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二下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二十二下

嘉礼

册内命妇序

王者之有内命妇所以辅皇后典六宫而成内教者也故周制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汉初有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名武帝制婕妤娙娥傛?充依各有爵位元帝时有昭仪赐以印绶而光武中兴六宫称号则惟贵人赐以金印紫绶至唐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为夫人正一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正二品婕妤九人正三品皆遣使册命宋惟正一品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则遣使册命而妃受册毕有受内命妇贺礼及谢皇帝皇后如宫中之仪元置诸妃不定品秩亦无册拜之典国朝【阙】

冠服

周官追师为外内命妇之首服郑氏谓首服为编次也内司服辨外内命妇之服鞠衣展衣褖衣素沙郑氏谓衣鞠衣展衣者用编衣褖衣者用次唐皇帝临轩服通天冠绦纱袍其内命妇受册服首饰翟衣施两博鬓一品花钗九树宝钿准花数翟九等二品花钗八树翟八等三品花钗七树翟七等宋制因之国朝皇妃受册服九翬四凤冠翟衣历代之制详见于冠服篇

车辂

唐制内命妇受册一品乘厌翟车二品乘翟车三品乘安车各驾二马宋内命妇乘银装白藤舆檐或乘金铜犊车漆犊车国朝皇妃受册用厌翟车历代之制详见车辂篇

唐内命妇册不着其制遣使之日以油络网犊车载之而行宋仁宗立张贵妃其册用竹简每简长一尺一寸阔一寸约文多少用二十四枚以天下乐锦装褾黑漆册匣金镀银饰茜绫托里茜丝绦黑漆册牀金镀银饰盖册衬册皆以夹帕国朝册皇后用银册二片镌字镀金每片依周尺长一尺二寸阔五寸厚二分五厘字则依数分行每片侧边上下有窍用红绦联贯开阖如今书帙之状背用红锦嵌护藉以红锦小褥册盝以木为之饰以浑金沥粉蟠凤用红紵丝衬里内以红罗销金小袱裹册外以红罗销金夹袱覆之五色小绦萦于匣外临册之日置於红漆舆案案顶有红罗沥水用檐牀二举之

册文

宋仁宗册张贵妃其册文曰皇帝若曰夫上宪星极协敷隂教惟四妃之列亚长秋之位正始王化御于家邦咨于淑哲是谓畴内治备于典册是谓隆徽数谂而行之古今通谊美人张氏渊敏居质醇和赋性生绂冕之令族禀图史之懿戒柔明维则克茂嫔风婉嬺含章讵烦姆训肆予凉薄纂大丕构乐得邦媛参叙宫职始明慎于选纳见勤劳于辅佐曏辞贵秩愈励冲诚宜有褒嘉聿申崇拜揆兹谷旦膺此涣恩质于师佥孚我德举褕翟盛其服礼莫大焉彤管贻其范体莫重焉澣衣示俭妇道于以从训樛木逮下风人于以流咏宠命既辑尔实宜之今遣使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庞籍副使右谏议大夫高若讷持节册命尔为贵妃於戏体顺承以勤道躬法度以修已祗率九御赞于壼则惟劳谦以处其贵惟肃雍以成其美永啓休誉不其盛欤国朝

汉制贵人用金章紫绶晋三夫人金章紫绶九嫔银印青绶隋三妃九嫔婕妤并金章龟钮紫绶宋贵妃金印方一寸其文曰贵妃之印龟钮紫绶黑漆印匣两重并金镀银饰茜绫托里茜丝锁绦黑漆印牀金镀银饰裹印及盖匣各以夹帕国朝皇妃用金印龟钮依周尺方五寸二分厚一寸五分其文曰皇妃之印绶用朱印池用金阔取容印印匣二副每副三重外匣用木饰以浑金沥粉蟠凤红紵丝衬里中匣用金鈒造蟠凤内小匣仍用木饰以浑金沥粉蟠凤红紵丝衬里小匣内置以宝座四角雕蟠凤饰以浑金座上用小锦褥上一置印一置印池印用销金红罗小夹袱裹之其匣外各用销金红罗大袱覆之临册日置於红漆舆案顶有红罗沥水用檐牀二举之

宋册内命妇遣使持节其制与册皇后节同国朝册拜皇妃遣使持节其制朱漆扛金龙首上施圆盘旄牛毛缨八层金铜铃韬以黄罗绣龙袋

执事

唐册内命妇守宫掌设使者及册案次司设设受册位典仪掌设册使位及举册案者之位内谒者监掌置册案掌次掌引册使入就次谒者掌引册使出次就位司言掌引内命妇就受册位及称制宣册以册授内命妇内给事掌受使者所授册宋册内命妇其执事与册公主执事同国朝册皇妃其执事见于仪注

