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七

律苑事规卷第七

四明演忠律寺住持嗣祖比丘省悟编述

剑 煎点住持

若法嗣到寺前点令带行知事到库司会议造食计算钱物送纳隔宿先到侍司咨禀命通覆住持具威仪诣方丈插香展拜请云(来辰就云堂聊具菲供伏望慈悲特垂降重下情不胜感激之至)禀侍者令容头请两班单寮挂牌报请大众至日铺设住持钵位卓袱分手煎点人位火板鸣大众赴堂煎点人随住持入堂揖坐中烧香一炷住持前问讯转龛后出住持引手揖煎点人座堂司行者唱云(请大众下钵)食徧煎点人烧香下嚫问讯住持揖复位命人行嚫食毕袱钵了退住持卓煎点人烧香一炷住持前问讯龛后出炉前问讯鸣钟行茶徧往住持前劝茶复龛后出进住持前行礼三拜云(即日云云此自薄礼屑渎重辱降重下情不胜感激之至禅规二展三拜)住持出堂送出煎点人复归堂烧香一炷上下间问讯以谢光伴复中问讯鸣钟收盏次诣方丈谢降重住持随到客位致谢若诸山煎点斋辨同住持赴堂揖住持坐当免行礼揖煎点人归位坐定起烧香一炷到住持前问讯下嚫表众人嚫烧光伴香一炷归位行食茶礼则不讲也茶罢同上方丈住持须先到客位致谢。

号 两班寝堂煎点

至日煎点首座知事耆旧诣方丈插香拜请住持已次请侍者小师住持庙位两班耆旧如常坐小师内坐至时首座请住持出揖坐行礼若免礼从炉右出烧香一炷进前问讯即下嚫首座同前三人问讯归位坐食毕首座起身烧香免礼就座献茶。

巨 诸山寝堂煎点

分手设位如常式煎点人诣方丈插香请住持已次令客头请两班耆旧侍者小师光伴至时请出寝堂炉前略叙寒温住持免礼则不揖坐也入位了烧香一炷下嚫住持起身揖煎点人坐食毕献茶了炉前致谢降重住持送两班几步即诣安下致谢辨若事法眷小师煎点隔日诣方丈拜请及两班耆旧辨事法眷乡人小师寝堂铺设庙位余人位次准常小师内坐请坐茶礼并与僧堂煎点礼同若法眷长上煎点余礼并免但烧香下嚫而已。

阙 尊宿相访

山门探知到寺预报维那挂牌迎接到时先通门状至方丈即鸣大钟大众门迎若免接礼潜入寺方通门状寝堂装香秉烛若法眷尊长即敛僧堂前钟随至方丈人事插香住持免之大众未至先请坐侍者礼拜烧香吃茶若众已至首座知事插香人事了侍者方插香礼拜客头揖请两班耆旧光伴吃茶茶罢带行行者炷香礼拜次直斤轿从参拜方丈行者礼拜参头领众礼拜直斤轿番参拜了侍者烧香献汤送客位主居右送入插香客辞免略叙寒温而出两班各插香人事参随别送安下了客头令备轿住持同引巡寮侍者随行客头预报诸寮巡已住持同入方丈叙话如乡人道旧人事归安下相接请客侍者具状请特为汤诣客位插香拜请云(方丈拜请和尚今晚就寝堂特为献汤伏望慈悲降重)呈状了客头覆云(请和尚汤罢就座药石)寝堂钉挂排照牌设特为光伴位催客行礼汤罢药石送出并前特为礼同客头诣客位请云(方丈请和尚今晚汤果)请两班光伴次早请汤侍者烧香行者问讯仆从声喏请粥了茶半斋点心请客侍者具状请特为管待山门造食备嚫衣钵合备贴嚫烧香侍者行礼汤礼同两班光伴若弟侄法孙泛常以下礼勿过勤贻笑作者。

汤状    当寺住持比丘(某甲) 右(某)輙以今晚就寝堂点茶特为伏望 尊慈特 垂心降重 谨状   年 月 日 当寺住持比丘 (某甲) 状   管待状   当寺住持比丘 (某甲) 右(某)輙以来日就寝堂聊备水饭伏望 尊慈俯 垂 降重 谨状   年 月 同前 (可漏)状请(某)处堂头和尚大宗师      当寺住持比丘 (某甲) 谨封

