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下

  圣节道场建起十三日,枢府学士以下皆赴。十四日,中书会,独舍人与大卿监遥上下不过七八人。

  审刑奏案,贴黄上更加撮白,撮白上复有贴黄。

  国朝诸祠,牲牢之数不等。七室共一羊豕,后庙温成料一羊豕。蜡享百神亦然。然行事有滑稽者,诮其分张之征,谓之迎猫也。

  张瑰为礼官,议钱惟演谥文墨。钱氏诸子衰邀执政,诉其事。石中立指其幼者以告同列云:“此一寸金也。”诸钱数张二亲在堂,十年入舍之语。

  介甫云:辅嗣忠象谓马者必显之物。钦圣云:咸咸之义,自晦而上至心,则谓正吉悔亡。

  纣作炮烙之刑,陈和叔云:“《韩诗》作烙,《汉书》作格。”

  吴冲卿云:《庄子》姑射,今人尽读作怿,音义,惟有夜射二切。

  原甫云:《南陔》、《白华》六篇,有声无诗,故云笙不云歌也。有其义,亡其辞,非亡失之亡,乃无也。

  司马君实说:据《禹贡》,河自大亻丕、大陆又北为九河,则是河循太行北流,乃东入海,兖州境也。今之河朔处,势高地又坚,故少水患。又汉兖州界在今河阳,非《禹贡》旧境也。

  王禹玉上言,请以正月为端月。正音与上名相近也。

  冯章靖云:“昏字本从民,避唐文皇讳乃从氏耳。”孙文公云:“从高低之低。”冯证以《说文》,文始惭己说未博。

  宋子京判国子监,进《礼记》石经本,并请邵不疑同上殿,以备顾问。无何,上问古文如何。邵不疑对:“古文不篆于六体义训不通,今人之浅学,遂于一字之中偏旁上下杂用古文,遂致乖乱。”又顺:“林氏《小说》所云,亦有长义,然亦有好怪处。”上一问之。对云:“许慎《说文》归字从止归,省A9声,举韦切;林氏云‘从追,于声’为近,此长于许矣。许氏哭从口,狱省声;林乃云‘众犬嗥’。此怪也。”

  董仲舒云:“以仁治人,以义治我。”原甫云:“仁字从人,义字从我,岂造文之意耶?”

  李白诗:“君不见裴尚书,古坟三尺蒿棘居。”问修《唐书》,李缙叔云:“催又云冕。”宋次道云:“是检校官与李北海作对,非龊龊人也。”

  敬字,左纪力反,右普木反。避庙讳,改姓者为苟且之苟,文章之文误矣。今雍相是也。

  邯郸公周陵诗:“才及春羔鼎祚移。”王介甫云:“舂羔鼎祚,天成诗语。”

  王左丞济州诗“汶阳归客”。司马君实云:其地则唐济郓州,今易地矣。又崇梵僧诗,初谓是僧名,乃寺名,近东阿覆釜村名。

  司马君实谓《诗》“奏假无言”为是,汤孙奏假为证。予以“鬲假无言”为是。据《传》,晏子和兴同异,引此诗,为证矣。

  齐桓公以燕公迭出境,乃割地予燕。然专割地之罪重于出境矣。欲称桓公之善,反毁之也。

  张枢言太博云:“四明海物,江瑶柱第一,青虾次之。”介甫云:“瑶字当作珧,柱即如蛤蜊柱,即韩文公所谓马甲柱也。二物无海腥气,鳆鱼今之牡蛎是。王莽食鳆鱼,常干省尔。”《褚彦回传》:自淮属北海,江南无鳆鱼,有饷三十枚者,一枚直千钱,不以头数之。又读如鲍,非乱臭者也。

  胡公谨云:登州成山出鳆鱼,俗云决明可干食。

  司马君实云:《论语》博我以文,博学于文,此二文谓六艺之文。

  《棫朴》诗云:“遐不作人。”毛:“远不为人。”郑:“初作人。”于义未安。《左氏》“栾武子能用善人”引此诗。杜预云:“作,用也。”言文王能用善人,合于能官人矣。

  司马迁误以“子我”为“宰我”。又以燕简公欲尽去诸大夫而立其宠人,作“宠姬”。

  白马寺后有李谷、苏禹圭、李沆等十宰相墓。

  退传相公,光化军人,少时薄游武当,村舍主人将杀以祀鬼。安卧室中,诵六天北帝咒。巫者见星宿覆其上,怖而却走。退传孙婿吕诲太傅云。白水县尧山民掘得志石,是员半千墓,云:十八代祖凝自梁入魏,本姓刘氏,彭城人,以其雅正似伍员,遂赐姓员。

