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六

  柏{艹俊} 麟魁 瑞常 全庆

  柏{艹俊},原名松{艹俊},字静涛,巴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道光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内阁学士,兼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十八年,出为盛京工部侍郎,调刑部,兼管奉天府尹。二十年,召授刑部侍郎,调吏部,又调户部。二十三年,充谕祭朝鲜正使,例有餽赆,奏却之。二十五年,充总管内务府大臣。二十六年,典江南乡试。疏言:“徵漕大户短欠,取偿小户,劣绅挟制官吏,大户包揽小户,畸轻畸重,旗丁需索,加增津贴诸弊,请严禁。”如议行。寻偕仓场侍郎陈孚恩盘查山东藩库,劾布政使王笃滥用幕友及地方官纵盗,巡抚崇恩以下议谴有差。二十八年,擢左都御史。三十年,迁兵部尚书,授内大臣。寻调吏部,管理三库,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咸丰三年,命偕侍郎善焘赴盛京按协领塔芬布轻听谣言,调兵护宅,几至激变,得实,论遣戍。将军奕兴坐袒护,革任。寻以前在镶白旗蒙古都统任拣选承袭有误,罢内务府大臣,降授左副都御史。未几,出为马兰镇总兵。五年,擢热河都统,搜捕山匪。疏言:“热河将惰兵疲,州县不谙吏治。行使大钱,民皆罢市。矿匪占踞山场,委员侵蚀商款。”诏严切查办。召授户部尚书,兼正黄旗汉军都统。六年,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寻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八年,典顺天乡试,拜文渊阁大学士。

  柏{艹俊}素持正,自登枢府,与载垣、端华、肃顺等不协。会御史孟传金疏劾本科士论未孚,命覆勘试卷,应议者五十卷,文宗震怒,褫柏{艹俊}等职,命载垣等会鞫,得柏{艹俊}听信家人靳祥言,取中罗鸿绎情事,靳祥毙于狱。九年,谳上,上犹有矜全之意,为肃顺等所持。乃召见王大臣等谕曰:“科场为抡才大典,交通舞弊,定例綦严。自来典试诸臣,从无敢以身试法者。不意柏{艹俊}以一品大员,辜恩藐法,至于如是!柏{艹俊}身任大臣,且系科甲进士出身,岂不知科场定例?竟以家人干请,辄即撤换试卷。若使靳祥尚在,加以夹讯,何难尽情吐露?既有成宪可循,即不为已甚,就所供各节,情虽可原,法难宽宥,言念及此,不禁垂泪!”柏{艹俊}遂伏法。

  十一年,穆宗即位,肃顺等既败,御史任兆坚疏请昭雪,下礼、刑两部详议,议上,诏曰:“柏{艹俊}听受嘱讬,罪无可辞。惟载垣、端华、肃顺等因律无仅关嘱讬明文,比贿买关节之例,拟以斩决。由载垣等平日与柏{艹俊}挟有私仇,欲因擅作威福,竟以牵连蒙混之词,致罹重辟。皇考圣谕有‘不禁垂泪’之语,仰见不为已甚之心。今两宫皇太后政令维新,事事务从宽大平允。柏{艹俊}不能谓无罪,该御史措词失当。念柏{艹俊}受恩两朝,内廷行走多年,平日勤慎,虽已置重典,当推皇考法外之仁。”于是录其子候选员外郎锺濂赐四品卿衔,以六部郎中遇缺即选。锺濂后官盛京兵部侍郎。

  麟魁,字梅谷,索绰罗氏,满洲镶白旗人。道光六年二甲一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刑部主事,迁中允。历庶子、侍讲学士、詹事、通政使、左副都御史。十七年,出为盛京刑部侍郎。十八年,召授刑部侍郎,兼镶红旗汉军副都统。二十年,署仓场侍郎。命偕侍郎吴其濬赴湖北按事,劾总督周天爵酷刑,罢之,其濬留署总督。麟魁复往江西鞫闹漕京控之狱,及江苏邳州知州贾辉山被劾滥用非刑等事,并治如律。调户部,又调吏部,充总管内务府大臣。二十二年,出署山东巡抚。英兵犯江南,疏陈登州突出黄、渤,三面环海,敌兵船炮坚利,计难与争,请移兵扼陆路险要。寻偕侍郎王植赴湖南鞫狱,并勘湖南、江苏、山东水灾,奏请蠲缓,如所请行。二十三年,擢礼部尚书,管理太常寺、鸿胪寺。河决中牟,命偕尚书廖鸿荃往督工,东西两坝成而屡蛰,褫职,予七品顶戴,仍留工,以料缺水增请缓,复褫顶戴。召还,予三等侍卫,充叶尔羌参赞大臣,调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

