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左传纪事本末巻十二

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

小国交鲁【以年序不以国序戎狄兵好俱附】

隐公二年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 七年春滕侯卒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于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称嗣也以继好息民谓之礼经 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庻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賔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薛侯许之乃长滕侯 桓公二年秋七月杞侯来朝不敬杞侯归乃谋伐之九月入杞讨不敬也 公及戎盟于唐修旧好也 冬公至自唐告于庙也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勲焉礼也特相会徃来称地让事也自参以上则徃称地来称会成事也 三年夏公会杞侯于郕杞求成也 五年冬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 六年春自曹来朝书曰实来不复其国也 七年春谷伯邓侯来朝名贱之也九年冬曹太子来朝賔之以上卿礼也享曹太子初献乐奏而叹施父曰曹太子其有忧乎非叹所也 十年春曹桓公卒 十二年夏盟于曲池平杞莒也 十七年蔡桓侯卒蔡人召蔡季于陈秋蔡季自陈归于蔡蔡人嘉之也 庄公五年秋郳犂来来朝名未王命也十八年夏公追戎于济西不言其来讳之也 二十七年春公会杞伯姬于洮非事也天子非展义不巡守诸侯非民事不举卿非君命不越竟 冬杞伯姬来归宁也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出曰来归夫人归宁曰如某出曰归于某 僖公十四年鄫季姬来宁公怒止之以鄫子之不朝也夏遇于防而使来朝 二十三年十一月杞成公卒书曰子杞夷也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死则赴以名礼也赴以名则亦书之不然则否辟不敏也 二十七年春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杞杞不共也 秋入杞责无礼也 二十九年春介葛卢来朝舍于昌衍之上公在会馈之刍米礼也 冬介葛卢来以未见公故复来朝礼之加燕好介葛卢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其音云问之而信 文公十一年秋曹文公来朝即位而来见也 郕太子朱儒自安于夫钟国人弗徇 十二年春郕伯卒郕人立君太子以夫钟与郕邽来奔公以诸侯逆之非礼也故书曰郕伯来奔不书地尊诸侯也 杞桓公来朝始朝公也且请绝叔姬而无绝昏公许之二月叔姬卒不言杞绝也书叔姬言非女也 秋滕昭公来朝亦始朝公也十五年夏曹伯来朝礼也诸侯五年再相朝以修王

命古之制也 宣公九年滕昭公卒 十六年秋郯伯姬来归出也 成公四年杞伯来朝归叔姬故也 七年夏曹宣公来朝 八年冬杞叔姬卒来归自杞故书九年春杞桓公来逆叔姬之丧请之也杞叔姬卒为

杞故也逆叔姬为我也 十三年五月晋师以诸侯之师及秦师战于麻隧曹宣公卒于师曹人使公子负刍守使公子欣时逆曹伯之丧秋负刍杀其太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晋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冬葬曹宣公既葬子臧将亡国人皆将从之成公乃惧告罪且请焉乃反而致其邑

【补逸】檀弓诸侯伐秦曹桓【桓当作宣】公卒于防诸侯请含使之袭

十五年春会于戚讨曹成公也执而归诸京师书曰晋侯执曹伯不及其民也凡君不道于其民诸侯讨而执之则曰某人执其侯不然则否诸侯将见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辞曰前志有之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为君非我节也虽不能圣敢失守乎遂逃奔宋 十六年曹人请于晋曰自我先君宣公即世国人曰若之何忧犹未弭而又讨我寡君以亡曹国社稷之镇公子是大冺曹也先君无乃有罪乎若有罪则君列诸防矣君唯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独遗诸敝邑敢私布之 曹人复请于晋晋侯谓子臧反吾归而君子臧反曹伯归子臧尽致其邑与卿而不出

【附录】昭公二十年曹公孙防自鄸出奔宋

公羊传奔未有言自者此其言自何畔也畔则曷为不言其畔为公子喜时之后讳也春秋为贤者讳何贤乎公子喜时让国也其让国奈何曹伯庐卒于师则未知公子喜时从与公子负刍从与或为主乎国或为主于师公子喜时见公子负刍之当主也逡巡而退贤公子喜时则曷为为防讳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贤者子孙故君子为之讳也