  左冯龙兴寺殿,陌氏所构。至和二年重瓦,柏椽大径尺。寺僧守元八十三矣,云此本树法官引盗,旁人得捕”。或以潍之于登不得为旁,又条有误伤,旁人谓在旁,则判审刑。钱象先待制云:“旁求儒雅,胡竟坐自盗,将勒停,宾王落职知建昌军。”

  吴春卿葬新郑,掘地深二丈五尺,中更掘坡子,才足容棺。既下棺于坑口,上布柏,团以遮之,即下土筑,不用砖甓。吴氏葬其先亦如此。

  钱君倚学士说:江南王公大人墓,莫不为村人所发,取其砖以卖者,是砖为累也。曰:近江南有识之家,不用砖葬,唯以石灰和筛土筑,其坚如石。此言甚中理。

  沈文通学士与高继方同事贺北虏正旦,于幽州亦效中国排仗法服宫驾。

  《史记·历书》云:“稊鴂先滜。”庞相云:“见夏英公文字中用滜,作陂泽之泽。”

  余见宋子京谢:长安有宝货,行搜奇物者,毕萃焉。唐诸陵经五代发掘,皆空。太平兴国中,具衣冠掩塞,长老犹见之。

  苏倅言:绵州二岁断大辟一人,凤翔半年断二十余人。

  权文公不避讳,论子举谟事。

  刘师颜视月占旱,问之,云:“谚有之,月如悬弓,少雨多风;月如倾瓦,不求自下。”

  同州民谓雨沾是为烂雨。

  蒲城县《胡珦神道碑》,韩文公撰,胡证书,在尉厩,近置夫子庙。访坟,不获矣。

  赵龙图师民自耀过同说礻殳礻羽,城有礻殳礻羽庙,疑礻殳礻羽亦是兵械,其秦祷兵之所乎?

  江州琵琶亭诗板甚多,李卿孙惟留一篇夏英公诗:“流光过眼如车毂,薄宦拘人似马衔。若遇琵琶应大笑,何须收泪湿青衫。”

  赵师民罢华原,过左冯,同登排云楼,指中条山北,所谓襄山杨荣赋勿华踏衰。检余靖初校《汉书》监本作襄,驰介问之云:“据《郊祀志》,襄字误矣。”

  薛俅比部待阙蒲中,出恰律郎萧悦画竹两轴,乃乐天作诗者。薛蓄画颇多,此两画尤佳也。

  昭应温泉,郑文宝诗云:“只见开元无事久,不知贞观用功深。”

  安道侍郎云:赵安玉客长安,购唐太宗骨葬昭陵下。一豪姓蓄脑骨,比求得甚艰。吴宣徽自延州以宿疾求蒲中,乞免院职,改大资政。尚书左丞呼大资,不呼左丞。府僚识体者,门状上添政字。

  韩稚圭善饮,后以疾饮量殊减。吴资政云:“道书云人多用于所长,有旨哉。”

  温仲舒判开封府,一进士早出探榜。其妻续,有R人B报B其父母船至水门,亟僦驴往省之,至东门为醉人殴击。僦驴者又惧证左留滞,潜遁去。府中以醉人亦有指爪痕,俱杖而遣之。归家号泣。夫自外归,亦落第而泣,两不相知其由。徐知妻被杖,诣所司诉冤,不听。于州桥夫妻投河溺死。真宗闻之怒,知府已下悉罢去。吴春卿云:“小刑责,亦不可不慎也。”

  就师西门外立尉专决斗竞事,城里外悉府尹主之。每三大节,他官皆有休假,唯府事愈多,节日清明尤甚,斗竞至数百件。

  长安有宝货行,有购得名玉鱼者,亦名玉梁,似今所佩鱼袋,有玉者、铜者。文丞相五千市一玛瑙者,府中莫知何用,多云墓中得之。薛俅比部庆成军观太宁宫醮,见礼服剑室贯绦者,形正相似。

  梅挚、陈洎、刘湜假少常使虏,后俱作省造北使,宴阁门,从之萃坐朵殿。梅等以假官有升无降故事,副缀两制坐殿上,逡巡不赴。阁门副使张得一奏嫌坐位,任不赴坐。遂贬。苏卢衮上前端笏移南山,不诬矣。

