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七十五

郊社考

祈禳【祷疾 祓除祷水旱已见雩祭门】

宋寜宗嘉定元年六月以蝗祷於天地社稷

八年八月蝗祷於霍山九年六月蝗祷羣祀

理宗绍定四年九月以太庙火灾告於天地宗庙社稷嘉三年八月以浙江潮患告於天地宗庙社稷景定五年十月帝有疾命官分祷天地宗庙社稷宫观辽太祖神册四年十月次乌尔古部以大风雪兵不能进祷於天俄顷而霁

太宗会同五年六月以皇太后不豫祷於太祖庙时驻阳门关闻皇太后不豫即驰入侍汤药必亲尝仍告太祖庙幸菩萨堂饭僧五万人七月乃愈

圣宗统和四年九月皇太后行再生礼十月皇太后复行再生礼为帝祭神祈福

【臣】?谨按再生礼每十二年一举无一岁再行者兹为帝祈福盖创举也故书之余不悉载

再生礼仪

凡十有二岁皇帝本命前一年季冬之月择吉日前期禁门北除地置再生室母后室先帝神主舆在再生室东南倒植三岐木其日以童子及产医妪置室中一妇人执酒一叟持矢箙立於室外有司请神主降舆致奠奠讫皇帝出寝殿诣再生室羣臣奉迎再拜皇帝入室释服跣以童子从三过岐木之下每过产医妪致词拂拭帝躬童子过岐木七皇帝卧木侧叟击箙曰生男矣太巫幪皇帝首兴羣臣称贺再拜产医妪受酒於执酒妇以进太巫奉襁褓彩结?物赞祝之预选七叟各立御名系於彩皆跪进皇帝选嘉名授之赐物再拜退羣臣皆进襁褓彩结?物皇帝拜先帝诸御容遂宴羣臣

【臣】?谨按辽俗每十二年一行始生之礼惟帝与太后太子及额尔奇木得行之名曰再生又名覆诞盖以岁一周星因天道更新之象而预祓除之亦禬禳颂祷之义也史称始以三过岐木俾念母氏劬劳终拜先帝御容朂以敬承宗庙为苏尔威汗之善於垂训顾名思义或亦有取欤

金章宗承安四年八月以皇嗣未立命有司祈於太庙至五年复以继嗣未立祷祀太庙山陵少府监张汝猷言皇嗣未立乞亲行祀事之後遣近臣诣诸岳观庙祈祷诏司空襄往亳州祷太清宫既遣刑部员外郎完顔匡往焉泰和元年春襄承命驰祷太清宫及后土方岳

宣宗兴定二年京师屡火遣礼部尚书杨云翼禜之三年七月以地震遣参知政事图克坦思忠祭地祗於上清宫八月遣礼部尚书杨云翼祭社稷翰林侍读学士赵秉文祭后土於河中府

元成宗大德九年十二月帝有疾遣宣政院使实廸?祷於太庙

泰定帝泰定元年十月遣使祀盐官州海神

时盐官州海水溢屡坏堤障侵城郭特遣使祀之三年八月大风海溢复坏堤防三十余里再遣使祭不止徙居民千二百五十家致和元年三月遣户部尚书李嘉努往盐官祀海神仍集议修海岸造浮屠二百六以厌海溢

【臣】?谨按盐官海神世宗时尝以海岸崩遣使命天师祈祀潮即退语载河渠志泰定元年三年事志皆不载止载四年五月以潮水冲败海岸平章图们岱尔茶议遣直省舍人巴延奉御香令天帅依世祖例祈祀制可是世祖以後泰定四年以前中间又似无遣使事或者河渠志误以元年为四年耶志又云文宗天历元年八月十日至十九日正当大汛潮势不高风平水稳十四日祈请天妃入庙是盐官海神亦有天妃也