谷梁传自梦者专乎梦也曹无大夫其曰公孙何也言其以贵取之而不以畔也【以上附子臧让国之节】

成公十六年夏四月滕文公卒 襄公六年春杞桓公卒始赴以名同盟故也 秋滕成公来朝始朝公也七年春郯子来朝始朝公也 小邾穆公来朝亦始朝公也 十八年春白狄始来 二十一年冬曹武公来朝始见也 二十九年杞文公来盟书曰子贱之也三十一年冬十月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子服惠伯曰滕君将死矣怠于其位而哀已甚兆于死所矣能无从乎 昭公三年春王正月丁未滕子原卒同盟故书名 五月叔弓如滕葬滕成公子服椒为介及郊遇懿伯之忌敬子不入惠伯曰公事有公利无私忌椒请先入乃先受馆敬子从之 小邾穆公来朝季武子欲卑之穆叔曰不可曹滕二邾实不忘我好敬以逆之犹惧其贰又卑一睦焉逆羣好也其如旧而加敬焉志曰能敬无灾又曰敬逆来者天所福也季孙从之 十六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皥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我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皥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皥挚之立也鳯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鳯鸟氏厯正也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冦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逺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十七年春小邾穆公来朝公与之燕季平子赋采菽穆公赋菁菁者莪昭子曰不有以国其能久乎 十八年三月曹平公卒 三十一年薛伯谷卒同盟故书

【臣】士竒曰鲁在春秋葢积弱之国也主盟不若齐晋之强地势不及秦楚之大徒以周礼在鲁号称望国其声名文物所留余犹足以系小国之心动逺人之慕如滕薛曹邾杞鄫郯纪郳犂牟葛介萧之属皆常勤享防修朝礼即篡逆如桓谷邓二国逺在方域之外犹不惮仆仆焉亦足见周公之思在人而鲁国之大可为也然诸小国来朝悉书于策而终不闻有一介之使徃报其礼者岂春秋略而不纪欤又何其详于齐晋宋卫之徃来不以为繁也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鲁惟奄然坐大视小国之亲己以为分所应尔而无足酬答即如杞侯之朝且以不敬见讨而其他尚敢责其简傲哉邦交人道之大伦徃来天下之常理鲁第视强弱为疎密直世俗之见耳使能存恤诸姬敬恭慰藉以劝来者而又能任贤修政发愤自雄则天下之望走将在于鲁而周不其东乎惜乎鲁之昧昧也若夫小国僻陋其不知有天子无足怪鲁为宗邦悍然受人之朝而亦不能修述职之礼故经于小国来朝一切存而不削所以示讥也会潜盟唐与白狄之来皆书之以为后世戒济西道追而其效彰矣于洮遇防其事琐亵无足道蔡季之贤子臧之让皆可风也施父谂射姑之叹惠伯识滕成之涕不幸而言中也州实来而不复朱儒安而弗徇均自弃也郯子厯详官制岂直与葛卢之识三牺美谈千古哉

左传纪事本末巻十二

猜你喜欢
  卷八十六·志第三十六·百官二·宋濂
  卷七·本纪第七·世祖四·宋濂
  卷一九七 唐紀十三·司马光
  卷八十五·毕沅
  卷二十七 僖宗·王夫之
  第十一回 降真龙光韬泗水 斩大蛇夜走丰乡·蔡东藩
  第八十五回 倡北伐丧师辱国 据西陲作乱亡家·蔡东藩
  闽海纪要卷之上·夏琳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七·佚名
  ●王弇州崇论卷之七·李衷纯
  一二一三 礼部尚书纪昀等奏详检删削并赔缮《尚书古文疏证》等书折·佚名
  卷二十四·雍正
  卷五十九·佚名
  卷11·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二十九·彭定求

        卷429_1 【自题写真(时为翰林学士)】白居易   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   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   况多刚狷性,难与世同尘。不惟非贵相,但恐生祸因。   

  • 第二十七出 得实·李渔

    〖菊花新〗(末带小生上)行人不到费忧疑,那更纷纷吏事催。还喜得幕府在深闺,握彤管暂分劳瘁。下官自收刘倩倩为女,且喜他性情端淑,举止幽闲,并无半点烟花习气,又且淹通文翰,下笔如流。我这军中正少一个记室,得他帮助,少费我无限精

  • 小诗·徐志摩

    月,我含羞地说,请你登记我冷热交感的情泪, 在你专登泪债的哀情录里; 月,我哽咽着说,请你查一查我年来的滴滴清泪 是放新账还是清旧欠呢?