陈设

唐册内命妇设使者及册案使次於肃章门外及永安门外皆道右东向设受册者位於寝庭设册使位及举册案位於肃章门外近限宋发册陈设皆与册公主同国朝陈设详见于仪注图本

班位

唐制册内命妇则受册位在寝庭近南当阶北向册使位在肃章门外之西东向北上举册案者位在南差退俱东向宋册内命妇班位与册公主班位同国朝班位详见于仪注图本

册内命妇仪注

前期一日礼部官奉册印进入置于谨身殿中御座宝案之前册东宝西侍仪司设册礼使受制位于奉天殿横街之南稍东使副位于其西俱北向设承制官奉节官奉册官奉印官位于使副之东北西向以北为上设使副受册受印褥位于受制位之北南向以俟册使受册使副受印设典仪二人位於丹陛上之左右东西相向设传赞二人位于丹陛下之左右东西相向设文武官对立位於丹墀两旁文东武西设引班四人位于文武官之北东西相向设赞礼二人位于册使位之北东西相向所司置龙亭於奉天门外正中备仪卫鼓吹以俟迎册印行内使监令又设使副位于内宫门之外北向东上设内使监令位於册使之东北西向设赞者二人位于册使之北东西相向设册印案於赞者之北册东印西内使设妃受册位於本位庭中北向设册印案于妃受册印位之北册东印西设内命妇诸亲贺位於庭阶之南北向又设妃受贺位於其宫之中南向设内赞二人位于妃受册位之北东西相向设引礼二人位于内赞之南东西相向其日质明文武百官皆朝服引班分引序立于奉天殿丹墀之两旁东西相向赞引引使副公服入就横街南位北面立承制官奉节奉册奉印官及掌节者皆入诣谨身殿外北向立以俟内臣传旨讫掌节者持节奉册官奉印官率执事者举册印案以行奉节官率掌节者前导次册案奉册官後从次印案奉印官後从承制官押其後至横街南以案置于使副受册褥位之北册东印西承制官奉节官奉册奉印官各就位西向立掌节者持节立於奉节官之左差退典仪唱拜传赞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使副皆鞠躬拜兴拜兴平身承制官诣使副前称有制典仪唱跪使副跪承制官宣制曰某妃某特封某妃【或已有封则曰进封】命公等持节展礼宣制讫复位典仪唱就拜兴平身使副就拜兴平身奉节官率掌节者持节诣册使前掌节者脱节衣以节授奉节官奉节官以节西向授册使册使跪受以授掌节者掌节者受节立於册使之左奉节官退复位赞礼引册使诣受册褥位立定奉册官於册案上取册授册使册使跪受册兴置于案奉册官及册使各退复位赞礼引使副诣褥位北向立定奉印官於印案上取印西向授使副使副跪受印讫兴置于案奉印官及使副俱退复于位讫典仪唱拜传赞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使副皆鞠躬拜兴拜兴平身典仪唱礼毕执事者举册印案出奉天门外奉册奉印官取册印置龙亭中奉册奉印官退赞礼引册使押册使副押印持节者前导仪卫鼓吹以次出引班引文武百官退册印将至内宫门外内使请妃服花钗翟衣引出合至本位宫中南向立及册印至使副於龙亭中取册印权置于门外所设案上讫引礼内使引使副及内使监令俱就位立定次引册使於内使监令前称册使姓某副使姓某奉制授某妃册印退复位内使监令入诣妃本位庭躬言讫出复位引礼引命妇诸亲俱入就位引礼引册使诣内使监令前册使取册以授内使监令内使监令跪受册讫以授内执事引礼又引副使取印以授内使监令内使监令跪受印以授内执事内使监令率执事者奉册印以次入诣妃受册位前各置于案册东印西引礼引妃降诣庭中受册位立定侍从如常仪内使监令率内执事取册印以次立于妃之东西向内使监令称有制内赞唱拜兴拜兴妃拜兴拜兴内使监令宣制讫执事者取册授内使监令内使监令跪读册讫以册授妃妃跪受册以授内执事执事者取印跪受妃妃跪受印以授内执事内赞唱拜兴拜兴妃拜兴拜兴讫内使监令出诣使副前躬称妃受册印礼毕使副还复命引礼引妃陞阶就位南向坐引礼引内命妇诸亲以次贺如常仪赞礼唱礼毕引礼引内命妇退内使监令引妃谢皇帝皇后并如宫中之仪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二十二下>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二十二下>

明集礼卷二十二下

 

猜你喜欢
  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司马迁
  ●卷七·周密
  卷之二百六十七·佚名
  卷之五百六十七·佚名
  二百八十三 上谕著李秉忠绥赫德接管孙文成曹(兆页)织进事务·佚名
  第十三卷 漕运三·缪荃孙
  通志卷十五下·郑樵
  桂阳王萧铄传·萧子显
  尹火享传·脱脱
  成宗本纪·宋濂
  卷三十一·阿桂
  晋纪十二 中宗元皇帝上建武元年(丁丑、317)·司马光
  卷二百四十六·佚名
  卷二十二下·徐一夔
  卷五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瑞·唐圭璋