  张得一自阁门副求正,副使引曹佾;李璋列王貂作枢,吴庞为副,以曹、李中宫外舍之亲,张未服,云:“公朝岂私亲耶?”吴云:“阁副侍中子若孙,恩泽差别,疏亲又差降,岂非用亲耶?”小绌又引非亲例,王云:“此边任。”张左请边任,遂正使名,除潞州,以潞州非人使路,改贝州,宣不候代到赴请河,又请不候代至贝王,贝王则据扶叛。张伏法京师。

  夏守恩太尉作殿帅。旧例,诸营马粪钱分纳诸帅。夏既纳一分,鱼轩要一分。时王相德用作都虞候,独不受。又章献上仙内臣请坐甲,王独以谓不当尔。兴国寺东大枢貂张耆相宅,近须兵防卫,不与。以此数事,擢为枢密副使。

  吕文靖说:作正字日,值旬休,丁晋公宅会客,忽来招,遂趣往。至则怀中出词题,帘外草寇莱公雷州制。既毕,览之不怿,曰:“舍人都不解作文字邪?”吕逊谢再三,乞化笔增损,遂注两联云:“当孽竖乱常之日,乃先皇违豫之初。”缘此震惊,遂至沈极。

  曹貂利用将赴汉东,入内供奉官杨怀敏尽逐其左右。旦将上马,坐驿厅,无人至。使数辈立屏后,时引首来窥,则挥手令去。曹夙怀忧惧,睹此疑将就刑。杨又徐进云:“侍中且宜歇息。”遂闭堂自经。

  天圣中,后殿中欲放榜,王沂公作相,端笏立。时有论奏近岁陈庞作相案,前笏读姓名,与百执无别。

  制胜关山林旧饶雪霜,今垦辟为稼土,气候与旧不同。

  夏英公少年作诗,语意惊人,有“野花无主傍行人”之句。

  李程画像在开元寺,因雨摧坏,吴冲卿云:“寺僧不好事,可惜。”今云此有榻本,可令重画,如此李程在里。”李程子廓从父过三亭渡,为小石隐足,痛以呼父,程云:“太华峰头仙人手迹,黄河滩里争如有隐人脚跟。”

  高敏之以钟乳饲牛,饮其乳,后患血痢卒。或以为冷热相激所致。

  川峡呼梢工篙手为长年三老。杜诗:“长年三老歌声里,白昼摊钱高浪中。”得名旧矣。

  府史胥徒乃四名,男臣女妾是两号。都下吏人连名府史,妇女表状皆称臣妾,皆非也。

  韩文公《谈苑》说《樊南集》故事灰钉云:扬雄赋殊非,《南史·徐勉传》:属纩方毕,灰钉已具。

  杨文公内阁侍读,占城进狮子,例进诗文,公云:“渡海鲸波息,登山豹雾消。”为时激赏。《司马法》有虞城忄戒于中国《司马法》:夏执元戈,殷执白戚,周左杖黄钺。

  教坊伶人嘲钓客直乐云:“钓客击杖鼓百面如一,教坊不如他齐整,打一面如打百面。可谓婉而绞。

  汉三辅县谷,今醒泉、重泉。池阳,秦骊邑,汉新丰。新丰、平陵、槐里、茂陵、频阳、美原、礻殳礻羽、莲匀,在下邦东。

  峡江船须土人挠水势行之。周湛郎中作夔漕建宫,不得差扰,俄自沉一舟,众颇怪之。

  长安王渎,任度支员外郎,妻高氏,节度使琼第九女。前妻子经不教,供养殊阙。渎卒后十余年,经二子皆成立,相继卒,亦丧明。始首悔前咎,克己反善,云:“皆水邱妇并兄弟教经如此。”早夜策杖,不废定省,上之不辍。卒后水邱妇病瘫,其兄弟惧卒,水邱遂绝。人谓神理不可诬矣。