  二十七年,召授礼部侍郎,调刑部。二十八年,复授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以前在山东收受陋规,降三级调用,予副都统衔,充乌什办事大臣。咸丰元年,疏陈时事,略曰:“广西逆匪,劳师糜饷。其始不过星星之火,当时牧令苟安畏事,讳盗不言;久之蒂固蔓延,养成巨患。请饬封疆大吏严查地方,如有教匪、土匪聚众以及抢劫,随时查拏,视缉捕之勤惰以为劝惩。近开捐例,实朝廷万不得已之举,各省清查,屡经申令。宜饬部臣按时详覈徵解多寡,实行赏罚章程,俾生愧奋。否则名讬清查,事仍敷衍,国储不裕,官纪益荒,甚非朝廷澄清吏治之意。”奏入,下所司议行。授察哈尔副都统,召为户部侍郎。

  二年,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擢工部尚书。三年,调礼部,充总管内务府大臣,罢直军机,调刑部。八年,复调礼部,补内大臣。十年,因谢恩摺失检,降授刑部侍郎。是年秋,车驾幸热河,命署右翼总兵,充巡防大臣。英法兵入京师,麟魁部勒僚属,戒都人守望相助,令家人闭户厝薪,曰:“事急即燔!”自宿于巡防廨中,相持数月。和议成,赴行在,籥请回銮,为载垣、端华、肃顺等所阻。十一年,迁左都御史,兼正白旗蒙古都统,寻授兵部尚书。同治元年,协办大学士。时方奉命偕尚书沈兆霖赴甘肃按事,至兰州,数日遽卒,诏依大学士例赐血卩,赐其子恩寿举人,谥文端。恩寿,同治十三年进士,官至陕西巡抚。

  瑞常,字芝生,石尔德特氏,蒙古镶红旗人,杭州驻防。道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大考二等,六迁至少詹事。二十四年,连擢光禄寺卿、内阁学士。二十五年,迁兵部侍郎,兼镶红旗汉军副都统。二十九年,充册封朝鲜正使。调吏部,历兼左、右翼总兵。咸丰元年,典江南乡试,就勘徐州丰北河决,疏陈灾情、赈务、漕务,请饬地方官严防匪徒蠢扰,报闻。定郡王载铨管步军统领,越次题升主事,瑞常力争不得。寻解左翼总兵职。七年,擢左都御史。八年,迁理藩院尚书,兼正蓝旗汉军都统,署步军统领,调刑部尚书。十年,宝源局监督张仁政因侵蚀畏罪自尽,命瑞常偕尚书沈兆霖按之,得前任监督奎麟、瑞琇赃私状,并论大辟,追赃后遣戍。文宗幸热河,留京办事,督防巡防。十一年,调工部,又调户部。

  同治元年,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皇太后命南书房、上书房翰林纂辑史事以昭法戒,书成,赐名治平宝鉴,遴择大臣轮班进讲,瑞常与焉。四年,充总管内务府大臣。时陕西巡抚刘蓉骤起膺疆寄,为编修蔡寿祺所劾,蓉自陈辩,疏中引及胡林翼密荐之词,又倚任布政使林寿图,为人所忌。言官遂劾寿图湎酒废事,举劾不公,并讦蓉漏泄之罪,于是命瑞常偕尚书罗惇衍往按之,疏白其无罪,惟坐寿图演戏及蓉陈奏失当,并予薄谴。定陵奉安礼成,题神主,加太子少保。历工部、刑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管理户部三库。六年,赴天津验收漕粮,复命盘查北新仓,得亏米六万馀石状,论所司罪如律。十年,拜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