      瑞字山玉,号松巢,鄱县人。宝祐二年(1254)生。咸淳间,应举不第,后推为本邑书院山长。约卒于延祐以后。有松巢集三卷,附词。   点绛唇   多事春风,年年绿遍江南草。罗裙色好。莫把相如恼。   梦入瑶台,搔背麻姑爪。还

  • 卷六十七·徐世昌

    刘大櫆刘大櫆,字才甫,又字耕南,号海峰,桐城人。雍正己酉、壬子丙举副贡。乾隆丙辰举博学鸿词,庚午举经学,官黟县教谕。有《海峰集》。游龙眠山良辰值暄序,振策遵灵崖。暗谷既阴閟,崇坡复阳开。斑斓绝壁峙,{穴

  • 表第二 宰相中·欧阳修

    表格略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零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三○一 暂署贵州巡抚袁守侗奏据呈代陈韦谦恒办理禁书错缪缘由折·佚名

    三○一 暂署贵州巡抚袁守侗奏据呈代陈韦谦恒办理禁书错缪缘由折乾隆四十年闰十月二十九日臣袁守侗谨奏,为据呈代奏事。据韦谦恒呈称:乾隆四十年闰十月十四日奉上谕,韦谦恒奏查缴违禁书籍,云云。钦此。跪读之下,惭悚交集。

  • 哈密传·张廷玉

    哈密,东边离嘉峪关一千六百里,汉代伊吾卢所在地。汉代明帝时期在此设置宜禾都尉,统领屯田军。唐代此地为伊州。宋代该地并入回纥。元朝末年,威武王纳忽里镇守该地,不久改由肃王镇守。肃王去世后,由其弟安克帖木儿继承王位并

  • 卷八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八十五雍正七年八月上谕二十八道初一日奉上谕朕常令奉差在外之臣工有所见闻据实陈奏昨有人奏称江南吏治平常即如徵收漕粮多加使费耗米又如税银之侵蚀石塘之倾圮该上司悉置之不问凡为

  • 帝系七·徐松

    宗室杂录【经进总类会要】:隆兴元年正月二十一日,崇庆军承宣使、新知大宗正事、安定郡王令 言:「宗子散居州县,皆仰俸廪。累降旨挥,令按月支给,而长吏不切奉行。欲望戒敕,无至拖积。尚或违戾,许经台省陈诉。庶几获沾实惠,不

  • 卷五·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五      明 湛若水 撰 谋虑上 易讼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臣若水通曰天上水下其行相违相讼之象作事谋始所以止讼端也张载曰戏动作于谋也谋而善则善谋而

  • 庄公·庄公十六年·左丘明

    【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夏,宋人、齐人、卫人伐郑。秋,荆伐郑。冬十有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邾子克卒。【传】十六年夏,诸侯伐郑,宋故也。郑伯自栎入,缓告于楚。秋,楚伐郑,及栎,为

  • 地神护法·佚名

      尔时坚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从昔来瞻视顶礼无量菩萨摩诃萨,皆是大不可思议神通智慧,广度众生。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诸菩萨誓愿深重,世尊,是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如文殊、普贤、观音、弥勒,亦化百千身形,度于六道,其愿

  • 道院集要卷一·晁迥

    (宋)晁迥撰止用无生一切之事心能忍可令其不生斯最简要空无生中谁是烦恼谁是能治但以无生一方徧治一切又圆顿止观万事来千便视为空何用对治之法色即是空非色灭空事即是空非事过空临机对境常作此观勿以事干虑执以为实使窒

  • 妙玄节要跋·智旭

    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九旬谭妙。奚足云多。且九旬之中。纵四辩以宣扬。文义何限。章安所记。亦自略矣。岂容更删节耶。特以末世钝根。畏繁乐简。望妙玄而如海。甘蛙守而不前。致使无上醍醐。毕世罔法一滴。良可痛

  • 弟子死复生经·佚名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萨万二千人。神足弟子五百人俱。尔时有贤者优婆塞。本奉外九十六种道。厌苦祷祠委舍入法。奉戒不犯精进一心。勤于诵经好喜布施。笮意忍辱常有

  • 绝余编卷二·智旭

    蕅益道人智旭着门人圆果录法语示朗融万法本自融彻。由迷情封执而成隔碍。如一指能蔽山岳如认沤必遗大海不惟埋没自己灵光。亦且冤屈六尘境界。讵思六尘非能惑人。人自妄受六尘所惑。根根幻驰。识识纷动。然仔细推求。

  • 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十方忏仪·杜光庭

    唐末杜光庭删定,述科仪。礼忏十方,实有四方、四维、上下和中央共十一方。

  • 过江七事·陈贞慧

    该书以纪事本末体的方式专记南明福王政权的七件大事,是研究南明和清初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佚名

    凡二卷。译者不详。约译于北凉(397~439)。又称优婆夷净行经、净行经、净行品。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系为毗舍佉之母而说优婆夷之净行。共分三品:(一)修行品,列举优婆夷应修学之十法及应远离之五十八法。(二)修学品,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