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三上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二十三上

嘉礼七

天子加元服

总叙

按礼冠者成人之道也故帝王重之自天子至庶人皆有冠礼周文王十二而冠成王十五而冠此天子之冠礼也秦灭礼学冠礼无闻其见於仪礼者止於士冠而已後世因士礼推而上之以达於天子汉改皇帝冠为加元服皆於祖庙而成礼焉永元三年和帝加元服至庙成礼还宫以朝服宴享永建四年顺帝加元服皆於高庙以礼谒见世祖庙魏以後始冠於正殿东晋诸帝加元服则百僚陪位加衮冕毕太保率羣臣奉觞上夀先以币吿宗庙事讫又庙见北齐皇帝将加元服先奏吿天地宗庙择日临轩加衮冕毕太保上夀羣官三称万岁後日文武羣臣朝服上礼又择日亲拜圆丘方泽谒庙唐皇帝加元服先遣官吿圆丘方丘宗庙择日加元服冠讫谒见太后次卜日谒太庙见庙之明日皇帝会羣臣羣臣上礼宋政和御制冠礼自皇太子以下而无天子加元服之仪元因本俗礼废不行今拟国朝皇帝加元服既筮日遣官奏告天地宗庙次择日加兖冕於奉天殿冠讫谒太后次卜日亲谒宗庙明日百僚称贺皇帝会羣臣今历考前代仪文以着于篇

筮日

古者冠必筮日汉初用正月甲子丙子为吉後天子冠则筮日於庙唐制天子加元服卜日於太庙南门之外今拟国朝皇帝加元服前期命太史监择日奏闻

奏吿

晋穆帝将冠先以币告庙而后行礼北齐天子加元服先以玉帛告圆丘方泽及以币吿宗庙隋唐皇帝加元服亦先吿圆丘方泽宗庙今拟国朝皇帝加元服前期遣官祭吿天地宗庙行一献礼其仪见祀天祭地及宗庙篇

冠服

周礼虽有冕服之数而无天子冠文汉顺帝永建四年加元服用曹褒新礼初加缁布进贤次加爵弁武弁次加通天冠东晋诸帝冠仪用冕帻北齐皇帝加元服先着空顶帻次介帻绦纱袍以出次加衮冕唐皇帝加元服初着空顶黑介帻双童髻双玉导绦纱袍以出次加衮冕服今拟国朝皇帝加元服先服空顶帻绦纱袍以出次加衮冕服其制见冠服篇

加数

周礼公冠篇曰公四加天子亦四加五礼精义曰天子五加衮冕汉天子四加至魏以天子至尊礼无踰理惟一加衮冕唐开元礼因之天子加元服亦一加不着皇帝加元服之仪今拟国朝皇帝加元服一加用衮冕与唐同

就庙

古者冠必於庙五礼精义曰天子冠於始祖之庙汉和帝以正月甲子至庙行冠礼魏天子加元服则一加於正殿自魏以後加元服皆不就庙择日谒庙而已唐天子加元服则於太极殿成礼今拟国朝皇帝加元服於奉天殿行礼

陈设

唐上舍奉御设御冠席於太极殿守宫设羣臣次於朝堂大乐令设宫县於殿庭鼓吹令设十二案於建鼓之外乘黄令陈车辂尚辇奉御陈舆辇典仪设版位奉礼郎设罍洗於阼阶尚舍奉御设席於东房殿中监陈衮冕服於东房内席上尚食奉御设醴馔诸卫勒所部陈设黄麾仗如常仪今拟国朝陈设详见仪注

执事

晋诸帝将冠御府令掌奉冕帻太保掌加帻太师掌加冕太尉掌读祝侍中掌系玄紞常侍掌脱帝绦纱服加衮服唐皇帝加元服则尚舍奉御掌设冠席守宫掌设次大乐令掌设乐鼓吹令掌设十二案乐典仪掌设百官版位奉礼掌设门外位侍中掌奏中严外办奉礼郎掌设罍洗殿中监掌陈冕服尚食奉御掌设醴位太常博士太常卿掌导驾通事舍人掌引太师太尉太常掌受冕太尉掌加帝冕服太师掌祝辞殿中监掌彻栉纚箱侍中掌进帨巾今拟国朝皇帝加元服执事详见仪注

宾赞

汉献帝加冠以司徒淳于加为宾东晋诸帝冠皆以侍中常侍太尉加帻太保加冕唐天子加元服则以太尉设纚太师受冕今拟国朝天子加元服设太尉设纚太师受冕如唐仪

用乐

古者君冠必以金石之乐节之汉和帝加元服撞太簇之钟东晋天子冠设金石之乐唐天子加元服将出撞黄钟之宫奏太和之乐太师入门奏舒和之乐皇帝受觯奏休和之乐礼毕撞蕤宾之钟奏太和之乐今拟国朝皇帝加元服和声郎奏乐详见乐书

