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粜例

目录 

乘缺故昂,摘惩一二,其米自出,不必过为厉禁 

钱价报销易银章程 

嗣后平粜端差赍详候示 

嗣后遇有平粜之时,兵丁请借仓榖,务照例案通详候示办理 

乘缺故昂,摘惩一二,其米自出,不必过为厉禁 

一件遵批通饬事。布政使司刘牌:乾隆十九年十月二十二日,奉前抚部院钟批据长汀县禀称:卑邑今岁仰承天庥,早晚秋禾俱获有收。卑职伏思汀属山多田少,产米不多,即遇丰年,亦不敷本地民食。劝谕百姓,务须撙节盖藏,不可轻易粜卖,花消殆尽。惟是邻近广东薄收,赴汀搬运者多,近日粮价稍昂。方今四海一家,岂敢遏籴?而囤贩居奇,自所当禁。卑职惟有恪遵宪谕,因事调剂。外运者不可秦越相视,听其流通。奈本处民食,亦当筹酌,使无滥粜,徒饱市侩之贪壑,庶无此盈彼缺之虞,米价亦不致腾贵也等缘由。奉批:邻省歉收,借资近地粮食,固例禁遏籴,但其作何搬运,由水由陆,有无透漏他所,亦当随时体察,不令滋弊。至囤贩居奇,亦所当禁。第此时正值农民市粜,苟有贩户买积,本地亦足相资。将来设或乘缺故昂,致妨民食,摘惩一二,其米自出,亦不必过为厉禁,反致匿运他所也。此中调剂盈虚之处,自有权宜,惟在地方有司随时斟酌筹办,庶不致法立弊生。仰布政司即行转饬,并通行各属遵照。余已悉。此缴。奉此。 

钱价报销易银章程 

一件再请酌定易银买补钱价通饬遵照事。乾隆三十五年六月初九日,蒙藩司钱宪牌:窃照闽省各属平粜谷价制钱,先于乾隆二十九年,经前司详定每银一两,易钱九百文。嗣因各属钱价较平,于乾隆三十三、四等年,又经本司核定九五、九八,先后详明饬遵在案。兹查乾隆三十四年已粜未买及本年请粜仓榖之福防厅、闽县、侯官、连江、罗源、闽清、莆田、尤溪、霞浦、福安、宁德、福鼎、寿宁、德化等县闰五月分各报钱价,每两易钱自一千零一十文至一千零五十文不等。并据长乐、古田、屏南、永福、仙游、晋江、惠安、同安、安溪、龙溪、平和、诏安、南平、顺昌、将乐、建安、殴宁、建阳、崇安、松溪、政和、邵军厅、邵武、光泽、建宁、泰宁、宁化、清流、永定、大田、永春州等州县并仁寿县丞闰五月分各报钱价每两易钱自九百八十文至一千文不等。又据漳浦、浦城、长汀、上杭、漳平等县闰五月分各报钱价每两易钱自九百五十文至九百七十文不等。本司备查钱价低昂不一,各属情形不同。今岁钱价既较上年更为平减,现在每银一两,自九百五十文至一千零五十文不等。如令其仍照原议九八易银,不无赔累。若听其按时出易,又不免于捏报滋弊。自应折中定价,俾官民咸知遵守。除每银一两易钱在九八以下者,照旧听其各按时值易换外,其每银一两易钱一千文以上者,准照搭放兵饷之例,每钱一千易银一两。至每银一两易钱九八以上至一千文者,仍照上年议定成例,统以九八为率,画一造报。惟是粜价钱文盈千累万,秋成瞬届为甚。促在通都大邑商贾流通,不难赶办,若僻处一隅,银少钱多,骤难出易。应令各按本地情形,如能克期易银,即速遵照核定钱价,公平易换,毋许派交盐当各商,稍有克扣,致干察参。若果银少钱多,或定价有未便之处,准其即将原钱乘时发卖,俾免周章。仍按定价,各以银两造册报销。并令出示遍行晓谕,责成该管之道、府、州就近稽察,督率办理等由。除详两院宪外,合函通饬遵照。为此仰府州官吏照依事理,即便移行遵照办理,毋违等因。 

