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九

兵部

尚书满汉各一人左右侍郎满汉各一人掌中外武职铨选简核军实以赞邦政所属有武选车驾职方武库四司

武选清吏司郎中满三人蒙古一人汉一人员外郎满四人汉二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武职除选封廕及征伐训诰颁其政令

车驾清吏司郎中满三人汉一人员外郎满二人蒙古一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驿传邮符中外马政

职方清吏司郎中满四人汉二人员外郎满三人蒙古一人汉一人主事满洲蒙古各一人汉二人掌天下舆图以周知险要叙功核过以待赏罚黜陟

武库清吏司郎中满二人汉一人员外郎满洲蒙古各一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兵籍戎器乡会武科及编发戍军

堂主事掌文案者满二人掌章奏者满二人汉军一人

司务满汉各一人

馆所监督满汉各一人【以司官兼摄】

笔帖式满六十二人蒙古八人汉军八人分隶各司视事之繁简以为额

武选清吏司

官制

凡侍从武职领侍卫内大臣六人内大臣六人均正一品散秩大臣无定员从二品一等侍卫六十九人正三品二等侍卫百六十八人正四品三等侍卫三百三十三人正五品四等侍卫无定员从五品蓝翎侍卫九十人正六品亲军校四十五人从六品汉侍卫无定员○銮仪卫掌卫事内大臣一人正一品銮仪使满二人汉一人正二品冠军使满七人汉军三人正三品云麾使满二十人汉军八人正四品治仪正满二十人汉军二十二人正五品整仪尉满十有三人汉军十有六人正六品

凡八旗武职都统满洲蒙古汉军旗各一人正一品副都统旗各二人正二品骁?参领满洲旗各五人蒙古旗各二人汉军旗各五人正三品副骁?参领如参领之数佐领无定员均正四品骁?校每佐领下一人从六品○前锋统领左右翼各一人正二品前锋参领旗各二人正三品前锋侍卫旗各二人正四品委署前锋参领旗各一人【繋五品虚衔】前锋校旗各十有二人从六品【均满洲蒙古兼用护军营同】○护军统领旗各一人正二品护军参领旗各十有四人正三品副护军参领如参领之数正四品委署护军参领旗各七人【系五品虚衔】护军校每佐领下一人从六品○提督九门廵捕三营步军统领一人正二品左右翼翼尉二人正三品协尉旗各三人城门领二十五人均正四品副尉如协尉之数步军尉旗各四十二人均正五品城门吏二十五人正七品○火器营总统六人【王公大臣兼任】鸟枪护军参领十有六人正三品骁?参领二十四人司礮官九十六人护军校一百十有六人骁?校五十二人各从其品【骁?参领以下均以满洲蒙古各官兼任】○

  圆明园总统无定员【王公大臣兼任】营总护军参领旗各一人均正三品副护军参领旗各二人正四品署副参领旗各四人正五品护军校旗各十有六人从六品○健锐营总统无定员【王公大臣兼任】翼领左右翼各一人前锋参领旗各一人均正三品副前锋参领如参领之数正四品前锋校旗各五人从六品○白塔信礮总管一人正四品司信礮官旗各一人正五品○

  南苑总尉一人正四品防御八人正五品○内府三旗护军统领三人正三品护军参领副护军参领骁?参领旗各五人均正五品佐领三十五人正四品前锋校旗各二人护军校旗各三十五人骁?校每佐领下一人均从六品○

  圆明园内府三旗护军营总一人正四品护军参领副参领旗各一人均正五品署参领如参领之数护军校旗各三人均从六品○王公府属武职亲王长史一人正三品散?郎四人以世爵领之护卫一等六人从三品二等六人从四品三等八人从五品典仪从四品从五品从六品各二人亲军校无定员从六品世子长史一人散?郎三人护卫一等六人二等五人三等六人典仪从四品一人从五品从六品各二人郡王长史一人散?郎三人护卫一等六人二等四人三等五人典仪从五品从六品各二人长子长史一人护卫一等二人二等四人三等六人典仪从五品二人从六品一人贝勒司仪长一人正四品护卫二等六人三等四人典仪从五品一人从六品二人贝子三等护卫六人典仪从六品一人从七品二人鎭国公辅国公均三等护卫四人典仪从七品从八品各一人○五旗王公府属参领旗各五人从五品佐领旗各七人从四品骁骑校每佐领下一人从六品