  瑞常历事三朝,端谨无过,累司文柄,时称耆硕。十一年,卒,赠太保,祀贤良祠,谥文端。子文晖,官至盛京礼部侍郎。

  全庆,字小汀,叶赫纳喇氏,满洲正白旗人,尚书那清安子。道光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大考二等,擢侍读学士。历少詹事、詹事、大理寺卿。以误班镌级。二十一年,予头等侍卫,充古城领队大臣,调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召还,未行,会回疆兴垦,伊犁将军布彦泰疏留全庆偕林则徐往勘。二十五年,至叶尔羌,疏言:“和尔罕地膏腴,哈拉木札什水渠可资灌溉。又巴尔楚克为回疆扼要之地,道光十二年已奏开垦屯田,未种者尚多,应先侭安插民户,俾成重镇。”诏如所请行。先是,全庆疏陈喀喇沙尔环城荒地,及库尔勒、北山根,可垦田万馀亩,命办事大臣常清筹办。至是复偕则徐详勘,疏言:“库尔勒应于此大渠南岸接开中渠,引入新垦之地,分开支渠二。其北山根展宽开都河龙口,别开大渠,与旧渠并行;再分支渠四,别开退水渠一。”又疏言:“伊拉里克在吐鲁番托克逊军台西,地平土润,土人谓之‘板土戈壁’。其西为‘沙石戈壁’,有大小阿拉浑两水,汇为一河。此次引水自西而东,凿成大渠,复多开支渠以资灌溉。伊拉里克西南沿山为蒙古出入之路,垦地在满卡南附近,东西两面,以‘人寿年丰’四字分号,各设正副户长一,乡约四,择诚实农民充之,承领耕种。又吐鲁番为南北枢纽,应安置内地民户,户领地五十亩,农田以水利为首务。此次开渠,自龙口至黑山头,地势高低,碎石夹沙,渠身易淤,酌定经久修治章程。”并如所请行。自是回疆南路凡垦田六十馀万亩。

  回京,擢内阁学士,兼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历刑部、吏部、户部、仓场侍郎。咸丰四年,擢工部尚书,兼正红旗汉军都统。七年,调兵部。九年,命赴天津验收漕粮。时英兵犯大沽,僧格林沁击却之。全庆疏陈兵事,略谓:“敌军战败之后,不进不退,心实叵测。窃恐别有举动,未必从此就抚而去。我之精锐,尽萃大沽,旁无应援,后无拥护。双港之旅,已调前敌;津门之备,但资土练;北塘一带,又颇空虚。应请速简重臣,发劲旅,严近畿海口之备,为僧格林沁之援,令广东义勇捣香港以牵其援兵,登州水师合旅顺以截其归路,然后国威可振,抚局可成。”疏入,被嘉纳。调吏部尚书。

  十年,授内大臣,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十一年,充总管内务府大臣。同治元年,追论大学士柏{艹俊}科场之狱原谳未允,全庆坐附和定谳,镌四级,降授大理寺卿。历内阁学士、工部侍郎、左都御史。五年,授礼部尚书,调刑部。十一年,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十二年,典顺天乡试,以中式举人徐景春试卷疵谬,镌二级去职。

  全庆易攵历清要,累掌文衡,更阅四朝,虽屡黜,寻即录用。光绪元年,授内阁学士。复历礼部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五年,乡举重逢,加太子少保。六年,拜体仁阁大学士。七年,致仕,食全俸。八年,卒,晋赠太子太保,祀贤良祠,谥文恪。

  论曰:自道光以来,科场请讬,习为故常,寒门才士,为之抑遏。柏{艹俊}立朝正直,且所不免,其罹大辟也,出于肃顺等之构陷。然自此司文衡者懔懔畏法,科场清肃,历三十年,至光绪中始渐弛,弊窦复滋,终未至如前此之甚者,实文宗用重典之效,足以挽回风气也。麟魁、瑞常、全庆皆起家文学,洊陟纶扉,其建白犹有可纪焉。

猜你喜欢
  卷四·佚名
  卷五·庞元英
  名山藏卷之六十一·何乔远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佚名
  ◎“下诏罪人,破格用己”·恽逸群
  卷三【六则】·岳珂
  卷六十六下上·郝经
  一四四六 热河总管福克精额等奏文津阁书籍校竣已照式归架折·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八中·袁枢
  十国春秋卷九十四·吴任臣
  提要·佚名
  中华民国暹罗王国友好条约·佚名
  卷一百三十五·雍正
  卷一百·雍正
  食货一四·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164 ·佚名

    李弥逊 再用硕夫韵二首 一丘一壑半生中,旁舍小儿见老翁。 归来赋就晚迳绿,醉时歌罢春灯红。 壮心欲尽孤云薄,昨梦不留寒月空。 茗碗粥盂能事毕,四三朝暮付狙公。 李弥逊 再用硕夫韵二首 北窗

  • 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司马迁

    陈完者,陈厉公他之子也。完生,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卜完,卦得观之否:“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而在异国乎?非此其身也,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四岳之后。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厉公者,陈文公

  • ●卷一百九十八·徐梦莘

      炎兴下帙九十八。   起绍兴九年十月十九日丙寅,尽十二月。   十九日丙寅新知鼎州王彦卒。   续感为公行状曰:王彦字子才河内人隶弓马子弟所政和五年微宗皇帝临轩阅试以武艺中选恩补下班祗应从泾原路经略使种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三国史辨误三卷不着撰人名氏亦莫详时代苏州府志载陈景云字少章呉江县学生长洲人少从何焯逰博通经史淹贯羣籍长扵考订凡讹谬处能剖析毫芒所著书凡九种其四为三国志校误似即此书然考义门读书记中有何焯所校三国