嗣后平粜端差赍详候示 

一件禀明开仓平粜等事。乾隆四十九年八月十二日,奉总督部堂富批本司呈详:查光泽县本年请粜仓榖,不俟批示先行动碾之处,既据该府查明,实因米少价昂,急需接济,难以缓待,并无藉此挪移情弊,应请免其置议。所粜榖石以及收钱易银各数,前据该县造册送司,业经转详准销,奉宪批允饬遵在案。至该府议称,嗣后青黄不接,市价渐昂之时,该县即当早为筹酌,据实具详,端差干役赍投守候宪批,奉领到县,再行开粜,不得藉词擅动,滥行出脱。所议甚属妥协,应如所请,饬令该县遵照办理。如再藉词擅粜,即行严参究办。合就据情声明,详覆察夺,批示遵行等由。奉批:据详已悉。至所议嗣后州县详请平粜,端差守批之处,仰即通饬各属一体遵照。仍候抚部院批示。缴。先奉抚宪批:既据查无弊端,仰即如详饬遵,嗣后务须听候批示,毋得擅行出粜,致干参咎。仍候督部堂批示。缴。奉此,经即檄行遵照,并通饬所属一体遵照,此后详请平粜,务须端差守候批示遵办在案。 

嗣后遇有平粜之时,兵丁请借仓榖,务照例案通详候示办理 

一件详请开仓平粜等事。乾隆五十年四月十七日,奉巡抚部院雅批前藩司徐呈详漳平县乾隆四十九年粜借仓榖一案。查青黄不接,兵丁借米,例应端案详报。前据龙岩营防汛兵丁请借仓榖,既未据该营具详,亦未经由县转请,乃竟造具册领,移县请借,而该县又不详明,即于详准粜榖数内,遽行拨借。迨至停粜详销,始据声报,殊有不合。但既据该县申覆,正拟详办,因各汛兵环禀,现值青黄不接,买食维难,平邑距省遥远,若待具详始借,往返需时,未能沾惠济急等语,似属实情。且在详准粜榖数内动借,又已扣回榖价采买,相应俯如所请,邀免置议。至所称凡平粜之年,前任各令俱有借给等语,因何并不详明,擅行拨借,尤属未协。并饬该营县嗣后遇有兵丁请借食榖,务照例案通详办理,毋再违混。仍令该县遵照前详,将前项粜借榖石,作速程紧采买,催交完楚,出具仓收,通送察核,听候道、州盘验结报。仍俟交仓后即将应找价银,另行确按时值,酌中议价,详候核示,找给划解盈余归款,不得延误。合就核议,转详察夺,批示遵行等由。奉批:如详饬遵,并移行各营县,嗣后遇有平粜之时,兵丁请借仓榖,务照例案通详,候示办理,毋得违混,致干参咎。仍候督部堂批示。缴。又奉总督部堂富批:如详饬遵。仍候抚部院批示。缴。奉此,经即移行遵照,并通饬各营县一体遵照办理在案。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七十八·赵尔巽
  卷一六三 梁紀十九·司马光
  卷四十七 漢紀三十九·司马光
  卷十·王夫之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五·佚名
  跋·薛时雨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卷五·傅恒
  姚僧垣传·令狐德棻
  王正言传·薛居正
  卷二十七·杨士奇
  卷十二·陆宗楷
  卷七十绿营一·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出 投辕·孔尚任

    ◎癸未九月(净、副净扮二卒上)(净)杀贼拾贼囊,救民佔民房,当官领官仓,一兵吃三粮。(副净)如今不是这样唱了。(净)你唱来!(副净)贼凶少弃囊,民逃剩空房,官穷不开仓,千兵无一粮。(净)这等说,我们这穷兵当真要饿死了。(副净)也差不多哩。(净)前日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佚名

    第十一齣 求美结欢【西地锦】〔小生上〕塞外英雄自许。朝中富贵谁伦。肘悬金印令严明。颇牧还期相并。自家阿鲁台是也。自幼在伯颜丞相门下往来。累立奇功。陞我爲都统制之职。鎭守苏松等处地方。前者琉球等国作乱。

  • 外集卷二·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外集卷二言志幽通赋          【汉】班 固系高顼之?冑兮氏中叶之炳灵飖凯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飏声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巨滔天而泯夏兮老遘愍以行謡终保已而贻则兮里上仁之

  • 志第三 天象一之三·魏收

    太祖皇始元年夏六月,有星彗于髦头。彗所以去秽布新也。皇天以黜无道,建有德,故或凭之以昌,或由之以亡。自五胡蹂躏生人,力正诸夏,百有余年,莫能建经始之谋而底定其命。是秋,太祖启冀方之地,实始芟夷涤除之,有德教之音,人伦之象焉