陵寝武职

永陵总管一人翼领二人司工匠一人均正四品防御

十有六人正五品【以下官品同】

福陵总管一人翼领二人防御十有六人司工匠一人昭陵总管一人翼领二人防御十有六人司工匠一人昭西陵防御十有六人骁?校二人从六品

孝陵总管一人翼领二人防御十有六人骁?校二人孝东陵防御十有六人骁?校二人

景陵总管一人翼领二人防御十有六人骁?校二人

皇贵妃园寝防御四人骁?校一人

妃园寝防御八人骁?校一人

泰陵总管一人翼领二人防御十有六人骁?校二人

妃园寝防御八人骁?校一人

孝贤皇后陵寝总管一人翼领二人防御十有六人

骁?校二人

妃园寝防御八人骁?校一人

端慧皇太子园寝防御八人

凡八旗驻防武职将军

盛京等处一人吉林等处一人黑龙江等处一人山东青州府一人山西绥远城一人【兼辖右卫】江南江寜府一人【兼辖京口】福建福州府一人浙江杭州府一人【兼辖乍浦】湖广荆州府一人陕西西安府一人寜夏府一人凉州府一人【兼辖庄浪】广东广州府一人从一品○都统直隶天津府一人山西归化城二人甘肃巴里坤一人从一品○副都统直隶天津府一人山海关一人热河一人

盛京三人吉林五人黑龙江三人青州府一人归化城二人绥远城二人右卫二人江寜府二人京口二人福州府二人杭州府二人乍浦一人荆州府二人西安府四人寜夏府二人凉州府一人庄浪一人巴里坤二人四川成都府一人广州府二人从二品○城守尉郑家庄一人保定府一人沧州一人

盛京八人黑龙江一人山东德州一人山西太原府一人河南开封府一人从三品○协领天津府六人山海关二人热河六人

盛京十有四人吉林十有九人黑龙江十有六人青州府四人绥远城十人右卫十有二人江寜府十人京口八人福州府九人杭州府十有三人乍浦五人荆州府十人西安府十有八人寜夏府六人凉州府六人庄浪三人巴里坤八人成都府五人广州府九人从三品○总管黑龙江十人游牧察哈尔八旗各一人正三品张家口一人从四品○参领吉林一人黑龙江一人游牧察哈尔八旗各一人从三品京口八人杭州府四人西安府八人○副管游牧察哈尔八旗各一人从三品黑龙江二十六人从四品○防守尉昌平州良乡县宝坻县固安县东安县霸州雄县采育里永平府顺义县三河县玉田县古北口独石口冷口喜峯口各一人

盛京三人从四品○佐领郑家庄六人天津府三十二人山海关八人热河二十人

盛京一百三十人吉林一百二十二人黑龙江二百三十八人游牧察哈尔一百十有四人青州府十有六人绥远城三十二人右卫五十二人开封府十人江寜府五十六人福州府十有八人杭州府三十二人乍浦十有六人荆州府五十六人西安府五十六人寜夏府二十四人凉州府二十四人庄浪十有二人巴里坤二十四人成都府二十四人广州府十有八人从四品○防御昌平州良乡县宝坻县固安县东安县霸州雄县采育里各二人保定府四人郑家庄六人张家口三人古北口独石口千家店各二人天津府三十二人沧州四人山海关八人永平府顺义县三河县玉田县冷口喜峯口各二人罗文峪一人热河二十人

盛京百有三人吉林七十五人黑龙江二十四人青州府十有六人德州四人太原府四人绥远城三十二人右卫五十二人开封府十人江寜府五十六人京口四十人福州府十人杭州府四十人乍浦八人荆州府五十六人西安府九十六人寜夏府二十四人凉州府二十四人庄浪十有二人巴里坤二十四人成都府二十四人广州府三十四人从五品○步军尉寜夏二人凉州府四人庄浪二人从五品○骁骑校昌平州良乡县宝坻县固安县东安县霸州雄县采育里各一人保定府四人郑家庄张家口各六人古北口四人独石口二人千家店一人天津府三十二人沧州四人山海关八人顺义县一人永平府三河县玉田县各二人冷口三人喜峯口四人罗文峪二人热河二十人游牧察哈尔八旗一百十有四人

盛京二百六人吉林一百二十四人黑龙江二百三十七人青州府十有六人德州四人太原府四人绥远城三十二人右卫五十二人开封府十人江寜府五十六人京口四十人福州府二十二人杭州府五十二人乍浦十有六人荆州府五十六人西安府九十六人寜夏府二十四人凉州府二十四人庄浪十有二人巴里坤二十四人成都府二十四人广州府三十八人从五品○护军校黑龙江二人游牧察哈尔八旗一百十有一人从六品○捕盗官游牧察哈尔八旗各二人从六品○管水手官吉林四品二人五品二人六品二人黑龙江四品五人五品三人六品五人

