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洋务续记

(清)李凤翎撰

呜呼!天下治乱之故,虽曰天数,岂非人事哉!以广东富庶甲天下,民心素知大义,事起而为之备,患至而为之防,亦可自守。奈何哉,夷氛扰攘年余,尚不设备,并不准百姓设备,推其心,岂真以佳兵为不祥乎?殆以为事尚可以粉饰,夷尚可以羁縻,遂任其侮弄,而亦不知夷祸之烈,一至此也!卒至决裂不可收拾,身死人手,贻天下害,可为痛哭,实可寒心。且夷所忌惮者,粤民也。夷所顾恋者,粤地也。若广东不失,夷必不敢窜陷天津,大肆猖獗,恐粤民拟其后而巢穴不保也。广东既失,夷遂有所依据,收买人心,挟制官吏,恃其船坚炮利,分兵四出,中国精华,尽饱溪壑。迩者,天主教、鸦片烟,日增月盛,患不在眉睫而在心腹,病不在皮肤而在膏肓,有志之士,所由闻鸡而起舞也,能勿深杞人之忧也哉!

岁庚申,凤翎奉耆九峰中丞大公祖奏调回粤,勷办夷务,因查探报所纪,复质诸乡先生,询悉丁巳冬月夷入省城各实在情事,录存成帙,名之曰「洋务续记」。聊以纪梓乡之乱,俾后人知鉴前车耳。是记也,曷续乎尔?明乎继「洋务权舆」而辑录也,故曰「续」,未成书,故曰「记」。同治八年,岁在己巳,小阳月,岭南李凤翎少珊氏序。

夷务续记

「歼厥渠魁,胁从罔治。」善后第一法也。咸丰五、六年间,广东各路肃清。假令宽胁从,散贼党,休养元气,怀柔远人,彼夷人何至狡焉思逞?即欲自作不靖,而远涉大洋,征调不易,兵不满万,舟不过百,又何敢浮海争雄于五万余里之外哉?惟驱民以助夷,夷遂得势得机,见可而进,入寇不已。传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杞人之忧,曷其有极耶?

初,广东三合会匪倡乱,总督叶名琛,以为「治乱国,用重典」,不多杀,无以示儆。于是各府州县地方,曾经倡乱者,许绅民擅捉擅杀。于是民间假公报私,杀气四起,计前后共冤斩十余万人。从贼者不敢散归,一路窜西江,陷广西浔州、梧州、柳州、庆远等府;一路窜北江,陷乐昌、宜章、郴州、吉安;一路窜南海,出外洋,夷人用火轮船围困,降之。当是时,夷与俄罗斯国构兵新败,欲降此股死党贼,驱往北海尝敌。贼首关巨、梁楫等,坚请夷酋巴夏里,先攻广东,则众夷可制。因师出无名,留香港数月,日夜训练。

值咸丰六年九月,叶督听武弁吓诈不遂之言,欲斩陈江、何瑞二人。夷谓:「此二人系伊贸易经纪,即使先年曾入匪会,亦不过偶被胁从,图保身家。」具领保释。叶名琛坚执不准,夷愤甚,听降贼怂恿,遂于九月二十八日,开仗攻城。时巡抚柏贵入觐,总督兼署巡抚,补行乙卯科乡试,方阅武闱马箭,变生仓猝,奏停武闱乡试,调兵防御。夷船退,征兵于孟加腊国,又征马队于日本国。

七年五月,夷船往东莞攻劫,不利而退。七月,英吉利大兵船至香港,遭飓风,舟覆,火器一空。适佛兰西、美利坚两国兵船至香港,汲淡水,将赴东南洋,与欧罗巴、日本争码头税。英夷遂挽留二国同攻广东,以图大利,谓:「广东既克,日本等夷自畏服,可不战而胜。」于是三国同盟,中国从此多事矣。十月,夷船陆续调集,皆泊于黄埔。十一月初一、初三进泊花埭。初五、六日,进泊省河五仙门外。彼时佛兰西、美利坚皆不愿战,英夷再三挽之,且立约,公同分利,英夷复供应佛、美二国兵饷一月,二国乃允。