  解池盐岁课愈多而不精,耆老云:“每风雨起,盐结须以八翻转,令风吹,则坚实。今任其自熟,其畦下者卒虚软。”吴左丞春卿云:“初任临安日,捕到盐,令铺户验之,外界官盐则刑轻,私盐则刑重。患为铺户所欺,于庭下各取数纸裹之,外用帖子题记,置案上,分铺户作两番去帖隔验之,然后绝欺弊。始靳其验法细诘之,乃肯道云:“煮盐用莲子为侯,十莲者官盐也,五莲以下,卤水漓为私盐也。私盐色红白,烧焰灰染其色,以效官盐。于是嗅以辨之。”自是不用铺户,自能辨矣。

  曹佾太尉,长秋母弟张貂耆之坦床。始成婚,赀装甚盛,请衣帐者增二十缣。三月后尽敛持去,讯之,云:“本房卧制。未办此,皆假借来。”推延五六年,竟不致一物。吴大资与曹宣猷同馆伴话及此。

  钱明逸知开封府,时都下妇人白角冠阔四尺,梳一尺余。禁官上疏禁之,重其罚,告者有赏。

  京师风俗,将为婚姻者,先相妇,相退者,为女氏所告,依条决此妇人。物议云云,以为太甚。

  京师上元放灯三夕。钱氏纳士进钱买两夜。今十七、十八两夜灯因钱氏而添。

  诗僧惠崇多剽前制,缁弟作诗嘲之云:“河分冈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不是师兄多犯古,古人言语犯师兄。”

  陕府昭宗御诗:“何处有英雄,迎归大内中。”在河中逍遥楼。与太宗诗“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气象不侔矣。

  王重盈陕府构寺,募巧工图壁,悉沉于河。今建初院六祖等人多摸写。

  王文穆罢相,知杭州,朝士送诗,惟陈从易学士云:“千重浪里平安过,一尺竿头稳下来。”冀公称重之。杨文公在馆中,文穆或继至,必径出,他所亦然,几类爰、晁故事。文穆去,举朝皆有诗,独文公不作。文穆辞日,奏真庙传宣令作诗,迁延不送。

  吴春卿云:往年学中置一桑,螵蛸于笔格上亘朴缘者无数,检月令视之,乃螳螂生月日也。

  刘子仪侍郎三入翰林,意望入两府,颇不怿,诗云:“蟠桃三窃成何味,上尽鳌头迹转孤。”称疾不出朝。问候者继至询之,云:“虚热上攻。”石八中立在坐云:“只消一服清凉散。”意谓两府始得用青凉伞纟散也。

  丁崖州虽险诈,然亦有长者言。真宗常怒一朝士,再三语之,不崖州辄稍退不答。上作色曰:“如此叵耐,问辄不应。”谓进曰:“雷霆之下,臣更加一言,刘齑粉矣。”真宗欣然嘉纳。

  丁晋公在崖州,方弈棋,其子哭而入,询之,云:“适闻有中使渡海,将至矣。”笑曰:“此王钦若使人来吓我耳。”使至谢恩毕,乃传宣抚问也。

  开封府尹大厅自周起侍郎奏真宗云:“陛下昔居此,臣不敢坐。”自尔遂空,不复居。

  李□兵部作陕西转运使,尝至一州,军伶白语:“但某叨居兵部,谬忝前行。”李大怒。吕文靖相判许田,柳灏作漕府宴,优人云:“尔是防城举人,有何文学。”柳即泣诉相:“坐此必宜真有怨嫌者,故令辱某。”不得已,送狱鞫问,遂至配。

  章相在翰林日,尝差知权开封府。二十七日,请僧在家设七昼夜道场,惧冤滥也。

  近岁都下裁翠纱帽,直一千。至于下俚耻戴京纱帽。御帽例用京纱,未尝改易也。

  宋子京说许相公序开《西湖诗》:“凿开鱼鸟忘机地,展尽江湖极目天。”长安北禅寺笋石,郑天休资政题十字“春至不择地,路旁花自开”刊之。

  李丕绪少卿说:师颉作永兴重进果客时,府前有十余堵大墙蔽荒隙。军府萧条,寂无民事,因搜访碑碣,凡打三千余本。姜遵知府日,内臣曾继华来造塔。遵希明肃旨,近城碑碣尽辇充塔基,继华死于塔所。人谓之鬼诛也。

  紫阁山老僧文聪说:晏相来游山,猕猴万数,遍满山谷。僧言未尝如此多也。晏诗寻添猕猴之句。

  凤翔李茂正幽昭宗于红泥院,制度殊褊小,自据使宅,令其家供养真衫衣赭袍龙凤扇。民献善田,令薄出租以佃之,称秦王户。后子孙以券收田,有二孙府西土腴各余顷,不十年荡费尽,今丐于市。

