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三、三藩起事及孙延龄

圣祖康熙元年,夏五月,叙平滇功,进封吴三桂亲王。初,世祖定鼎,东南时有不靖,因命定南王孔有德循广西,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循广东,平南王吴三桂循四川及云南。及南方略定,命诸王各帅所部绿旗兵,留镇地方。时有德已死,无子,爵除,仲明亦卒,子继茂袭封,于是王云南,可喜继茂王广东,寻从继茂王福建。继茂卒,子精忠嗣,是为三藩并建之始。三桂西征,留长子应熊于京师,以固朝廷意。应熊旋尚主,居京师,朝政巨细,无所不悉。三桂以是包藏祸心,日伺衅以动。世祖宾天,三桂拥兵入临,前驱至燕者。人马塞途,居民走匿,朝廷恐其为变,令于京城外张幕设奠,三桂哭临成礼而去。

六年,秋七月,平西王吴三桂以目疾求解云贵两省事务,许之。帝亲政,欲实行中央集权之制,知藩镇强大非国家之利,阴为之备,而诸藩始不自安。三桂因上疏诡称目疾,疏辞两省事务以相尝试。帝令将该藩所管各项事务责令该督抚管理,其大小文官均由部题授。 九月,云贵总督卞三元,提督张国柱、李本深合词请命平西王吴三桂仍总管滇黔事务,优诏答曰:“该藩自以年国就衰,奏请改派。今若令王复理事务,非所示体恤。遇有军机重要,王自知料理也。”

十二年,春三月,命平南王尚可喜撤藩回辽。时之信失爱于父,可喜欲废之,而立之孝,因疏请归老辽东,留之信镇粤,冀得见帝自陈也。廷议虑之信拥众留粤,跋扈难制,因请令尽从全藩回籍。 秋七月,命靖南王耿精忠统帅藩兵来京候旨,平西王吴三桂移镇山海关外,精忠、三桂闻允撤粤藩,因亦同时疏请安插以探廷旨。时廷议请勿从滇藩,而尚书米思翰明珠、莫洛等则力主同撤。 冬十一月,吴三桂反于云南。时侍郎哲可肯等奉命输撤藩,在滇促行甚急,且时复凌辱其将吏,将吏皆怒,三桂乃下教会诸将曰:“今行期迫矣,朝廷之严谴不可逃也,惟事故君永历帝之陵寝在焉,可无别乎?”诸将皆再拜听命,于是卜日谒陵。先期复集诸将,谓之曰:“别故君当以故君之衣服见,诸君其预图之。”皆曰:“诺。”至日,各具汉官威仪,集陵下,三桂方巾素服,酹酒,山呼再拜,恸哭,伏地不能起。三军皆哭,声震如雷。人怀异志,将行,复称疾不起。抚臣朱国治驱之急,三桂坚卧不应,激诸将曰:“老夫与诸君有大勋于王室,章皇帝不以老臣为不肖,锡之藩封,载在盟府。今抚臣一外吏,相凌乃尔,一旦入圜门,付廷尉,我辈岂有生路耶?!”诸将忿然出,袭执抚臣杀之,三桂乃移檄远近,发兵反,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以明年为周元年。贵州巡抚曹申吉,贵州提督李本深,云南提督张国柱皆起应之。云贵总督甘文焜闻变,自贵阳趋镇远,战败自杀。 十二月,命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统师赴荆州讨吴三桂。先遣都统巴尔布等,帅满洲旗兵守常德;都统珠满等,以步兵三千守岳州。都督尼雅翰、赫业席布根、特穆占、佟国瑶等,分驰西安、汉中、安庆、衮州、郧阳、汝宁、南昌诸要地,听调遣。又以滇蜀接壤,命西安将军瓦尔哈,帅骑兵赴川中。