初七日,英夷有照会到督署,「一、要见叶名琛之面,二、要省城对河地名河南建洋楼,三、要通商,四、要进城,五、要银六百万两。」叶名琛一筹莫展,又不设备,又不准绅民开仗。十一月初十日,该夷居然张贴告示,」晓谕附郭商民,限二十四个时辰,必定攻进省城,着商民暂行迁避,免罹锋镝。」中丞司道,往督署商办,叶名琛答以无碍,诸公可不用管。绅士有告奋勇,愿自备粮饷军械杀贼者,请谒十数次,不见,即见,亦不得谈及夷务。十二日晚,閤城文武,尚往督署祝寿,叶名琛谓不必惊慌,仙乩云:「十五日后便无事。」叶相于城北建长春仙馆,穷极侈丽,内供奉吕纯阳、李太白二仙,一切军务,皆取决于神仙,所谓将亡听于神者也。

十三日,寅刻,夷据海珠炮台,驾炮向城中轰击。叶名琛尚说:「该夷不过虚张声势。」卯时,夷炮四面雷动,猛烈异常,突有炮弹落督署,火光四射,火箭入南门,延烧至双门底,火光烛天,閤城鼎沸。辰初二刻,叶名琛微服小轿,奔入粤华书院。夷知消息,炮子相随而至。城中民房,凡近大衙门,皆受伤着炮,毙者甚多,众情惊恐迁避,苦难言状。

十四日,辰初,官兵在城上抵敌不住,又因事前未及设备,守城器具多缺,兵力亦单,城外又无一兵应援夹击,夷由东门外扒城,假夷兵在前,真夷兵在后,施放枪炮不休。巳时初,城上遍插红旗,观音山及四方炮台,均竖红旗。奸细及土匪,乘势到番禺县署,抢夺财物。李县令妻妾皆自缢,城内妇女自尽者,不可数计。而在城官吏,或闭门不出,或挈眷逃避,殉难者无一人。

十五日,夷于观音山火药局,概行置水,兵头沿城巡阅,所有城上大炮,俱钉塞炮门,凡东北一带,夷人时常往来。大石街、状元桥、天官里、豪贤坊等处,纷纷有夷人进屋奸淫掳掠,土匪亦乘时抢夺。是日午刻,夷入督署,搬取大小箱三百五十余口。叶名琛先于十四夜五鼓一点,只身随将军至都统衙门,住后园八角亭上。粤秀书院题壁诗云:「同仇岂乏三元里,临难偷藏八角亭。」正谓此也。藩库银数十百万,亦被抬下火轮船。是日申时,夷人出示,禁止劫杀,第一条衔,系大佛国统理某处军门提督理,第二条衔,系大英国统理五港军门提台西,第三条衔,系大英国总督香港兵马粮饷军门提督斯,文语不甚明顺。

十六日,巡抚、将军出示安民,言夷务已有办法,不动干戈,切勿苍黄迁徙。大绅士伍、梁、许、俞四人,赴观音山上,拜谒夷酋,拒不得见,再四乃得见,三兵头词色甚抗,谓叶名琛不来,即无章程可议。十七、八、九三日,该夷庆贺元旦,彼以冬至后十日为一年也。城中街道,夷渐熟悉,常有百十成群,走至抚院前,及各衙门窥探。所有东北城门,俱系夷人把守。惟大西门、归德门、系官兵巡查。百姓出入,只此两门,数日内,纷纷避乱,挤死者数十人。二十日,大雨不止,城上另置夷炮,东门城上炮口,皆向城中。二十一日,夷兵突守大西门,各仓米谷,拨夷兵据守。

二十二日,夷酋出队,闯入中丞、将军、藩司衙署,逼将各官抬至观音山去,诡言会议公事。觅叶总督不得。嗣在总局,捉住前任南海县典史张树蕃,询知在都统署内,突入八角亭,将叶督抬至观音山。酉刻,扛下火轮船。长随江升,劝叶督乘过船时,宜跳河一死,以报国家。叶不能死也,淟涊登舟,夷掳至香港,居为奇货,大会各国夷酋。叶犹每日亲写字画,送各夷,以乞其怜。江升力劝不可题姓名,留辱外国。叶即自称海上苏武。