二年六月皇子生命巫祓除於宫

四年九月以灾变命祀天地享太庙致祭岳渎及名山大川以禳之

是岁四方霖潦旱蝗河决海溢山崩地震日食星变屡告至是以灾变赦天下复祀以禳之

文宗天历二年八月幸世祖所御幄殿祓除

十二月又祓祭於太祖幄殿

【臣】?谨按元祓祭每於八月十二日行之谓可以脱旧灾迎新福为国俗之常故史皆不书独文宗纪两载之皆於祖宗幄殿行事盖文宗以簒窃得国隐有不安於心者欲藉祖宗以厌之耳

祭祀志曰国俗旧礼每岁驾幸上都以八月二十四日祭祀谓之洒马你子用马一羯羊八彩段练绢各九疋以白羊毛纒若穗者九貂鼠皮三命蒙古巫觋及蒙古汉人秀才达官四员领其事再拜告天又呼太祖青吉斯御名而祝之曰托天皇帝福荫年年祭赛者礼毕掌祭官四员各以祭币表里一与之余币及祭物则凡与祭者共分之每岁十二月下旬择日於西镇国寺内墙下洒扫平地太府监供彩币中尚监供细氊鍼线武备寺供弓箭环刀束秆草为人形一为狗一剪杂色彩段为之肠胃选达官世家贵重者交射之非伯苏札拉尔奈曼蒙古岱拉拜塔坦沙卜珠苏尼特?氏族不得与列射至縻烂以羊酒祭之祭毕帝后及太子嫔妃并射者各解所服衣俾蒙古巫觋祝赞之毕遂以与之名曰脱灾国俗谓之射草狗每岁十二月十六日以後选日用白黑羊毛为线帝后及太子自顶至手足皆用羊毛线纒系之坐於寝殿蒙古巫觋念呪语奉银槽贮火置米糠於其中沃以酥油以其烟薰帝之身断所系毛线纳诸槽内又以红帛长数寸帝手裂碎之唾之者三并投火中即解所服衣帽付巫觋谓之脱旧灾迎新福云又曰世祖至元七年以帝师帕克斯巴之言於大明殿御座上置白伞盖一顶用素段泥金书梵字於其上谓镇邪伏魔护安国刹自後每岁二月十五日於大殿启建白伞盖佛事用诸色仪仗社直迎引伞盖周游皇城内外云与衆生祓除不祥导迎福祉

明太祖洪武六年五月定太岁诸神春祈秋报礼【详星辰门】十七年十二月以大将军徐达疾祷於山川城隍之神是年太阴数犯上将帝忧之诏达还朝十二月有?帝祷诸神曰曩者天下有乱朕命将偃兵息民大将军徐达之功为多今疾弗瘳朕特告神愿全生数载固寜万姓朕他日与达同往惟神鉴之明年二月达卒

成祖永乐五年五月以征安南遣官遍祀岳镇海渎及安南山川城隍之神

以将士冲冒炎暑虑生疾病遣官奉香帛遍祷以祈神佑

六年十二月命安远伯柳升廵捕倭寇仍祭告东海九年七月陕西疫遣官祭告西岳及陕西山川诸神十六年十一月遣官祭东海之神

时浙江濒海诸县风潮冲激堤岸垫溺居民修治迄无成功帝乃斋戒遣保定侯孟瑛?以大牢往祭水患顿息

英宗正统六年正月以庄浪地屡震躬祀郊庙遣官祭告西方岳镇

四月以南京烈风为灾遣官祭孝陵及锺山大江之神九年闰七月南京大风雨雹坏坛壝陵庙复遣官祭告孝陵及锺山大江之神

八年五月以雷震奉天殿鸱吻遣官祭告天地

明年闰七月以雷震奉先殿鸱吻亲告太庙复遣官祭告天地

十年正月以太仓屡火遣官祭太岁及火神

六月以浙江台州寜波绍兴诸处及陕西西安府疫遣官祭南镇西岳西镇

十一年十二月甘州疫复遣官祷西岳西镇及甘肃境内山川之神

十一年二月异气见华盖奉天殿遣官祭告天地景帝景泰四年三月以灾变屡见遣官祭告天地祝曰恭承大命主宰华夷负荷弗胜积愆深重宵旰悔省悛改无由爰致身心每欠安顺天时人事垂戒甚明起居忧惶震惊无措仰祈洪造特赐矜怜俾图自新获趋康泰