  • 东林列传卷十九·陈鼎

    ○明杨时乔传杨时乔字宜迁江西上饶人弱冠举进士授工部主事抽分杭州先是榷闗税者以增入为能取商浮故额时乔相天时丰歉为经度地宜深涸为纪顺人情愿恶为规曲尽其方无几时课皆足又恐法不经乆乃献议于朝请税银止据日收数尽

  •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一六○ 工部尚书福隆安奏《佩文韵府》定价发行情形折·佚名

    一六○ 工部尚书福隆安奏《佩文韵府》定价发行情形折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奴才福<隆安>遵旨,寄询英廉,将《佩文韵府》系内府精好之书,应较别书量为增价,并此外精好适用之书,亦应一体分别查办

  • 钦定兰州纪略卷二·阿桂

    丙午上命军机大臣传谕阿桂和珅曰现在逆回占据河州州民畏其杀害势必胁从伊等本系愚民猝遇贼众凌逼其罪可寛至生监等从贼草茅防末尚可稍贷若本身在京及在各省出仕者或其家属从贼情亦稍有可原惟曾经出仕回籍人员如有甘心

  • 王殷传·薛居正

    王殷,瀛州人。曾祖王昌裔,为瀛州别驾从事使。祖父王光,为沧州教练使,因此以沧州为家。唐朝末年,幽州、沧州大乱,王殷的父亲王咸圭,避乱南迁,因而投奔魏州军中。王殷自己说出生在魏州的开元寺,长大后参军,逐渐升为偏将。后唐同光

  • 姬文胤传·张廷玉

    姬文胤,字士昌,华州人。乡试中举,天启二年(1622)授滕县知县。文胤到任刚三日,白莲教徐鸿儒起义,进攻滕县,百姓十分之九都加入了义军。文胤把其吏卒驱赶到城上去抵御,总共不足三百人,他们一看到义军便逃走了,只剩下数十人。文胤

  • 仇钺传·张廷玉

    仇钺,字廷威,镇原人。他开始是宁夏总兵府的雇佣兵,大受信任和偏爱。恰逢都指挥佥事仇理去世,他没有后代,于是便命仇钺继承其世袭职位,为宁夏前卫指挥同知。仇理,江都人,所以仇钺自称江都仇氏。仇钺又以破贼之功,进升为都指挥佥

  • 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四兵考十六军器【臣】等谨案军器为武备所必需周考工记所载至纎至悉汉有武库唐有军器监历代相因勿替然弓矢戎兵固为禁暴遏乱之具而必以核寔为先苟徒有其名则亦与无器等明时有兵仗军

  • 八佾篇第三·钱穆

    (一)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鲁大夫季孙氏。八佾:佾,行列义。古代舞以八人为列。天子八佾,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十六人。或说:六佾三十六人,四佾十六人,二佾四人。今不从。季孙氏于其家庙之

  • 哀公问·姚际恒

    按:圣人语言简要不烦,而意无不尽,中庸问政章独为详冗,盖门弟子取孔子对哀公大旨,推而演之也。此篇作者意欲以问礼规模问政,然其字句拗折艰塞,文理多不可通处,较问政章又有霄壤之别,其言理亦多未纯。(卷八三,页一五)公曰:「今之君

  • 沙门品第十一·佚名

    断漏降伏他,离欲名梵行。不犯牟尼戒,无一愿不满。行力若缓慢,作善与不善。梵行不清净,不获於大果。所有缓慢业,劣意尽除之。修习清净行,获果尽无馀。譬如执利剑,执缓则伤手。沙门不禁制,地狱缚牵引。又如执利剑,执紧不伤手。沙

  • 宗镜录卷第十二·延寿

    夫唯一心法。云何教中广立名字。答。如来名号。十方不同。般若一法。说种种名。解脱亦尔。多诸名字。故大般若经云。如一切法名。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一切法中无名。名中无一切法。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四·澄观

    疏。统收所计不出四见下。第二统收十一为四计。即百论意。于中二。先正明计。后若计一下。对因果明。皆广如百论疏。虽多不同下。第三结归二因。即收上十一宗计。乃至九十五种。皆不出二因。无而忽有。是曰无因。所计

  • 金华子杂编·刘崇远

    一名《金华子》,又名《刘氏杂编》。轶事,志怪小说集。五代刘崇远撰。刘崇远自号金华子,以号命书,《直斋书录解题》题《金华子杂编》3卷,但现存本多为1卷或2卷。《说郛》本、《五朝小说》本、《唐代丛书》本、《唐人说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