咸丰八年,正月十三日,夷人解叶名琛往伊属国孟加腊,居之镇海楼上,武巡捕蓝守备薙头匠丁阿三,从叶居镇海楼。初到犹作七律诗以书怀,不旬日,得病痢,寻卒。夷人用铁棺载其尸,伴以水银,并缴其所作诗于粤。其诗曰:「镇海楼头月色寒,将星翻作客星单;纵云一范军中有,争奈诸君壁上看;向戍何心求免死,苏卿无恙劝加餐;任他日把丹青绘,恨态愁容下笔难。」叶到镇海楼,夷官五日绘像一次,按期分报英吉利国及广东上海各夷目。其次章诗曰:「零丁洋泊叹无家,雁札犹传节度衙;海外难寻高士粟,斗边远泛使臣槎;心惊跃虎笳声急,望断慈乌日影斜;惟有春光依旧返,隔墙红遍木棉花。」

咸丰七年,十二月十五日,湖南巡抚骆秉章,广东花县人,密折保荐在籍侍郎罗悖衍、前国子监祭酒龙元僖、给事中苏廷魁等,可办夷务。咸丰八年,正月初十日,廷寄到湖南,委郴州直隶州冯汝棻,赍(下面没有了,缺文)

猜你喜欢
  庄宗纪五·薛居正
  卷一四一 齊紀七·司马光
  卷第一百五十·胡三省
  卷之六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五十五·佚名
  两朝纲目备要卷十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纪昀
  史记集解卷一百八·裴骃
  谢榛传·张廷玉
  卷三·吴师道
  晋纪十九 显宗成皇帝下咸康八年(壬寅、342)·司马光
  四八 “难兄难弟”的又一个·邹韬奋
  钦定南廵盛典卷六十五·高晋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七十二·彭定求

        卷472_1 【奉陪吕使君楼上夜看花】段弘古   城上芳园花满枝,城头太守夜看时。   为报林中高举烛,感人情思欲题诗。   卷472_2 【所居寺院凉夜书情,呈上吕和叔温郎中】何元上   庾公念病宜清暑,遣向僧家

  • 洪迈·唐圭璋

      迈字景卢,鄱阳人。皓季子。生于宣和五年(1123)。绍兴十五年(1145)中博学宏词科。孝宗朝,累迁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拜翰林学士。进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嘉泰二年(1202)卒处八十。赠光禄大夫,谥

  • 圣安本纪下·顾炎武

      顾炎武撰  弘光元年春正月己酉朔,大雪,免百官朝贺。以殿工成,加应熊太子太保,可法太保兼太子太师、进建极殿大学士,士英少师兼太子太师、进中极殿大学士,铎少保兼太子太保、进武英殿大学士,各赐蟒衣一袭、荫一子尚宝寺

  • 辽史拾遗卷七·厉鹗

    钱塘厉鹗 撰本纪第十圣宗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讳隆绪小字文殊努统和元年春正月契丹国志曰统和元年帝即位复号大契丹二月戊子朔契丹国志曰二月朔日食本纪第十一圣宗二四年二月癸夘西夏李继迁叛宋来降续资治通鉴长编曰初

  • 卷之三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四五五 江南学政刘墉奏查办王锡侯所作《字贯》情形折·佚名

    四五五 江南学政刘墉奏查办王锡侯所作《字贯》情形折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臣刘墉跪奏,为奏闻办理事。臣接阅邸抄,知有江南新昌县逆犯王锡侯造作《字贯》,竟将圣祖仁皇帝钦定字典肆加删改,直写庙讳、御名及先师孔子