  • 卷468 ·佚名

    喻良能 次韵外舅黄虞卿为爱山园好八首 为爱山园好,芳篱占一涯。 自耘三径草,不断时四花。 柳絮风中雪,芙蓉水上霞。 银潢何处是,不拟问仙槎。 喻良能 次韵外舅黄虞卿为爱山园好八首 为爱山园

  • 五言巻三·洪迈

    五言禁中白居易门严九重静

  • 卷二百五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五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西山先生诗集【二】真德秀志道生日为诗勉之我闻洙泗言惟仁静而夀汝欲绵修龄斯义盍深究越从开辟来新故更禅受巍巍独山岳屹立镇宇宙其体固而安其形慱

  •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 宋 黄庭坚 撰 史 容 注 出迎使客质明放船自瓦窑归 鼓吹喧江雨不开丹枫落叶放船回【谢灵运诗晓霜枫叶舟杜诗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回】风行水上如云过【易涣卦风

  • 卷一四六 梁紀二·司马光

      起旃蒙作噩(乙酉),盡強圉大淵獻(丁亥),凡三年。   高祖武皇帝天監四年(乙酉,公元五O五年)   春,正月,癸卯朔,詔曰:「二漢登賢,莫非經術,服膺雅道,名立行成。魏、晉浮蕩,儒敎淪歇,風節罔樹,抑此之由。可置五經博士各一人,廣開館宇,招

  • 卷二百十一·毕沅

      ◎元纪二十九 ∷起玄黓执徐七月,尽昭阳大荒落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顺帝   至正十二年年   秋,七月,庚辰,徐寿辉将项普略,引兵自徽、饶犯昱岭关,攻杭州。城中仓猝无备,参政樊执敬,遽上马率众出,中途与贼遇,射死贼四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佚名

    万历二十五年四月辛酉朔孟夏享太庙遣公徐文璧代侯徐文炜伯王学礼分献○户部条陈开恳沿海荒田加增芦浙盐引并纪录大同镇开荒官员俱允行○甘肃西宁地震○刑部左侍郎吕坤<锍-釒>言收拾人心数事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货贩以

  • 卷十二·鄂尔泰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国朝宫史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十二宫殿二内廷一乾清门广宇五楹中门三陛三出各九级前列金狮二皇帝御门听政则於门下陈设御座黼扆部院以次启事内阁面承谕旨於此圣祖仁皇帝御制宫门听政示阁部诸

  • 明忠 第三十一·王符

    人君之称,莫大于明〔二〕;人臣之誉,莫美于忠〔三〕。此二德者,古来君臣所共愿也。然明不继踵〔四〕,忠不万一者〔五〕,非必愚闇不逮而恶名扬也〔六〕,所以求之非其道尔〔七〕。〔一〕○铎按:此文论国之所以治者,在上下同心。所

  • 卷十五 指武·刘向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易曰:“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夫兵不可玩,玩则无威;兵不可废,废则召寇。昔吴王夫差好战而亡,徐偃王无武亦灭。故明王之制国也,上不玩兵,下不废武。易曰:“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

  • 卷一百五·陈祥道

    宋 陳祥道 撰射儀周禮司裘云王大射則共虎侯熊侯豹侯設其鵠諸侯則共熊侯豹侯卿大夫則共麋侯皆設其鵠【大射者為祭祀射王將有郊廟之事以射擇諸侯及羣臣與邦國所貢之士可以與祭者射者可以觀德行其容體比於禮其節比於樂

  • 卷三十五·佚名

    △耶输陀因缘品下尔时善觉大富长者,以诸亲族数数殷勤共相晓喻。乃至第三。苦切劝谏。而彼长者,意中不已,即将家僮。赍持大斧。簸箕杴锄。及诸锹?。种种刀锯。诣彼树所。既到彼已,立於树前。而作是言:汝树当知。我从他闻。

  •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宗密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上之三教。摄尽佛一代所说之经。及诸菩萨所造之论。细寻法义。便见三义全殊。一法无别。就三义中。第一第二空有相对。第三第一性相相对。皆条然易见。唯第二第三破相与显性相对。讲者禅者同迷。皆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三·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三 佛祖偈赞上 侍者 文晟正隆等 编 栴檀瑞像赞 至治三年。岁在癸亥。六月被 诏至京师。八月诣白塔寺。观优填王所刻栴檀瑞像。百拜稽首。而为之赞。 不取一法如微尘。不舍一法如秋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蜜蜂计》底本系南开大学图书馆特藏部藏有抄本《话本十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