醴醮

唐皇帝将加元服尚舍设莞筵尚食设醴及馔於东序皇帝加冕服讫大师进醴於御座前祝曰甘醴唯厚嘉荐令芳承天之休夀考不忘祝讫以馔进皇帝讫太师取肺以进皇帝祭肺及祭醴啐醴讫奠於荐东今拟国朝皇帝加元服行醴醮礼详见仪注

祝辞

周成王冠祝雍作颂曰令月吉日王始加元服去王幼志思弘衮职钦若昊天六合是式率尔祖考永永无极汉昭加元服辞曰陛下摛着先帝之光辉以承皇天之嘉佑钦奉仲春之吉辰普率大道之郊域秉率万福之丕灵始加昭明之元服推远冲孺之幼志藴积文武之就德肃勤高祖之清庙六合之内靡不蒙福承天无极唐大师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夀考维祺以介景福今拟国朝祝辞或用古辞或临时修撰

见太后

唐皇帝加元服讫服通天冠绦纱袍诣太后所御殿如常朝见之仪尚宫引就殿前北面再拜讫尚宫引出还宫今拟国朝皇帝加元服讫改服通天冠绦纱袍入宫拜谒太后如正旦仪

谒庙

周成王冠而朝于祖後汉天子冠讫皆於高祖庙行谒见礼魏天子加元服讫别卜日谒庙唐因历代之制冠讫有司卜日躬谒太庙今拟国朝皇帝既加元服择日谒太庙其仪与时祭同

会羣臣

周制成王冠而後见诸臣汉和帝加元服讫还宫朝服以享宴魏天子冠讫出会羣臣唐开元礼天子冠而谒庙之明日会羣臣如元会之仪今拟国朝皇帝加元服见庙之明日百官具朝服称贺毕锡宴于谨身殿并如正至朝会仪