  岐府使斋前有百叶桃,谷雨十日后,结实大如拳。

  猴部头,猿父也,衣以绯优服,韦布昭宗侧。梁祖受禅,张御筵,引至坐侧,视梁祖,忽奔走号,踯褫其冠衣。全忠怒叱,令杀之。唐之旧臣无不愧怍。

  安辔初,唐教坊优人,事李茂正。一日,作意将戏之,遂逃遁,经年复来,茂正云:“无容身处,还却来邪?”时茂正燔长安,绝还都之望,答云:“暂来看大王耳,归长安卖孚炭,足过一生,岂无容身地耶?”

  仪州,唐神策义宁军置使统之。

  太和年,姚说充使李茂正,墨制义州主公寺碑。魏晋秦年,督护汉炽太守王宝贵。此即汉炽城矣。又有白马令,某碑所在,亦名白马寺。按《图经》并不载,恐后湮灭,聊书记之。

  吴春卿殿试《圣有谟训赋》,用“答扬”二字,自谓颇工。考官张希颜不晓,云:“只有对扬休命,岂有答扬者耶?”旁一人云:“答即对也,乃及时文耳。”遂加一抹。宋宣献公绶编排卷子,知其误,不敢移易。向相《延州诗》:“四时常有烟棚合,三月犹无菜甲生。”又有人嘲《同州诗》:“三春花发惟樗树,二月莺啼是老鸦。”

  晏相言:作知制诰,误宣入禁中,真宗已不豫,出一纸文字,视之,乃除拜数大臣。奏臣是外制,不敢越职领之。须臾,召到学士钱惟演。晏奏臣恐泄漏,乞宿学士院。翌日,麻出,皆非向所见者,深骇之,不敢言。

  真宗上仙,明肃召两府谕之,一时号泣,明肃曰:“有日哭在,且听处分。”议毕,王文正曾作参政,秉笔至淑妃为王太妃,卓笔曰:“适来不闻此语。”丁崖州曰:“遗诏可改耶?”众亦不敢言,明肃亦知之,始恶谓而嘉王之直。

  宋相与高饣束同发天府,解日月为常赋象字韵之押状者,以落韵,先剥放,近百人投牒云:“某不落韵。”乃取卷视之,状下有可想二字,然赋亦纰缪,其如落韵剥放。举人不伏,高与甲忧问或醉或睡,伯庠更点检,诗只五韵,急呼二人起视之。二君欢欣,举子惭怍而已。

  嘉二年,欧阳永叔主文省,试《丰年有高廪》诗,云出《大雅》,举子喧哗。为御史吴中复所弹,各罚金四斤。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一·志第三下·五行二·宋濂
  第二十七回 发三箭薛礼定天山 统六师李勣灭高丽·蔡东藩
  第六十回 群寇荡平明祖即位 顺帝出走元史告终·蔡东藩
  七国考卷八·董说
  卷之三百九十七·佚名
  第一一二禀光绪五年五月十日一一三○六-二·佚名
  第八四禀光绪二十年三月十三日一一二一七-一·佚名
  第十卷 清举人 (一)·缪荃孙
  通志卷八十七·郑樵
  卷五十九·佚名
  卷三十八·张守节
  唐纪六十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上之下太和三年(己酉、829)·司马光
  附録二·佚名
  卷四十·陆宗楷
  施调元·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五十四·彭定求

        卷754_1 【赠泰州掾令狐克己(文公曾孙)】徐铉   念子才多命且奇,乱中抛掷少年时。深藏七泽衣如雪,   却见中朝鬓似丝。旧德在人终远大,扁舟为吏莫推辞。   孤芳自爱凌霜处,咏取文公白菊诗。   卷754_2 【

  • 卷六百九十一·彭定求

        卷691_1 【春宫怨(一作周朴诗)】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卷691_2 【访道者不遇】杜荀鹤   寂寂白云门,寻真不遇真

  • 山带阁注楚辞卷六·蒋骥

    武进蒋骥撰招魂卒章魂兮归来哀江南乃作文本防余皆幻设耳哀江即汨罗所在招魂归此盖即怀沙之意朕幼清以亷洁兮身服义而未沬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