凡直省武职提督直隶一人两江一人闽浙三人湖广一人陕甘三人四川一人两广二人云贵各一人从一品○总兵官直隶五人山东山西河南各二人两江七人闽浙十有三人湖广四人陕甘七人四川四人两广九人云贵十有三人正二品○副将直隶九人山东四人河标一人山西二人两江八人江寜将军标二人河标二人漕标一人闽浙十有九人福州将军标一人湖广十有三人陕甘十有八人四川五人两广二十二人广州将军标一人云贵十有三人从二品○参将京营三人直隶八人山东九人山西十有六人河南五人两江十有七人河标二人漕标一人闽浙二十人湖广十有三人陕甘二十一人四川八人两广十有九人云贵二十人正三品○游击京营三人直隶二十三人山东七人河标二人山西八人河南三人两江三十人江寜将军标三人河标三人漕标四人闽浙六十一人福州将军标一人湖广三十二人陕甘七十人四川二十二人两广四十四人广州将军标三人云贵五十五人从三品○都司直隶六十一人山东十有二人河标二人山西二十七人河南六人两江四十六人江寜将军标二人河标三人漕标五人闽浙四十二人福州将军标一人湖广二十一人陕甘八十二人四川三十一人两广五十一人广州将军标一人云贵三十六人正四品○营守备京营十有九人直隶六十八人河标一人山东二十一人河标六人山西二十八人河南十有七人两江七十人江寜将军标三人河标二十四人漕标六人闽浙一百二十人福州将军标一人湖广六十人陕甘百有七人四川四十三人两广百有十人广州将军标三人云贵百有六人正五品○卫守备直隶一人山东四人江南十有九人江西三人浙江七人湖广十人甘肃六人四川二人从五品○守御所千总山东一人江西八人浙江五人湖广一人甘肃一人四川四人从五品○卫千总直隶四人山东四十一人江南一百二十八人江西十有七人浙江三十七人湖广十有二人甘肃五人贵州九人从六品○门千总

京城内外门三十二人从六品○营千总京营十有五人直隶一百三十八人河标八人仓场二人山东四十七人河标十有二人山西六十三人河南二十九人两江一百三十六人江寜将军标九人河标二十六人漕标十有二人闽浙二百五十人福州将军标四人湖广一百三十六人陕甘一百九十三人四川百有四人两广二百三十七人广州将军标八人云贵二百三十人从六品○把总京营三十人直隶三百十有八人河标十有五人仓场二人山东百人河标十有九人山西一百三十四人河南六十人两江二百八十五人江寜将军标十有七人河标五十人漕标二十五人闽浙五百有五人福州将军标八人湖广二百七十五人陕甘四百三十五人四川二百有三人两广四百五十五人广州将军标十有六人云贵四百六十九人正七品

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九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八 赵知礼 蔡景历 宗元饶 韩子高 华皎 刘师知 谢岐 毛喜 沈君理 陆山才·李延寿
  卷二·本纪第二·太祖·脱脱
  班马异同卷八·倪思
  名山藏卷之四十八·何乔远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杨士奇
  卷之三百六十七·佚名
  卷之九十·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佚名
  第二三九函光绪二十一年三月十九日一一五一○--二·佚名
  一四二八 武英殿修书处官员为清结书籍银两事呈稿·佚名
  三七 军机大臣奏蒋赐棨允称寄信回家问明有无收存《永乐大典》片·佚名
  卷之七十八·祁韵士
  卷二十八·司马迁
  魏校、王应电、王敬臣传·张廷玉
  袁崇焕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董康

      ○辰鉤月·雜劇   元吳昌齡撰。云長眉仙遣梅菊荷桃。張天師斷風花雪月。蓋必當時舉子。秋榜獲雋。而不能得志于春闈者。故劇中以桃桂二仙偕至。桂仙留而桃仙不留。是其寄託也。鄕闈得雋。必以折桂爲比。唐人詩

  • 四集卷六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二古今体九十六首【己亥八】西南风迩日西南风惜其势略小然究胜东北弗遑卜雨兆【叶东北风多致雨近今雨阳时若非望泽时而河工正当引溜向东北时恐风逆不得掣溜也】足见情无定惟视一时好【叶

  • 第二十三回 折大旗南军失律 脱重围北走还都·蔡东藩

      却说李景隆败回德州,明廷反加封太子太师,赏罚倒置,究是何因?看官不要性急,待小子补叙出来。原来景隆败报到京,由黄子澄暗中匿住,反奏称交战获胜,不过因天气寒冷,未便行兵,所以暂回德州,俟春再举。建文信为实事,遂封景隆为太

