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会典卷三十八

礼部

祠祭清吏司

大祀二

凡祭

地之礼兆隂位於

北郊曰

方泽其制二成四周以方坎蓄水岁以夏日至祭皇地只奉

太祖高皇帝

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

圣祖仁皇帝

世宗宪皇帝配以

五岳

五镇

四海

四渎

啓运

天柱

隆业

昌瑞

永宁五陵山从祭

皇地只位第一成北向

列圣东西向

四从位第二成

五岳

啓运

天柱

永宁三山西向

四海在其次

五镇

隆业

昌瑞二山东向

四渎在其次均设黄幄

皇地只黄琮一帛一犊一登一簠二簋二笾豆各十有

二尊一爵三鑪一镫四

列圣均帛一犊一登一簠簋各二笾豆各十有二尊一

爵三鑪一镫四

从位各帛一每幄均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鉶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十尊一爵三琖三十鑪一镫二玉帛实於篚牲载於俎尊实酒疏布羃勺具先祭一日乐部设中和韶乐於坛下分左右悬銮仪卫陈法驾卤簿於

午门外金辇於

太和门阶下巳刻太常卿诣

乾清门奏请

皇帝诣斋宫

皇帝御龙袍衮服乘礼舆出宫内大臣侍卫前引後

扈如常仪至

太和门阶下降舆乘辇

驾?警跸

午门鸣钟法驾卤簿前导不陪祀王公文武各官咸朝服跪送导迎鼓吹设而不作銮仪卫校鸣

斋宫钟

皇帝入坛西门至

方泽北门外降辇赞引太常卿二人恭导

皇帝由右门入诣

皇只室於

皇地只

列圣前上香毕行三跪九拜礼

从位遣分献官上香行礼

皇帝诣

方泽视

坛位诣

神库视笾豆并视牲牢毕由内壝北右门出外壝北右门至神路左陞辇诣

斋宫陪祀王公百官咸采服分班集

斋宫门外恭候

皇帝入乃退祭日日出前七刻太常卿诣

斋宫告时

皇帝御祭服乘礼舆出降舆乘辇銮仪卫校鸣斋宫钟

皇帝至外壝北门外神路左降辇赞引太常卿二人恭导入大次竢礼部尚书率太常官诣

皇只室恭请

神位安奉黄幄毕太常卿奏请行礼

皇帝出大次盥洗赞引太常卿恭导

皇帝由外壝北右门入内壝北右门陞子阶至二成黄幄次拜位前立太常赞礼郎引分献官四人由北左门入至阶前夹甬道立鸿胪官引陪祀王公位阶下百官位外壝门外均就位左右序立均南向典仪官赞乐舞生登歌执事官各共乃职【以下自瘗毛血至彻馔皆典仪官唱赞】武舞八佾进赞引官奏就位

