑律办事。照你们这种说法,是不是还要为皇子另外制订一种刑律?”

大臣们才没话说。

隋文帝又发现太子杨勇生活奢侈,讲究排场,很不高兴,十分严厉地教训杨勇说:“自古以来,凡是喜欢奢侈的帝王,命运没有能够长得了的。你是太子,要特别注意节俭啊!”

皇子晋王杨广比他两个兄弟狡猾,他摸到他父亲脾气,表面上装得特别朴素老实,骗得了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信任,再加上杨素帮他说话。结果,隋文帝把杨勇废了,改立杨广为太子。直到他病重的时候,才发现杨广是个品质很坏的人。他想再召回杨勇,已经来不及。杨广害死了父亲,夺取皇位,这就是历史上出名的暴君隋炀帝。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卷上·王得臣
  后汉孝安皇帝纪下卷第十七·袁宏
  元明事类钞卷十八·姚之骃
  卷九·陈继儒
  卷之二百四十四·佚名
  三国史记卷第八。·金富轼
  完颜仲元传·脱脱
  术赤传·宋濂
  卷二百九十五·杨士奇
  卷七十九·杨士奇
  卷二十一·佚名
  奏谳书十一·佚名
  孙松年·佚名
  四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关汉卿

    (老夫人上,云)昨日选定今日是吉日良辰。梅香,门首觑者,则怕学士来时,报我知道。(梅香云)理会的。(正末上,云)姑娘选定今日好日辰,不曾衙门里去。肯分的姑娘又来请;便不来请,我也索去。可早来到门首。梅香,报复去,道温峤来了也。(梅香

  • 卷七百八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八十二员南溟【诗二首】禁中春松郁郁贞松树隂隂在紫宸葱茏偏近日青翠更宜春雅韵风来起轻烟霁後新叶深栖语鹤枝亚拂朝臣全节长依地凌云欲致身山苖?不得生植荷陶钧玉烛【一作闰月】历象璿

  • 第九回 牢中报喜·蒲松龄

    方氏上白咳!俺初到监里,腥臊烂臭,好不难禁!及至住下来了,也就好了。 [叠断桥]一个年头,一个年头,住成家了便不愁。里边甚腥臊,闻下来也不觉臭。见儿泪流,见儿泪流,你今年过了整四秋。可怜未成人,跟我在这里头受! 这过了中秋十

  • 前汉高祖皇帝纪卷第四·荀悦

      八年冬。上击韩王信余寇于东垣。建武侯靳歙有功。迁为车骑将军。上还过赵。赵相贯高伏。兵柏人亭。欲为逆。上宿心动。曰。柏人者。迫于人也。乃去之。初上过赵。王甚卑恭。上箕踞骂詈甚辱之。贯高谓王曰。皇

  • 卷三百八十一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六月甲寅盡其月   六月甲寅,下詔曰:「朕惟先帝臨御以來,講求法度,務在寬厚,愛物仁民。而搢紳之間,有不能推原朝廷本意,希旨掊克,或妄生邊事,或連起犴獄,積其源流,久乃知弊。此羣言所以未息,朝廷所以懲革也。

  •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六·佚名

    卷四十六   康熙十八年七月壬寅,敕总兵官周邦宁还镇河内。侍郎宜昌阿等奏:大将军贝勒察尼军前见有湖广经制随征绿旗兵共二万七千人,宜令河南总兵官周邦宁还豫镇守。上谕:河南境内辽阔,提督既已裁缺;内乡、淅川二县各口俱

  • ●卷二·陈康祺

    ◎太祖教训诸公主天命八年,太祖御八角殿训诸公主以妇道,毋陵侮其夫,恣意骄纵,违者罪之。按:唐南平行执笄盥馈之仪,宋荆国以宝带器币为寿,传之史册,久为嘉谈。我朝当戎衣戡伐之年,即已敕毖闺箴,修明阴教,夭桃李,此王化之所由基与

  • 卷十五·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十五(宋)吴缜 撰○十五曰义例不明中宗纪前与诸帝纪详略不同宗室有书姓或不书姓者一事兼该诸传而诸传中有载不载者皇后传所书不同薨卒书法不同温王不立纪传姚南仲传书独孤后事太宗纪魏徵薨事

  • 麦铁杖传·魏徵

    麦铁杖是始兴人。 勇猛而有膂力,能日行五百里,跑起来可以赶上奔马。 粗犷放荡且好酒,喜欢结交朋友,重信义,平常以捕鱼打猎为生,不置产业。 陈国太建年间(569~583)与人合伙做贼,广州刺史欧陽危页俘获了他,麦铁杖从此沦为朝廷的

  • 卷九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九十二明 俞汝楫 编朝贡备考优夷官市番舶賫物永乐元年礼部尚书李至刚奏日本国遣使入贡已至宁波府凡番使入中国不得私载兵器刀槊之类鬻於民具有禁令宜命有司会检番舶中有兵器刀槊之类籍封送京

  • 三年问·戴圣

    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羣,别亲疏贵践之节,而不可损益也。故曰:“无易之道也。”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哀

  • 四书逸笺卷三·程大中

    应城程大中撰大学盘韦昭注盘承盥器集注作沐浴之盘沿孔疏也【新定邵氏作盥颒之盘与韦注同】邦畿千里王制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而畿居其一考汉书地理志及孔疏西周畿内止八百里东周畿内止六百里言千里举成数也【韦昭曰通

  • 经济文衡续集卷十八·佚名

    宋 滕珙 撰边防类谓宜絶和议以定修攘事目见一卷圣学类臣又闻之为天下国家者必有一定不易之计而今日之计不过乎修政事御外敌而已矣非隐奥而难知也然其计所以不时定者以讲和之説疑之也夫金人于我有不共戴天之讐则其不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八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三業品第一百   問曰.經中說三業.善不善無記業.何等是善業。答曰.隨以何業能與他好事是業名善.   是善業從

  •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第一·智俨

    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释智俨集 初会十门料简一经意 天王赞佛说偈初首显教分齐义 卢舍那品一乘三乘义章 胜音菩萨偈首立转法轮章 观五海说十智文立五海章 说分文内净土因缘文初立十世界章 普庄严童子处立因果章

  •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蒲宁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是蒲宁的一部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927年至1933年,历时七年之久。这部小说以主人公阿尔谢尼耶夫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基本线索,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着重表达“我”对大自然、故

  • 药味集·周作人

    精选周作人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一年的作品,据作者自己说,此集“内容‘敝帚自珍’,以为其中颇有可看之小文”,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集子之一。周氏散文风格向被形容为“闲适”,在他看来这可分为“小闲适”与“大闲适”,后者即“

  • 敬业堂诗集·查慎行

    诗集。 清查慎行(1651—1728)撰。五十卷。慎行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更现名,字悔余,号初白,又号查田,浙江海宁人。康熙时赐进士出身,官翰林院编修,曾从黄宗羲、钱澄之学。著有《人海记》、《周易玩辞集解》、《黔中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