六年五月以时多灾异命各省廵抚?官祭天下岳镇海渎山川诸神以申祈祷

英宗天顺元年七月以承天门灾躬祷南郊遣官祭告庙社山川城隍诸神

是年六月彗星犯营室占者谓咎在母后帝诣南郊躬祷八月以彗星屡见复祷

宪宗成化三年四月以四川地震遣官祭告境内山川七年四月以灾疫流行遣官祭告山川诸神

九月遣工部侍郎李顒祭海神

时浙江潮溢漂民居盐场特遣顒往祭并修筑堤岸

八年四月京师久旱运河水涸遣官祷於郊社山川淮渎东海之神

九年六月寜夏地震命廵抚?官祭告贺兰山之神十二年七月以黑眚见躬祷天地於禁中

时有妖物夜出啮人都城惊扰帝为文以告以用度不节工役劳民忠言不闻仁政不施四事自责

十三年四月以四方灾异迭见遣官祭岳镇海渎并锺山之神

二十一年四月以泰山屡震遣官祭告

孝宗弘治元年四月天夀山雨雹遣官祭诸陵及天夀山

七年二月以孝陵风雷之变遣官祭告

十年三月以京师山东山西陕西诸处灾异迭见遣官祭告郊社山川命所司分祷封内山川

十一年十月清宁宫灾遣官告郊庙社稷山川

十八年九月【武宗已即位】以霪雨方霁星变继作遣官祭告郊庙社稷

武宗正德元年六月以彗星见遣官祭告郊庙

三年十月以南直隶湖广河南诸处灾伤遣官祭告天下名山大川

六年七月以四方灾旱盗贼遣官祭告郊庙社稷山川及天夀山之神并令守臣祭告岳镇海渎

八年五月以四方灾异遣官祭告郊社及山川诸神时礼部尚书傅珪?疏列四方灾异且曰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所书灾异不过六十九事今自去年秋九月至夏四月地震天鸣雹降星陨龙火出见山崩地裂共四十有二而旱灾不与焉顷虽降旨修省祭告而雨泽未通禾苗枯稿民命国计不可不忧伏望励精更化并勑诸臣省躬补过择日斋戒祭告以回天意从之於是再遣官祭告

九年正月乾清宫灾遣官祭告郊庙社稷山川诸神世宗嘉靖元年正月以火灾风霾遣官祭告郊庙社稷十月复以京师地震再行祭告

二年四月以灾异修省遣官祭告郊庙社稷山川三年四月复以灾旱风霾遣官祭告并罢端阳节骠骑龙船游宴

五年十月以四方灾变非常遣官祭告郊庙社稷山川并被灾所在名山大川应祀神秪

八年十月乾清宫内七所房灾亲祷天地於宫中九年四月以京师风霾遣官祭告天寿山

十二月以祈嗣祭告太庙世庙

大学士张璁请以求嗣之诚告太庙世庙以祈祖考之佑帝纳之择日告庙十年十一月复於钦安殿建祈嗣醮坛帝亲诣进香行礼【详高禖门】十一年二月大学士李时?以圣嗣未降请遣廷臣诣岳镇名山祝祷帝不欲遣使扰民命分遣道士齎香帛令所在守臣行礼廷臣分诣地祗坛祈告於是礼部尚书夏言言我朝建地祗坛自岳镇海渎以及远近名山大川莫不怀柔即此而祷正合古人望衍之义但辅臣所请止於岳镇窃以山川海渎发祥效灵与岳镇同功况基运翊圣神烈天夀纯德诸山又祖宗妥灵之地祈祷之礼皆不可缺遂命大臣诣坛分祀