皇帝就拜位立乃瘗毛血迎

神司乐官赞举迎

神乐奏中平之章【凡举乐皆司乐官唱赞後同】赞引官奏跪拜兴皇帝行三跪九拜礼王公百官均随行礼司香官各奉香盘司玉帛官各奉篚进奏广平之章赞引官奏陞

坛恭导

皇帝诣第一成

皇地只位前司香官跪进香赞引官奏跪

皇帝跪奏上香

皇帝上柱香次三上瓣香兴

皇帝诣玉帛案前司玉帛官跪进篚

皇帝跪受篚奠玉帛兴以次诣

列圣配位前上香奠帛仪同赞引官奏复位【凡陞坛行礼复位皆

有奏後同】

皇帝复位乃进俎

皇帝转立拜位旁西向有司贮羮於壶恭执自坛下

陟子阶升诣

皇地只位

列圣位前各跪拱举兴以羮沃俎者三皆退由西阶降皇帝复位奏含平之章

皇帝陞

坛诣

皇地只位

配位前跪进俎兴复位行初献礼司爵官各奉爵进奏

大平之章舞干戚之舞

皇帝陞

坛诣

皇地只位前司爵官跪进爵

皇帝跪献爵奠正中兴退就读祝拜位立司祝至祝

案前跪三叩奉祝版跪案左乐暂止

皇帝跪羣臣皆跪司祝读祝毕奉祝版诣

皇地只位前跪安於案三叩退乐作

皇帝率羣臣行三拜礼兴诣

配位前以次献爵仪同赞礼郎引分献官由东西阶升

坛各诣

从位前上香奠帛以次献爵毕降阶退立原位乐止武功之舞退文舞八佾进行亚献礼奏安平之章舞羽龠之舞

皇帝陞

坛以次献爵奠於左仪如初献复位行终献礼奏时平

之章【舞与亚献同】

皇帝陞

坛以次献爵奠於右仪如亚献复位分献官献爵均如

初乐止文德之舞退太常官赞

赐福胙光禄卿二人就西案奉福胙进至

皇地只位前拱举

皇帝诣饮福受胙拜位立侍卫二人进立於左奉福

胙官降立於右

皇帝跪左右执事官咸跪右官进福酒

皇帝受爵拱举授左官进胙受胙亦如之三拜兴复位率羣臣行三跪九拜礼彻馔奏贞平之章有司诣

皇地只位前奉黄琮退送

神奏宁平之章

皇帝率羣臣行三跪九拜礼有司奉祝次帛次馔次

香恭送瘗坎奉

配位前帛馔香恭送燎所

皇帝转立拜位旁西向候祝帛过复位

从位香帛均由东西阶奉送各瘗所乐作

配位帛燎半奏望瘗恭导

皇帝由内壝北右门出至望瘗位望瘗引分献官各

诣左右门外望瘗奏礼成恭导

皇帝由外壝北右门出入大次更衣礼部尚书率太

常官恭请

神位还御

皇只室

皇帝出至北门外陞礼舆法驾卤簿前导导迎乐作

奏佑平之章

皇帝回銮王公从各官以次退不陪祀王公百官仍

朝服於

午门外跪迎

午门鸣钟王公随

驾入至内金水桥恭候

皇帝还宫各退○因事祗告遣官将事太常寺设黄

幄於

方泽太常卿率所属恭请

皇地只神位安奉幄内太常赞礼郎引遣官入

方泽北门左门由外壝北左门入内壝北左门诣方泽第二成子阶下拜位行礼上香奠献均升自西阶读祝由第一成子阶右降至第二成读祝拜位仍降西阶复位余仪均与

圜丘祗告同

钦定大清会典卷三十八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图]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一 陆倕 到洽 明山宾 殷钧 陆襄·姚思廉
  列传第十九 蔡廓·李延寿
  卷九十二 晉紀十四·司马光
  卷一百六十三 慶曆八年(戊子,1048)·李焘
  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 一、感泣悚惶,披肝沥胆再上奏折·雍正
  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王郭两先生崇论序·李衷纯
  虞愿传·李延寿
  赵扌卞传·脱脱
  余懋衡传·张廷玉
  卷十八·杨士奇
  卷一百四十一·佚名
  卷十·陈骙
  “消息”·沈从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齐贤·隋树森

    李齐贤(一二八七———一三六七), 字仲思,号益斋、栎翁。高丽庆州人。年未冠已有文名,大为忠宣王所器重。年二十八随忠宣王入大都,与诸名公游,如姚燧、赵孟頫、张养浩等,学大进。又尝奉使川蜀,所至题咏,脍

  • 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二十二·张廷玉

        何文辉马云 缪大亨 蔡迁 王铭 宁正 金兴旺 花茂 丁玉 郭云   何文辉,字德明,滁人。太祖下滁州,得文辉,年十四,抚为己子,赐姓朱氏。太祖初起,多蓄义子。及长,命偕诸将分守诸路。周舍守镇江,道舍守宁国,马儿守婺

  • 卷一百十五·列传第三·张廷玉

        兴宗孝康皇帝 睿宗献皇帝   兴宗孝康皇帝标,太祖长子也。母高皇后。元至正十五年生于太平陈迪家。太祖为吴王,立为王世子,从宋濂受经。   吴元年,年十三矣,命省临濠墓,谕曰:“商高宗旧劳于外,周成王早闻《

  • 卷二十七·连横

    农业志连横曰: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是故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则农业重矣。台湾为海上荒岛,古者谓之毗舍耶,梵语也。毗为稻土,舍耶庄严之义,故又谓之婆娑世界。是台湾者为农业之乐国,而有天惠之利也。然土番狉榛,未知耕

  • 涌幢小品卷之十三·朱国祯

    埋羹撤茶王琎。昌邑人。洪武初。以儒士历宁波知府。堂馔用鱼肉。命埋之。号埋羹太守。有给事来谒。具茶。给事为客居间。公大呼撤去。给事惭而退。又号撤茶太守。中官祈哀佥事陈谔。字克忠。诙谐。正统初。有中官阮巨