  • 沧浪集补钞·吴之振

    南园(南园,吴越广陵王元璙之旧园也,岁久摧圮。至元丰中,犹有流杯回照、百花乐堂、惹去风月等处。)西施台下见名园,百草千花特地繁。欲问吴王当日事,后来桃李若为言。

  • 卷一百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王维奉和圣【一作御】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渭水自萦秦塞【一作句】曲黄山旧遶汉宫斜銮舆迥出千【一作仙】门柳阁道回【一作遥】看上苑花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

  • 卷三百九十四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起哲宗元祐二年正月盡其月   春,正月甲寅朔。乙卯,詔以雪寒權停在京工役三日。(御集正月二日。)   辛酉,戶部言:「中都吏祿歲計緡錢三十二萬,法當以坊場稅錢及免行、市易司市利、僧道度牒等錢充。會元豐七年所入纔二

  • ●卷五十五·徐梦莘

      靖康中帙三十。   起靖康元年九月十五日戊寅,尽十九日壬午。   十五日戊寅李。若水见粘罕(改作尼堪)於榆次县。   靖康大金山西军前和议日录曰:靖康元年八月二十四日。若水等被旨日下出门差往大金山西军前和议

  • 两朝纲目备要卷十·佚名

    寜宗开禧三年【丁邜】春正月丁丑朔邱崈罢【案是年凡侂胄事本传俱作四年误】以张岩代之初小使既为金人所却还崈复乞朝廷移书金帐以续前议又谓金人指太师平章为元谋若移书乞暂免系衔韩侂胄大怒故崈

  • 卷九十三·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九十三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 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韩王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韩王信者【集解徐广曰一云信

  • 杨炯传·刘昫

    杨炯,华阴人。伯祖杨虔威,武德年间官职做到右卫将军。杨炯年幼时就聪明博学,善于写文章。应童子科举中试,称为神童,拜官校书郎,为崇文馆学士。仪凤年间(676~679),太常博士苏知己上表,对公卿以下的礼服,请求另立制度文饰。诏命有

  • 李景传·薛居正

    李景,本名王景,到将向后周称臣时,因触犯庙讳的缘故,所以改了名。李景是李繮的长子,李繮去世后,就继承了伪帝位,改元为保大。以二弟李遂为皇太弟,三弟李达为齐王,又在父亲的灵柩前设盟发誓,兄弟相继帝位。李景僭称帝号之后,正逢中

  • 卷十三·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十三用人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十一月庚戌上谕大学士等朕惟敷政之道用人为先辟门吁俊之典由来尚矣然知人则哲自古为难朕在藩邸不与朝臣往来所以内外大小官吏

  • 卷一百四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二十饮食礼【为人后附】礼记曾子问孔子曰宗子为殇而死庶子弗为后也【注族人以其伦代之明不序昭穆立之庙其祭之就其祖而已代之者主

  • 卷一·黄镇成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通考卷一     元 黄镇成 撰诸儒家法传授之圗百篇书目伏生今文尚书凡二十八篇尧典   臯陶谟  禹贡   甘誓汤誓   盘庚   高宗肜日 西伯戡黎微子   牧誓   洪范   金縢

  • 卷八·顾镇

    <经部,诗类,虞东学诗  钦定四库全书虞东学诗卷八宗人府主事顾镇撰小雅【三】北山之什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濵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

  • 慈仁品法句经第七(十有八章)·佚名

    慈仁品者,是谓大人圣人所履德普无量。为仁不杀,常能摄身,是处不死。所適无患,不杀为仁,慎言守心。是处不死,所適无患,彼乱已整。守以慈仁,见怒能忍,是为梵行。至诚安徐,口无粗言,不瞋彼所。是谓梵行,垂拱无为,不害众生。无所尧恼,是

  • 白伞盖大佛顶王最胜无比大威德金刚无碍大道场陀罗尼念诵法要·佚名

      归命遍法界  尘刹诸如来  化相奇特尊  最胜佛顶族  敬礼大悲者  持莲菩萨众  净除业障垢  广利诸有情  归依秘密主  金刚手藏王  从佛受坚牢  护持于一切  明尊大仙众  声闻缘觉支  

  • 王直方诗话·王直方

    诗话。北宋王直方撰。六卷。此书名称各家称引颇不一致,或称《王立之诗话》、《归叟诗话》、《兰台诗话》、《诗文发源》,此外尚有称《王子立诗话》、《王子直诗话》者。多杂录北宋苏、黄、王等人作诗佚事及论诗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