十年五月雷震午门楼及西华门楼柱亲祷天地於宫中

十二年六月以彗星见告於便殿

十三年七月以南京太庙灾告天於殿陛即诣太庙行奉慰礼

先期谕阁臣礼官曰慰庙之礼有谓必待择日斋沐乃可举行此礼之常今因灾而祭礼之变也譬之人子闻变必奔诣父母所以慰安之何待正衣冠而後行

十五年十月京师地震亲祷於宫中

十六年五月雷震谨身殿露告於宫中遣官告太庙世庙

十八年六月以雷震奉先殿祭告於元极宝殿遣官祭北郊

九月以太后疾躬祷庙社山川

帝惮於出郊於文华殿设坛祀山川余皆亲诣行礼

十七年二月建祈夀斋醮於元极宝殿

是月丙午帝谓辅臣曰臣子之於君亲愿夀为最今圣母夀辰於今夕中夜设坛元极宝殿为母祈夀於上帝分命卿?祷於神祗诸坛以来日巳时行事服用祭服

【臣】?谨按帝即位之初太监崔文诱帝建醮宫中日夜不絶廷臣交章谏不听六年虽命革三经厰外二寺斋醮而内殿营奉如故祈皇嗣则建醮祈母夀则建醮以至春祈秋报着为岁典安神却敌礼并郊禋以青词进奉者且得躐位宰辅逮至暮年献芝获兔赐药降桃悉举而归之元贶斋醮无虚日停封事至踰二旬而帝之志荒矣实録具载其事因附纪其略於此以见一代之粃政焉

二十年四月太庙灾祭告郊社景神殿遣官分祭日月神祗及应祀之神

八月以漕渠水涸遣官祭河淮诸神

二十一年七月以边患遣官祭神祗坛及团营神祗是年十一月以宫变遣官祭告郊庙社稷及应祀神祗

二十九年八月以边警遣内侍祭祷太庙

至三十二年九月以敌退告谢郊庙

三十四年二月遣工部侍郎赵文华祭告海神

时文华疏陈备倭七事其一祀海神言天吴显灵庙在莱州请遣官望祭於江隂常熟以激人心从之即命文华往祭

十一月以各边秋防事竣遣官祭告郊庙社稷先圣帝王

三十五年二月陕西地震遣官祭告境内山川河洛及应祀神祗

三十六年四月以奉天诸殿灾遣官祭告郊庙社稷时以火星逆行遣官祈祷於洪应雷殿并祭告元极宝殿及庙社至是果灾四十四年三月大明门灾遣官祭告如前

八月以徐邳河淤命河道官祭告大河东岳诸神穆宗隆庆三年八月以洪水为患命河道官祭告四渎东海岳镇南镇北岳

熹宗天启元年二月以海运遭风遣官祭告海神五月以辽渖继失遣官祭告郊庙社稷山川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七十五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 辛术 元文遥 赵彦深·李百药
  椒生随笔·自序·王之春
  卷一百二十一·杨士奇
  卷之四·佚名
  卷之九·佚名
  ●卷一·刘体智
  卷十二·高士奇
  刘颂传·房玄龄
  卷十五下·沈枢
  洋务续记·佚名
  ●皇朝通典卷五十九·佚名
  ●皇朝通典卷五十一·佚名
  卷四十九·佚名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七十六·钱若水
  卷五十五奖励·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表臣·唐圭璋

      表臣字正民,单父(今山东省单县)人。绍兴十二年(1142),以右迪功郎为敕令所删定官,右承务郎。绍兴十三年至十五年(1143—1145)间,通判常州。又为司农丞。有珊瑚钩诗话。   菩萨蛮   过吴江   垂虹亭下扁舟住。松江烟雨

  • 郭祚传·李延寿

    郭祚,字季..,太原晋阳人,是北魏车骑将军郭淮的弟弟郭亮的后代。祖父郭逸,任本州的别驾,先后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司徒崔浩做妻子,一个女儿嫁给崔浩的兄弟、上党太守崔恬。太武帝时,崔浩受朝廷重用,因而,郭逸被任为徐州刺史。父

  • 月赤察儿传·宋濂

    月赤察儿,姓许兀慎氏,博尔忽之孙。博尔忽效力于太祖,为第一千户,在战争中阵亡。月赤察儿的父亲失烈门,曾随宪宗征六诏等城,也阵亡。月赤察儿禀性仁厚勤俭,体态英伟,看去如神一般,孝敬母亲。世祖闻其贤,且怜悯其父阵亡,十六岁时就

  • 刘文炳传·张廷玉

    刘文炳,字淇筠,宛平人。祖父刘应元,娶徐氏,生女,入宫,即庄烈帝生母孝纯皇太后。应元早死,庄烈帝即位封太后弟刘效祖为新乐伯,这就是文炳的父亲。效祖于崇祯八年(1635)去世,文炳袭新乐伯爵位。九年进为新乐伯。崇祯十三年(1640)