珠 诸山相访

若探知挂牌相接相见人事礼同前比近邻封见访止宿方讲汤礼省事者径到方丈免动众迎接此古法也若法眷尊长垂访请据庙位立定插香礼拜还法眷礼次讲诸山相见礼方丈内坐当让主位迎接如尊宿献汤躬行礼力辞侍者行礼若嗣法辨事法侄相访当躬至方丈住持即令鸣僧堂前钟集众人事先请住持庙坐行法眷礼次讲诸山礼接僧堂前但特为汤管待不具状请客侍者炷香陈请又看年腊高低临[日*之]通变。

称 官员相访

山门挂牌报众探候迎接将及门鸣楼钟众接入大殿拈香方丈献茶汤了送归客位请点心罢陪从游览库司备汤果祗待叙话中多谈出尘之语山门稍有急切之事方便善巧言之别诣恳及或留宿或即别鸣僧堂前钟大众送山门。

夜 施主斋僧

施主到门知客接见引上方丈献茶汤送安下若官贵大施主当鸣钟集众接之同上方丈炷香禀请须与知事议定斋料用费维那实具僧行数目嚫资随心均表若逼抑令彼退心彼我无益矣僧堂内设施主位於住持分手斋毕住持知事同到客位致谢或寄钱斋僧住持须责付知事尽数辨供表嚫勿移别用当思因果历然岂无忧惧昔湖南云盖山智禅师夜坐方丈见一僧项带铁拁身缠猛火倚门限告曰守颙前住此山时因将施主斋僧钱移盖僧堂受此苦报望和尚慈悲为(某甲)斋僧填还庶免此罪遂从其请后果得释扬岐祖师全身塔于兹山。

光 请名德都讲(禅宗请立僧首座其礼最重其次名德首座)

大方西堂名德首座人天师范言行相应一众投情某事严重委曲控陈如蒙允许方丈客头先於安下处陈设香机住持两班诣安下处住持插香同众板请词云(大众倾心久思示诲伏望慈悲特垂开允)答云(既蒙坚请不敢固辞)请已次日粥了於方丈会众行茶礼大众敦请毕鸣鼓一通方丈预令客头备柈袱炉烛汤茶到寮大众同送归寮通寒暄讫就座住持居左侍者烧香献汤再烧香献茶两班光伴如常法茶毕炉前谢汤茶了送住持出次大众人事次(即诣方丈炷香致谢了次)至库司诸寮人事方丈备草饭请特为汤药石至晚汤果两班光伴至日早方丈请就法堂特为茶请客侍者具茶榜(式如后)诣寮插香拜请与特为新首座茶同别日方丈管待两班光伴。

果 两班进退

或解制或年夜为期随处常式头首人材当於夏中审知所学量才铺职知事户门事务庄库岁计并须细审至职满日预上方丈禀退择人既定欲来日进退侍者密报两班昏钟鸣知事一班诣方丈插香普同拜退(禅规触一拜)就中或再留者挑灯住持送归库司侍者烧香点汤五更钟鸣头炷一班上方插香拜退(禅规触一拜)或再留者先一日晚住持诣寮侍者烧香点汤勉留请选头首从众名胜老成。

前两班告退不可缺拜请某人充头首等侍者呈目子住持白请知事一班讫俱至炉前受请如未允请众耆旧力当勉之(禅规住持头首对触一拜)而头首一班进前行礼云(即日云云某等自愧匪器过蒙甄录下情不胜愧悚禅规二展三拜)於理亦当俱展三拜在人行之住持当低身立受盖还触礼不宜也次知事一班行礼讫住持复位分座吃汤新东西两班住持对面耆旧上下间列坐侍者烧香(下汤不宜揖坐揖香揖汤此礼乃在当晚特为讲行)汤罢敛僧堂前钟大众集堂司行者喝云大众送新前堂首座归寮(禅规送归钵位了方归寮)前堂在门外右边立住持送入作贺了送住持出次后堂领众至接入问讯贺了送出次知事一班致贺已喝云大众送新知事归库司住持送入贺了送出余同前又喝云请首座大众送旧首座都寺归房又喝云请两班大众送新后堂忏首维那知客归寮又喝云请两班大众送旧头首知事归房皆是住持送入贺了各送住持出了居主位接侍者作贺送出接两班大众贺了送出贺毕新旧两班即诣方丈拜谢新旧首座都寺各插香系库司备送新旧两序同巡了半斋点心斋时单饭并就方丈西堂耆旧光伴庄库职务不在覆赞先审详已就便请人浴主殿主等项杂职待请两班了别日诣库司告退择人人交替方丈问讯随例(点心管待)。