天子加元服仪注

前期太史院奉制筮日工部制冕服翰林院撰祝文祝辞礼部备仪注中书省承制命某官摄太师某官摄太尉既筮日遣某官奏吿天地宗庙讫告示文武百官於皇城守宿至日侵晨具朝服行礼前一日内使监令陈御冠席于奉天殿正中设冕服案於御冠席之南香案又於冕服案南尚宝卿设宝案于香案之南侍仪司设太师太尉起居位於文楼之南西向设文官起居位於太师太尉起居位之後设武官起居位於武楼之南设太师太尉拜位於丹墀内道稍西北向东上设太师太尉侍立位於殿上御席之西东向设盥洗位於丹陛西阶之下东向内赞二人位於殿上南楹之左右东西相向设文官拜位於丹墀内道之东每等异位重行北面西上设武官拜位於丹墀内道之西每等异位重行北面东上设使客位於文官拜位之东北面西上殿前班诸执事起居位於武官起居位之北东向设侍从班诸执事起居位於文官起居位之北西向设宿卫镇抚二人位於东西陛下东西相向护卫百户二十四人位于宿卫镇抚之南稍後东西相向典牧所官二人位于乘马之前东西相向知班二人位于文武官拜位之北东西相向通赞典礼二人位于知班之北东西相向通赞在西赞礼在东引太师太尉二人位於太师之北西立东向引文武班四人位于文武官拜位之北稍後东西相向引殿前班二人位于引武班之南引使者二人位於引文班之南设殿前班指挥司官三员侍立位於丹陛上之西东向光禄官三员位于丹陛上之东西向拱卫司官位于殿门之左右东西相向文官侍从班起居注给事中殿中侍御史尚宝卿位於殿上之东西向武官侍从班悬刀指挥位於殿上之西东向护卫千户八人位于殿东西门之左右东西相向典仪二人位于丹陛上之南东西相向鸣鞭四人位于丹陛上北向将军二人位於殿上帘前之左右将军六人位于殿门之左右将军四人位于丹陛上之四隅将军六人位於奉天门之左右东西相向是日侵晨金吾卫陈设甲士於午门外之东西陈五辂於丹墀之南北向典牧所陈仗马於文武楼之南东西相向陈虎豹于奉天门外东西相向协律郎陈乐於丹墀文武官之南击鼓初严催班舍人催文武百官具朝服击鼓次严引班引文武官各依品从齐班于午门外以北为上东西相向通班赞礼知班典仪内赞宿卫镇抚鸣鞭殿内将军殿外将军俱入就位引班引殿前班指挥光禄卿各依品从序立於起居位东西相向诸侍卫官俱具服其器服及尚宝卿侍从官入诣谨身殿候迎击鼓三严引班引文武官以序入就起居位引使客立於文班之後侍仪版奏外办御用监令奏请皇帝服空顶帻双童髻双玉导绦纱袍御舆以出侍卫导从警跸如常仪皇帝将出仗动和声郎作乐太常博士引太常导至奉天殿即御位【乐止】卷帘鸣鞭鸡唱报时讫拱卫司官由殿西门出降西阶引班引入起居位通班唱各恭事殿前班侍从班及诸执事各就本位引礼引太师太尉先入就拜位引班引文武官俱入就丹墀拜位知班唱班齐典仪唱拜赞礼唱鞠躬【乐作】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太师太尉及文武官皆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乐止】引礼引太师先诣盥洗位西向立引礼唱搢笏盥手太师搢笏盥手引礼唱帨手司巾以巾进太师帨手讫引礼唱出笏太师出笏引礼引太师由西陛升引礼退就本位太师至殿西门内赞接引至御席西东向立引礼复引太尉诣盥洗位西向立引礼赞搢笏盥手太尉搢笏盥手引礼赞帨手司巾者以巾进太尉帨手引礼赞出笏太尉出笏引礼引太尉由西陛升引礼退复位太尉至殿西门内赞接引入立於太师之南侍仪跪奏请加元服退复位太尉进就皇帝席前少右跪搢笏脱空顶帻以授内使内使跪受帻兴置於栉箱栉毕设纚出笏兴退立於西太师进至御前北向立内使监令就案取冕立於太师之左太师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夀考维祺以介景福内使监令奉冕跪授太师太师搢笏跪受冕加冠加簪缨讫出笏兴退立於西内使监令彻栉纚箱御用监令跪奏请皇帝着衮服皇帝兴着衮服讫侍仪跪奏请就御坐内赞赞进醴【乐作】太师进就御座前北面立光禄卿奉酒进授太师太师搢笏受酒至御前北面祝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承天之休夀考不忘祝讫跪授内使内使跪受酒捧进皇帝皇帝受酒祭少许啐酒讫以虚盏授内使【乐止】内使受盏降授太师太师受盏兴以授光禄卿光禄卿受盏退太师出笏退复位内赞引太师太尉出殿西门【乐作】降自西阶引礼接引就丹墀拜位立定【乐止】引礼退复位典仪唱拜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太师太尉及文武官皆鞠躬【乐作】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乐止】赞礼唱搢笏鞠躬三舞蹈跪【三拱手加额】山呼山呼再山呼太师太尉文武百官皆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再山呼出笏就拜兴平身典仪唱鞠躬【乐作】赞礼唱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乐止】典仪唱礼毕侍仪奏礼毕皇帝兴【乐作】警跸侍从导引入宫【乐止】引礼引太师太尉及文武百官以次出

皇帝见太后

其仪见朝会篇

谒庙

其仪见宗庙篇

会羣臣

其仪见朝会篇

明集礼卷二十三上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八 薛琡 敬显儁 平鉴·李百药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七·李心传
  卷五三朝典礼之臣纪略·刘若愚
  ◎运历(上)·徐天麟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三十·佚名
  一三六七 安徽巡抚朱珪奏本年换缴《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佚名
  一二九八 质郡王永瑢等奏请令议叙誊录内现任及候补知县各官分缴养廉以为雇人缮书发价折·佚名
  十四、坐花船的故事·包天笑
  卷十二 王刘张李彭卢列传第二·范晔
  来阿八赤传·宋濂
  ●皇朝通典卷八十五·佚名
  卷二十三·佚名
  卷八十八·赵汝愚
  胡继贤·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七·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七十七 宋 陆游 撰 得雨沾足遂有丰年意欣然口占 人事销沉渺莽中此身元合付天公儒生可逐惟求志社酒常辞不怕聋郁郁稻苗欣出穗汪汪陂水告成功老民莫道浑无用能为明时祝岁丰 浴罢闲步门外而归

  • 卷三百六十八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閏二月己丑盡是月己亥   閏二月己丑朔,右司諫蘇轍言:   臣頃論奏蔡確、韓縝才不足用,及多過惡,乞賜罷免。至今未見施行。確近已上章求退,而縝安然未有去意。臣恐陛下隱忍不決,久失天下之望。   竊

  • ●卷十七·周密

      ○杨凝式僧净端   杨凝式居洛日,将出游,仆请所之,杨曰:"宜东游广爱寺。"仆曰:"不若西游石壁寺。"凝式曰:"姑游广爱。"仆又以石壁为请,凝式曰:"姑游石壁。"闻者为之抚掌。   吴山僧净端,道解深妙,所谓端师子者,章申公极爱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佚名