十三年,春正月,吴三桂遣其大将马宝犯湖南,陷沅州常德,澧州、长沙、岳州相继降。同时四川巡抚罗森,提督郑怀麟,总后谭洪、吴之茂,以四川应三桂。 二月,抚蛮将军孙延龄,反于广西,以应吴三桂,三桂封为临江王。延龄为孔有德女四贞之婿,初授和硕额驸、内辅政大臣、都勒机昂邦,世袭一等阿思尼哈番。顺治十七年,授镇守广西将军,寻特进上柱国光禄大夫。三桂反,廷议以广西境邻贵州,授延龄为抚蛮将军,令严兵固守,至是叛,自称安远大将军。 三月,耿精忠据福建反,自称总统天下兵马大将军。裕民元年,分三路出寇,曾养性出东路,据浙之温台;白显忠出西路,据江西广信、建昌、饶州;马九玉出中路,据浙之金严、衢徽。又约台湾郑经、潮州刘进忠,内外夹击广东。帝使其弟聚忠赴闽招谕,至衢州,拒不纳。命内大臣希尔根为定南大将军,帅师讨之。 夏四月,赐吴三桂子应熊及长孙世霖死。时三桂新赴常德督兵,而令其从子应麟守岳州,布重兵于澧州石首华、容松滋间,为犄角,赴剿诸军。云集荆州,无敢遣一旅渡江与之角者。至是命贝勒尚善为安远靖寇大将军,助勒尔锦进图岳州。三桂乃分兵,一由长沙出江西,一由四川窥陕西。其出江西者,分扰袁州吉安境,与耿精忠之军合,陷三十馀城,声势张甚。 秋九月,命安亲王岳乐为定远平寇大将军,帅师赴广东。时潮州总后刘进忠暗通耿精忠,引闽兵入潮州,广西提督马雄、左江总兵郭义,俱降吴三桂,广西全省震动。 冬十二月,帝议亲征。时陕西提督王辅臣叛于宁羌州,劫杀经略莫洛,定西大将军贝勒董额退守汉中。帝切责统兵诸将帅,不遵指授,迁延观望,致有此变,因下亲征之议,后以群臣力谏,乃止。

十五年,春二月,尚之信叛降吴三桂,三桂授之信招讨大将军,封辅德亲王。先是之信之父可喜,因东西受敌,又内制于之信,力不支,乞师往援。诏以镇南将军舒恕、副都统莽依图,引兵赴之。之信闻师至,改帜易服以变,严兵守可喜府,移檄诸郡,出师侵犯江西。可喜寻以忧卒。 六月,抚远大将军都统图海等,击败王辅臣于平凉城北,辅臣降。 秋九月,康亲王杰书兵入闽,破马九玉之众于衢州。时白显忠顿兵广信,穷蹙乞降。 冬十月,杰书兵抵延平,耿精忠降。时精忠两路之师俱覆,又内迫于郑氏,闻延平已失,大惧,遣子显祚赴延平,迎师至福州。精忠帅所属文武出降,帝命还精忠爵,俾乃统其部众。 冬十二月,以额驸耿昭忠为镇阅将军,驻守福州。 是月,吴三桂遣其从孙琮引兵入桂林,擒杀孙延龄。延龄故与马雄有怨,雄既降附三桂,三桂以雄为东路总督。延龄与之共事,而畏其逼己,乃复萌反正之意。其妻孔四贞,日夜以恩德为言,劝其反顺,计已决矣。雄侦知之,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刘昫
  卷九十二·毕沅
  卷十四·佚名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杨士奇
  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纪昀
  一四○六 浙江巡抚福崧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郑玄素传·薛居正
  王建立传·欧阳修
  熹庙谅阴记事·顾炎武
  苏厉谓周君·佚名
  唐纪二十三则天顺圣皇后下久视元年(庚子、700)·司马光
  卷四十·佚名
  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司马迁
  卷上·郑兴裔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九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九十七王建王建字仲初颍川人大历十年进士初为渭南尉历秘书丞侍御史太和中出为陕州司马从军塞上後归咸阳卜居原上建工乐府与张籍齐名宫词百首尤传诵人口诗集十卷

  • 卷一·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玉楮集卷一       宋 岳珂 撰戊戌二月十日京湖袁总郎以堂帖至有诏复除户侍总饟昼长欹枕酣春卧剥啄敲门惊梦破双旗健步衣正黄爵罗骇见久未尝泥紫一封芹诏香王人茧牍亲遣将老夫五年坐奇谤身则渔樵

  • 列传第二十九 于高张·欧阳修

    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人。曾祖谨,有功于周,为太师、燕国公。父宣道,仕隋至内史舍人。大业末,志宁调冠氏县长,山东盗起,弃官归。高祖入关,率群从迎谒长春宫,诏授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与殷开山参谋议。薛仁杲平,识褚亮于囚虏中,迁