珍 挂钵请知事

若请知事先不和会者粥罢堂司行者喝云(请大众小立)维那圣僧前烧香一炷巡堂一匝往住持前问讯侧右立接目子当面问讯龛后转槌边白槌一下云(适奉堂头和尚慈旨〔请〕某人充某职)逐一白讫客头揖受请人至住持前受职与前礼同次会头首耆旧茶劝勉请讫相礼并同前。

李 侍者进退

头首退已侍者一班具威仪咨禀住持预当择人请两班已侍者一班诣方丈插香同展三拜禀退住持批下当司即令行者请受职人到堂司吃茶人至揖入炷香献茶已再起身烧香一炷复位立白云(适奉堂头和尚慈旨令某甲律师充某职)逐一白请已受请人进前问讯转位献汤维那行礼揖座揖香揖汤请知客光伴汤罢同上方丈接已侍者一班列立定烧香侍者插香同展三拜了维那送侍者归寮作贺送维那出方丈行者插香礼拜轿番直斤参拜若名德之士住持初接免行礼躬送入寮维那人事而已堂司行者引新旧侍者巡寮当日批下堂司请旧侍者茶送归斋维那上首问讯对转问讯送维那出门次与诸房人事。

柰 方丈特为新旧两班汤

请客侍者令客头备柈袱炉烛诣新旧前堂首座前炷香首座还香(禅规触一拜)禀云(堂头和尚请参前就寝堂特为献汤)次新旧都寺前炷香(词语同前)次两班新旧职事人并耆旧光伴客头请钉挂寝堂铺设位头西堂首座光伴新头首一班一出新知事二出旧头首三出旧知事四出耆旧西班五出耆旧东班六出人多分接坐之烧香侍者预行排定照牌至时鸣鼓客集两侍者行礼图位与小座汤第三座六出礼同至晚汤果来早僧堂请茶新旧随所请之无光伴如常式库司请茶不及礼免之方丈茶罢同到库司致谢半斋点心(禅规次日)库司点心库司送旧首座都寺粥饭五味三日椀楪动用什物客头照例分送(禅规堂司亦有新旧依者特为汤茶之礼又有库司特为新旧两班汤药石之礼并在〔草〕饭罢各司行之律院少曾讲此)。

菜 管待新旧两班

库司预覆方丈制造食品请客侍者令客头行者备柈袱炉烛香合诣新旧首座都寺处炷香陈请云(方丈和尚午刻请就寝堂管待)当还香次两班新旧职人事并耆旧光伴并客头请寝堂钉挂设位排照牌系烧香侍者提点未斋先催客齐集住持接问讯次光伴接人各入座依照牌立定两侍者行礼巡揖坐烧香须分出头揖香了下汤分出头揖汤进卓侍者一班列住持前问讯入位下饭烧香侍者离位烧香一炷下嚫重轻照常式食了鸣鼓讲茶礼侍者烧香两侍者分出头揖香揖茶与特为汤礼同无揖坐一巡也茶罢炉前致谢住持送出次送光伴入。

重 住持垂访点茶

山门茶汤礼毕住持斋罢垂访诸寮点茶位在温存照觑寮舍不便处什物缺典责付库司措弁前堂寮茶头人力禅规例面普请维那寮知客寮人力结夏免普请诸寮人力不请不及公界须当详审通客多因琐屑致伤和气客僧到来不以时限斋过须当打饭延接库厨执事不可篾裂茶汤五味随宜均送纸笔实之属衣钵侍者时当照拂住持事繁在左右贤贤可也。

