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长恨歌传

唐代传奇小说。陈鸿撰。该篇是作者为白居易长诗《长恨歌》所写的“传”,《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六)、《文苑英华》(卷七百九十四)曾收录此篇。陈鸿,字大亮,贞元、元和年间(806~820)人,长于史学,所作传除本篇外,尚存《东城老父传》一篇,收在《全唐文》中。本篇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开元盛世之时,唐玄宗沉溺酒色,专宠杨贵妃,叔父昆弟皆位列贵胄,其姐封虢国夫人,其兄杨国忠位居宰相,杨家权倾朝野,无与伦比。天宝末,安史之乱爆发,玄宗仓皇奔蜀,行至马嵬坡,六军请求诛杀杨氏兄妹,杨贵妃自缢身死。玄宗归京后,思念贵妃不已,“三载一意,其念不衰,求之梦魂,杳不可得。”有道士为玄宗真情所感,上天入地,寻找贵妃魂魄,终于在仙山访得贵妃,有当年玄宗所赐钿合金钗与七夕密约为证,玄宗睹物思人,更加伤感,“日日不豫”。本传根据历史事实和民间传说而写成,既暴露了玄宗的纵情声色任用奸佞导致的国家衰败,也歌颂了唐玄宗作为封建帝王能专于一人的真挚爱情,小说以同情的笔调来竭力渲染描绘李、杨的爱情,从中寄托了人民的爱情理想和对盛唐的怀念惋惜之情。同时小说将玄宗和贵妃的爱情与巨大的时代悲剧相联系,使这一爱情悲剧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增加了作品的感人力量。小说艺术上采用抒情笔法,情节委婉,文辞优美,将李杨爱情描绘得凄美动人,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长恨歌传》对后世影响很大,和白居易的《长恨歌》相辅相成,成为后世诗文、小说和戏曲中长盛不衰的素材,不少作品演绎李杨爱情故事,最著名作品是元代白朴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和清代洪昇所著传奇《长生殿》。

《长恨歌传》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金钟传·佚名
  型世言·陆人龙
  乌鸦之画·孙了红
  夜的行进曲·叶紫
  新废邮存底·沈从文
  有夏志传·钟惺
  哈弥野史·佚名
  临池管见·周星莲
  断指团·程小青
  火车中·程瞻庐
  三侠五义·石玉昆
  载阳堂意外缘·佚名
  中校副官·丘东平
  笑林·邯郸淳
  陈四爹的牛·彭家煌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鉴堂·唐圭璋

      鉴堂姓氏无考。   菩萨蛮   答伯山四时四首   春   落花丛外风惊鹊。鹊惊风外丛花落。乡梦困时长。长时困梦乡。   暮天江口渡。渡口江天暮。林远度栖禽。禽栖度远林。   夏   竹枝高映荷池绿。绿

  • 第五场·田汉

    报告员:从五岁起就没见过父亲的贝贝,怎么会认识玉良呢?由于嫉妒与邪恶的心理,王仲原不愿意贝贝跟她母亲去看她自己的父亲,便把她领到电影院看电影,还约了他的情妇俞芳子。玉良错过了和女儿见面的机会,跟着新群走。这时候,若英

  • 卷二百十七 列传四·赵尔巽

      ◎诸王三   △太祖诸子二   镇国勤敏公阿拜 镇国克洁将军汤古代子镇国公聂克塞 莽古尔泰 辅国悫厚将军塔拜 饶馀敏郡王阿巴泰子安和亲王岳乐、温良贝子博和讬、博洛、博和讬子贝子彰泰、阿巴泰孙悼愍贝子苏布

  • 卷第二百六十一 唐紀七十七·司马光

      起強圉大荒落(丁巳),盡屠維協洽(己未),凡三年。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乾寧四年(丁巳、八九七年)   春,正月,甲申,韓建奏:「防城將張行思等告睦、濟、韶、通、彭、韓、儀、陳八王謀殺臣,劫車駕幸河中。」建惡諸王典兵,故使行

  • 卷之十九·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冬十月。甲子朔。享太庙。遣顺承郡王庆恩恭代行礼。外起居注○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  ○遣官祭穆宗毅

  • 一四○五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一四○五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初十日陕西巡抚臣秦承恩跪奏,为查明汇奏事。窃照抽改《通鉴纲目续编》,应于年底汇奏。陕西省自乾隆四十八年至五十五年据各属陆续缴到《纲