  • 元胄传·魏徵

    元胄是河南洛陽人,西魏昭成帝的第六代子孙。 祖父元顺,西魏的氵仆陽王。 父亲元雄,武陵王。 元胄小时候就英勇果敢,练就了多种武艺,美髯虎须,看上去凛然不可侵犯。 北周齐王宇文宪一见他,就把他当作壮士,招到自己的身边。 元

  • 卷二百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四经籍考【二十四】集【诗集】【臣】等谨按马端临於别集外复辑诗集一门凡无文而独有诗及有文而诗仍独行者胥隶焉伏读我皇上御制乐善堂文集并御制文初集奎藻腾辉裒成巨帙而御制诗自

  • 近思録集注卷三·茅星来

    格物穷理【自此以后则细论条日工夫而此一篇乃大学致知格物也自首卷所论隂阳性命以至末卷圣贤气象皆物也皆其所当格者也而此卷则其格之之法汉唐诸儒惟于此未明晓所以修己治人多不得其道韩文公原道引大学之言独不及致知

  • 跋·车垓

    双峰先生内外服制通释余闻其书旧矣今始获一覩其发明朱夫子家礼殆无余蕴岂曰小补之哉因思丱角时从玉峰先生于上蔡东湖书院引试圣则堂举孟子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章为题先生曰此帝尧命契教天下万世以人道之始也余对曰朱夫

  • 卷八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八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八十一宗庙制度宋史礼志太祖建隆元年有司请立宗庙诏下其议兵部尚书张昭等奏谨案尧舜禹皆立五庙盖二昭二穆与其始祖也有商建国改立六庙

  • 品類足論品目·欧阳竟无

      辯五事品第一 辯諸智品第二   辯諸處品第三 辯七事品第四   辯隨眠品第五 辯攝等品第六   辯千問品第七 辯抉擇品第八   論藏稱阿毗達磨藏.諸一切論皆阿毗達磨。然論藏體制各別不同.嚴覈細辨而有   其三

  • 答郑贤宗函·太虚

    半年多不见足下,去年过上海时不能得相会,后来信息也沉沉了!惟足下志行精切,知见端敏,谅必深入经藏,体解大觉。前者两次来问,皆想于晤面时谈之,故未答覆;今恐面谈不易,将来信录在海潮音通信中,略附数语于此。印光法师的阅经法,就是

  •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九(本)·窥基

    沙门基撰论。若唯有识至说有三性。述曰。虽有七颂释外难中而分为二。初二颂答唯有识便违理难。后五颂答唯有识便违经难。后中有二。初三颂释无境三自性不成难。后二颂释有识三无性不成难 于此初中有四。初总问。二略

  • 吸血蝙蝠·莫里斯·勒布朗

    一碧万顷的穹庐下,微风拂动着一望无际的绿盈盈的葡萄园,仿佛美丽的浪花在翻滚跳跃。那令人心驰神往的绿波浪似乎要与湛蓝的天际竞相争艳。四周弥漫着葡萄的甘美香味。在那宁静幽远的法国初秋里,这一切充满着诗一样雅致的

  • 人有人的用处·维纳

    副标题《控制论和社会》,控制论著作。美国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著。本书初版于1950年,随后,作者又对本书进行了修订,修订本于1954年由英国伦敦艾尔一斯波蒂斯伍德(Eyre and Spottiswoode)出版公司出版。这是

  • 对床夜语·范晞文

    南宋范晞文撰。5卷。有《历代诗话续编》本。此书全为论诗之诗,不甚述考证笺释及琐闻杂说,结体省净。它对唐诗研究的最大贡献是在诗歌艺术方面。著者每取古人诗句相类之处,比较论评。比较的作品或出于同一作家,或同为

  • 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王重阳

    道家内丹学著作。金·王喆撰。书以师徒问答的形式,对祖宗、性命、根蒂、龙虎、铅汞、金公黄婆、婴儿姹女、心猿意马、宾主觉照、龙蛇、三宝、太上、出家、修行、长生不死、道、清静、三命、九星、九窍五刚、四时四大

  • 萍沙王五愿经·佚名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先叙萍沙王五愿,后叙弗迦沙王出家,宿窑家,佛夜为说法,证三果,次日命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