芥 方丈特为新首座茶

方丈管待了次早烧香侍者覆住持客头备伴袱炉烛香请客侍者写茶榜诣首座寮炷香(首座还香)禀请云(方丈斋退就法堂特为点茶伏望降重)客头请寮挂牌请知事光伴(禅规就僧堂行礼)住持对面中间设特为位分手光伴位其余位次如常式行礼并如前(禅规又有新首座特为后堂大众茶之礼无后堂次头首代之)。

茶榜式 当头和尚今辰斋退就 法堂点茶一中特为新 命首座聊表陈 贺之礼仍请 诸知事光伴  今月 日 侍司 (某甲) (请客侍者名)敬白

姜 诸庄监收

监收之职众人命脉贵在择人当请公心大小耆旧无任小师乡人苟用非某人不识因果隐瞒常住苛取佃甲无所不至非特岁计不足抑且累及山门凡有国有家者未尝不本此也诸庄成熟时至审细和会廉能久历大小耆旧或十方兄弟定已至日请两班大耆旧茶劝率寝堂一一请位转已献汤了送妇客位两班领众作贺次第巡寮草饭特为汤库司特为汤药石(与进退两班库司特为礼仝)唯天童诸庄监收利无入位已如礼敦请特为了至下庄日山门首钉挂讲茶汤礼鸣楼钟集众门送上轿自古至今遗风在焉。

海 头香寮舍交割什物

库司通置总簿一面具写诸寮交割什物库记印缝知事佥过呈方丈佥诸寮各置小簿两相对同凡头首交替库司令上下库或客头对号交什物动使损者须交元物失者决要本寮供过填陪铁之物遇亡僧时打入当库司措辨公界眼对即抵号上簿或增添庶免漏失每见多处进退之际什物缺典具单需索库司付之不采住持又不提点非任贤之意为头首者又当相体既居寮舍亦须整葺将更替时件件点对或者自留物件添号并留五味之属便益后人此住院之根本后人之模范如其扫荡一空贴诮有识得不愧心者哉方丈库司僧堂皆各有簿交割僧堂物件维那时当提督须以众人究心以成丛林也。

猜你喜欢
  阿毗昙心论卷第一·佚名
  中国文化及佛教于战后与欧洲民族之关系·太虚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四卷·佚名
  卷第五·佚名
  卷之下·永觉元贤
  佛教与反侵略的意义·太虚
  卷二十三·性音
  一切相应仪轨分第二十三·佚名
  卷五十五·性音
  致国民政府函·太虚
  观心论疏卷第四·灌顶
  卷一百九十七·佚名
  贤护分戒行具足品第七·佚名
  卷三百一十五·佚名
  三山来禅师疏语卷下·灯来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皎然

      论卢藏用《陈子昂诗序》   评曰:卢黄门序评贾谊、司马迁‘宪章礼乐,有老成之风',让长卿、子云‘王公大人之言,溺于流辞'。又云:‘道丧五百年而有陈君乎!'予因请论之曰:司 马子长自序云,周公卒五百岁而有

  • 列传第十九 萧景先萧赤斧子颖胄·萧子显

    萧景先,南兰陵兰陵人,太祖从子也。祖爰之,员外郎。父敬宗,始兴王国中军。景先少遭父丧,有至性,太祖嘉之。及从官京邑,常相提携。解褐为海陵王国上军将军,补建陵令,还为新安王国侍郎,桂阳国右常侍。太祖镇淮阴,景先以本官领军主自

  • 卷一百十九·毕沅

      ◎宋纪一百十九 ∷起强圉大荒落八月,尽十二月,凡五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七年金天会十五年   八月,壬辰,张浚奏:“探报,伪齐签军自六十以上则减之,五十以上则增之,科条之烦,民不

  • 东汉会要卷十六·徐天麟

    厯数下天文变异王莽地皇三年十一月有星孛于张东南行五日不见【本志下同】四年六月昼有云气如壊山堕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四年秋太白在太防中烛地如月光光武建武九年七月乙五金星犯轩辕大星十一月乙丑又犯轩辕十