  • ●卷下·江休复

      圣节道场建起十三日,枢府学士以下皆赴。十四日,中书会,独舍人与大卿监遥上下不过七八人。  审刑奏案,贴黄上更加撮白,撮白上复有贴黄。  国朝诸祠,牲牢之数不等。七室共一羊豕,后庙温成料一羊豕。蜡享百神亦然。然行

  • ●宋人轶事汇编卷七·丁传靖

    贾昌朝孙公望 陈执中 夏竦 王随 贾文元诞弥之月,母梦人遗之一冠。既寤,犹记其形,绘以示人,则貂蝉冠也。王荆公挽公诗云:“天上貂蝉曾梦赐,归魂应侍紫阳宫。”述其事也。珍席放谈 贾文元初以晋陵主簿为国子监说书

  • 二○、孔子去卫适陈在卫灵公卒后非卒前辨·钱穆

    余既考定孔子去卫在灵公之卒岁,而犹有说者,余疑孔子之去,未必在灵公卒前,而应在灵公之卒后也。何以言之?凡言孔子去卫在灵公卒前者,以《论语》“卫灵公问陈,孔子明日遂行”为据。然此事与《左传》答孔文子语大相类

  • 卷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十三礼部仪制清吏司登极凡登极之礼先期分遣官祗告天地太庙社稷至日五鼓各执事官入太和殿设宝案於御座前正中设诏案笔砚案表案陈法驾卤簿乐悬均如仪内阁学士一人奉诏书礼部仪制司官奉表内

  • 66.飞将军李广·林汉达

    公元前129年,匈奴派兵进犯上谷(治所在今河北怀来东南)。汉武帝派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四名将军带领人马分头出击。在四名将军中,要数李广年纪最大,资格最老。李广在汉文帝时候就做了将军;汉景帝的时候,他跟周亚夫一起

  • 卷七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七十礼部二十九宴礼大宴仪一诸司职掌一是日尚宝司设御座于奉天殿锦衣卫设黄麾于殿外之东西金吾等卫设护卫官二十四员于殿东西教坊司设九奏乐歌于殿内设大乐于殿外立三舞杂队于殿下光禄寺官设酒亭

  • 四十六年·佚名

    (庚子)四十六年清康熙五十九年 二月2月4日○辛丑,右議政李健命請寢京城女巫驅逐之令。先是,妖巫肆行閭閻,民風日蠱,臺閣請依舊典逐去,漢城府旣盡驅出矣。爲大臣者,不思修舊典革巫風,而乃反汲汲招入,崇長之不暇,其與西門豹沈巫之

  • 卷八·袁俊翁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疑节巻八元 袁俊翁 撰孟子孟子尝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及于性善孝弟之论乃皆专举尧舜何耶尝攷公孙丑有伯夷伊尹何如之问正以二人出处之有异孟子遂举孔子仕止乆速之适其可而谓予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

  • 礼记要义卷第十八·魏了翁

    学记一郑氏不见说命兊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注云典经也言学之不舎业也兊当为说字之误也髙宗梦传说求而得之作说命三篇在尚书今亡正义曰其事具尚书篇见在郑云今亡者郑不见古文尚书故也二古者立学之制入学之序古之

  • 晁错第八·桓宽

    【题解】本篇就上篇尚论秦国商鞅,引出对当代晁错的评价。晁错(公元前200——公元前154年),颍川(今河南省禹县)人,学申、商刑名之学。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深得太子刘启的信任,号称“智囊”。刘启(即汉景帝)即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往生品第四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习相应者,从何处终来生此间?从此间终当生何处?”佛告舍利弗:“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如是习相应者,或从他方佛国

  • 第六品·佚名

    第一章 决定论今称决定论,此处决定,是依“入决定之可能,于善法为正性”之语而言圣道。然,补特伽罗生于此处,终灭亦不名不决定,是故,彼决定依常住之义为无为,如安达派之邪执。一(自)决定是无为耶?(他)然。(自)是涅槃、护、

  • 海槎余录·顾岕

    笔记。明顾岕著。一卷。兹编系著者于嘉靖元年至六年(1522—1527)官儋州时所录见闻。自序云:“儋耳孤悬海岛,非宦游者不能涉,涉必有鲸波之险,瘴疠之毒,黎獠之冥顽无法,为兹守者,多不能久,久亦难其终也。余自嘉靖龙飞,

  • 曼殊室利焰曼德迦万爱秘术如意法·一行

    全一卷。唐代一行撰。又作大威德万爱法、焰曼德迦万爱如意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为杂密轨,大威德法。首先细说六面六臂六足、乘水牛之像,图示所成就法、一印真言、曼荼罗及法成就之地符、天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