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消息”

北平有个某日报,近来曾两次登载关于失踪多日的丁玲女士消息,消息很离奇动人,可惜却并不确实。那消车载明是“外埠通讯”,是不是外埠航空快讯还待考,不过凡办报的老经验,自然皆明白用“外埠通讯”,就可以减轻多少责任的方法。这消息若由上海的什么小报所载消息改编,我很希望那个负责编辑,此后莫在编排这种消息。若真由外埠寄来,也深盼他们加以注意,莫再轻为登载。报纸虽为有闻必录的性质,然事难征信,近于谣言,其他报纸不愿登载的,若由什么报添盐着醋单独登出,对于那个报馆也就是一种损失。

两次消息里皆说“丁玲办清自首手续”,(有次排的是手绪!)且说其人自首以后,生活如何自由与安适。又说人在西子湖边,起居异常潇洒,最近且仆仆京沪道上,原来正有出洋之举!从消息说来,俨若这个记者真在西湖或京沪车上见到丁玲的神气,若非有意说谎,岂不是白日见鬼吗?一个左翼作家,从目前中国情形很不妥当,若中央只靠点特税支持场面,各省军人尽提打拳,念佛,读经,胡胡涂涂因循敷衍下去,国家将不成个国家,还有什么文化建设可言。激于热情把他的作品安置一个希望,对政治改进社会改造有所憧憬,这件事凡是青年人稍有热血,老年人稍有知识,皆会明白是十分合理的。某种人胆小心虚,总以为一个作家稍有热情,就是受莫斯科的指挥,而且与江西方面军事活动不可分开,就使这个作家忽然“失踪”。以后弄明白了这人无罪可言,又不能轻于释放,承认“失踪”的责任,因此把人留下,将家中人接来同住一处,尽这个人在不生不死情形中过着日子,社会不能帮助他,法律不能帮助他,说起来是一件如何悲惨的事!如今舆论界居然还有人把这样一个失去自由了的作家,造作种种谣言,这类人眼见自己谣言登载于报纸时,不知究发生何等感想。消息若出现于××日报,以及某种宣传刊物,本不足为奇。因说谎者必有所利,或把这人秘密××,却不妨宣传说有人在日内瓦同他喝酒碰杯。或把这人变相监禁,再宣传说其人正在青岛避暑。一切宣传如别有意义,就不必再问真伪。本人既无从置辩,旁人自然也无法代辩。但这种消息,一个具有独立性质,或希望读者相信其为有独立价值的报纸,却不至于轻为刊载,来作散播摇言的第二手,减损其报纸价值的。

社会上对于一个“失踪”作家十分关心,一个大报的记者若得到关于这个人的消息,有污及其人格,关涉及其私事情形,来稿采用自不能不加以审慎。若来稿不足征信,其记载除可以引起读者误会,发生一种游戏趣味外毫无价值,也一再把它刊载,报纸的用处就未免太少了。如今凡有编者可挨打的消息,如回教问题,应受处罚的问题,如强有力方面的行为,记者照例皆很知道小心谨慎。惟对于一个受迫害与虐待的作家,正因其为女子,在无望无助中所产生的悲剧,却常常有人努力设法使此悲剧角色小丑化,造作一些无聊故事,糟蹋其人,以博读者开心。事虽子虚乌有,因不必负任何责任,就任意发表,这种发稿人的心,真不知是用什么东西作成。

假如失踪的不是丁玲女士,却为胡适之或张君励先生,失踪多日后,××已明白他只是个学者,对于政治信仰与当局虽不相同,却并非国家仇敌。想拘留他既无罪可以援引,想释放他又因先前一时曾正式否认“此人失踪与××无关,”不便释放。于是就让他在南京住下,监视着他的行动,使他无发表意见的机会,也使他无否认谣言的机会。于是另有一人,却散布谣言,说他已作了南京某要人的亲家,且已与某院长拜把子换帖,政府行将派他过意大利考查法西斯蒂政治。这些消息即或由专电发出,且很使读者发生兴味,某报记者想来仍然不会轻为刊载的。

挨打的不敢登,引起麻烦的不敢登,知道应负点儿责的不敢登,结果也就只好这里一个通讯,那里一个通讯,篇幅若有空余时,且不妨特辟一栏,用来全登教会学校的名人校花剪影,尽报纸成一个教会变相宣传机关,给读者一种新的布道方式去了。

一个记者具备“无中生有”’的才干,对于这种才干本来令人佩服。但一个读者,若习惯了从这种报纸记载上找知识,寻趣味,那读者健康的感情,便会完全被阉割了。会造作消息的人日多,想起多数读者的命运真很可怕。

(本篇发表于1935年3月10日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第142期。署名编者。)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 贾充 郭彰 杨骏·房玄龄
  卷二百二·列传第八十九·释老·宋濂
  卷二一四 唐紀三十·司马光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七·叶隆礼
  通鉴续编卷十九·陈桱
  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卷下·佚名
  提要·佚名
  第九四禀同治十三年九月七日一一三○四-一·佚名
  卷十七·黄震
  卷八·傅恒
  史记集解卷七十三·裴骃
  南游记 光绪廿五年己亥·恽毓鼎
  夏纪·张居正
  海陵王本纪·萧子显
  徐勉传·姚思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牟{山献}·唐圭璋