  • 陈元康传·李百药

    陈元康,字长猷,广宗人氏。父终德,魏济陰内史,终于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位上。元康贵盛,赠冀州刺史,谥号贞。元康广涉文史,机敏有才气。魏正光五年(524),跟随尚书令李崇北伐,以军功赐爵临清县男。普泰中,除主书,加威烈将军。天

  • 梁元帝徐妃传·李延寿

    梁元帝徐妃名叫昭佩,东海郯人。祖父徐孝嗣,是齐朝的太尉、枝江文忠公。父亲徐绲,是侍中、信武将军。徐妃于天监十六年(517)十二月封为湘东王妃,生了世子萧方等、益昌公主萧含贞。徐妃没有姿容,不被礼遇,元帝二三年进她的房

  • 唐纪七十六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下乾宁二年(乙卯、895)·司马光

    唐纪七十六 唐昭宗乾宁二年(乙卯,公元895年) [1]春,正月,辛酉,幽州军民数万以麾盖歌鼓迎李克用入府舍;克用命李存审、刘仁恭将兵略定巡属。 [1]春季,正月,辛酉(初三),幽州的军队百姓几万人张起伞盖、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迎李克用

  • 卷三十九·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三十九明 黄训 编兵部【职方上之上】为边务事【于谦】照得近该卫喇特额森续差使臣察尔奇等二十七名来京进贡该宣府总兵官右都督纪广等问讨铁牌防验説

  • 纲鉴易知录卷三十·吴楚材

    晋纪世祖武皇帝纲 辛丑,二年,春三月,选吴伎妾五千人入宫。目 帝既平吴,颇事游宴,怠于政事,掖庭殆将万人。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地,以引帝车。后父杨骏及弟珧、济始用事,势倾内外,时人谓之三杨,旧臣

  • 言苑第五十四·佚名

    忠孝者,百行之宝欤。忠孝不修,虽有他善,则犹玉屑盈匣,不可琢为珪璋;剉丝满箧,不可织为绮绶,虽多亦奚以为也。信让者,百行之顺也;诞伐者,百行之悖也。信让乖礼,回而成悖;诞伐合义,翻而成顺。直躬证父,苍梧让兄,信让悖也;弦高矫命,大禹昌

  • 古文尚书冤词卷一·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七岁受尚书即闻有今文古文之分以问经师经师勿告也崇祯十六年国子助教邹镛疏请分今文古文尚书而专以今文取士为言会京师戒严不及报曲水社修禊事山隂张杉谓众曰毁经之祸萌矣国家取士三百年专用朱子之

  • 庄公·庄公五年·左丘明

    【经】五年春王正月。夏,夫人姜氏如齐师。秋,郳犁来来朝。冬,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传】五年秋,郳犁来来朝,名,未王命也。冬,伐卫纳惠公也。 译文 五年秋季,郳犁来到鲁国朝见。《春秋》只记载他的名字,是因为他还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菩萨语密品第二复次金刚手大秘密主菩萨摩诃萨告寂慧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云何名为菩萨语密语业清净。寂慧当知。随诸菩萨所起之处。即彼菩萨本生。随

  • 缁门警训卷第八·如卺

    慈受禅师训童行世谛纷纷没了期。空门得入是便宜。直须日夜常精进。莫教劳劳空过时。烧香礼拜莫匇匇。目睹心存对圣容。忏悔多生尘垢罪。愿存法水洗心胸。心猿易纵安教纵。意马难调亦要调。到老情尘扫不尽。出家四事恐

  • 书旨述·虞世南

    又名《书旨术》。一篇。书论。唐代虞世南撰。此篇是通过人物对话随记年代、考究兴亡,简述书体源流变化的作品。其论从元龟者举而叙之,先以“至于唐、虞,焕乎文章,畅于夏殷,备乎秦汉”概略述之,然后自史籀起分述,其内容大体围

  • 西湖二集·周清原

    明末短篇小说集。周清源著。全书共34卷,每卷1篇,每篇故事都与杭州西湖有关。据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考查,本书的材料来源,很大部分取自《西湖游览志》、《西湖游览志余》、《情史类略》、《剪灯新话》、《南村辍耕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