  • 國語卷第四·韦昭

      魯語上   1 長勺之役,曹劌問所以戰於莊公〔一〕。公曰:「余不愛衣食於民〔二〕,不愛牲玉於神〔三〕。」對曰:「夫惠本而後民歸之志〔四〕,民和而後神降之福〔五〕。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務治而小人務力;動不違

  • ●卷一·赵鼎

    ○建炎三年巳酉岁 正月,车驾在维扬。是月末,金人侵宿、泗。前一月,已有南侵之报,遣苗傅以所部兵扈卫隆太后往杭州。 二月,车驾在维扬。初一日,急奏至,朝廷不以为然,上独忧之。是日,遣刘正彦以所部兵从皇子、六宫往

  • 东汉会要卷二十·徐天麟

    职官二执金吾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吾犹御也丞一人比千石缇骑二百人本注曰无秩比吏食奉武库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兵器丞一人【执金吾缇骑舆服导从充满道路羣僚之中斯最

  • 五二 波动·邹韬奋

    在香港的经历五二 波动七八年来,我的脑际总萦回着一个愿望,要创办一种合于大众需要的日报。在距今四年前,由于多数读者的鼓励和若干热心新闻事业的朋友的赞助,已公开招股筹办,于几个月的短时期内招到了十五万圆的股本,正在

  • 卷八十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八十三 朱批张起云奏摺 雍正八年二月二十日福建金门总兵官署理南澳总兵官印务【臣】张起云谨 奏为据实陈明事窃【臣】世受 国恩高深莫报仰荷 皇上不次超擢由参将 特授金门总兵方惧庸愚弗克胜

  • 卷五 问易篇·王通

    刘炫问《易》。子曰:“圣人于《易》,没身而已,况吾侪乎?”炫曰:“吾谈之于朝,无我敌者。”子不答。退谓门人曰:“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魏徵曰:“圣人有忧乎?”子曰:“天下皆忧,吾独得不忧乎?”问疑。子曰:“天下皆疑,吾独得

  • 经济文衡前集卷五·佚名

    宋 滕珙 撰重卦类论圣人重卦之义答袁侍郎此叚谓圣人因八卦已成重而为六十四皆是自然渐次生出各有次第重卦之由不但伊川先生之説如此盖大传亦云八卦成列因而重之矣但八卦所以成列乃是从太极两仪四象渐次生出以至于此

  • 卷三·陈栎

      钦定四库全书书集传纂疏卷三     元 陈栎 撰朱子订定蔡氏集传商书【契始封商汤因以为有天下之号书凡十七篇】纂疏【史记帝喾生契为唐虞司徒封於商赐姓子氏十三世生汤在位十三年夀百岁国号商盘庚迁殷以後号

  • 龙舒净土文序·王日休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其中种种殊胜庄严。阿弥陀经载之详矣。阿弥陀乃彼中之佛。未成佛以前。有四十八愿。愿愿度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菩提品第七云何菩提。谓略说二断二智。是名菩提。二断者。一烦恼障断。二所知障断。二智者。一烦恼障断故。毕竟离垢一切烦恼不随缚智。二所知障

  • 日本三千万佛教徒可起来自救救国民矣·太虚

    ──二十九年四月在星洲作──我洲同亚、种同黄、文同华、教同佛之日本三千余万佛教徒,犹忆民国二十六年“八一三”沪战未起之前,我致“东京芝公园增上寺日本佛教联合会”之电文否?更追溯而上,犹忆民国二十一年‘一二八’

  • 卷第七·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普贤三昧品第三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於如来前坐莲华藏师子之座。承佛神力。入于三昧。此三昧

  • 马丁·伊登·杰克·伦敦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1876—1916)的代表作,带有自传性质。小说展现了一个信奉尼采“超人”哲学的个人主义者奋斗的一生。水手马丁偶然结识资产阶级女子罗丝,崇仰她所属阶层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他脱离海上生涯,把“

  • 长恨歌传·陈鸿

    唐代传奇小说。陈鸿撰。该篇是作者为白居易长诗《长恨歌》所写的“传”,《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六)、《文苑英华》(卷七百九十四)曾收录此篇。陈鸿,字大亮,贞元、元和年间(806~820)人,长于史学,所作传除本篇外,尚存《

  • 御纂性理精义·李光地

    十二卷。清胡广奉纂。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决定编修是书。胡广等受命编修《性理大全书》,书成庞杂冗长,唯恐贻误后代。又特命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等,刊正其书,亲加理订,并时以己意,综合成书,名曰《性理精义》。康熙五十四年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