  • 一二一八 寄谕琅玕等传令陆费墀赔办江浙三阁书籍工价并着盐政织造常川查察·佚名

    一二一八 寄谕琅玕等传令陆费墀赔办江浙三阁书籍工价并着盐政织造常川查察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十三日大学士和<珅>字寄浙江巡抚琅<玕>、江苏巡抚闵<鹗元>,传谕两淮盐政征瑞、杭州织造额尔登布,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十三日奉旨

  • 八四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遵旨将张照事迹补入《松江府志》并《一统志》纂办情形折·佚名

    八四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遵旨将张照事迹补入《松江府志》并《一统志》纂办情形折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十七日*臣和珅、臣曹文埴谨奏:窃臣等纂办《一统志》,钦奉谕旨:将原任刑部尚书张照事迹补入《松江府志》,其各省志书内有

  • 金佗续编卷二十八·岳珂

    <史部,传记类,名人之属,金佗稡编__金佗续编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金佗续编卷二十八宋 岳珂 撰百氏昭忠录纪鄂王事          孙逌编岳王飞字鹏举相州汤阴县人母家姚大翁甚喜其为人宣和四年令枪手陈广以技击敎之

  • 志第十五 五行三 (原文)·范晔

    大水 水变色 大寒 雹 冬雷 山鸣 鱼孽 蝗《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谓水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恒寒,厥极贫。时则有鼓妖,时则有鱼孽,时则有豕祸,时则有耳疴,时则有

  • 卷十五 宗翰军谋·李有棠

    〔希尹事附〕辽天祚帝天庆四年秋九月,太祖起兵破辽兵于甯江州,国相萨哈遣其子宗翰来贺,且劝进,不许。宗翰本名尼玛哈,汉语讹为尼堪,萨哈长子也。年十七,军中服其勇。议伐辽,与太祖意合。至是,偕希尹来贺捷,并称帝为贺。太祖犹谦

  • 十三年·佚名

    (己酉)十三年清乾隆五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戊午朔,下綸音于八道兩都曰:「農者天下之大本,雖値屢豊,不敢放忽,況昨年諸道,登歉各殊?此後有秋之慶,專係於勸農二字,予方宿齋,祈穀于社壇。咨爾方伯、居留之臣,欽體欽體,使各其邑宰,其各躬

  • 平书订卷十四 礼乐第十·李塨

    平书曰:人有斯须之不敬,则慢易之心生而非礼矣;有斯须之不和,则乖戾之心生而非乐矣。故礼乐之教,不过使人无不敬无不和,自一家推之乡国天下莫不然,自一身推之父子夫妇、长幼亲疏、宾主上下莫不然。事欲序而心欲纯,序者义也,纯者

  • 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太虚

    偶然的关系,我与许多种的革命人物思想接近了,遂于佛教燃起了革命热情,在辛亥革命的侠情朝气中,提出了教理(那时叫学理)革命,僧制(那时叫组织)革命,寺产(那时叫财产)革命的口号──这三句口号,曾为当时佛学丛报所批驳,我又作“敢问佛

  • 卷第十七·佚名

    镡津文集卷第十七 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 古律诗共六十首 三高僧诗(并叙) 唐僧皎然灵彻道标。以道称于吴越。故谚美之曰。霅之昼能清秀。越之澈如冰雪。杭之标摩云霄。吾闻风而慕其人。因谚所谓。遂为诗三章。以广

  • 奇门旨归·朱浩文

    《奇门旨归》晚清楚北兴国朱浩文所著,共三十八卷,乃飞盘奇门之经典。是书之起例诸法,皆各书所未详。又本太公《军中应验神符经》七十二局,补演千八十局,随太阳节气,布门轮宫,飞星定局,学者得此,随时起课,一一如指诸掌。小而趋吉

  • 春秋意林·刘敞

    二卷。宋刘敞撰。此书体裁类似经义、史论。所论虽为《春秋》经传,实则多寓借古喻今,针砭时事之意。故《四库提要》称此书“其间正名分、别嫌疑、大义微言灼然圣人之意者亦颇不少”。但此书艰涩难读。元吴莱《春秋意林后

  • 菩萨五法忏悔文·佚名

    一卷,失译。于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之五悔各作偈语,盖西土贤圣之撰述也。