  • 第一百四十回 朱培德羊城胜敌 许崇智福建鏖兵·蔡东藩

      却说广东自孙中山先生赴上海后,陈炯明便于八月十五日回广州,在白云山总指挥处开了一个军事会议。叶举、洪兆麟、尹骥和新近归附的林虎等都以筹饷为言。陈炯明因请接近银行界的陈席儒担任广东省长之职。到了第二个

  • 第二卷 周 秦 汉 吴·缪荃孙

    昔马迁《秦纪》载始皇诸碑,魏收代书录大邗城碣,金石足重,自古伊然。欧赵肇始,专书日出。直省通志具全文加考订者,前称两广,近则湖南,今用其例。墨本为主,若石佚文存,则归诸待访,只存目录,省篇幅也。志金石。 周无专鼎铭 金文

  • 《晋书》简介·房玄龄

    《晋书》唐·房玄龄等 撰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晋书帝纪第一

  • 范祥传·脱脱

    范祥字晋公,..州三水人。进士及第,从乾州推官不久升为殿中丞、镇戎军通判。元昊围攻守城,情势危急,范祥率领将士顽强抵抗击退了敌军。范祥请求修筑刘..堡、定川砦,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范祥先后担任庆州、汝州、华州三州的

  • 七八、魏围邯郸考·钱穆

    梁自惠王十四年,鲁宋卫郑来朝,霸业已形。十七年,挟宋韩以伐赵,围邯郸,齐、楚并起而救,秦亦乘机攫利,此梁惠霸业成败一大关键也。顾自胡(梅磵)顾(林亭)梁(曜北),诸人均疑焉。今按:此事甚信,无可疑者。请举八证明之:《宋策》:“梁王

  • 渚宫旧事卷二·余知古

    (唐)余知古 撰○周代中楚庄王急召太子楚国之法羣臣诸公子入朝车不得至于茅门天雨庭中有潦太子遂驱车至茅门廷理曰车不至门法也太子曰王召急不得须无潦遂驱之斩其辀而僇其仆【说苑云少师庆逐太子之车韩子作廷理】太子入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 洪武八年十一月丁巳朔。 戊午,杭州民有获罪,律当杖而谪戍。其子为磨勘司吏,固请以身代。上曰:“此美事也,姑屈法以申父子之恩,俾为世劝。”遂命释之。 壬戌夜,有星自天厨流至奚仲没。 甲子,遣吏

  • 读书续録卷十一·薛瑄

    天地以生物为心而所生之物因各得夫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茍为物欲所蔽失其不忍人之心所谓戕灭天理自絶本根者贼杀其亲大逆无道也故谓之贼以气中有太极则可以气即太极则不可程子曰无妄之谓诚朱子曰真

  • 卷八·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八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国风齐序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音义【妃芳非反慢武谏反警居领反本又作敬音同】疏【正义曰作鸡鸣诗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一云何菩萨戒波罗蜜多。嗢拖南曰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如是九种相是名略说戒 谓九种相戒名为菩萨戒波罗蜜多。一自

  • 卷第七·佚名

    律苑事规卷第七 四明演忠律寺住持嗣祖比丘省悟编述 剑 煎点住持 若法嗣到寺前点令带行知事到库司会议造食计算钱物送纳隔宿先到侍司咨禀命通覆住持具威仪诣方丈插香展拜请云(来辰就云堂聊具菲供伏望慈悲特垂降重下

  • 卷之四·佚名

    嘉兴大藏经 撄宁静禅师语录撄宁静禅师语录卷之四书记寂惺 编侍者超级 录拈古颂古西域东土三十四祖机缘(并序)古今尊宿五宗机语拈提熟烂久矣近代学人填耳塞目固不虚其请益然某忆行脚时每讯同学溯菩提初祖而上往往

  • 上清秘道九精回曜合神上真玉经·佚名

    《上清秘道九精回曜合神上真玉经》,撰人不详。从内容看,应为东晋南朝上清派道士所造。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经乃金阚上保检仙司命杨君(杨羲)传授,体例与《真诰》相似。经文言存思之法。其法先精思澄观,招光吸影人

  • 梁书·姚思廉

    纪传体史书。唐初姚思廉撰。56卷。其中本纪6卷、列传50卷。无表志。成书于唐贞观十年(636)。思廉父姚察在隋时撰有旧稿,贞观三年(629),思廉奉命修史,在其父旧稿的基础上,参照梁谢吴《梁书》等诸家史书,补充整理,续成此书。

  • 十不二门·湛然

    亦称《法华本迹十妙不二门》。湛然在《法华玄义释签》中依智顗所说的十种妙而建立。运用一念三千、三谛圆融之义,分十门论述色心等无二无碍:①色心不二门。谓一切诸法无非心性故,心具三千,色亦具三千,心能造,色亦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