  • 舆服二·徐松

    大驾卤簿【宋会要】政和七年正月二十七日,礼制局言:「昨讨论大驾六引,开封牧乘墨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御史大夫乘夏缦,已经冬祀陈设讫。所有驾士衣服,尚循旧六引之制,宜行改正。况天子五辂,驾士之服各随其辂之色

  • 卷五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五十六礼部十五官员拜礼礼仪定式凡公侯驸马相见各行两拜礼一品官见公侯驸马一品官居右行两拜礼公侯驸马居左答礼二品见一品二品居右行两拜礼一品居左答礼三品见二品三品居右行两拜礼二品居左答礼

  • 卷三十六·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三十六日本山井鼎物 观 撰毛诗注疏第五【五之一】存旧毛诗卷第五齐鸡鸣诂训传第八毛诗国风郑氏笺齐谱谱在禹贡青州岱山之隂潍淄之野【三叶左四行】谨按在禹上当有圈疏季蒯因之【一叶

  • 支那內學院院訓釋釋師訓第一·欧阳竟无

    訓支那內學院。舉四句︰曰師,曰悲,曰教,曰戒。次第釋之。注作師一有出類拔萃之物類,固應有出類拔萃之人類,即應有出類拔萃之思想,出類拔萃之先覺,與夫先覺覺後覺之事,而師之為物以立。識與識皆充法界,皆相梵網,故人與人、人與有情

  • 卷一百六十三·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六十一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布施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布施波罗蜜多。不应观身界若常若无常。不应观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若常若无常

  • 卷四十六·佚名

    △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三尔时文殊师利。如象王回。观善财童子,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善知识亲近善知识。问菩萨行求菩萨道。善男子,是为菩萨第一之藏。具一切智。所谓求善知识。亲近恭敬

  • 卷二十五·赞宁

    ◎读诵篇第八之一(正传二十一人附见五人)○唐并州石壁寺明度传释明度,未知何许人也。经论涉学,三业恪勤。诵《金刚般若》资为净分,慈济为心。迨贞观末,有鸽巢于屋楹,乳养二雏。度每以余粥就窠哺之,复咒之曰:“乘我经力,羽翼速成

  • 卷第三·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三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阿毗昙杂犍度色跋渠第六色法生老无常当言色耶。非色耶。无色可见不可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过去未来现在。善不善无记。欲界系色界系无色

  • 卷第九·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九 浙东沙门 昙噩 述 施学 无而必以求诸人为贪。有而以子诸人为吝。惟贪若吝。三界众生之大患也。故先佛。教之内施以去贪。则头目手足。齿发肤爪。是已。教之外施以去吝。则国城妻子。服食器

  • 卷十八·性音

    宗鉴法林卷十八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四世 赵州问南泉。明头合暗头合。泉便下座归方丈。师曰。者老汉被我一问。直得无言可对。首座曰。莫道和尚无语好。自是上座不会。师便掌曰。者一掌合是堂头老汉吃。 五祖戒云。正

  • 迪化县乡土志·佚名

    佚名修纂。清末推行新政,设编书局,饬各地采辑乡土志以为小学课本,遂成是志。不分卷,列15目,约8000余字,记事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凡历史沿革、民族户口、山川道路、物产商务悉备之。尤其是对光绪初年清军歼灭入侵者

  • 平民千字课·陶行知

    陶行知,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新中国的教育之父”,他的教育思想是不断发展创造、不断进步的,是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教育理论中,有许多涉及或适用于语文教育的思想,对其所处时代及当今语文教育有

  • 丽人行·田汉

    二十一场话剧。田汉著。1947年3月9日抗敌演剧九队在江苏无锡首演。修改本初刊于《剧本》月刊1957年5月号,1959年7月中国戏剧出版社社版。剧本以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占领下的上海为背景,写了三个女性的不同遭遇。刘

  • 入无分别法门经·佚名

    一卷,宋施护译。说大乘无分别之法。佛自说大乘无分别法,而为发起。加无分别光菩萨问入无分别法门?佛为答之。亦说一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