    万历三十一年十一月癸丑朔 上以福王婚礼期迫钱粮亟缺今查该司官职名将治之户部请将通粮厅随粮轻赍等银所存二万四千八百余两尽数给□责令办进并乞宽假司官存之○山西巡抚白希绣以税监孙朝将按季包角□羊税银全完无欠

  • 一百五十六 署内务府总管海章转奏曹寅病故摺·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八月二十九日 奏为江宁织造物林达倭和呈报:郎中曹寅於六月十五日赴扬州,监督修书,七月二十四日,据共家人丁成、董良报称:我主人住在刻书处,监督修书。自本月初一日,因得发汗病休息,医治无效,于二十三日病故等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八 四夷传四·纪昀

    四夷传 【四】 占城真腊【投和 婆利 赤土 丹丹 罗剎 婆罗 殊禁 甘棠 僧高 武令 迦乍 鸠密 盘盘 哥罗 拘蒌密 扶南 瞻博 婆岸 干支 跋若摩腊 哥罗舍分 修罗分 甘毕 多摩苌】 三佛齐阇婆【蒲

  • 志卷第八 高丽史五十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五行二。○五行三曰木。 曲直木之性也失其性为 故生不畅茂及为变怪者有之时则有 祸时则有鼠妖是为木不曲直。 其征恒雨其色靑是为靑 

  • 倭人传·房玄龄

    倭人在带方郡东南大海中,依山环海建立国家,岛上多是山林,没有良田,以海中动物为食。从前有一百多个小柄相联合,到魏朝时,有三十六个小柄互相通好。全国有七万户人家。男人不分大小,都刺面纹身。自称是西周太伯的后代,又说上古

  • 一一九、魏襄王魏哀王乃襄哀王一君两谥考·钱穆

    《史记》:“梁惠王三十六年卒,子襄王立。十六年卒,子哀王立。”《竹书纪年》梁惠王立三十六年改元,又十六年而卒。其后称今王,至二十年而书止。杜预《左传后序》谓:“《史记》误分惠成之世以为后王之年。哀

  • 第二章 23·辜鸿铭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辜讲孔子的一个弟子(颛孙师,字子张,孔门弟子之一)问:“我们是否可以知道十代以后的社会文明状态。”孔子道:“殷朝

  • 卷十二·王志长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十二明 王志长 撰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注建立也立天神地示人鬼之礼者谓祀之祭之享之礼吉礼是也疏上单言邦据王言也以佐王

  • 北山录卷第八·神清

      论业理第十三(三世行支曰业征索求理白论)  觉皇有业智力(佛有无漏净业。八识四智等。又示相门中有九业报。一梵志女孙陀利谤佛。二旃遮婆女系木杅谤佛怀姙。三提婆达多推山厌佛。四迸木枪刺佛足。五琉璃王害释

  • 刊板后记·志磐

    刊板后记咸淳元年乙丑寓东湖月波山。始饬工刊统纪。至六年庚午冬。忽感喘嗽之疾。家林法眷桌船见邀。遂以十二月二十一日归于福泉之故庐。是时尚有会要志四卷未能刊。于是乘病写本。俾刊人毕其功。秋七月锓事既备。拟

  • 卷第二十一·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二十一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四世黄檗运禅师法嗣镇州临济义玄禅师曹州南华邢氏子。幼负出尘之志。及落发进具。便慕禅宗。初在黄

  • 卷第二十九·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二十九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五 雪峰上堂。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抛向面前。漆桶不会。打鼓普请看。 长庆棱问云门云。雪峰与么道。还有出头不得处么。门云有。棱云作么生。门云不可

  • 隱元禪師語錄序·隐元

    不慧默,仔細披閱,隱元禪師三會開堂語錄,出入始終黃蘗山者,什九應請福嚴龍泉者,不過什一。自前丁丑,以迄後辛卯結制解制,大開罏韝二十四番,多在黃蘗。至如運水擔柴搬磚弄瓦建殿,閱藏百堵俱興了。中天老人四十年法席種種未了之事

  • 苑里志·佚名

    苑里办务署,北自白沙墩起,至房里南之下五里牌溪止。东据山、西滨海,纵计之广狭各有不同;惟南北核计,则约以台湾里程数之,横可得二十七、八里。白沙墩、通霄,为苑里上堡;上五里牌、苑里、房里至下五里牌溪,为苑里下堡。总图即合

  • 歧路灯·李绿园

    章回小说。清李海观著。一百零八回。叙河南祥符乡绅子弟谭绍闻丧父后受母亲溺爱和教师侯冠玉纵容,被同辈浮浪子弟诱入歧途,饮酒赌博,斗鸡走狗,狎尼宿娼,宠娈童,炼黄白,以致倾家荡产。历经艰险后翻然悔悟,立志重新做人,经良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