      {山献}字献这,其先蜀人,徒居吴兴。牟子才子。生宝庆三年(1227)。擢进士第、官大理少卿。入元不仕。至大四年(1311)卒,年八十五。有牟氏陵阳集。   木兰花慢   饯公孙倅   山城如斗大,君肯为、两年留。问读易堂前,翛

  •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臧懋循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杂剧(元)无名氏撰●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杂剧目录楔子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刘安住归认祖代宗亲 正名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楔子〔冲末扮刘天祥搽旦

  • 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四十一·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四十一      宋 苏辙 撰张仪列传第十八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仪仪已学而游説诸侯尝从楚相饮楚相亡璧门下意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仪掠笞数百不服醳

  • 卷四·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四(宋)吴缜 撰○四曰自相违舛王瓌恭宪太后弟乃以爲惠安太后弟以三月二日爲中和日太宗纪享年差三岁杜佑所终之官与桑道茂传不同明皇帝公主数多一人穆宗纪始封与宪宗纪异建王已改名而薨时犹书

  • 高从诲传·薛居正

    高从诲,开始时在后梁做官,历任殿前控鹤都头、鞍辔库副使、左军巡使、如京使、左千牛大将军、荆南牙内都指挥使,代理濠州刺史,历官至检校太傅。当初,在高季兴将要反叛时,高从诲总是哭着劝谏他,高季兴不听。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

  • 卷四十二·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四十二明 俞汝楫 编历官表尚书吕 震【字克声陕西临潼人举人永乐六年任十八年定鼎北京改掌部事兼太子少师加太子太保】金 纯【字德修直隶泗州人太学生永乐

  • 卷二百三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二舆地考古扬州扬州北据淮东南距海其在天文斗为吴之分野兼得楚及南越之交当宋全盛时为淮南东西江南东西两浙及福建诸路而广南之潮州梅州亦

  • 卷一 学而第一·邢昺

    [疏]○正义曰:自此至《尧曰》,是《鲁论语》二十篇之名及第次也。当弟子论撰之时,以《论语》为此书之大名,《学而》以下为当篇之小目。其篇中所载,各记旧闻,意及则言,不为义例,或亦以类相从。此篇论君子、孝弟、仁人、忠信、道

  • 春秋说卷二十二·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襄公下十有一年春王正月作三军井赋之制四丘为甸甸岀甲士三人成公初年作丘甲丘岀一甲则甸岀甲士四人士卒牛马随甲递增鲁本三军隂益而四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防晋战于鞌四卿并将其为四军明

  • 缁门警训卷第六·如卺

    长芦慈觉颐禅师龟镜文夫两桂垂阴一华现瑞。自尔丛林之设。要之本为众僧。是以开示众僧故有长老。表仪众僧故有首座。荷负众僧故有监院。调和众僧故有维那。供养众僧故有典座。为众僧作务故有直岁。为众僧出纳故有库头

  • 卷之二十二·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二十二 哲宗辛未元佑六年。 祖自海会移东山。 入院。祖师塔烧香。以手指云。当时与么全身去。今日重来记得无。复云。以何为验。以此为验。遂礼拜。黄梅邑宰请开堂。垂语曰。譬如水牯牛过窗棂。头角四蹄

  • 卷五·佚名

    第三篇第一章 思惟品二五一 思惟本生谭[菩萨=行者]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某厌出家比丘所作之谈话。彼为住于舍卫城内某良家之子,归依佛法而出家。某日,彼于舍卫城中巡回托钵,见一装饰美丽之妇人,起爱执之心,心情不

  • 汤姆叔叔的小屋·斯托夫人

    19世纪美国作家比彻·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废奴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小说中的汤姆是种植园主谢尔比家的家生奴隶,从小忠心侍奉主人,成年后当上了总管,人们都叫他汤姆叔叔。他与家人住在一间小木屋中。

  • 敕议或问·朱厚熜

    朕惟孔子之道王者之道也德王者之德也功王者之功也事王者之事也特其位非王者之位焉昨辅臣少傅张璁再疏请正其号称服章等事已命礼官集翰林诸臣议正外惟号与服章二事所关者重亦关于朕者不得不为言之朕惟我

  • 正源略集·佚名

    凡十六卷。清代僧达珍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五册。达珍继南岳下三十九世霈霖际源、四十世昭月了贞之编纂工作,并增辑二师之略传而成书,然缺卷一与序跋。卷二至卷十六收录南岳下三十四世至四十世、青原下宗镜三世至十三世

  • 高峰原妙禅师语录·高峰原妙

    全一卷。又作高峰大师语录。宋代僧原妙(1238~1295)撰,元代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二册。收录湖州双髻庵示众法语、西天目山师子禅寺开堂语要、拈古、补遗、偈颂、赞佛祖、行状、塔铭、音释等。元代洪乔祖另编有高峰原妙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