  • 第十九册 崇德元年七月·佚名

    第十九册 崇德元年七月七月初一日,奉圣汗谕旨制定:国君福晋之随侍妇人等,戴镶红、蓝、绿各色宝石金顶东大福晋、西大福晋之随侍妇人等戴镶白水晶金顶,东侧福晋、西侧福晋之随侍妇人等戴素金顶。此等随侍女人,若系无官之女

  • 萧恒德传·脱脱

    萧恒德,字逊宁。富于胆略而善于谋划。统和元年(983),娶越国公主,拜为驸马都尉,迁南面林牙。随从宣徽使耶律阿没里征讨高丽回国,改任北面林牙。适逢宋将曹彬、米信侵犯燕地,耶律休哥与恒德商议军事,他的许多建议均被采纳,任东

  • 第三十四章 徐州班师始末·李宗仁

    一6月初,我三路革命军会师陇海线时,山西阎锡山已正式附义。革命势力至此已奄有全国的大部,本可一举而下北京与天津,以实现我原先“打下北京再说”的主张。谁知正因军事进展的迅速,武汉方面反蒋声浪也随之高涨。卒

  • 第十七章 4·辜鸿铭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辜讲有一次,孔子来到一个小镇上,听到人群中传来奏

  • (十二)·钱穆

    第十二目改过及人心疵病。全书十四目,惟改过二字重见,亦可见朱子当时编为此书特重此两字。重功利,则惟言进步。重道义,则无进步可言,惟求改过。而一切人事过失,其本源则尽在心,工夫亦尽当在心上用。理学家始言气质之性,则性上

  • ○禅宗永嘉集·玄觉

      唐慎水沙门玄觉 撰   大章分为十门。慕道志仪第一。夫欲修道。先须立志。及事师仪则。彰乎轨训。故标第一。慕道仪式。戒憍奢意第二。初虽立志修道。善识轨仪。若三业憍奢。妄心扰动。何能得定。故次第二明戒

  • 方便心论一卷·佚名

        后魏西域三藏吉迦夜译  明造论品第一  若能解此论  则达诸论法  如是深远义  今当广宣说  问曰。不应造论。所以者何。凡造论者。多起恚恨憍逸贡高。自扰乱心少柔和意。显现他恶自叹己善。如斯众

  • 摄大乘论释 第九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九卷世亲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增上慧学分第九之余论曰。此中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谓因缘引发数习生差别故释曰。此中加行无分别智三种差别。谓或由种姓力。或由前生引发力。或由现在数习力

  • 华严镜灯章·续法

    清浙水慈云沙门续法集门人如朗较昔藏和尚。为不了事事无碍法界旨者。设巧方便。於一暗室。中供五佛。像前各然一灯照之。取十圆镜。安置十方。面面相对。影影交涉。学者因此。悟入剎海涉入重重无尽之旨。今亦就此一喻

  • 山东海疆图记·佚名

    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记载,《山东海疆图记》有两个版本。《山东海疆图记·五卷首一卷》清胡德琳、王尚珏辑,清抄本。藏于南京大学图书馆。《山东海疆图记·九卷》清抄本。藏于国家图书馆。全书分为天时、地利、人事

  • 梦溪笔谈·沈括

    北宋沈括撰。二十六卷,《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总三十卷。括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嘉祐进士,累官太子中允。翰林学士,著名的自然科学家、政治家。他在王安石变法期间,参与制定新法。晚年遭保守派迫害,一再贬

  • 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佚名

    经名: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期。假托西王母传谷希子。言服食五方生气法术。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述二人共吞五牙(五方之气)之术,实为房中术。

  • 上清河图内玄经·佚名

    《上清河图内玄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真诰》卷十一、《无上秘要》卷四引《河图内元经》,当即此书。今本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分五篇,其中第一篇(序文)已残缺。第二篇《太一秘讳》,言存思人首太

  • 旧巷斜阳·刘云若

    最福鸳鸯天荒寻佳迹,有情离别旧巷剩斜阳。贫苦女璞纛,为冀潘亩夹桶一双幼子,以欢天喜地做了女招待。邂逅王小二,日久生情,但却陷入情义两难之境地。随盾,膏夫独出走,情人忍痛离别,璞王更是陷于地狱般的生活“轮回”沦落风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